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今日这玉扣,便成了指认从外祖您,杀人害命的凭证。”
“大胆!”萧隆怒喝一声。
“崔小姐不懂武功,所以没有看出来,但我却懂。”谢珩目光如炬,望向萧隆,道,“殿下刚才使得那一招断岳擒拿手,中招之人肋骨会出现横向断裂,断口平整如刀削,与豆蔻尸骨上的伤痕一致。”
“还不认吗?”崔令仪扬声道,“从外祖父?”
萧隆仍坚持道:“不过是些牵强附会的证据,你们休想就这样定我的罪!这玉扣或许是有人故意陷害于我,至于那什么断岳擒拿手,天下会此武功者不知凡几,怎能就此认定是本王所为?”
崔令仪笑道:“我相信穆三就死,对于他过往造下的孽,一定想了办法来赎。比如一个豆蔻,一个丁紫英,一个身死,一个半疯,为什么会这样?这么小的一个庭院之中,究竟隐藏了多少秘密?”
“既然洛娘子说,那个庭院曾是宴饮待客所用,那我想每日迎来送往,必然会有记档。我便从门房手中得到了此物,从外祖想要一起看一看么?”
她从怀中拿出一本灰扑扑地书册,一边看一边道:“从外祖,这几年,您来的次数很多嘛。”
“把那本册子给我!”萧隆大惊失色。
崔令仪却将册子往身后一藏,冷笑道:“从外祖如此慌张,看来这册子上的内容,真如我所料,藏着不少秘密。您这么急切,是害怕上面记录了什么不可告人的事吗?”
萧隆脸色愈发阴沉,向前迈了一步,压低声音道:“崔令仪,你莫要不知好歹,这不是你该插手的事,把册子交出来,本王还能念在你年幼无知,既往不咎。”
崔令仪笑道:“从外祖,事到如今,我既然敢拿出这册子,便不会怕您威胁。”
萧隆明显想上手抢,就在这一刻,谢珩上前一步。
“是我又如何?”萧隆脖子上青筋暴起,整个人陷入震怒之中,“死了个丫鬟罢了,疯了一个宫女而已,又能奈我何?我是当朝康王,金陵留守,就凭这个,难道还想治我的罪不成?”
崔令仪笑靥如花:“这样说,您又认了。”
“我可以认。”萧隆怒道,“你把那册子给我。”
“可以啊。”崔令仪笑道,“只要您说说您是怎么害死豆蔻、逼疯丁紫英,我可以把这本册子给您。我向您保证,我一眼都没看,我什么都没记住。”
接下来萧隆所说出的话带给她极大的震撼。
崔令仪想到了公务接待、商务宴请,唯独没想到萧隆竟然带人在这里开银趴。
稍有颜色的侍女、大小官员的妾室,全部都是他们的玩物罢了。只要有不顺心的便动辄打骂侮辱,甚至那死去的白骨都未必是豆蔻,因为投井自杀者、被虐杀抛尸者众多,绝不仅仅豆蔻一个。
只是上天眷顾,他们所意外找到的那一具尸体,便携带有那枚致命的玉扣。
“该说的本王已经都说了。”萧隆道,“把那册子给我!”
崔令仪冷冷一笑:“那您可要接好了。”
她随手将那册子抛给他,萧隆飞身上前接过册子,翻开却并不是所谓记录来往宾客的花名册,而是一本《错斩崔宁》。
“这是什么?”萧隆一页一页地翻着,望着崔令仪的目光几乎淬火。
崔令仪却道:“您也不想一想,事关重大,穆三怎么会容许门房随意记录来往宾客的姓名。”
“是你虚构的!”萧隆恍然大悟。
崔令仪抿着嘴,轻微地一笑。
她笑道:“但您刚才所说的那些罪
行,可都是您自己亲口承认的。如今证据确凿,您还想抵赖吗?”
萧隆气得浑身发抖,手中的书册被他捏得皱成一团,双眼血红地瞪着崔令仪和谢珩,像是要把他们生吞活剥一般。他怒吼道:“你们竟敢算计本王,今日若不能让你们付出代价,本王誓不罢休!”
说罢,他将手中的书册狠狠砸向崔令仪,同时身形一闪,朝着谢珩攻去,意图先制服他,再找崔令仪算账。谢珩早有防备,见萧隆攻来,迅速抽出佩剑,与他战在一处。萧隆武功虽高,但此时方寸大乱,出手毫无章法,而谢珩则冷静沉着,剑法凌厉,不几招间便将他击倒在地,剑指咽喉。
“穆大人。”崔令仪向上首穆修一拜,道,“现如今,康王萧隆,已经对其勾结宫女逃亡、谋划杀害良家女子、用女色行贿等罪行供认不讳,不堪再任金陵留守。穆大人政声远播,清正有为,请穆大人暂代金陵留守一职。”
穆修叹息道:“康王殿下,举头三尺有神明。”
萧隆怒目圆睁,手中紧紧攥着那本《错斩崔宁》,身子因愤怒而剧烈颤抖,嘶吼道:“你们这是合谋陷害本王!你们不能这么做!”
谢珩冷道:“证据确凿,殿下还妄图抵赖,实在是执迷不悟。”
此时,一名侍卫匆匆进入,单膝跪地,呈上一封信函。崔令仪接过,展信一读,嘴角微微上扬,道:“从外祖,皇城司的回信到了,丁氏所言句句属实,她不仅留有能证明当年之事的物件,还有几位当年知情之人的证词。您还有何话说?”
萧隆听闻,如遭雷击,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尽,瘫倒在地,眼神空洞。
穆修神色凝重,缓缓开口道:“将康王萧隆拿下,等候朝廷发落。”
两旁侍卫得令,立即上前,迅速将萧隆及其武官陈良制住。萧隆虽已无力反抗,但仍不甘心地挣扎着,嘴里不停咒骂着。
丁紫英依旧神色麻木,只是眼中隐隐有泪光闪烁。
“天理昭昭,报应不爽。”
“对了。”崔令仪看向丁紫英,轻声问,“丁娘子,你现在是否清醒?我有话要问你。”
穆修问:“此案还有什么疑点吗?”
“是。”崔令仪道,“穆三知道康王太多秘密,穆三之死,绝不会是侍女突然起意想把他毒死那样简单,所以我想问丁娘子几个问题,她或许是如今唯一的人证。”
“丁娘子,昔日康王在你的庭院之中宴乐,同行的女子,有没有乔可和燕知音?”
第68章 第68章契名同心
“燕知音?”
丁紫英垂眸细想许久,最终她道:“这名字我有些相熟,依稀记得是个弹得一手好古琴的女子。只是可惜,她应当已经不在了。”
“你怎么知道?”崔令仪问。
“去年九月,康王不知因为什么,跟郎君闹翻了脸,下旨将那时所有陪侍的侍女婢妾全部处死。我因为暂且是郎君的人,这才逃过一劫。”许久她道,“那个乔可,我有印象,她曾经给康王倒过酒。我跟她说过两句话,我知道她,她是乔悦的阿姊。”
过了一会儿她又道:“你们在我庭院中找到的,或许不是豆蔻的尸身,而是乔悦的。乔悦因顶撞康王,双手常年缠着铁索,后来又不知怎的,跟他发生了争执,这才被他杀害。而豆蔻是自行跳井身亡的。”
崔令仪怔了怔:“既然如此,乔可为何要毒死穆三,她难道不该毒死康王吗?”
丁紫英摇摇头:“我不知道。”
崔令仪陷入更深刻的沉思之中。事情的走向愈发扑朔迷离,乔可和穆从南,有着共同的敌人——康王。一个被他害死了妹妹,一个被他害死了心上人。
可是他们没有选择杀死康王,而是先后死在钩吻之毒中。
按照她原本的推论,穆三是因为几位妾身不满他负心薄幸,合谋毒死,可事情演进到乔可这里已经说不通了,因为乔可跟穆三没有仇。
即便乔可记恨穆三把妹妹献给康王,她首当其冲要杀的也应该是康王。
推不出动机,便推杀人的目的,穆三之死,目前来说还只是一步废棋。他手上有那么多康王的罪证,他不必自杀陷害康王好来揭露康王的真面目,也不会因为康王恐惧他手中的罪证下令将他害死。穆三之死,将整个事件注入了一潭死水。
难道穆三的姬妾们有问题,她们在给出的证言之中不约而同都骗了人?
不,身份家世无法改变,这个撒谎便可以隐藏的东西。
那么她们撒谎的是什么呢?
崔令仪想到她们的身份,被父母圈在深闺之中从这个门抬进那个门的贤淑女儿、随便被父母卖给人做妾的外乡少女、在不允许女性当官的朝代横空出世的女将、才华横溢却因为父亲是盗墓贼被人歧视的才女、因恋爱脑成为权贵手中玩物的金丝雀……
造成她们悲惨命运的不是穆三,是这个时代。
她们想要做的到底是什么?
崔令仪被自己突如其来的想法惊得不寒而栗。
她正想着,谢珩出现在她身侧。他为她披上一件大氅,轻声道:“别想了,你现在需要休息。”
“很多事情或许并非一时就能想明白,等你休息好了,我们再一同探寻真相。”
崔令仪呆呆地望着他,许久说:“好。”
原来已经是午后了。
“大胆!”萧隆怒喝一声。
“崔小姐不懂武功,所以没有看出来,但我却懂。”谢珩目光如炬,望向萧隆,道,“殿下刚才使得那一招断岳擒拿手,中招之人肋骨会出现横向断裂,断口平整如刀削,与豆蔻尸骨上的伤痕一致。”
“还不认吗?”崔令仪扬声道,“从外祖父?”
萧隆仍坚持道:“不过是些牵强附会的证据,你们休想就这样定我的罪!这玉扣或许是有人故意陷害于我,至于那什么断岳擒拿手,天下会此武功者不知凡几,怎能就此认定是本王所为?”
崔令仪笑道:“我相信穆三就死,对于他过往造下的孽,一定想了办法来赎。比如一个豆蔻,一个丁紫英,一个身死,一个半疯,为什么会这样?这么小的一个庭院之中,究竟隐藏了多少秘密?”
“既然洛娘子说,那个庭院曾是宴饮待客所用,那我想每日迎来送往,必然会有记档。我便从门房手中得到了此物,从外祖想要一起看一看么?”
她从怀中拿出一本灰扑扑地书册,一边看一边道:“从外祖,这几年,您来的次数很多嘛。”
“把那本册子给我!”萧隆大惊失色。
崔令仪却将册子往身后一藏,冷笑道:“从外祖如此慌张,看来这册子上的内容,真如我所料,藏着不少秘密。您这么急切,是害怕上面记录了什么不可告人的事吗?”
萧隆脸色愈发阴沉,向前迈了一步,压低声音道:“崔令仪,你莫要不知好歹,这不是你该插手的事,把册子交出来,本王还能念在你年幼无知,既往不咎。”
崔令仪笑道:“从外祖,事到如今,我既然敢拿出这册子,便不会怕您威胁。”
萧隆明显想上手抢,就在这一刻,谢珩上前一步。
“是我又如何?”萧隆脖子上青筋暴起,整个人陷入震怒之中,“死了个丫鬟罢了,疯了一个宫女而已,又能奈我何?我是当朝康王,金陵留守,就凭这个,难道还想治我的罪不成?”
崔令仪笑靥如花:“这样说,您又认了。”
“我可以认。”萧隆怒道,“你把那册子给我。”
“可以啊。”崔令仪笑道,“只要您说说您是怎么害死豆蔻、逼疯丁紫英,我可以把这本册子给您。我向您保证,我一眼都没看,我什么都没记住。”
接下来萧隆所说出的话带给她极大的震撼。
崔令仪想到了公务接待、商务宴请,唯独没想到萧隆竟然带人在这里开银趴。
稍有颜色的侍女、大小官员的妾室,全部都是他们的玩物罢了。只要有不顺心的便动辄打骂侮辱,甚至那死去的白骨都未必是豆蔻,因为投井自杀者、被虐杀抛尸者众多,绝不仅仅豆蔻一个。
只是上天眷顾,他们所意外找到的那一具尸体,便携带有那枚致命的玉扣。
“该说的本王已经都说了。”萧隆道,“把那册子给我!”
崔令仪冷冷一笑:“那您可要接好了。”
她随手将那册子抛给他,萧隆飞身上前接过册子,翻开却并不是所谓记录来往宾客的花名册,而是一本《错斩崔宁》。
“这是什么?”萧隆一页一页地翻着,望着崔令仪的目光几乎淬火。
崔令仪却道:“您也不想一想,事关重大,穆三怎么会容许门房随意记录来往宾客的姓名。”
“是你虚构的!”萧隆恍然大悟。
崔令仪抿着嘴,轻微地一笑。
她笑道:“但您刚才所说的那些罪
行,可都是您自己亲口承认的。如今证据确凿,您还想抵赖吗?”
萧隆气得浑身发抖,手中的书册被他捏得皱成一团,双眼血红地瞪着崔令仪和谢珩,像是要把他们生吞活剥一般。他怒吼道:“你们竟敢算计本王,今日若不能让你们付出代价,本王誓不罢休!”
说罢,他将手中的书册狠狠砸向崔令仪,同时身形一闪,朝着谢珩攻去,意图先制服他,再找崔令仪算账。谢珩早有防备,见萧隆攻来,迅速抽出佩剑,与他战在一处。萧隆武功虽高,但此时方寸大乱,出手毫无章法,而谢珩则冷静沉着,剑法凌厉,不几招间便将他击倒在地,剑指咽喉。
“穆大人。”崔令仪向上首穆修一拜,道,“现如今,康王萧隆,已经对其勾结宫女逃亡、谋划杀害良家女子、用女色行贿等罪行供认不讳,不堪再任金陵留守。穆大人政声远播,清正有为,请穆大人暂代金陵留守一职。”
穆修叹息道:“康王殿下,举头三尺有神明。”
萧隆怒目圆睁,手中紧紧攥着那本《错斩崔宁》,身子因愤怒而剧烈颤抖,嘶吼道:“你们这是合谋陷害本王!你们不能这么做!”
谢珩冷道:“证据确凿,殿下还妄图抵赖,实在是执迷不悟。”
此时,一名侍卫匆匆进入,单膝跪地,呈上一封信函。崔令仪接过,展信一读,嘴角微微上扬,道:“从外祖,皇城司的回信到了,丁氏所言句句属实,她不仅留有能证明当年之事的物件,还有几位当年知情之人的证词。您还有何话说?”
萧隆听闻,如遭雷击,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尽,瘫倒在地,眼神空洞。
穆修神色凝重,缓缓开口道:“将康王萧隆拿下,等候朝廷发落。”
两旁侍卫得令,立即上前,迅速将萧隆及其武官陈良制住。萧隆虽已无力反抗,但仍不甘心地挣扎着,嘴里不停咒骂着。
丁紫英依旧神色麻木,只是眼中隐隐有泪光闪烁。
“天理昭昭,报应不爽。”
“对了。”崔令仪看向丁紫英,轻声问,“丁娘子,你现在是否清醒?我有话要问你。”
穆修问:“此案还有什么疑点吗?”
“是。”崔令仪道,“穆三知道康王太多秘密,穆三之死,绝不会是侍女突然起意想把他毒死那样简单,所以我想问丁娘子几个问题,她或许是如今唯一的人证。”
“丁娘子,昔日康王在你的庭院之中宴乐,同行的女子,有没有乔可和燕知音?”
第68章 第68章契名同心
“燕知音?”
丁紫英垂眸细想许久,最终她道:“这名字我有些相熟,依稀记得是个弹得一手好古琴的女子。只是可惜,她应当已经不在了。”
“你怎么知道?”崔令仪问。
“去年九月,康王不知因为什么,跟郎君闹翻了脸,下旨将那时所有陪侍的侍女婢妾全部处死。我因为暂且是郎君的人,这才逃过一劫。”许久她道,“那个乔可,我有印象,她曾经给康王倒过酒。我跟她说过两句话,我知道她,她是乔悦的阿姊。”
过了一会儿她又道:“你们在我庭院中找到的,或许不是豆蔻的尸身,而是乔悦的。乔悦因顶撞康王,双手常年缠着铁索,后来又不知怎的,跟他发生了争执,这才被他杀害。而豆蔻是自行跳井身亡的。”
崔令仪怔了怔:“既然如此,乔可为何要毒死穆三,她难道不该毒死康王吗?”
丁紫英摇摇头:“我不知道。”
崔令仪陷入更深刻的沉思之中。事情的走向愈发扑朔迷离,乔可和穆从南,有着共同的敌人——康王。一个被他害死了妹妹,一个被他害死了心上人。
可是他们没有选择杀死康王,而是先后死在钩吻之毒中。
按照她原本的推论,穆三是因为几位妾身不满他负心薄幸,合谋毒死,可事情演进到乔可这里已经说不通了,因为乔可跟穆三没有仇。
即便乔可记恨穆三把妹妹献给康王,她首当其冲要杀的也应该是康王。
推不出动机,便推杀人的目的,穆三之死,目前来说还只是一步废棋。他手上有那么多康王的罪证,他不必自杀陷害康王好来揭露康王的真面目,也不会因为康王恐惧他手中的罪证下令将他害死。穆三之死,将整个事件注入了一潭死水。
难道穆三的姬妾们有问题,她们在给出的证言之中不约而同都骗了人?
不,身份家世无法改变,这个撒谎便可以隐藏的东西。
那么她们撒谎的是什么呢?
崔令仪想到她们的身份,被父母圈在深闺之中从这个门抬进那个门的贤淑女儿、随便被父母卖给人做妾的外乡少女、在不允许女性当官的朝代横空出世的女将、才华横溢却因为父亲是盗墓贼被人歧视的才女、因恋爱脑成为权贵手中玩物的金丝雀……
造成她们悲惨命运的不是穆三,是这个时代。
她们想要做的到底是什么?
崔令仪被自己突如其来的想法惊得不寒而栗。
她正想着,谢珩出现在她身侧。他为她披上一件大氅,轻声道:“别想了,你现在需要休息。”
“很多事情或许并非一时就能想明白,等你休息好了,我们再一同探寻真相。”
崔令仪呆呆地望着他,许久说:“好。”
原来已经是午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