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可能就是冬天到了。”
迎着雷平不可置信的表情,陈运又想了想,补充道:
“也可能是吃药吃的。”
雷平莫名其妙长长出了口气。
“反正就是挺平静的。”陈运往后靠上沙发背,说:
“也不知道在平静什么。我的毛病你也知道,所以也不是焦虑抑郁,也没为什么发愁。鼻子嗅觉,迟柏意出差,新配方,明年高考……”
“这些你不都在进行中吗?”
“所以就在进行中啊。”陈运看看她,“其实我状态挺好的我觉得。没有认识迟柏意跟你之前,我没什么毛病的时候就是这状态。”
“行尸走肉的,疏离自闭的,跟世界有隔阂的……”雷平评价道。
“是安逸稳妥的,舒适闲适的,随波逐流平静自如的。”陈运修改。
这种平静可以让时间过得很快也很慢。
还可以让在进行中的一切都变得不那么难熬。
最妙的是,人在这种平静下能够轻而易举的度过每一个不该平静的时刻——
比如说工作室的天花板突然塌了。
比如说明明已经好了的感冒又卷土重来。
比如说再次回到院里,面对那些熟悉的人和事。
冬至吃饺子,到哪儿都一样。
院里的饺子比别处都要香,也是一样。
只是吃完饺子要合影,要表演节目,要背稿子,这就和别处不一样了。
陈运站在一边,尽量把目光转向地面,不去看对面摄像头背后的一张张脸,也不想看扎着手同样面无表情的秦姨。
“一,二,三,茄子!”
“茄子!”大小孩和小小孩一起喊。
喊完结束,大伙儿就看上去都在笑了。
笑完工作人员继续组织,秦姨又站了一会儿,转身进屋,陈运跟上去,坐在了她对面,继续看着桌面上那些材料。
“还是我之前跟你们说过的,以当下为主,好好生活。”
“嗯。”陈运说,“她现在挺好的,升职加薪。”
“我知道。”秦姨笑了笑,倒了杯水。“之前打电话来她说过,你的也说了,我很高兴。”
这几句说完,又没话了。
陈运握着杯子等手回暖后,把东西细细装回文件袋:
“我走了。”
“不再坐一会儿了?去看看糖糖她们?”
“不去了,反正过几天还得来。”陈运望了一眼窗外,“人多,烦。”
“你坐着吧,不用送。”
“送送,就送到门口。”
陈运拗不过她,只好扶着她慢慢避开人流朝大门走,一路听着她呼哧呼哧喘得厉害。
边喘,她边说那头菜地肥烧了,宿舍楼重修一遍现在不漏水,之前捐的那笔钱后来买了洗衣机和烘干机……
“你们小时候没用上,衣服洗完老贴一起,天阴着容易焐臭,你小时候最嫌弃这个,说有死耗子味儿。”
“您还记着呢。”陈运就笑了,“那时候您老偷偷给我重洗吧。”
“我洗,小方也给你们偷着洗。”她咳了两声,声音听着更哑了:“你小孟姐也偷着给你洗。一件衣裳洗三遍。”
“我说怎么别人的都干了,就我的怎么都干不了。”陈运望向宿舍楼,“还跟小孟……姐哭来着。现在好,改半民营,也有钱了。”
“是啊。”她叹气,“现在好了。”
就是活动越来越多,慕名而来的人也更多。
“不说这些,你是怎么来的,现在好回吗?”
“好回。”陈运点头,“叫个车就走,方便得很。”
俩人在半开的大门停下来,陈运手没松,她也没动。
就这么你看我我看你地站了好一阵,陈运看见她叹了口气:
“你的材料我也又给你整理了一遍,下次来你一块儿拿走。”
陈运点头。
“她跟我说了,那是个好平台,地方也大,人手也多。”
陈运继续点头。
“想试就试。”
陈运头点不下去了。
“试试也没关系。”
面对面的半步距离中,陈运看着她的脸,看着她眼角皱纹和花白的头发,看了很久。
风又干又大。
恍惚间和许多年以前一样。
“也不是不想试。”陈运松开手,转过脸轻声说,“试过的。”
“我也想万一那就是个意外……”万一我其实也是走丢了,万一有人也想找我。
“不过那表太难填,不想再填第二次。”
“而且……”陈运笑了笑:“世界这么大,冬天如果冷的话,就真的太冷了。”
“你当时穿得虽然……”
“很冷。”陈运说,“我记得。”
第111章 亿万雨滴同时落下
“我记得。”
“我记得每年这个时候,四点左右太阳就已经落山了。”
“北城冬天很长,太阳会比其他地方先照在身上,也先一步落下。”
“知道那种火炕吗?烧得滚烫。炕头要比炕尾温度高。那时候我喜欢趴在炕头看窗外的雪。”
“亮堂堂的,屋子却很黑。”
陈运站在阳台看。
没有雪,只有被小区照亮的水泥地。
虽然也是亮堂堂。
“看久了眼睛就会被刺伤,畏光流泪。”迟柏意说完,在电话那头听着风声,道:
“进屋吧。”
“西陵不下雪啊。”
“跟我回北城看吧。那里雪多,怎么看都看不完,从现在开始可以一直看到明年三月。”
电话那头沉默着。
迟柏意等了一阵子,听见关门声响起,才又问:
“困不困?”
陈运说:“不困。”
过了一会儿,道:“你是不是困了?”
迟柏意下意识摇头,摇完才想起她现在看不到:
“我也不困。”
“倒是你,半天不吭声,我以为讲得太无聊给你说困了呢。”
“不无聊。”
迟柏意闻言顿了一下,笑道:“真的?我都听见你打哈欠的声音了。”
“踏实了就容易打哈欠。”陈运说着还又打了一个,“跟你没关系。”
扯呢,你这个哈欠频率分明就是跟着我的说话节奏来的。
迟柏意打开免提,将手机放在另一只枕头上,侧身躺下:
“其实我小时候吧也没什么太多有意思的事儿,现在能想起来的也不多。”
“有意思。”陈运的声音跟其本人一样固执,在电话里通过电流加工听上去硬邦邦的,叫迟柏意一下子就能想起当时在医院头一次见她时的模样。
“我喜欢听你讲这些。”
这句就温柔许多,迟柏意忍不住笑了:
“那是喜欢我,还是喜欢听我说?”
“喜欢你,也喜欢听你说。”陈运想了想,说:“听着舒服。”
“那也不能我总说,你总听吧。”迟柏意看了一下时间,“都半小时了,我觉得再继续下去光这一通电话我都能给你用嘴讲出本‘小迟回忆录’来。”
陈运就只是笑,笑完一个惊天动地的大喷嚏。
迟柏意在那头“哎呦”一声:
“你铲煤呢?”
“没!”
“对啊就是煤。”听着她在那边有发飙的趋势,迟柏意见好就收,“感冒不是已经好了吗,怎么今天听着又严重了?”
“刚刚阳台上吹风吹的?”
“没有。”陈运揩着鼻子瓮声瓮气地回,“我才在阳台站了几分钟。”
“那你是……”
“可能之前在外面待久了点儿。”陈运道,“那会儿风大。”
迟柏意也没怀疑:“衣服穿够,觉得冷了晚上睡长青去。”
陈运答应下来,问她:“你明天几点起?”
“听这话就是聊够了。”迟柏意点评完,道:“九十点,起来去厂家那儿一趟,下午去医院。”
“那你快挂吧,这都快十点了。”
迟柏意不动:“你怎么不挂?上回还是我先挂的呢。”
“我打的电话,快挂。”
“不。”
僵持半分钟,还是谁也没先挂断。
迟柏意只好把话题再拉回去,继续就着双方目前生活状态东拉西扯了有十来分钟,听着她哈欠连天起来,自己也觉得脑浆拌起浆糊来:
“这会儿该挂了,真有点困。”
“嗯。”
呼吸声相互响过几回合,陈运听见她在那头忽然问:
“怎么想起要听我小时候的事儿?”
“想你了呗。”陈运过了半晌,说。
“就这样,没了?”
“没了。”
迟柏意在心里叹了口气,点头:
“好吧,你早点睡,再过两天要是感冒还不好,就乖乖去医院,最近流感病毒比较多。我老觉得你这次感冒断断续续的有点不太对劲。”
“知道。”陈运说,“你也注意,口罩我给你买了两包,都在行李箱外侧。”
迎着雷平不可置信的表情,陈运又想了想,补充道:
“也可能是吃药吃的。”
雷平莫名其妙长长出了口气。
“反正就是挺平静的。”陈运往后靠上沙发背,说:
“也不知道在平静什么。我的毛病你也知道,所以也不是焦虑抑郁,也没为什么发愁。鼻子嗅觉,迟柏意出差,新配方,明年高考……”
“这些你不都在进行中吗?”
“所以就在进行中啊。”陈运看看她,“其实我状态挺好的我觉得。没有认识迟柏意跟你之前,我没什么毛病的时候就是这状态。”
“行尸走肉的,疏离自闭的,跟世界有隔阂的……”雷平评价道。
“是安逸稳妥的,舒适闲适的,随波逐流平静自如的。”陈运修改。
这种平静可以让时间过得很快也很慢。
还可以让在进行中的一切都变得不那么难熬。
最妙的是,人在这种平静下能够轻而易举的度过每一个不该平静的时刻——
比如说工作室的天花板突然塌了。
比如说明明已经好了的感冒又卷土重来。
比如说再次回到院里,面对那些熟悉的人和事。
冬至吃饺子,到哪儿都一样。
院里的饺子比别处都要香,也是一样。
只是吃完饺子要合影,要表演节目,要背稿子,这就和别处不一样了。
陈运站在一边,尽量把目光转向地面,不去看对面摄像头背后的一张张脸,也不想看扎着手同样面无表情的秦姨。
“一,二,三,茄子!”
“茄子!”大小孩和小小孩一起喊。
喊完结束,大伙儿就看上去都在笑了。
笑完工作人员继续组织,秦姨又站了一会儿,转身进屋,陈运跟上去,坐在了她对面,继续看着桌面上那些材料。
“还是我之前跟你们说过的,以当下为主,好好生活。”
“嗯。”陈运说,“她现在挺好的,升职加薪。”
“我知道。”秦姨笑了笑,倒了杯水。“之前打电话来她说过,你的也说了,我很高兴。”
这几句说完,又没话了。
陈运握着杯子等手回暖后,把东西细细装回文件袋:
“我走了。”
“不再坐一会儿了?去看看糖糖她们?”
“不去了,反正过几天还得来。”陈运望了一眼窗外,“人多,烦。”
“你坐着吧,不用送。”
“送送,就送到门口。”
陈运拗不过她,只好扶着她慢慢避开人流朝大门走,一路听着她呼哧呼哧喘得厉害。
边喘,她边说那头菜地肥烧了,宿舍楼重修一遍现在不漏水,之前捐的那笔钱后来买了洗衣机和烘干机……
“你们小时候没用上,衣服洗完老贴一起,天阴着容易焐臭,你小时候最嫌弃这个,说有死耗子味儿。”
“您还记着呢。”陈运就笑了,“那时候您老偷偷给我重洗吧。”
“我洗,小方也给你们偷着洗。”她咳了两声,声音听着更哑了:“你小孟姐也偷着给你洗。一件衣裳洗三遍。”
“我说怎么别人的都干了,就我的怎么都干不了。”陈运望向宿舍楼,“还跟小孟……姐哭来着。现在好,改半民营,也有钱了。”
“是啊。”她叹气,“现在好了。”
就是活动越来越多,慕名而来的人也更多。
“不说这些,你是怎么来的,现在好回吗?”
“好回。”陈运点头,“叫个车就走,方便得很。”
俩人在半开的大门停下来,陈运手没松,她也没动。
就这么你看我我看你地站了好一阵,陈运看见她叹了口气:
“你的材料我也又给你整理了一遍,下次来你一块儿拿走。”
陈运点头。
“她跟我说了,那是个好平台,地方也大,人手也多。”
陈运继续点头。
“想试就试。”
陈运头点不下去了。
“试试也没关系。”
面对面的半步距离中,陈运看着她的脸,看着她眼角皱纹和花白的头发,看了很久。
风又干又大。
恍惚间和许多年以前一样。
“也不是不想试。”陈运松开手,转过脸轻声说,“试过的。”
“我也想万一那就是个意外……”万一我其实也是走丢了,万一有人也想找我。
“不过那表太难填,不想再填第二次。”
“而且……”陈运笑了笑:“世界这么大,冬天如果冷的话,就真的太冷了。”
“你当时穿得虽然……”
“很冷。”陈运说,“我记得。”
第111章 亿万雨滴同时落下
“我记得。”
“我记得每年这个时候,四点左右太阳就已经落山了。”
“北城冬天很长,太阳会比其他地方先照在身上,也先一步落下。”
“知道那种火炕吗?烧得滚烫。炕头要比炕尾温度高。那时候我喜欢趴在炕头看窗外的雪。”
“亮堂堂的,屋子却很黑。”
陈运站在阳台看。
没有雪,只有被小区照亮的水泥地。
虽然也是亮堂堂。
“看久了眼睛就会被刺伤,畏光流泪。”迟柏意说完,在电话那头听着风声,道:
“进屋吧。”
“西陵不下雪啊。”
“跟我回北城看吧。那里雪多,怎么看都看不完,从现在开始可以一直看到明年三月。”
电话那头沉默着。
迟柏意等了一阵子,听见关门声响起,才又问:
“困不困?”
陈运说:“不困。”
过了一会儿,道:“你是不是困了?”
迟柏意下意识摇头,摇完才想起她现在看不到:
“我也不困。”
“倒是你,半天不吭声,我以为讲得太无聊给你说困了呢。”
“不无聊。”
迟柏意闻言顿了一下,笑道:“真的?我都听见你打哈欠的声音了。”
“踏实了就容易打哈欠。”陈运说着还又打了一个,“跟你没关系。”
扯呢,你这个哈欠频率分明就是跟着我的说话节奏来的。
迟柏意打开免提,将手机放在另一只枕头上,侧身躺下:
“其实我小时候吧也没什么太多有意思的事儿,现在能想起来的也不多。”
“有意思。”陈运的声音跟其本人一样固执,在电话里通过电流加工听上去硬邦邦的,叫迟柏意一下子就能想起当时在医院头一次见她时的模样。
“我喜欢听你讲这些。”
这句就温柔许多,迟柏意忍不住笑了:
“那是喜欢我,还是喜欢听我说?”
“喜欢你,也喜欢听你说。”陈运想了想,说:“听着舒服。”
“那也不能我总说,你总听吧。”迟柏意看了一下时间,“都半小时了,我觉得再继续下去光这一通电话我都能给你用嘴讲出本‘小迟回忆录’来。”
陈运就只是笑,笑完一个惊天动地的大喷嚏。
迟柏意在那头“哎呦”一声:
“你铲煤呢?”
“没!”
“对啊就是煤。”听着她在那边有发飙的趋势,迟柏意见好就收,“感冒不是已经好了吗,怎么今天听着又严重了?”
“刚刚阳台上吹风吹的?”
“没有。”陈运揩着鼻子瓮声瓮气地回,“我才在阳台站了几分钟。”
“那你是……”
“可能之前在外面待久了点儿。”陈运道,“那会儿风大。”
迟柏意也没怀疑:“衣服穿够,觉得冷了晚上睡长青去。”
陈运答应下来,问她:“你明天几点起?”
“听这话就是聊够了。”迟柏意点评完,道:“九十点,起来去厂家那儿一趟,下午去医院。”
“那你快挂吧,这都快十点了。”
迟柏意不动:“你怎么不挂?上回还是我先挂的呢。”
“我打的电话,快挂。”
“不。”
僵持半分钟,还是谁也没先挂断。
迟柏意只好把话题再拉回去,继续就着双方目前生活状态东拉西扯了有十来分钟,听着她哈欠连天起来,自己也觉得脑浆拌起浆糊来:
“这会儿该挂了,真有点困。”
“嗯。”
呼吸声相互响过几回合,陈运听见她在那头忽然问:
“怎么想起要听我小时候的事儿?”
“想你了呗。”陈运过了半晌,说。
“就这样,没了?”
“没了。”
迟柏意在心里叹了口气,点头:
“好吧,你早点睡,再过两天要是感冒还不好,就乖乖去医院,最近流感病毒比较多。我老觉得你这次感冒断断续续的有点不太对劲。”
“知道。”陈运说,“你也注意,口罩我给你买了两包,都在行李箱外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