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谢青黎回了,她说:“哈哈,还是那个操场啊?”
  “别说,现在看还真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她眸光定了下来,笑意溢出,所有漂浮不定的意识和情绪瞬间归位,她笑着回道:“还是那个操场,草皮补种了两次,升旗台也修了几次。”
  打完字后,她才去看谢青黎回自己的消息,自己发一条消息之后半小时她就回了。
  陈星再次补了一句:“我刚才上课去了,才下课。”
  她将手机放在旁边,翻出学生们的作文本批改了起来,改了一本,又改了好几本,等一叠作文都改完了,还没听到回复的声音。
  她将手机拿过来,细细看了几遍,没看出什么大的问题,只是她上一句说完,这话题就终止了。
  陈星叹一口气,郁闷地喝了好几口水,就在此时她扫到屏幕,跳上了一句话。
  “我刚才开会去了。”
  陈星脸上也跳出了笑意。
  聊天就这么断断续续地接上了。
  “不过看到照片我才真意识到你是老师了。”
  “哈哈,我看上去不像当老师的吗?没有当老师的气质?”
  “不是这个意思,……”
  谢青黎在这里停了一会,然后说:“我就是在感慨,你的理想实现了。”
  理想?
  陈星怔了怔,随即恍然。
  “师姐,你长大后要做什么?”
  “你是说,大学毕业后要做什么工作吗?”
  “……哦哦,是的。”
  “你呢?”
  “我,我应该会当老师吧。”15岁的陈星对未来其实没有太大的概念,妈妈口中一直强调的“当老师好,铁饭碗”已经植入了她的脑里。
  “师姐,你呢?”
  “我……没想过,我只想赚钱,能养活我自己。”
  17岁的谢青黎说着这话,望着公车窗外,夕阳的光晕昏黄,晃动在她的侧脸,瞧不清的她的神色。
  如今回想起来,陈星品出一点点凄然的苦味。
  理想,15岁的她其实不太懂这个词,只想着当老师是一份能让妈妈高兴的工作,那就是她努力的方向。
  说到底,她们其实是一样的。
  她当时也只想有一份工作,早点能赚钱而已。
  理想,其实谈不上。
  陈星说不出什么来,只有感慨:“一晃眼十几年就过去了。”
  对话到这里戛然而止。
  直到上午的放学铃声响起。
  陈星坐了会,同事三三两两地回到了办公室,把她从感慨里拉出来,不多时,有人叫她一起去食堂。
  “哦,好。”陈星回神,应了一句。
  “吃什么呀……”
  “是啊,吃什么,不知道有什么菜……”
  “有什么吃什么呗。”
  “哎,陈老师,你吃什么?”
  陈星跟上大众,搭上聊天的主题,说:“看看吧。”
  她拿了餐盘随意打了几个菜,接着回到同事群坐下来。
  想了想,拍了张照片,发了过去。
  这次谢青黎回得快:“好丰盛。”
  陈星莞尔望望餐盘,芹菜炒肉,肉沫豆腐,清炒小白菜,还有一块红烧鱼,以及同事给她端来的一碗稀稀的紫菜蛋花汤。
  “吃食堂,你呢?”
  谢青黎回:“和同事们去吃食阁。”
  陈星问:“食阁是什么?”
  不待她回,自己已经先查起来的——“美食广场,这里很多店铺,桌椅是共用的。”谢青黎回着,很快也回了一张照片。
  浇满一半汤汁的白软米饭,缀着一些的酿豆腐还有绿油油的油麦菜。
  陈星心里轻轻地啊的一声,是啊,就算远远的新加坡,口味也与她们的家乡相似。
  她既远又很近。
  “陈老师在和谁聊天啊?”餐桌旁同事们打趣地问。
  “谁啊谁啊?饭都顾不上吃哈哈哈。”
  “谈恋爱了吧?”
  陈星的唇角不自觉地挑了下,不过很快,紧张的肌肉就敛起来,她低头吃起了东西。
  坐她旁边的是她同年级的,也同是教语文的,比她大几岁的董老师,凑近问:“哎,真的假的?”
  “什么真的假的?”
  “听说你在和宋老师谈恋爱?”
  陈星惊得差点打翻了汤碗:“什么”
  “高二的宋老师,教历史的啊?”
  “没有没有,不要乱说哈。”陈星赶紧澄清。
  ”哦哦。”董老师笑一笑,却是一副”你不要不好意思”的神情。
  “你听谁说的啊?”陈星没忍住问。
  “好像听到谁这么一讲,不过这个宋老师我是有印象啦,人不错。”
  陈星心里反感,连说都不想说了,完全不想发酵这话题。
  这么一个打岔,搞得她吃也吃不好了,草草地吃了几口就站起身来走人。
  “哎?吃饱了”
  “嗯。”她应了一声。
  陈星整理完餐盘,回身瞧了一眼。
  这一群热闹生动,充满烟火气的女孩子中,只有她无法融入。
  她穿过熙熙攘攘的学生人群,披着午休的铃声,回到了自己的宿舍,接着就发现了自己的生理期提前来了,肚子隐隐作痛,还将裤子弄脏了一点。
  陈星的心情更郁闷了。
  下午没有课,她换好衣服了,躺到了床上去休息。
  午休时的校园及其方圆覆盖了的几公里呈现出一种相对静谧,而她的床则是中心最静谧的地带,她的肉身则是这地带的圆心。
  她微微阖眼,内心一阵阵空响,实在忍不住,她再次翻出手机来看,看了好几遍她与谢青黎的对话,好想再和她聊天啊。
  她握着手机,不知道什么时候迷糊了过去,没睡沉,过了不久就被下午的上课吵醒,一醒发现自己捏着手机。
  把屏幕按亮扫了一眼,全身的细胞都醒了。
  “师姐,”
  “怎么了?”
  估计是她迷糊过去前发了两个字,谢青黎回了她。
  之后就是长长的四十分钟空白。
  陈星端着手机琢磨,不知道怎么再继续这对话,于是只能先不发了。
  她叹口气,捂着肚子,再度倒下来。
  空间里的寂静令人难耐,她打开了音乐。
  怎么那么巧,就是那首《天黑黑》。
  最近听的频率实在太高了。
  这也难免。
  陈星再叹一声,望着天花板。
  她其实不算是不善交际的人,工作五年,当过四年班主任,必要时,她也能和学生家长款款而谈细细道来,和学生们达成一片,和同事们打趣几句构造一种和谐欢乐的谈话氛围的人。
  那不必要时,她真是能不主动联系就不联系,能不主动麻烦别人就不麻烦,她目前所有的社交网都有清清楚楚的分界线。
  她一捋才意识到,原来她居然没有一个可以说心里话的朋友。
  不对,她以前怎么没发现她没有这样的朋友。
  难道是因为过了25岁了?
  据说25岁是个分水岭,人就开始了衰老了,尤其是女人。
  这是什么专家研究出来的狗屁话?
  不过她最近确实经常感到孤独。
  陈星听着歌,思维发散着,心里愈发惆怅,且孤独。
  于是,她朝对话框打字:“师姐,你现在还听《天黑黑》吗?”
  第13章 泥淖
  谢青黎收到这条微信的时候,她正吃完午餐准备回公司,手机一震,她看了一眼微信,眉间微微皱紧。
  新加坡全年长夏无冬,街上的风都是热烘烘的,她在河畔伫立了一会。
  汽车,行人各开其道,成群的人和游客密集穿梭,或沐浴在日光下,或走在广场边的遮蔽廊里,地铁站出来的中心绿带上,还能看见从午休出来抽根烟,喝杯咖啡的工作人群。
  谢青黎仰头望了望天空,稀碎的发丝在脸颊被风轻轻挠动,她吁出一口气。
  两天了,沈佳茵还是不理她,发过去的微信一句都没有回,打过去的电话不是占线,就是没人听。
  这次吵起来是因为什么呢?
  谢青黎猜想应该是自己没及时察觉她不开心了,没能及时排解她的负面情绪,这就是异地恋最大的弊端了。
  “你不知道怎么哄我开心吗?你明明知道为什么不做呢?”沈佳茵埋怨她。
  谢青黎只能细声柔语地说:“好了,对不起,等我忙完这两天就飞过去。”
  “那为什么不能现在飞过来?你不是能免签15天吗?你有没有诚意啊?”
  “可是我……”谢青黎为难了,她身为am,每天都很忙,而且她手中还有个必须紧跟的大客户,她怎么能说走就走呢。
  “你你你什么?你就光会说不会做!”沈佳茵带了些哭腔地把电话挂了。
  谢青黎这两天一边赶工作进度,一边每隔几个小时就发微信给沈佳茵,或者给她打电话。工作一大堆,微信里也尽是静默,如一口深井,投进多少石头,也不见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