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这些话,曹淮序当然听到了。
其实客观来讲,纪棠长相出众,言谈举止都有异于普通的乡下姑娘,她虽然高中没有毕业,但这是时局造成的,不是她本人的问题。
这样的条件别说附近的几个大队了,就是和镇上的女同志比也不差什么的。
真比较起来,知青院里的好几个女同志综合条件都未必有纪棠好。
但纪棠有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眼界见识太过浅薄了。
她根本就不了解他,只是见了他几面,知道他是京市来的就对他芳心暗许。
他自诩是个正人君子,不会欺骗女同志的感情,若换了别人呢?
这保不齐就是一桩时代的悲剧了。
曹淮序叹了口气,他也累,但他跟纪棠不是一路人,也不会为了眼前的利益做违背本心的事情。
一群姑娘小伙从田埂上经过,都是熟面孔,之前这些人过来会陆陆续续下田帮他们干活。
但这回没有,除了其中一个女同志不时看向曹淮序,眼里是掩饰不住的崇拜和欢喜外,其他人的脚步都加快了几分。
“贺同志,我有些分不清杂草和稻秧,能麻烦你过来指导一下吗?”孟依芸微微垂眸客气开口,还故意拔掉了几根稻秧。
贺景秋看了眼曹淮序,迟疑了一下,旁边的贺前进不高兴说道:“你问别人吧,我们下工了。”
“贺同志,劳动光荣,助人为乐,你怎么能因为下工了,就拒绝我的求助呢?”孟依芸语调柔和,话却很尖锐。
她这话如果被人放大告到公社去,贺前进肯定是要吃挂落的。
他向来不是个嘴笨的,但孟依芸拿着大道理说事,他根本反驳不了。
可要让他下地去指导,他也是真的不愿意。
这些知青干活都不利索,他要是下了地,不帮着把活干完根本就走不了。
纪棠都跟曹知青划清界限了,谁愿意再帮他们干活啊,回家躺会儿不好吗?
可孟依芸这话不好推。
“孟知青来咱们大队有三个多月了吧?”清越的女声响起。
“阿棠,你怎么来了?”
“阿棠,大队长去大队部开会了,不在地头。”
“阿棠,我妈做了好吃的,晚饭去我家吃。”
姑娘小伙纷纷跟纪棠打招呼。
纪棠笑着和他们说了几句,然后看着孟依芸,说道:“这么多天过去了,孟知青还是分不清杂草和稻秧,是看不上地里的活,没认真学吧?”
“你是知识青年,当知道粮食是民生根本的道理。”她指着漂浮在水田里的几根稻秧,脸色冷了下来,“你拔掉的稻秧几个月后会结出多少麦穗?”
“交上去的公粮能养活多少人?”
“你有没有想过你轻易拔掉的稻秧,可能是别人救命的口粮?”
“连杂草和稻秧都分不清楚,脱离人民群众,脱离土地,你不如回城里享福去吧!”
纪棠声音不大,语调也很平稳,却把孟依芸说得脸色煞白。
她倒是想回城,想得心都疼了。
但如果她的知青档案中被记上“脱离人民群众,脱离土地”的一笔,她即便回了城也别想有前途了。
纪棠是忘了从前求他们在曹知青那边帮她说好话时的低声下气了吗?
“纪棠同志你误会了。”孟依芸掩下怒气不甘,脸上是所有人熟悉的盈盈笑意,“我这个人笨,杂草和稻秧又长得像,这才没有分清楚,你放心,我以后一定小心,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纪棠同志,孟同志不是故意的,你就不要上纲上线了。”赵乘风语气不是很好地说道。
纪棠就看向他,这人是京市赵家最小最受宠的儿子,别人下乡是响应政策,他下乡是为了疗情伤。
书里一开始,他和男女主之间虽然交好,但也只是泛泛,真正和他们交心是他在山上被毒蛇咬了失踪被男女主找回来之后。
但他不知道,最先找到他的其实是纪棠,更准确地说,是大黄领着纪棠找到了他,也是纪棠做了急救帮他把毒血吸出来的。
后来男女主找了过来,让纪棠回去,他们把人背回了知青院照顾。
见纪棠目光不善盯着自己,赵乘风有些讪讪,从前只觉得纪棠不自量力,烦人精,可这几天,没有纪棠关照,他真的是要累死了。
只是每次想放弃干脆回京市的时候就会想到一张明艳的脸嫌弃地喊他“废物”!
他不是废物!他还能再干!
赵乘风低头继续拔草,心里叹了口气:照这么看,他从前确实是受了纪棠照顾,欠了她人情的,即使她是为了曹淮序。
纪棠当然不会因为赵乘风的一句话就偃旗息鼓了,曹淮序她都不会买账,赵乘风算老几?
她仍旧笑着,声音却冷了几分:“公社和知青办对下乡的知青都有考核,大队部会把知青们的表现如实报上去。”
“孟知
青的表现大家都看到了,我们会如实上报给大队部。”
书里孟依芸常常意有所指点出纪棠是大队长的女儿,让大家与她相处的时候留些心,免得被穿了小鞋。
天地良心,因为喜欢曹淮序,纪棠和知青们相处的时候都是抱着十二万分的真诚与友好的,别说给他们使绊子穿小鞋了,那真是恨不得在方方面面照顾周到的。
没有纪棠,这些知青怎么可能那么顺利就熬过最初下乡的日子?
她身边的大姑娘大小伙儿会给知青们帮忙干活?
是他们对地头的活爱得深沉还是回家趟着不舒服?
再不济,有那时间,他们多给自己挣些工分,多分点口粮钱票不好吗?
“纪棠同志,这件事情确实是孟知青不小心,不过,今天一整天下来,也就刚刚犯了些错误。”
纪棠直接打断曹淮序的话:“孟知青为什么会‘不小心’大家心里都清楚。”
她一点面子也没有给曹淮序:“她刚刚拿话逼景秋给她干活,我不信你听不出来。”
她看向孟依芸,声音清冷:“我明明白白告诉你,以后不会有人给你帮忙,别耍这种不入流的手段,也别让所有知青因为你被瞧不起。”
“今天的事情我会如实报给大队部。”
“我们走!”纪棠话落,大姑娘小伙子一脸笑意跟着离开。
两个看不惯孟依芸为人的女知青对视一眼,其中一个低声说道:“纪棠同志其实说的没错。”她们看着飘在孟依芸脚边的几根稻秧,“那可是粮食!”
声音很轻,却在安静的黄昏里钻入了所有知青的耳朵里。
纪棠在岔路口把人都喊住,一人分了一块钱:“我是特意来找你们的。”
“前段时间为了我的事情辛苦你们了,钱不多,是我的一点小心意。”
贺景秋把钱塞回给纪棠,板着脸有些生气:“我是拿你当好朋友才帮你的,你给我钱干什么?”
“就是!”贺前进也伸手要把钱塞回来,“你这么见外,是拿我们当外人了!”
纪棠后退一步没有接钱,她笑着说道:“就是关系好我才要这么做的,不然,我以后都不好意思找你们帮忙了。”
她态度坚决,就有人笑着说道:“行,钱我们收了,你以后有事就喊我们,保管给你办得妥妥的!”
几人又说笑了一阵,就散了各自回家。
纪棠看着众人离开的背影叹息了一声,这个时候他们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因为孟依芸她们破裂。
他们还只是受她之托照顾那些知青一二,只是帮忙干活,很少交流。
都是年轻人,一开始双方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有隔阂,后来接触久了就慢慢熟悉了起来。
和自私自利歇斯底里没了依靠的纪棠相比,温婉知性言之有理又有人脉的孟依芸显然更得少年男女的心意。
和纪棠背道而驰是理所当然。
纪棠给钱倒不是想跟他们处好关系,而是麻烦人家一场,总不能只出个嘴说声“辛苦”就完了,事不能这么干。
当然,也是把人情还了,免得以后被人拿这个说嘴。
“阿棠,你没事吧?”小心翼翼的女声响起,“你真的想通了,不再喜欢曹知青了吗?”
纪棠面色复杂看着去而复返的贺景秋:“是啊,我不喜欢曹知青了。”
听纪棠斩钉截铁回答,贺景秋脸上扬起了笑容,她快走几步来到纪棠身边,拉着她的手说道:“阿棠你是对的,曹知青那样的人,咱们这样的乡下丫头哪里配得上?”
“你是不知道那些知青私底下说起你的时候那些话有多难听!”
听着贺景秋义愤填膺替她抱不平,纪棠抽回手,淡淡说道:“其实他们说的也没错,我确实没什么见识。”
“在曹知青来之前,我不知道马路可以那么宽,汽车可以那么快,还有飞机。”
“它仿佛不再只是我指着天空惊叹一声的存在。”
其实客观来讲,纪棠长相出众,言谈举止都有异于普通的乡下姑娘,她虽然高中没有毕业,但这是时局造成的,不是她本人的问题。
这样的条件别说附近的几个大队了,就是和镇上的女同志比也不差什么的。
真比较起来,知青院里的好几个女同志综合条件都未必有纪棠好。
但纪棠有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眼界见识太过浅薄了。
她根本就不了解他,只是见了他几面,知道他是京市来的就对他芳心暗许。
他自诩是个正人君子,不会欺骗女同志的感情,若换了别人呢?
这保不齐就是一桩时代的悲剧了。
曹淮序叹了口气,他也累,但他跟纪棠不是一路人,也不会为了眼前的利益做违背本心的事情。
一群姑娘小伙从田埂上经过,都是熟面孔,之前这些人过来会陆陆续续下田帮他们干活。
但这回没有,除了其中一个女同志不时看向曹淮序,眼里是掩饰不住的崇拜和欢喜外,其他人的脚步都加快了几分。
“贺同志,我有些分不清杂草和稻秧,能麻烦你过来指导一下吗?”孟依芸微微垂眸客气开口,还故意拔掉了几根稻秧。
贺景秋看了眼曹淮序,迟疑了一下,旁边的贺前进不高兴说道:“你问别人吧,我们下工了。”
“贺同志,劳动光荣,助人为乐,你怎么能因为下工了,就拒绝我的求助呢?”孟依芸语调柔和,话却很尖锐。
她这话如果被人放大告到公社去,贺前进肯定是要吃挂落的。
他向来不是个嘴笨的,但孟依芸拿着大道理说事,他根本反驳不了。
可要让他下地去指导,他也是真的不愿意。
这些知青干活都不利索,他要是下了地,不帮着把活干完根本就走不了。
纪棠都跟曹知青划清界限了,谁愿意再帮他们干活啊,回家躺会儿不好吗?
可孟依芸这话不好推。
“孟知青来咱们大队有三个多月了吧?”清越的女声响起。
“阿棠,你怎么来了?”
“阿棠,大队长去大队部开会了,不在地头。”
“阿棠,我妈做了好吃的,晚饭去我家吃。”
姑娘小伙纷纷跟纪棠打招呼。
纪棠笑着和他们说了几句,然后看着孟依芸,说道:“这么多天过去了,孟知青还是分不清杂草和稻秧,是看不上地里的活,没认真学吧?”
“你是知识青年,当知道粮食是民生根本的道理。”她指着漂浮在水田里的几根稻秧,脸色冷了下来,“你拔掉的稻秧几个月后会结出多少麦穗?”
“交上去的公粮能养活多少人?”
“你有没有想过你轻易拔掉的稻秧,可能是别人救命的口粮?”
“连杂草和稻秧都分不清楚,脱离人民群众,脱离土地,你不如回城里享福去吧!”
纪棠声音不大,语调也很平稳,却把孟依芸说得脸色煞白。
她倒是想回城,想得心都疼了。
但如果她的知青档案中被记上“脱离人民群众,脱离土地”的一笔,她即便回了城也别想有前途了。
纪棠是忘了从前求他们在曹知青那边帮她说好话时的低声下气了吗?
“纪棠同志你误会了。”孟依芸掩下怒气不甘,脸上是所有人熟悉的盈盈笑意,“我这个人笨,杂草和稻秧又长得像,这才没有分清楚,你放心,我以后一定小心,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纪棠同志,孟同志不是故意的,你就不要上纲上线了。”赵乘风语气不是很好地说道。
纪棠就看向他,这人是京市赵家最小最受宠的儿子,别人下乡是响应政策,他下乡是为了疗情伤。
书里一开始,他和男女主之间虽然交好,但也只是泛泛,真正和他们交心是他在山上被毒蛇咬了失踪被男女主找回来之后。
但他不知道,最先找到他的其实是纪棠,更准确地说,是大黄领着纪棠找到了他,也是纪棠做了急救帮他把毒血吸出来的。
后来男女主找了过来,让纪棠回去,他们把人背回了知青院照顾。
见纪棠目光不善盯着自己,赵乘风有些讪讪,从前只觉得纪棠不自量力,烦人精,可这几天,没有纪棠关照,他真的是要累死了。
只是每次想放弃干脆回京市的时候就会想到一张明艳的脸嫌弃地喊他“废物”!
他不是废物!他还能再干!
赵乘风低头继续拔草,心里叹了口气:照这么看,他从前确实是受了纪棠照顾,欠了她人情的,即使她是为了曹淮序。
纪棠当然不会因为赵乘风的一句话就偃旗息鼓了,曹淮序她都不会买账,赵乘风算老几?
她仍旧笑着,声音却冷了几分:“公社和知青办对下乡的知青都有考核,大队部会把知青们的表现如实报上去。”
“孟知
青的表现大家都看到了,我们会如实上报给大队部。”
书里孟依芸常常意有所指点出纪棠是大队长的女儿,让大家与她相处的时候留些心,免得被穿了小鞋。
天地良心,因为喜欢曹淮序,纪棠和知青们相处的时候都是抱着十二万分的真诚与友好的,别说给他们使绊子穿小鞋了,那真是恨不得在方方面面照顾周到的。
没有纪棠,这些知青怎么可能那么顺利就熬过最初下乡的日子?
她身边的大姑娘大小伙儿会给知青们帮忙干活?
是他们对地头的活爱得深沉还是回家趟着不舒服?
再不济,有那时间,他们多给自己挣些工分,多分点口粮钱票不好吗?
“纪棠同志,这件事情确实是孟知青不小心,不过,今天一整天下来,也就刚刚犯了些错误。”
纪棠直接打断曹淮序的话:“孟知青为什么会‘不小心’大家心里都清楚。”
她一点面子也没有给曹淮序:“她刚刚拿话逼景秋给她干活,我不信你听不出来。”
她看向孟依芸,声音清冷:“我明明白白告诉你,以后不会有人给你帮忙,别耍这种不入流的手段,也别让所有知青因为你被瞧不起。”
“今天的事情我会如实报给大队部。”
“我们走!”纪棠话落,大姑娘小伙子一脸笑意跟着离开。
两个看不惯孟依芸为人的女知青对视一眼,其中一个低声说道:“纪棠同志其实说的没错。”她们看着飘在孟依芸脚边的几根稻秧,“那可是粮食!”
声音很轻,却在安静的黄昏里钻入了所有知青的耳朵里。
纪棠在岔路口把人都喊住,一人分了一块钱:“我是特意来找你们的。”
“前段时间为了我的事情辛苦你们了,钱不多,是我的一点小心意。”
贺景秋把钱塞回给纪棠,板着脸有些生气:“我是拿你当好朋友才帮你的,你给我钱干什么?”
“就是!”贺前进也伸手要把钱塞回来,“你这么见外,是拿我们当外人了!”
纪棠后退一步没有接钱,她笑着说道:“就是关系好我才要这么做的,不然,我以后都不好意思找你们帮忙了。”
她态度坚决,就有人笑着说道:“行,钱我们收了,你以后有事就喊我们,保管给你办得妥妥的!”
几人又说笑了一阵,就散了各自回家。
纪棠看着众人离开的背影叹息了一声,这个时候他们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因为孟依芸她们破裂。
他们还只是受她之托照顾那些知青一二,只是帮忙干活,很少交流。
都是年轻人,一开始双方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有隔阂,后来接触久了就慢慢熟悉了起来。
和自私自利歇斯底里没了依靠的纪棠相比,温婉知性言之有理又有人脉的孟依芸显然更得少年男女的心意。
和纪棠背道而驰是理所当然。
纪棠给钱倒不是想跟他们处好关系,而是麻烦人家一场,总不能只出个嘴说声“辛苦”就完了,事不能这么干。
当然,也是把人情还了,免得以后被人拿这个说嘴。
“阿棠,你没事吧?”小心翼翼的女声响起,“你真的想通了,不再喜欢曹知青了吗?”
纪棠面色复杂看着去而复返的贺景秋:“是啊,我不喜欢曹知青了。”
听纪棠斩钉截铁回答,贺景秋脸上扬起了笑容,她快走几步来到纪棠身边,拉着她的手说道:“阿棠你是对的,曹知青那样的人,咱们这样的乡下丫头哪里配得上?”
“你是不知道那些知青私底下说起你的时候那些话有多难听!”
听着贺景秋义愤填膺替她抱不平,纪棠抽回手,淡淡说道:“其实他们说的也没错,我确实没什么见识。”
“在曹知青来之前,我不知道马路可以那么宽,汽车可以那么快,还有飞机。”
“它仿佛不再只是我指着天空惊叹一声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