第50章
这个木架子底板极低,离地不过半尺多高,下面当是装了上轮子,可以推着走。
架子一侧装了支架和把手,方便推动。支架中间有两根横杠,上面挂着几块布巾。上面安了个置物篮,里面放着竹筒,牙刷,牙粉等物。
木架子上则依次放着水桶,炉子,脸盆架等。炉子上还坐着个水壶。
待到程嘉束把这个模样怪异的木架子推过来时,祈瑱才发现,铜盆的高度恰与炕平齐。
程嘉束先从水壶里把水倒进铜盆,又把搭在架子上的布巾湿了湿水,便
给祈瑱擦面。
感受到温热的毛巾捂在脸上揉搓,祈瑱不由皱起了眉:这妇人手劲也太大了些,根本不知道如何伺候人。他身边侍奉梳洗的婢女都是精心训练过的,上手从来是轻柔和缓,哪里有这么生硬粗鲁的。
这样粗手粗脚不会服侍人的丫头,若是在府里,早叫他打发走了。
只不过如今人在屋檐下,他也只有忍了。
程嘉束胡乱给祈瑱抹了几下脸,拧了布巾给他把脸擦干,又问:“侯爷可需要刷牙?”
祈瑱刚想叫她帮自己刷,想想她那粗暴的手法,又改了主意:“我左手尚可用。我自己来便可。”
程嘉束便从水壶里倒些温水进竹筒递给祈瑱,又给他倒了牙粉,由他自己刷牙。
祈瑱刷完牙,程嘉束将东西收拾好,这才推着架子出去。
待常顺并杏姑两人送饭过来,祈瑱也不要人伺候用饭,叫常顺拿了炕桌,自己坐起来,用左手慢慢吃。
他算是明白了,程嘉束和常顺都不是会伺候人的,与其叫他们粗手笨脚伺候,还不如自己来得方便。
再则,他与程嘉束并无什么情份,虽然不得已来别院暂住几天,但他本心实在不愿与程嘉束牵扯过多,更不想她借着照料自己的功劳顺势缠上自己。
虽说当初来别院是她主动提出。可以那时她的处境,提出这个要求,也是不得不为之。如今时间久了,谁知道她的心思有没有变化。
若是她自己愿意继续呆在这别院,自然是好。可若是她觉得这别院偏僻荒凉,变了心意,想要回京呢?
他住别院这些日子,自然会给程氏补偿。但若她想要借着这个机会谋些旁的,也绝不可能。
祈瑱本就是心志坚定之人。从前与李珠芳那般情深意重,后面因李珠芳行事不轨,便当即翻脸,再无转寰余地,何况是从没有过一丝感情的程嘉束。他自然更不会给她挟恩图报的机会。
程嘉束与彦哥儿则是在外面正屋的八仙桌上用饭。早饭是小米粥并煎饼小菜,一碗蒸蛋。彦哥儿还有一碗羊奶。别院里养了头奶羊,就是为了让彦哥儿能有羊奶喝。
用完饭,石婶便来寻程嘉束,说是回话实则便抱怨起来:
“这些人也太能吃了,咱们放着能吃一个月的粮食,昨天一天便下去了一大半。就这么着,剩下的粮食也只够吃个两三天的。可得赶紧去采买些。不然大家伙就等着饿肚子吧;
嗐,这许多人,人来人往的,把外院祸害得不成样子,昨天老石一天,啥都没干,净给他们这些人收拾了。别说人了,连驴都架不住。昨儿个你知道叫咱小毛拉了多少次水吗?可把咱小毛给累坏了!
这些个大头兵,正事儿不干,还净添堵,昨儿个老石想出去买点儿黑豆,门口竟还有人拦着不叫出去!你说这叫什么事?”
程嘉束听得头大,且这些事儿不是她能解决的,便跟着石婶到了灶院,又从旁边拦个人:“叫你们常管事过来一趟。”
待常顺赶过来,程嘉束将石婶方才的话说了一遍,这才道:“我听石婶说,石叔要出去买东西,你的人拦住不叫人出去,是个什么意思?”
常顺不由得尴尬,含糊道:“侯爷此行乃是机密,需得小心行事,这也是侯爷的意思,还请夫人恕罪……”
程嘉束“哼”了一声,道:“既如此,叫你的人一起出去,可有问题?若不出去买东西,这一大堆人就等着饿肚子罢!”
常顺赶紧道:“无碍的,那些个大头兵,叫石叔尽管使唤就是。”
程嘉束也不客气,就道:“那成。正好,这许多人,只石叔一个人也忙不过来,你找几个人给石叔搭把手,每天把外院清扫收拾下。”
常顺满口答应:“没问题,我等会就吩咐下去。”
程嘉束这才又对石婶道:“这两日有伤员,你每日里杀几只鸡给受伤的人吃。下午叫石叔带上人,出去采买点粮食过来。”
因着前世的生活习惯,程嘉束从不在口粮上克扣人。
常顺想起一事,赶紧道:“夫人,明日有人要走,今儿个还需得给他们准备些吃食。”
“多少人要走?”
“三十个。”
这是走了一大半了。也是好事儿,人少了也好应付。程嘉束就叫石婶回去准备:“你一个人忙不过来,叫常管事给你安排几个人打下手。”
一件件事情安排清爽了,程嘉束这才道:“先到这里吧,有什么事下午再回我便是。”
常顺跟石婶出了院子,见夫人领着彦哥儿又往一旁的厢房走去,好奇道:“夫人与少爷白日里便都在厢房里?等下我若要找夫人回事,便是去厢房寻夫人?”
石婶道:“那是夫人的书房。上午夫人要带少爷在书房里读书,我们都不去打扰他们的。若有事找夫人,须得等晌午之后了。”
常顺若有所思点头。
却说彦哥儿如今是上午上课,下午便是练字,背书,或者彦哥儿去园子里玩,或者程嘉束带他做些手工等等。
彦哥儿屋里小熊跟前摆着的陶杯,便是程嘉束闲暇时间带他去河边挖了黏土,捏了各种杯盏碗罐,然后放在烤炉里烧出来的。
至于上课用的教材,除了语文,其他都是程嘉束自己编的。语文是先教千字文,然后四书,另外还搜集些诗集叫彦哥儿背。
只是如今问题也出来了:程嘉束的水平给彦哥儿启蒙是没有问题的,可若是要再学得精深些,便不行了。且程嘉束不会写毛笔字,也不能教彦哥儿写字。
因她常去京中一家叫隆盛祥的笔墨铺子买笔墨纸砚,跟那里的掌柜也熟悉了。后来再去京城,便都带上彦哥儿,叫这位姓何的掌柜指点下彦哥儿写字。
只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彦哥儿的字写的着实不怎么样。
程嘉束便索性委托了隆盛祥的何掌柜,帮她寻个坐馆先生。
程嘉束住在别院,外出交际本就不便。又不认识多少人,能最多接触到文人的地方便是瀚祥斋与隆盛祥这两个铺子。
只是她写书本就是隐匿了自己的身份,自然不能委托翰祥斋的老板帮自己寻先生,所以只能拜托隆盛祥的何掌柜了。
程嘉束前几日刚写完一本新话本,本就计划这几天送书斋卖掉,再顺便去问下何掌柜,坐馆先生寻的怎么样了。只是祈瑱这么一来,不知要住多久才走。总之他在别院这段时间里,自己是肯定出不了门的。
默默盘算了下后面的时间安排之后,程嘉束这才拿起一本《论语》,接着上次学过的内容继续往下讲。
如此一直忙碌。总归祈瑱那里有常顺守着,不需她候着,程嘉束便还是一如往常,不曾因祈瑱的到来改变自己的日程。
上午便一直给彦哥儿上课,便是午休,也是在书房的炕上小憩。
下午便陪着彦哥儿到花园里,背会书,然后看着祈彦去玩沙子,整日里都围着孩子打转,却是一整个白天都不曾进内室看过祈瑱。
直到晚上,常顺喂祈瑱喝过药,自去休息了,程嘉束这才回内室洗漱。
祈瑱躺在炕上,见程嘉束从净房出来,头发湿淋淋披散着,脸上红扑扑的,穿着一件朱红色绸面长夹袄,中间只是用带子随便系了一下。边走边擦着头发。随着她的走动,一股湿热的香风在小小的卧室里弥漫开来。
祈瑱心中便有些不自在,轻咳了一声,正要说话,外头传来噔噔的脚步声,随后房门打开,彦哥儿冲了进来:“母亲,我洗完澡了!”
祈瑱扭头看去,彦哥儿穿着与程嘉束身上款式一样的袍子,只颜色不是朱红,而是亮蓝色。
不知为何,祈瑱
看到祈彦穿着那夹袄绸子面料,不再是棉布袍子,心里竟是莫名奇妙地舒了一口气。
程嘉束看着穿着浴袍的儿子,摸摸他的头发,见还都是湿的,便把自己擦头发的布巾裹他头上,道:“别乱跑了,在这里等着。”说罢自己却湿着头发出去了。
只过了片刻,程嘉束却又推着昨天那个架子进来了。只是这回中间炉子上的水壶没有了,炉子外面罩着个薰笼。
程嘉束又去净房取了块大布巾过来,铺在薰笼上,拍拍软榻:“躺上来!”
彦哥儿听话地躺在榻上,头熟练地放到薰笼上,让母亲帮他烘头发,还说:“母亲,我刚刚才刷过牙,不过还没有用牙线呢!”
架子一侧装了支架和把手,方便推动。支架中间有两根横杠,上面挂着几块布巾。上面安了个置物篮,里面放着竹筒,牙刷,牙粉等物。
木架子上则依次放着水桶,炉子,脸盆架等。炉子上还坐着个水壶。
待到程嘉束把这个模样怪异的木架子推过来时,祈瑱才发现,铜盆的高度恰与炕平齐。
程嘉束先从水壶里把水倒进铜盆,又把搭在架子上的布巾湿了湿水,便
给祈瑱擦面。
感受到温热的毛巾捂在脸上揉搓,祈瑱不由皱起了眉:这妇人手劲也太大了些,根本不知道如何伺候人。他身边侍奉梳洗的婢女都是精心训练过的,上手从来是轻柔和缓,哪里有这么生硬粗鲁的。
这样粗手粗脚不会服侍人的丫头,若是在府里,早叫他打发走了。
只不过如今人在屋檐下,他也只有忍了。
程嘉束胡乱给祈瑱抹了几下脸,拧了布巾给他把脸擦干,又问:“侯爷可需要刷牙?”
祈瑱刚想叫她帮自己刷,想想她那粗暴的手法,又改了主意:“我左手尚可用。我自己来便可。”
程嘉束便从水壶里倒些温水进竹筒递给祈瑱,又给他倒了牙粉,由他自己刷牙。
祈瑱刷完牙,程嘉束将东西收拾好,这才推着架子出去。
待常顺并杏姑两人送饭过来,祈瑱也不要人伺候用饭,叫常顺拿了炕桌,自己坐起来,用左手慢慢吃。
他算是明白了,程嘉束和常顺都不是会伺候人的,与其叫他们粗手笨脚伺候,还不如自己来得方便。
再则,他与程嘉束并无什么情份,虽然不得已来别院暂住几天,但他本心实在不愿与程嘉束牵扯过多,更不想她借着照料自己的功劳顺势缠上自己。
虽说当初来别院是她主动提出。可以那时她的处境,提出这个要求,也是不得不为之。如今时间久了,谁知道她的心思有没有变化。
若是她自己愿意继续呆在这别院,自然是好。可若是她觉得这别院偏僻荒凉,变了心意,想要回京呢?
他住别院这些日子,自然会给程氏补偿。但若她想要借着这个机会谋些旁的,也绝不可能。
祈瑱本就是心志坚定之人。从前与李珠芳那般情深意重,后面因李珠芳行事不轨,便当即翻脸,再无转寰余地,何况是从没有过一丝感情的程嘉束。他自然更不会给她挟恩图报的机会。
程嘉束与彦哥儿则是在外面正屋的八仙桌上用饭。早饭是小米粥并煎饼小菜,一碗蒸蛋。彦哥儿还有一碗羊奶。别院里养了头奶羊,就是为了让彦哥儿能有羊奶喝。
用完饭,石婶便来寻程嘉束,说是回话实则便抱怨起来:
“这些人也太能吃了,咱们放着能吃一个月的粮食,昨天一天便下去了一大半。就这么着,剩下的粮食也只够吃个两三天的。可得赶紧去采买些。不然大家伙就等着饿肚子吧;
嗐,这许多人,人来人往的,把外院祸害得不成样子,昨天老石一天,啥都没干,净给他们这些人收拾了。别说人了,连驴都架不住。昨儿个你知道叫咱小毛拉了多少次水吗?可把咱小毛给累坏了!
这些个大头兵,正事儿不干,还净添堵,昨儿个老石想出去买点儿黑豆,门口竟还有人拦着不叫出去!你说这叫什么事?”
程嘉束听得头大,且这些事儿不是她能解决的,便跟着石婶到了灶院,又从旁边拦个人:“叫你们常管事过来一趟。”
待常顺赶过来,程嘉束将石婶方才的话说了一遍,这才道:“我听石婶说,石叔要出去买东西,你的人拦住不叫人出去,是个什么意思?”
常顺不由得尴尬,含糊道:“侯爷此行乃是机密,需得小心行事,这也是侯爷的意思,还请夫人恕罪……”
程嘉束“哼”了一声,道:“既如此,叫你的人一起出去,可有问题?若不出去买东西,这一大堆人就等着饿肚子罢!”
常顺赶紧道:“无碍的,那些个大头兵,叫石叔尽管使唤就是。”
程嘉束也不客气,就道:“那成。正好,这许多人,只石叔一个人也忙不过来,你找几个人给石叔搭把手,每天把外院清扫收拾下。”
常顺满口答应:“没问题,我等会就吩咐下去。”
程嘉束这才又对石婶道:“这两日有伤员,你每日里杀几只鸡给受伤的人吃。下午叫石叔带上人,出去采买点粮食过来。”
因着前世的生活习惯,程嘉束从不在口粮上克扣人。
常顺想起一事,赶紧道:“夫人,明日有人要走,今儿个还需得给他们准备些吃食。”
“多少人要走?”
“三十个。”
这是走了一大半了。也是好事儿,人少了也好应付。程嘉束就叫石婶回去准备:“你一个人忙不过来,叫常管事给你安排几个人打下手。”
一件件事情安排清爽了,程嘉束这才道:“先到这里吧,有什么事下午再回我便是。”
常顺跟石婶出了院子,见夫人领着彦哥儿又往一旁的厢房走去,好奇道:“夫人与少爷白日里便都在厢房里?等下我若要找夫人回事,便是去厢房寻夫人?”
石婶道:“那是夫人的书房。上午夫人要带少爷在书房里读书,我们都不去打扰他们的。若有事找夫人,须得等晌午之后了。”
常顺若有所思点头。
却说彦哥儿如今是上午上课,下午便是练字,背书,或者彦哥儿去园子里玩,或者程嘉束带他做些手工等等。
彦哥儿屋里小熊跟前摆着的陶杯,便是程嘉束闲暇时间带他去河边挖了黏土,捏了各种杯盏碗罐,然后放在烤炉里烧出来的。
至于上课用的教材,除了语文,其他都是程嘉束自己编的。语文是先教千字文,然后四书,另外还搜集些诗集叫彦哥儿背。
只是如今问题也出来了:程嘉束的水平给彦哥儿启蒙是没有问题的,可若是要再学得精深些,便不行了。且程嘉束不会写毛笔字,也不能教彦哥儿写字。
因她常去京中一家叫隆盛祥的笔墨铺子买笔墨纸砚,跟那里的掌柜也熟悉了。后来再去京城,便都带上彦哥儿,叫这位姓何的掌柜指点下彦哥儿写字。
只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彦哥儿的字写的着实不怎么样。
程嘉束便索性委托了隆盛祥的何掌柜,帮她寻个坐馆先生。
程嘉束住在别院,外出交际本就不便。又不认识多少人,能最多接触到文人的地方便是瀚祥斋与隆盛祥这两个铺子。
只是她写书本就是隐匿了自己的身份,自然不能委托翰祥斋的老板帮自己寻先生,所以只能拜托隆盛祥的何掌柜了。
程嘉束前几日刚写完一本新话本,本就计划这几天送书斋卖掉,再顺便去问下何掌柜,坐馆先生寻的怎么样了。只是祈瑱这么一来,不知要住多久才走。总之他在别院这段时间里,自己是肯定出不了门的。
默默盘算了下后面的时间安排之后,程嘉束这才拿起一本《论语》,接着上次学过的内容继续往下讲。
如此一直忙碌。总归祈瑱那里有常顺守着,不需她候着,程嘉束便还是一如往常,不曾因祈瑱的到来改变自己的日程。
上午便一直给彦哥儿上课,便是午休,也是在书房的炕上小憩。
下午便陪着彦哥儿到花园里,背会书,然后看着祈彦去玩沙子,整日里都围着孩子打转,却是一整个白天都不曾进内室看过祈瑱。
直到晚上,常顺喂祈瑱喝过药,自去休息了,程嘉束这才回内室洗漱。
祈瑱躺在炕上,见程嘉束从净房出来,头发湿淋淋披散着,脸上红扑扑的,穿着一件朱红色绸面长夹袄,中间只是用带子随便系了一下。边走边擦着头发。随着她的走动,一股湿热的香风在小小的卧室里弥漫开来。
祈瑱心中便有些不自在,轻咳了一声,正要说话,外头传来噔噔的脚步声,随后房门打开,彦哥儿冲了进来:“母亲,我洗完澡了!”
祈瑱扭头看去,彦哥儿穿着与程嘉束身上款式一样的袍子,只颜色不是朱红,而是亮蓝色。
不知为何,祈瑱
看到祈彦穿着那夹袄绸子面料,不再是棉布袍子,心里竟是莫名奇妙地舒了一口气。
程嘉束看着穿着浴袍的儿子,摸摸他的头发,见还都是湿的,便把自己擦头发的布巾裹他头上,道:“别乱跑了,在这里等着。”说罢自己却湿着头发出去了。
只过了片刻,程嘉束却又推着昨天那个架子进来了。只是这回中间炉子上的水壶没有了,炉子外面罩着个薰笼。
程嘉束又去净房取了块大布巾过来,铺在薰笼上,拍拍软榻:“躺上来!”
彦哥儿听话地躺在榻上,头熟练地放到薰笼上,让母亲帮他烘头发,还说:“母亲,我刚刚才刷过牙,不过还没有用牙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