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林染想了想:以后做豆腐分的银子,我的那份差不多二十两,交给阿娘阿妈十两,是咱家要攒起来的钱。
  阿娘阿妈那份,三两五钱银子,拿出一两来当阿娘阿妈的私房钱,阿娘阿妈只管花掉。
  林秀菊笑道:这法子好,日后这一两银子,我和你阿娘想花就花。
  村里没啥花银子的地方,她和春兰确实也该学着花银子。要不然,那么多银子攥手里,不花一些,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谢韵仪压在心底的狐疑,更强烈了。
  阿娘阿妈学着花银子都这么费劲,阿染
  第38章 阿染今天很高兴
  乍然挣了对村里人来说,一辈子也挣不来的银子,没见她有多高兴,花起来更是爽快。
  这种自持稳重,更像是对无数好东西习以为常,银子也好,绸缎首饰也好,都下意识的不放在眼里。
  纵然有浮生一梦的经历,也不该如此判若两人吧!
  谢韵仪抬起下巴,像只偷到了甜葡萄的小狐狸,得意的瞄一眼林染:没有我挡在你面前,你如此大的破绽,就是阿娘阿妈这样迟钝的人,也早就觉察出不对劲了。
  哼,等着你告诉我秘密的那一天!
  林染不知道她在得意什么,皱眉:赶紧洗漱完睡觉去,阿娘阿妈忙盖房人的一日三餐。你也别闲着,帮着打下手,有空多温习功课。
  谢韵仪气得捏拳头,她若是有阿娘阿妈,她们肯定都不会这样管她的!
  阿娘谢韵仪晃着林春兰的胳膊撒娇,斜一眼林染,你看阿染,尽给我安排活。
  林春兰瞪女儿一眼,安抚儿媳:阿清别听她的,咱家发财了,都是你和阿染挣的。用不着你给阿娘阿妈打下手,帮忙的人不够,阿娘拿私房银子请人干。阿清想读书就读书,不想读书就玩儿。
  谢韵仪委屈吧啦的低头:我想和阿染一起,她干嘛,我干嘛。
  林春兰那颗柔软的心,顿时感动得一塌糊涂:那阿清就跟着阿染,她干嘛,你干嘛。
  林染面上没什么表情:随你。
  林秀菊:
  阿染怎么对旁人还好,在阿清面前,就是一副狗脾气?
  回到房间,林染提醒谢韵仪:跟着我可以,别动不动一副弱柳扶风的样子。
  谢韵仪笑眯眯:今天猛然发觉,阿染说话用词,都像是读过书的,和村里姑娘完全不一样呢。
  林染毫不留情的反击:你这幅八卦长舌的样子,和村里上了年纪的婶子们完全一样呢。
  谢韵仪,卒!
  认字去!她拉住林染,一脸正色,时间宝贵,咱们没必要争口舌之长。
  她一口气写了整整三张纸的字,念了一遍,就温习自己功课去了。
  等林染忘了第二张纸上的几个字,来问她,谢韵仪小脸板正:请教学问之前,先说:学生林染恳请先生赐教。
  林染顿了顿,冷着脸:学生林染恳请先生赐教。
  谢韵仪爽了,满意了,从头到脚都舒坦了!
  她笑眯眯的坐到学生身边,鸑鷟与鹓鶵,是五色凤中的紫色凤凰和黄色凤凰。蠿蟊,一看这么多个虫字就知道啦,是毒虫和害虫的意思。记住了么?&
  林染:童生试和秀才试会考这种生僻字?占比多大。
  谢韵仪一点不觉得心虚,理直气壮道:我又没考过,我怎么知道?你记性好,就记住呗。我都能记住,对你来说还不是小菜一碟?
  这些字在考场上当然少见了。都是她从前收集起来,故意为难夫子的。
  林染确定了,这是大小姐小心眼子病犯了,故意为难她。
  夫子,学生还有几个字请教。林染诚恳的看着她。
  谢韵仪坐直身子,矜持的抬起下巴,眸光漫不经心的掠过林染真诚的眼睛,嘴角忍不住要往上翘:哪几个字?
  林染一笔一划写上:魑魅魍魉,又双叒叕。
  谢韵仪收敛了神情:前面四个魑魅魍魉,是指各种害人的鬼怪和小人。后面又双,抱歉再后面的两个我没见过,等下回去书铺,借《尔雅》查查看。
  林染:哦,那你也很厉害了。
  她满目赞赏:看来明年阿娘阿妈就要有个秀才儿媳了。
  怎么不说阿染要有个秀才娘子?谢韵仪歪头,一眼不眨的看着她,阿染是害羞了么?
  林染哼声,你大仇未报,脑子里天天想的什么?还是说你不想报仇了,就想当一个农家儿媳?
  谢韵仪毫不示弱的对上她的视线:我都想!
  林染讥讽的翘起嘴角:是谁前些天还在说,要找一个温柔贤淑,会粘着她,眼里心里全是她的妻子?
  小小年纪,以后的事,不要说得太死,容易打脸。
  谢韵仪挪开眼:我那都是气话。
  气话也是心里话。林染环着双臂,神情认真了几分,未来的事谁都说不好,先过好眼前。
  学累了,就在空间睡下。
  眼一睁,就是新的一天。
  林家刚吃完早饭,张弄瓦和刘青红就到了柳树村。
  同行的还有吴云山,李翠翠,以及她们带过来的二十三个盖房的帮工。
  林染看看天色:你们这是天没亮就出发了?还没吃早饭吧?我这就喊人来做饭。
  张弄瓦:饭不急着吃,你先带我们去盖房的地方,这些人晚上住的屋子,要先建起来。
  可不来的早么?
  她俩急,吴云山和那帮伙计们也急。
  同她们一道来的,还有三辆牛车,四辆驴车。
  张家妻妻自家的驴车装的是她俩的行李,和盖房测量要用到的墨斗、角尺等工具和糯米。
  林染询问:两位阿奶晚上住哪?
  林秀菊忙道:村里柳村长家是砖瓦房,她家有多的房间,可以借宿。
  两位老太太连被子床单都带了,显然是不打算日日回城。穿着绸缎,头上戴银钗的城里富贵老太太,她可不敢往自家黄土屋带。
  张弄瓦:就住你家。
  她还想多和两小姑娘亲近亲近,再说些房子的事。
  林春兰和林秀菊没什么可说的,她俩收拾收拾,这些天去隔壁姐姐家,住去戍边还没回来的大侄女房间。
  林染看向李翠翠和吴云山。
  李翠翠忙摆手:主家可别管我们。板材都是现成的,我们到地头看看,找块平整的地,一个时辰就能搭好。
  三辆牛车和三辆驴车,拉的都是她们这帮人盖房用的木板,木板就地拼接起来,就是两座小木屋。
  这会天还热着,搭好屋子,木板上铺一层草垫子就能睡人。
  村里没想到盖房的人这么早就来了,匆匆吃完早饭,赶到地头帮忙。
  搭木屋用不着她们,吴云山喊她们先捡荒地上的石头。
  捡完石头,再烧荒,盖上厚厚的黄土,然后用牛车拉着石碾子,将地面滚实,就能建寻常土屋了。
  但林家这屋子,张婶子说黄土上要再铺一层沙土,最后地面上要铺长砖。
  啧啧,按张婶子路上说的建法,林家这房子,花三百五十两银子都打不住!
  没过多会,第二批砖瓦,石灰和梁木都运过来了。
  张青碧擦擦汗,阿染,我阿娘阿妈这些天就劳烦你多照看些。
  林染:你放心。
  两位老太太看着比年轻人都精神,骂起人来中气十足。
  盖房的具体安排,林染和谢韵仪都不用操心。两人只管照顾好两位老太太,说自己的想法和要求。
  林春兰和林秀菊,煮了两大陶釜粟米瘦肉蔬菜粥,给大伙先垫垫肚子。
  手忙脚乱的收拾完自己屋子,两人挽起袖子和帮厨的村人一起和豆渣麦粉,准备蒸馍馍。
  林朝霞家,林彩云家和柳春生家,都学林家买了一沓蒸笼。四套蒸笼一起蒸,大陶釜里顺便煮粟米粥。
  等馍馍蒸好,粟米粥腾进两个陶釜,空出两陶釜煮肉片豆腐葵菜汤。
  这样,正好够林家,盖房的人,来帮忙的人吃一顿的。
  做饭的人洗完碗筷,紧接着就要准备晚饭。绿豆汤都是在林朝霞家熬的。
  这还是柳春生担心,有人打着帮忙盖房出力的名头,趁着人多磨洋工混吃混喝,给安排了一天十人来帮忙。
  人多,盖房速度就快。
  林染每天一大早,就要给两老太太泡一大坛菊花茶。
  两位老太太跟火眼金睛似的,处处都能挑出毛病,骂起人来毫不留情,唾沫星子能喷人一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