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柴火的噼啪,林中鸟雀的啾啾,虫鸣的窸窣声不绝于耳,阳光洒在荒芜的盐山上,亮得晃眼。
  谢韵仪不觉得热,她坐在火塘后,曲起膝盖抱臂坐着,一眨不眨的盯着跳动的火舌。
  林染才离开,她就觉得孤单了。
  *
  原身在山里就遇到过一群野蜂,她小时候被蜂蛰过,远远看着没往那个方向去。
  林染循着记忆,又有系统检测附近的野蜂数量,很快就找到了树洞里藏着的野蜂窝。
  她折几根树枝编个大大的草环,草环边上支起的短枝顶住麻布,给自己做个简单的蜂帽,慢慢靠近蜂窝。
  离树洞五米远时,野蜂起了警惕,嗡嗡嗡的成群结对飞过来。林染脚下一蹬,飞快的跑到树洞前,伸出手,半个野蜂巢,连蜂带蜜进入空间。
  下一瞬,晕头转向的蜂子们又被送回树洞。
  林染闷头狂奔,反应过来的野蜂愤怒的追了她半个山头。
  【经检测,五点钟方向八米处有一片松菌。】
  这可是好东西!
  雨后第二天,村里不少人去山脚捡菌子,晚上村里的空气都透着菌子的香味。林家忙着打麦子,没顾得上,没想到这会还有。
  有的菌子有毒,村里捡菌子只挑认识的两三种,仍担心混进了有毒的。捡了菌子从来都只自家吃,不送人,也不往外卖。
  林染有系统可以薅,红的、白的、绿的、褐色的,只要是能吃的菌子,通通往框里装。
  深山里没人来,菌子长了枯,枯了长,一有就是一大片。这里一朵,那里一窝的,比一会钓上来一条鱼还叫人上头。
  背篓装满了,林染才意犹未尽的回过神来。
  看看时间,已经是下午四点了。
  干瘪的肚子开始疯狂的叫嚣,林染忙收了背篓,往盐山跑。
  你回来了?怎么去这么久?
  谢韵仪从林子边快步跑过去,急问:是不是遇到猛兽了?有没有受伤?
  林染说一个时辰能回来,一个半时辰后,谢韵仪再也坐不住了。她给两个火塘塞根柴,就在林子边焦急的徘徊。
  两个时辰过去了,不见林染的踪迹,脑子里出现各种不好的画面,她咬咬牙,决定再等半个时辰。
  半个时辰林染还没回来,她就去寻她。即便是她在这片林子里走一盏茶,就会迷失方向。
  小姑娘焦灼的神情和红了一圈的眼眶,出现在视线里,林染莫名心虚。
  她将空间里的菌子藏了藏,道:没受伤,被野蜂追得迷了方向,转了半天才回来。
  谢韵仪松了一口气,担心的话说不出口,恼怒道:以后做什么还是咱俩一起。阿娘阿妈要是知道你一个人在林子里到处跑,要骂死我。
  林染:行,你一个人在这我也不放心。
  谢韵仪扭过脸,嗯了声。
  林染递给她三个饭团,自己也大口啃:饿了吧?我该早点回来的。
  谢韵仪瞄一眼,知道林染也没顾得上自己的肚子,心里余下的恼火烟消云散。
  水缸和盐,泡秸秆的陶缸都收到空间,灭了火,等着铁锅和陶釜冷却的功夫,两人去林子里砍青草和树叶子。
  装满两背篓,铁锅和陶釜也收进空间,两人加快脚步下山。半路上,林染又砍几丛硬灌木收空间里。
  走到山脚,天色暗了下来,林染转了个方向:咱们绕道去河边,先把皮子洗了。
  谢韵仪迟疑:阿娘阿妈会担心。
  林染好笑的瞥她一眼:这么多狼皮得背着人洗,阿娘阿妈早晚都会有一天担心。
  小姑娘一直记得是阿娘阿妈带她回来呢,处处都想着阿娘阿妈,比她这个冒牌女儿贴心多了。
  村子下游的河边是一片碎石荒地,天黑了没人来。两人快速的将各种皮子拿出来,借着水流的力道冲洗干净。
  煮了大半天的麦秆碎用麻布过滤出来,也放在河里冲洗。
  洗好的皮子和麦秆碎林染收回空间:明天还去盐山,晒干了收起来,狼皮找机会卖了。
  一大一小两张野猪皮和十二张兔皮留着自家用。
  披着星光回到家,林春兰和林秀菊已经做好晚饭,等好久了:今儿怎么这么晚?
  女儿和儿媳一起,她俩还猎过狼,林春兰和林秀菊相互宽慰着,嘴上说不担心,心里还是着急。
  林染笑笑:今儿运气好,得了一些野蜂蜜,被蜂子追着跑了好远。
  谢韵仪侧过身,避着阿娘阿妈翻个大大的白眼。这话真真假假的,她都不知道该信还是不该信。
  林秀菊忙问道:没被蛰吧?可不能往深山里跑。
  林染:没有没有,往县里那边跑的,深山可不敢去。
  林春兰帮着谢韵仪卸下个背篓:这是山里的野草和树叶?
  她心里嘀咕,这让肥料增多的法子还挺怪。
  林染:不是非要山里的。这不是外头的草都枯了,新长出来的还太短么。
  林春兰哦了声,要绿草和绿叶做肥料的法子也怪啊。
  林染从背篓底下拿出一个麻布封好的陶罐,林秀菊立刻说:放你们屋里。我和你阿娘年纪大了,不喜欢吃蜜水。
  林染才不信这话,喜好甜味是基因决定的。一家人常年尝不到甜味儿,不喜欢吃蜂蜜才怪。
  吃完饭,陶釜里烧上水,水烧开舀出来晾凉,第二天喝。
  下过大雨之后的井水浑浊,水要烧开才能喝。
  林染趁机借着谢韵仪的名头,告诉阿娘阿妈,烧开水喝不容易肚子疼。
  林春兰和林秀菊之后就每晚都烧水。
  就着火塘的光亮,林染和谢韵仪一人撑麻布,一人倒陶罐,将陶罐里的蜂蜜过滤出来。
  蜂巢中的蜜挤出来,蜂巢留着煮蜂蜡用。
  蜜香混着花香,暗黄色的蜂蜜在火光下,散发出诱人的甜香。
  林染拿干燥的木勺舀蜜,一人兑一碗蜜水喝。
  再去阿娘阿妈屋里舀一碗舂得细细的麦粉。开水烫碗去菌,勺子沾上蜂蜜兑半碗温水,搅成絮,揉成团,放陶罐里发酵。
  林染现在做什么林春兰和林秀菊看不懂的事,两口子都不多问。
  肯定是阿清教她的呗,都是好事儿。
  罐子放陶盆里,拿水隔开,当心进了蚂蚁。林春兰提醒她,外面再罩一个大陶罐,别叫耗子和猫撞翻了罐子。
  林秀菊看向厨屋靠墙放着的,两排大大小小的罐子,心中欢喜不已。都是阿染为了做豆腐买回来的,即使现在用不上,也是家业。
  林春兰喜滋滋的聊起了豆腐生意:你柳婶让今晚多泡二十斤豆子,今天的九十斤豆腐挑去县城,半个时辰就卖完了。说是各家食铺都抢着要,还定了明天的货。
  林秀菊高兴的盘算:一斤豆腐咱家能得四文,九十斤,是得三百六十文吧?一个月是多少?你们柳婶说半个月分一次钱。
  谢韵仪很快就算出来了:十两八钱。
  林春兰两口子呆住了,好半晌才喃喃道:这么多钱!
  谢韵仪笑眯眯的说:柳婶不是让今天多泡二十斤豆子?那明天就是一百五十斤豆腐,咱家能得六钱银子,一个月就是十八两。
  林春兰捂住胸口,眼巴巴问林染:豆腐粉够的吧?
  林染神色自然:用得差不多了,我跟阿清去寻。凌云山山脉这么长,不会少。
  林春兰和林秀菊放心了,两口子笑得嘴巴合不拢。
  她俩嘀咕过好几天,豆腐粉里头真要用珍珠粉?真要买了珍珠,阿染和阿清不得先给她们瞧瞧?
  八成就是女儿儿媳为了不让人眼红,胡诌的。豆腐粉就是从山里得来的,不花钱!
  不过,大伙都信豆腐粉里有珍珠粉。那粉白得晃眼,捏起来轻微硌手,融在水里不见影,总不能是麦子大米磨的。
  想到一个月能分十多两银子,林春兰和林秀菊同手同脚,晃晃悠悠回屋睡觉去了。
  早些睡,不能耽误了半夜起来泡豆子。
  洗漱完,回屋关上门,谢韵仪问起阿娘阿妈没关心的:晚上要炕饼子?
  林染:不是,做面引子。
  什么是面引子?
  蒸豆渣馍馍用,比豆渣饼子好吃。
  谢韵仪期待:明天吃?
  林染:明天晚上回来做,一早要上山晒狼皮。
  今晚还剁麦秆么?
  剁。
  好,我们做很多纸!哪天去县里,我想法子卖一点。到其它县城和府城再卖一点。谢韵仪看着黑乎乎的土墙,攒够了钱,咱们盖砖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