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苏长空无所谓:两位大人的私事,我不管。
  吃饭,吃饭,吃饱了好干活。门内传来易天赐的应答,紧接着是椅子往后拖动的声音。
  荣千兰皱了皱眉,应是长公主一人独享的金贵食材,现在四人一起吃。
  这四人,还吃出了八人的分量!
  她给公主从宫里带过来的不少好东西,算好了的,能吃用一年。照这样下去,不到两个月就要没了。
  荣千兰想了想,决定委婉的劝说下。
  然而,她还未开口。
  林染吃完饭,招她进来:我要离开几个月,你日后跟在知府大人身边。还是那句话,对我敷衍,我可能不会计较。对知府大人有*一丝一毫的怠慢,我决不轻饶。
  荣千兰冲到嘴边的话,噎了回去:是,奴婢谨遵公主殿下教诲。
  她余光瞄一眼知府大人,以为知府大人会推辞。
  谢韵仪神情坦然:我比公主难照顾了那么一点点。
  荣千兰:
  你两到底谁是公主啊!
  她破罐子破摔了。行,公主殿下死皮赖脸硬贴,她们这些从属,闭着眼跟着贴就是了。
  两日后,林染挑出二十名脑子灵活的护卫,和新招的二百人,带着十万两银子,走商去。
  别的商队来回都是带着货物,绝不走空。
  但昌州府一穷二白,也挑不出什么能带走交易的特产。新成立的长公主一号商队,带着够二百人一个月吃的粮食,就出发了。
  你们都来自哪里?家乡有什么好东西,都说说。中午休息的空隙,林染招来二十名护卫,咱们这个商队以后要做大做强,梁国各地的物产都能买卖。
  苏长空:我在京城长大,京里什么东西都好。就是价也贵,带到别的州府,不知道好卖不好卖。
  虽然不知道公主为何对走商这么感兴趣,甚至要亲自带队,苏长空还是认真为公主分忧。
  林染点头赞许:哪里都不缺有钱人,京城里的好东西卖给府城有钱人,好卖。
  我是永州府人,永州府的纸卖到各地价钱翻了一倍。我还去西宁府戍过边,西宁府的羊便宜,二两银子就能买到一头大羊。
  一个年纪大些的护卫道:西宁府那边有沙漠,比昌州府更缺水,她们还养骆驼。
  我就是昌州府人,但我知道南安府药材多,价还便宜,凉州府一直都缺药材。
  泰安府有瓷器,那边的瓷器肯定不贵!
  林染奖励发言的护卫,一人一颗小银裸子,鼓励道:脑子里时刻都想着点,看到好东西,第一时间想到,能不能卖到别处。日后长公主二号商队三号商队到十号商队,都需要你们领头,挑大梁。
  她不是真想要这些护卫们的意见,只是想改变她们的观点。
  能帮公主赚钱的走商领头人,才是合格的护卫。
  二十名护卫,林染一人发一千两银子。让她们各自带十人,沿路买货卖货,前往云州府青石县柳树村汇合。
  林染提前交代:那里有养我长大的阿娘阿妈,她们还不知道我的身份。你们不许泄露我的身份,到了就称我为东家。要是有说漏嘴的,流放挖矿。
  所有人齐齐点头。长公主绝对说到做到,若是真惹了她不高兴,就算不是流放挖矿,跟那些做过恶的匪徒似的,专挖井,也有被埋的可能啊!
  能选入禁军,又被女君亲自挑选为长公主亲卫,这些护卫都是有胆识,能顶事,性子稳重的兵士。
  林染一点不担心她们带着人,找不回柳树村,更不担心她们的安全。
  林染自己,快马加鞭,独自一人,赶着马车先一步回柳树村。
  苏长空本来是不同意她一人走的,然后
  二十名护卫一齐上,也没能在公主的铁木棍下,撑过一盏茶时间。
  公主殿下天生神力,确实用不着她们这些,没用的护卫
  九月底,林染回到了柳树村。
  还没进家门,全村在家的人,都围上来了。
  柳芽在私塾里看到外头的动静,立刻给孩子们放了假。
  林云云和柳乐乐飞奔过来,高兴得满脸通红,紧紧跟在林染身后,孙秀秀也傻笑着看林染。
  林染朝孙秀秀招招手,从兜里拿糖给她们仨吃。
  林云云几次羞赧的伸手,最后紧紧的捏住了林染的衣角。
  林春兰和林秀菊高兴得直抹眼泪:阿清呢?怎么阿清没跟着一起回来?
  两个月前,刘县令亲自来柳树村报喜,吴清中了状元,女皇陛下封她为昌州府知府了。
  柳树村全村人,当晚都没睡得着觉。
  林春兰林秀菊和林朝霞她们,是高兴得合不上眼,一个劲的说着中状元多难,知府是多大的官
  其余人家,抓着自家孩子,好一阵期望输出。
  阿清聪明,你们也不蠢,咱好好学,中不了状元,中个三甲!
  听说举人就能做官,娃啊,你中个举人就行!阿娘阿妈得高兴得满村敲锣!
  孩子们乐呵呵的点头:阿清姐姐好厉害!
  她们考不上状元,中个秀才是可以的吧!
  柳芽决定,明年的秀才试,她也去考。一年考不中,就两年、三年。
  手里拿着状元的文章和读书释义呢,总不能秀才也考不上吧!
  兴奋了两个月的村人,这会看到林染,全都是整齐一致的神情咧嘴傻笑,眼里放着光。
  话也是一样。
  阿清呢?阿清怎么没回来?
  来的人太多,林染索性就站在场院里,跟大伙说话。
  林染微笑着回:阿清当了昌州府知府,轻易不能离开昌州府。
  天赐那孩子是榜眼,第二名没错吧?听说是阿清的副手,同知?比县令大人的官大?柳春生高兴的问。
  那孩子在柳树村呆的日子不短,这两年,过年都在村里,也是她们看着长大的孩子呢。
  林染点头:同知是五品,比咱们青石县县令的品级高。
  孩子们齐齐哇的一声,与有荣焉。
  五品官,之前可喜欢跟她们一起玩了。
  阿染这次回来,是接你阿娘阿妈去昌州么?刘冬雪问。
  昌州府,跟云州府不挨着,一听就远。林春兰两口子就阿染一个女儿,总不能一年就见一次面吧?阿清还不能回来,春兰两口子不过去,那岂不是三年都见不到?
  林染:嗯,只是其一。另外还有生意上的事,一会我吃了饭,跟春生婶子商量。
  林彩云心里一个咯噔。是哦,阿染全家都不在,豆腐粉找谁要去?
  一想到这生意没了,她心里就疼得慌。
  可转念一想,这生意本就是阿染带给村里的,她们得了四年的利,也该知足了。
  嗳,也不知道阿染,会不会将做豆腐粉的法子,交给阿萧和江雪两口子。
  哎,做不成豆腐生意,多做点纺车零件罢,砍树也能赚银子。
  林春兰和林秀菊烧好了饭,喊林染进去吃。
  柳春生招呼着大家各忙各的去,村人神色复杂的散开。
  家里要少一大笔进项咯。
  谁都没抱怨。
  林家都出了知府了,敢抱怨,不要命了?
  林萧和江雪跟着林染进屋。
  她俩刚吃了中饭,这会一边看着林染吃,一边交代事。
  按你说的,纺车库存只留五十套,有人买就再做补上。树一直收着,也叫人去看了,都有补上小树苗,又盖了几个棚子专门晾树。这几个月,结完树钱,还有三百两银子的利,一会给你拿过来。
  林染啃着熟悉的豆渣馍馍,边吃边说:我和阿清在昌州府,至少得呆两三年。这边好多事,都得劳烦两位姐姐了。
  林萧和江雪对视一眼,忙道:阿染尽管说。
  江雪笑笑:若不是阿凉太小,我们都想跟你去昌州。我俩帮不上大忙,一些庶务管事总能行。
  林染:这边的事也很重要,有两位姐姐坐镇,我才放心。
  阿染的意思是,我们还能帮到你们?林萧惊喜的问。
  昌州府那场大旱死了许多的人,新晋进士就能任知府,说明昌州府的情况很不好。
  林萧觉着,朝堂上的大人们估计是想着,死马当活马医。有经验的知府治理不好,就让新人去瞎折腾试试。
  阿染和阿清,现在定是有很多的难题。
  林染点头,笑道:能帮大忙,晚些时候我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