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等她将革带系好,阮元义却已经从外头过来,对着她道:“四小姐,有些话我要交代你。”
庄蘅点了点头,这便出去了,对着阮元义道:“阮大人,我看谢侍郎好像丝毫不担心,是秦少监那边的事情有眉目了吗?”
他不由得想到了昨日谢容与还颇有闲心地给庄蘅画花钿,今日看她额头,那抹红却没有了,也不知是被擦掉了还是被亲掉了,斟酌着道:“那倒是没有。谢侍郎不担心也是好的,毕竟尽人事听天命。”
她便也点了点头。
他又道:“待会去时,信件的事情四小姐无需多说,因为你一旦说了,便证明那信件被拿了出来,到时候我们反而不利。”
“那我去做什么?”
“替谢侍郎做个证明。昨日便有人指控谢侍郎在六月十二日晚杀了人。”
“四月十二日?”
“嗯,那日谢侍郎同四小姐在一处。”
“你们怎么知道的?”
他却意味深长地笑道:“谢侍郎都记得,毕竟是同四小姐在一处。四小姐不必担心,到时如实开口便好了。”
她点了点头。
身后的门被打开,谢容与走了出来。
庄蘅回头看着他,他温声道:“你说完便可下场,不会有人刁难你。”
她又点头,有点别扭道:“我知道了,谢侍郎你也要多加小心。”
他的目光落在她的胸口,在她不解的眼神中开口,“三司会审本也不必担心,毕竟彼此该使的手段都用上了,最后如何,本来也不是我们能决定的。”
“对了,等我回来后还有一件事要问问你。”
第70章 离京她的郎君被束缚在地,呜咽求饶。……
庄蘅蹙眉,心里正困惑着到底是什么事,他却已经带着阮元义先出去了。
她便跟着两人也走了出去,往正堂去。
正堂里一片肃穆,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司长官居高堂之上,木着一张脸看着堂下的谢容与。
庄蘅一向很讨厌这种肃穆的环境,因为她会不由得感到紧张。但看他还是云淡风轻的模样,不禁叹了口气,她实在是不明白,为何到这个时候了,他还能面不改色。
可能是真的不惧死吧。
谢容与确实是波澜不惊,唯一让他烦躁的便是手上的镣铐。在众目睽睽之下戴着镣铐,让他感到脸面尽失,等到阮元义来替他取下了镣铐,他这才松了口气。
刑部尚书是他的亲信,御史台那边几乎都是李家和谢家的亲信,这位御史中丞李归自然也是,因为他本身就是李家人。大理寺卿的态度一直暧昧而模糊,格外聪明地从不站队,于是他坐在正中,也颇有些不自在。
那李归先发制人,咄咄逼人地提起了信件之事。话音未落,阮元义便上前道:“李大人,陛下交代下官专门查办信件之事,下官亲自对比了谢侍郎的手书,这才发现那信件是假的。”
“你如何能证明?”
“谢侍郎的手书下官都看了,有三处缺笔,所用墨也泛青色,而这信中都没有。”
李归却嗤笑一声,“荒唐。你的手书还不是从谢府里搜出来的?我也看过,并没有你所说的缺笔。阮外郎,我劝你莫要信口雌黄。”
“李大人言重了。我所看的手书是从谢侍郎在西市的宅院里搜出来的,至于谢府的手书,我倒是不大清楚。”
“那你如何能够证明,你这手书便是真的?”
谢容与却直直地看着李归道:“李大人,我现在可以明明白白告诉你,这信件都是假的。至于御史台那人为何会自以为是地仿造,是因为他看了我上呈给陛下的奏折,但奏折里我并没有缺笔的习惯。如果李大人认为,我要做这些见不得人的勾当,但是却要在给王将军写信时用官书的习惯,那么我无话可说。”
李归的面色有些难看,半晌只能道:“除了信件一事……”
他却直接打断他道:“李大人,信件之事还没有说完。我很想问一问,你那位在御史台的手下是如何能看到我呈给陛下的所有奏折的?比起他扣给我的结党营私的帽子,他私看奏折的欺君之罪似乎更大吧?那我也很想知道,他不过是个侍御史,如何能有这等通天的本事?不仅看了奏折,还有本事仿造信件,若说背后无人指使,我是不相信的。李大人,你觉得呢?”
一时众人皆屏住了呼吸,大理寺卿颇不自然地将目光转过去。
“到底是谁给了他这权利我们再论,我知道李大人方才要说什么,一定是秦少监自尽之事吧?只可惜,秦少监留下的所有东西都是假的,因为他是被旁人逼死的,而非自愿自尽。”
大理寺卿愣了愣,轻咳几声道:“谢侍郎何出此言?”
阮元义立刻道:“今早,秦少监之女找到了我们,交出了某位大人曾写给他父亲的信,对了,那些银两,还有一半在他的儿女处。她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她知道父亲不愿被这样污名,但却因为子女安危而不得不这样屈辱自尽。有这等心胸和勇气,实在值得称颂。对了,信我早已交给尚书过目了。”
刑部尚书点头,“是,我已阅过,确实如此。至于那封信的字迹,我瞧着倒是像……李大人的兄长。”
李归面色铁青,怒斥道:“一派胡言!他怎么可能会给他写信?”
谢容与看他暴躁如困兽,却慢慢笑了,“李大人稍安勿躁。再说说四月十二日杀人之事吧,我可没有做过,我有人证。”
大理寺卿提着一颗心,慢慢道:“传上来。”
庄蘅便被引着上去了,他继续问道:“四月十二日你同谢侍郎在一处?”
“是。”
“你们在做什么?为何会在一处?”
她咬唇道:“谢侍郎也算是我兄长,平日里对我多关照些罢了,在一处也很正常吧。”
大理寺卿的嘴角抽动几下,差点没忍住脱口而出说出抢婚之事,顿了顿道:“那夜你也同他在一处?”
“是。”
“做什么?”
“不做什么。”
“不做什么?”
她慢吞吞道:“大人一定要问得这么清楚吗?”
他语塞片刻,只能道:“怎么证明?”
“那日除了我,身边的婢女也都看见了,大人若是不信,大可再去询问。”
刑部尚书接过话道:“好,请四小姐先下去吧。”
阮元义便又引着庄蘅退出去了,对她道:“四小姐可以先回去了。”
“谢侍郎是无事了,对吗?”
他笑道:“何止
是无事,有事的该是他们了。明日李家便会被彻底查个干净,此事也只有谢家和国公府能暂时幸免,不过也快了,不然方才李家那位的脸色也不会如此难看。”
“所以他早就知道会这样,才根本不着急的吗?”
“侍郎做事一向如此,四小姐不必惊诧。他一直都格外有把握。”
庄蘅慢吞吞地“哦”了声,心想,还白费了自己替他担心一整夜,其实是他根本不会有危险。
她叹口气,从刑部出来,正准备回琴坊,却看见了一个人影。
她仔细看了看,是庄非。
她犹豫着走上去,硬着头皮道:“三哥?”
他却看着她道:“你不必怕,我不是要送你回谢府。”
她刚松了一口气,却听他道:“但我要你同他见面。”
“为何?”
“你先前答应我的事情还作数吗?”
她迟疑着道:“你是说……必要时候,放他走?”
“是。”
“可是……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必要时刻。三哥,谢侍郎如今还在刑部被关押,你却要让我放他走?他需要吗?”
他闭目一瞬,无奈道:“你不明白。秦少监的嫡女出来翻供了,我们本以为她会闭嘴,谁知道她宁愿自己死都要替父亲正名……这便罢了,御史台那边已经保不住了,欺君之罪远比莫须有的结党营私之罪更重,谢容与手里必定握着什么证据,那么明日李家势必要被查。一步错步步错,后头还有什么,我们还不清楚。谢家不愿意他搅和进来,所以此事他压根不知情,你现在便放他离开,否则等谢容与出来后,他是不会放过他的。”
“为什么?他是他弟弟。”
“你不明白。”
“那你告诉我。”
“他恨他。”
“再恨也是亲兄弟,我不信他会真的杀了他。他们到底有过什么?”
庄非克制着道:“他会的。泠泠,答应我,现在便放他离开。”
“他大可以离开,为何要我放?”
“你以为谢容与没有派人盯着谢家,盯着他吗?”
她顿了顿,沉默半晌,只能道:“三哥,你们为何要这样呢?你也收手吧。”
“不可能收手的。我什么都不在乎,但他对阿娘有恩,你必须放他离开。”
她只能道:“好,我现在去带他离开。他在哪儿?”
庄蘅点了点头,这便出去了,对着阮元义道:“阮大人,我看谢侍郎好像丝毫不担心,是秦少监那边的事情有眉目了吗?”
他不由得想到了昨日谢容与还颇有闲心地给庄蘅画花钿,今日看她额头,那抹红却没有了,也不知是被擦掉了还是被亲掉了,斟酌着道:“那倒是没有。谢侍郎不担心也是好的,毕竟尽人事听天命。”
她便也点了点头。
他又道:“待会去时,信件的事情四小姐无需多说,因为你一旦说了,便证明那信件被拿了出来,到时候我们反而不利。”
“那我去做什么?”
“替谢侍郎做个证明。昨日便有人指控谢侍郎在六月十二日晚杀了人。”
“四月十二日?”
“嗯,那日谢侍郎同四小姐在一处。”
“你们怎么知道的?”
他却意味深长地笑道:“谢侍郎都记得,毕竟是同四小姐在一处。四小姐不必担心,到时如实开口便好了。”
她点了点头。
身后的门被打开,谢容与走了出来。
庄蘅回头看着他,他温声道:“你说完便可下场,不会有人刁难你。”
她又点头,有点别扭道:“我知道了,谢侍郎你也要多加小心。”
他的目光落在她的胸口,在她不解的眼神中开口,“三司会审本也不必担心,毕竟彼此该使的手段都用上了,最后如何,本来也不是我们能决定的。”
“对了,等我回来后还有一件事要问问你。”
第70章 离京她的郎君被束缚在地,呜咽求饶。……
庄蘅蹙眉,心里正困惑着到底是什么事,他却已经带着阮元义先出去了。
她便跟着两人也走了出去,往正堂去。
正堂里一片肃穆,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司长官居高堂之上,木着一张脸看着堂下的谢容与。
庄蘅一向很讨厌这种肃穆的环境,因为她会不由得感到紧张。但看他还是云淡风轻的模样,不禁叹了口气,她实在是不明白,为何到这个时候了,他还能面不改色。
可能是真的不惧死吧。
谢容与确实是波澜不惊,唯一让他烦躁的便是手上的镣铐。在众目睽睽之下戴着镣铐,让他感到脸面尽失,等到阮元义来替他取下了镣铐,他这才松了口气。
刑部尚书是他的亲信,御史台那边几乎都是李家和谢家的亲信,这位御史中丞李归自然也是,因为他本身就是李家人。大理寺卿的态度一直暧昧而模糊,格外聪明地从不站队,于是他坐在正中,也颇有些不自在。
那李归先发制人,咄咄逼人地提起了信件之事。话音未落,阮元义便上前道:“李大人,陛下交代下官专门查办信件之事,下官亲自对比了谢侍郎的手书,这才发现那信件是假的。”
“你如何能证明?”
“谢侍郎的手书下官都看了,有三处缺笔,所用墨也泛青色,而这信中都没有。”
李归却嗤笑一声,“荒唐。你的手书还不是从谢府里搜出来的?我也看过,并没有你所说的缺笔。阮外郎,我劝你莫要信口雌黄。”
“李大人言重了。我所看的手书是从谢侍郎在西市的宅院里搜出来的,至于谢府的手书,我倒是不大清楚。”
“那你如何能够证明,你这手书便是真的?”
谢容与却直直地看着李归道:“李大人,我现在可以明明白白告诉你,这信件都是假的。至于御史台那人为何会自以为是地仿造,是因为他看了我上呈给陛下的奏折,但奏折里我并没有缺笔的习惯。如果李大人认为,我要做这些见不得人的勾当,但是却要在给王将军写信时用官书的习惯,那么我无话可说。”
李归的面色有些难看,半晌只能道:“除了信件一事……”
他却直接打断他道:“李大人,信件之事还没有说完。我很想问一问,你那位在御史台的手下是如何能看到我呈给陛下的所有奏折的?比起他扣给我的结党营私的帽子,他私看奏折的欺君之罪似乎更大吧?那我也很想知道,他不过是个侍御史,如何能有这等通天的本事?不仅看了奏折,还有本事仿造信件,若说背后无人指使,我是不相信的。李大人,你觉得呢?”
一时众人皆屏住了呼吸,大理寺卿颇不自然地将目光转过去。
“到底是谁给了他这权利我们再论,我知道李大人方才要说什么,一定是秦少监自尽之事吧?只可惜,秦少监留下的所有东西都是假的,因为他是被旁人逼死的,而非自愿自尽。”
大理寺卿愣了愣,轻咳几声道:“谢侍郎何出此言?”
阮元义立刻道:“今早,秦少监之女找到了我们,交出了某位大人曾写给他父亲的信,对了,那些银两,还有一半在他的儿女处。她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她知道父亲不愿被这样污名,但却因为子女安危而不得不这样屈辱自尽。有这等心胸和勇气,实在值得称颂。对了,信我早已交给尚书过目了。”
刑部尚书点头,“是,我已阅过,确实如此。至于那封信的字迹,我瞧着倒是像……李大人的兄长。”
李归面色铁青,怒斥道:“一派胡言!他怎么可能会给他写信?”
谢容与看他暴躁如困兽,却慢慢笑了,“李大人稍安勿躁。再说说四月十二日杀人之事吧,我可没有做过,我有人证。”
大理寺卿提着一颗心,慢慢道:“传上来。”
庄蘅便被引着上去了,他继续问道:“四月十二日你同谢侍郎在一处?”
“是。”
“你们在做什么?为何会在一处?”
她咬唇道:“谢侍郎也算是我兄长,平日里对我多关照些罢了,在一处也很正常吧。”
大理寺卿的嘴角抽动几下,差点没忍住脱口而出说出抢婚之事,顿了顿道:“那夜你也同他在一处?”
“是。”
“做什么?”
“不做什么。”
“不做什么?”
她慢吞吞道:“大人一定要问得这么清楚吗?”
他语塞片刻,只能道:“怎么证明?”
“那日除了我,身边的婢女也都看见了,大人若是不信,大可再去询问。”
刑部尚书接过话道:“好,请四小姐先下去吧。”
阮元义便又引着庄蘅退出去了,对她道:“四小姐可以先回去了。”
“谢侍郎是无事了,对吗?”
他笑道:“何止
是无事,有事的该是他们了。明日李家便会被彻底查个干净,此事也只有谢家和国公府能暂时幸免,不过也快了,不然方才李家那位的脸色也不会如此难看。”
“所以他早就知道会这样,才根本不着急的吗?”
“侍郎做事一向如此,四小姐不必惊诧。他一直都格外有把握。”
庄蘅慢吞吞地“哦”了声,心想,还白费了自己替他担心一整夜,其实是他根本不会有危险。
她叹口气,从刑部出来,正准备回琴坊,却看见了一个人影。
她仔细看了看,是庄非。
她犹豫着走上去,硬着头皮道:“三哥?”
他却看着她道:“你不必怕,我不是要送你回谢府。”
她刚松了一口气,却听他道:“但我要你同他见面。”
“为何?”
“你先前答应我的事情还作数吗?”
她迟疑着道:“你是说……必要时候,放他走?”
“是。”
“可是……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必要时刻。三哥,谢侍郎如今还在刑部被关押,你却要让我放他走?他需要吗?”
他闭目一瞬,无奈道:“你不明白。秦少监的嫡女出来翻供了,我们本以为她会闭嘴,谁知道她宁愿自己死都要替父亲正名……这便罢了,御史台那边已经保不住了,欺君之罪远比莫须有的结党营私之罪更重,谢容与手里必定握着什么证据,那么明日李家势必要被查。一步错步步错,后头还有什么,我们还不清楚。谢家不愿意他搅和进来,所以此事他压根不知情,你现在便放他离开,否则等谢容与出来后,他是不会放过他的。”
“为什么?他是他弟弟。”
“你不明白。”
“那你告诉我。”
“他恨他。”
“再恨也是亲兄弟,我不信他会真的杀了他。他们到底有过什么?”
庄非克制着道:“他会的。泠泠,答应我,现在便放他离开。”
“他大可以离开,为何要我放?”
“你以为谢容与没有派人盯着谢家,盯着他吗?”
她顿了顿,沉默半晌,只能道:“三哥,你们为何要这样呢?你也收手吧。”
“不可能收手的。我什么都不在乎,但他对阿娘有恩,你必须放他离开。”
她只能道:“好,我现在去带他离开。他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