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明白是明白,李荞安还是会为两人半个月不见而焦心。
其实他以前也不会如此想念谁,人人都是过客,人人都自顾不暇。但同宜尔在一起的时间太过快乐,他食髓知味,得意忘形。
或许日子再长一些就能习惯了吧?等再过一个月,两个月……李荞安一定就能习惯了,就不会再觉得寂寞。
酒意熏红了李荞安的脸颊,涂满脂粉的地方发热发烫,将他烫得晕乎乎。
宜尔思索了下,“嗯……最近是有点忙。但忙是一回事,关心朋友是另一回事。若只在闲时才能做朋友,那不能算挚友吧?不过是无聊时的消遣罢了。所以是我不对,这段时日忽视你和莺语了,抱歉荞安。”她说得很真诚、很认真。
月光在宜尔背后,让她的一切都变得朦胧。
李荞安听到了她说话,又似乎没听见,她连声音也是朦胧的。他望着撑在自己眼前的手。
宜尔与他不同,李荞安一离开前堂就几乎形单影只,延续虚假的笑令他觉得累。而宜尔的身边却总有许多人:有莺语,有贵仙,有秦姐姐,有莫大娘,有逐璧,甚至还有最近新认识的人……
两人之间逐渐隔了越来越多的人。
李荞安轻笑一声,“宜尔离我越来越远了。”
他伸出手,指尖轻触她撑在地上的手指,宜尔猝不及防,颤了一下。
“只要不伸手,就会无法触及。”
酒意不仅让头脑变得混沌,也让平日里压抑的脆弱心绪奔涌而来。
即使宜尔已经在安慰他,喝醉的李荞安仍然有无限的委屈、伤心。
李荞安将脸埋进草中,哭了起来,“宜尔不会想我吗?”
只有他自己一个人将这份情谊揪得如此紧。
宜尔能看淡分别,可李荞安很在乎。
宜尔见他如此,不禁也鼻酸起来,“我……”
过去种种在眼前浮现,宜尔突然意识到,除却固定约好的用饭,多数时候都是莺语和荞安先来找她。
是荞安来问她要不要去吃好吃的,也是莺语邀她去野炊……
宜尔第一个朋友是莺语,莺语性子活泼,精力旺盛,整天蹦蹦跳跳来找她玩,宜尔就习惯这样被动承受着别人的情谊。
一直以来都过得很舒适充实,是因为朋友们更用心积极不是么?
宜尔回握住李荞安的手指,贴在一起的地方很温热。她心中有无限歉意,也有些害羞。
宜尔不擅长说体己话,她吸了口气,尝试着说道:“其实……我也很怀念和你一起说笑玩乐的日子。”
李荞安将脸翻过来,他抹掉眼泪,摇晃着坐起身,脸颊上沾着根根青草。他破涕而笑,“当真?”
“嗯。我以后有空会多找你们玩的。可是荞安,有些事情始终难以避免。我总是要嫁人的。就算不嫁人,迟早也会离开这里。莺语也是,荞安你更是。我们总是要分开的。”
即使嫁给再好的人,拥有再美满的明天,也无法掩去与真心好友分别的哀愁。
李荞安心口刺痛,但他忽视这种感受,仍然含泪笑着,“我明白。那在嫁人以前,你能答应多陪陪我吗?”
宜尔浅然一笑,“嗯。”她抬手将他脸上的草摘掉,“我们荞安真的很怕孤独。”
李荞安笑着闭上眼,“是啊。”
是啊,宜尔是要嫁人的。
李荞安已经没有那种念头了,他害怕了,所以他会乖乖待在原地不动。
如果某天,宜尔越走越远,永远不回头了,看不见他了,也许这就是宿命。毕竟她也曾陪他走过人生一段路不是么?应该知足。
眼泪清凌凌地淌落下。
宜尔吓了一跳,“怎么了荞安?”
李荞安眼含泪水微笑着道:“别忘了我,宜尔。就算成亲嫁人,以后变成了老婆婆,也不要忘了我好不好?”
“荞安……”宜尔没想到他的心情如此浓烈,一时之间既觉得无措,也不禁湿了眼眶。
李荞安将头轻轻靠在宜尔肩膀,任她的温暖包围自己,听着她混乱的心跳。
“你会一直记得我的名字吗?”
宜尔手足无措,最后将手放在他后背,一边轻轻抚拍一边点头,“我会的,我会记得你叫李荞安,年少时被馆主从庙里捡回来。我还记得你第一天入馆时,我远远看见了你,你头发很乱,躲在馆主身后。我会记得你努力攒钱为了离开这里,记得你在合欢树下说要同我做挚友,记得你带我偷玉,记得你骗我,记得你背我采东西……”
宜尔细细数着,轻轻念着。不知不觉,原来他们之间也积攒了如此多的回忆。
在她平和的声音中,李荞安似乎终于安心了些,他缓缓闭上眼睛,在这种安心感中睡着了。
宜尔听着耳边逐渐深重的呼吸声,她偏过头去看,李荞安把粉蹭了她一肩膀。
宜尔无声地笑了,“荞安,我不会忘了你的,所以不要伤心。”宜尔抬手将他眼角的泪拭去。
宜尔没有再叫醒他,她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将人拖到背上,弯着身子艰难地走完了最后一小段路。
*
宜尔翌日一早醒来,眼睛微肿。她用湿帕子敷了一会儿好受许多。
洗漱过后,她去厨房吃早点。小院中,有道熟悉的红色身影,向着她招了招手。
“荞安?”
李荞安眼睛肿得厉害,里面满是红血丝。
他手里拿着块馒头,靠在竹藤椅上,褪去夜里醉酒的脆弱,又是以往那副自在的模样,“给你留了粥,快来喝。”
宜尔笑了笑,“多谢。”
“宜尔!包子刚好!”柴爷在屋子里叫她,声音一如既往中气十足。
“来了!”
宜尔走进去,端了几个热气腾腾的大包子出来。
李荞安笑意盈盈地看着她坐在自己对面,“我早上醒来时眼睛都睁不开,还以为瞎了呢。”
“那你不多睡会儿?”
“宿醉头疼,醒得早就干脆起来吃早点。”
李荞安看着宜尔咬了口包子,“我还以为你包子也要蘸辣酱吃。”
包子有点烫,宜尔慢慢地嚼着,“偶尔会,不过最近嘴里长泡,就吃得清淡点。”
“嗯,”李荞安搅动着手里的粥,“我听说秦姐姐给你介绍了人,情形如何?”
“秦姐姐给我介绍了两个,都蛮好的,不过好像都不太适合我。”
李荞安:“是么?你还要再见新的人不?”
“暂时不吧。等以后清闲下来,最近事情多,再出去就没空陪朋友们了。”
作为那个被陪的朋友之一,李荞安笑而不语,低头喝粥时觉得粥比方才都甜了许多。
*
宜尔将逐璧要吃的早点收进篮子中,盖好布,拎着走了。
她走在庭院中,刚巧遇见万苔痕——万苔痕立在小桥上,静静地吹着秋风。
宜尔上前问好,万苔痕笑着回应。
她顺着万苔痕的方向看去,瞧见水池中风吹波动。荷叶都枯萎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细长的花。
紫白的花朵一颗一颗叠在青绿色的圆杆上,花瓣长软,向外盛放,看着蓬松烂漫,很是好看。
她长久的沉默令万苔痕在意,“怎么了?”
“池中长了紫白色的花,很好看。”
万苔痕沉寂许久,宜尔以为是自己的话冒犯了,正要道歉却见他伸出手掌向下一打,水池中冲起一股水波,将紫白的花冲上来,正落在万苔痕手中。
宜尔惊奇得说不出话。
万苔痕摸索到花杆,将花枝折下,草叶丢回去。
“拿去吧。”
宜尔受宠若惊,“谢谢先生,”她笑着接下花轻嗅,是有水气的甜香,“先生真是功夫了得。”
“雕虫小技罢了。”
宜尔辞别万苔痕,拿着花枝欣然去找逐璧。
逐璧一眼便看见了花,“宜尔今日颇有雅兴。”
宜尔将花瓶中的花换下来,“路上万先生帮我采的。”
“是么?”逐璧看着花,笑意浅浅,“万先生倒是热心肠。”
“嗯,对了公子,你今日要先去韩大夫那边针灸。”宜尔走到他轮椅后,将人推到杏院,然后又回来清扫小院。
午后,清和将逐璧推了回来。
宜尔见他神色不佳,问道:“公子怎么了?可是哪里不适?”
逐璧回道:“有些累罢了。宜尔,你去将书拿来吧。”
宜尔拿过昨日没念完的书。《剑行录》她已经读到第四册 了。
自温星开始复仇后,他从洒脱自由的少年变得暴躁易怒。他和原来的朋友、恋人吵了许多回,最终分道扬镳。
温星好不容易找到仇人,没想到复仇失败,还险些被打死,折了一条腿。好不容易腿治好了,却落下残疾,走路微跛。
怕被仇敌发现,他扮作乞丐,每日蓬头垢面跛着脚在街上行乞,这一晃就是一年。
其实他以前也不会如此想念谁,人人都是过客,人人都自顾不暇。但同宜尔在一起的时间太过快乐,他食髓知味,得意忘形。
或许日子再长一些就能习惯了吧?等再过一个月,两个月……李荞安一定就能习惯了,就不会再觉得寂寞。
酒意熏红了李荞安的脸颊,涂满脂粉的地方发热发烫,将他烫得晕乎乎。
宜尔思索了下,“嗯……最近是有点忙。但忙是一回事,关心朋友是另一回事。若只在闲时才能做朋友,那不能算挚友吧?不过是无聊时的消遣罢了。所以是我不对,这段时日忽视你和莺语了,抱歉荞安。”她说得很真诚、很认真。
月光在宜尔背后,让她的一切都变得朦胧。
李荞安听到了她说话,又似乎没听见,她连声音也是朦胧的。他望着撑在自己眼前的手。
宜尔与他不同,李荞安一离开前堂就几乎形单影只,延续虚假的笑令他觉得累。而宜尔的身边却总有许多人:有莺语,有贵仙,有秦姐姐,有莫大娘,有逐璧,甚至还有最近新认识的人……
两人之间逐渐隔了越来越多的人。
李荞安轻笑一声,“宜尔离我越来越远了。”
他伸出手,指尖轻触她撑在地上的手指,宜尔猝不及防,颤了一下。
“只要不伸手,就会无法触及。”
酒意不仅让头脑变得混沌,也让平日里压抑的脆弱心绪奔涌而来。
即使宜尔已经在安慰他,喝醉的李荞安仍然有无限的委屈、伤心。
李荞安将脸埋进草中,哭了起来,“宜尔不会想我吗?”
只有他自己一个人将这份情谊揪得如此紧。
宜尔能看淡分别,可李荞安很在乎。
宜尔见他如此,不禁也鼻酸起来,“我……”
过去种种在眼前浮现,宜尔突然意识到,除却固定约好的用饭,多数时候都是莺语和荞安先来找她。
是荞安来问她要不要去吃好吃的,也是莺语邀她去野炊……
宜尔第一个朋友是莺语,莺语性子活泼,精力旺盛,整天蹦蹦跳跳来找她玩,宜尔就习惯这样被动承受着别人的情谊。
一直以来都过得很舒适充实,是因为朋友们更用心积极不是么?
宜尔回握住李荞安的手指,贴在一起的地方很温热。她心中有无限歉意,也有些害羞。
宜尔不擅长说体己话,她吸了口气,尝试着说道:“其实……我也很怀念和你一起说笑玩乐的日子。”
李荞安将脸翻过来,他抹掉眼泪,摇晃着坐起身,脸颊上沾着根根青草。他破涕而笑,“当真?”
“嗯。我以后有空会多找你们玩的。可是荞安,有些事情始终难以避免。我总是要嫁人的。就算不嫁人,迟早也会离开这里。莺语也是,荞安你更是。我们总是要分开的。”
即使嫁给再好的人,拥有再美满的明天,也无法掩去与真心好友分别的哀愁。
李荞安心口刺痛,但他忽视这种感受,仍然含泪笑着,“我明白。那在嫁人以前,你能答应多陪陪我吗?”
宜尔浅然一笑,“嗯。”她抬手将他脸上的草摘掉,“我们荞安真的很怕孤独。”
李荞安笑着闭上眼,“是啊。”
是啊,宜尔是要嫁人的。
李荞安已经没有那种念头了,他害怕了,所以他会乖乖待在原地不动。
如果某天,宜尔越走越远,永远不回头了,看不见他了,也许这就是宿命。毕竟她也曾陪他走过人生一段路不是么?应该知足。
眼泪清凌凌地淌落下。
宜尔吓了一跳,“怎么了荞安?”
李荞安眼含泪水微笑着道:“别忘了我,宜尔。就算成亲嫁人,以后变成了老婆婆,也不要忘了我好不好?”
“荞安……”宜尔没想到他的心情如此浓烈,一时之间既觉得无措,也不禁湿了眼眶。
李荞安将头轻轻靠在宜尔肩膀,任她的温暖包围自己,听着她混乱的心跳。
“你会一直记得我的名字吗?”
宜尔手足无措,最后将手放在他后背,一边轻轻抚拍一边点头,“我会的,我会记得你叫李荞安,年少时被馆主从庙里捡回来。我还记得你第一天入馆时,我远远看见了你,你头发很乱,躲在馆主身后。我会记得你努力攒钱为了离开这里,记得你在合欢树下说要同我做挚友,记得你带我偷玉,记得你骗我,记得你背我采东西……”
宜尔细细数着,轻轻念着。不知不觉,原来他们之间也积攒了如此多的回忆。
在她平和的声音中,李荞安似乎终于安心了些,他缓缓闭上眼睛,在这种安心感中睡着了。
宜尔听着耳边逐渐深重的呼吸声,她偏过头去看,李荞安把粉蹭了她一肩膀。
宜尔无声地笑了,“荞安,我不会忘了你的,所以不要伤心。”宜尔抬手将他眼角的泪拭去。
宜尔没有再叫醒他,她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将人拖到背上,弯着身子艰难地走完了最后一小段路。
*
宜尔翌日一早醒来,眼睛微肿。她用湿帕子敷了一会儿好受许多。
洗漱过后,她去厨房吃早点。小院中,有道熟悉的红色身影,向着她招了招手。
“荞安?”
李荞安眼睛肿得厉害,里面满是红血丝。
他手里拿着块馒头,靠在竹藤椅上,褪去夜里醉酒的脆弱,又是以往那副自在的模样,“给你留了粥,快来喝。”
宜尔笑了笑,“多谢。”
“宜尔!包子刚好!”柴爷在屋子里叫她,声音一如既往中气十足。
“来了!”
宜尔走进去,端了几个热气腾腾的大包子出来。
李荞安笑意盈盈地看着她坐在自己对面,“我早上醒来时眼睛都睁不开,还以为瞎了呢。”
“那你不多睡会儿?”
“宿醉头疼,醒得早就干脆起来吃早点。”
李荞安看着宜尔咬了口包子,“我还以为你包子也要蘸辣酱吃。”
包子有点烫,宜尔慢慢地嚼着,“偶尔会,不过最近嘴里长泡,就吃得清淡点。”
“嗯,”李荞安搅动着手里的粥,“我听说秦姐姐给你介绍了人,情形如何?”
“秦姐姐给我介绍了两个,都蛮好的,不过好像都不太适合我。”
李荞安:“是么?你还要再见新的人不?”
“暂时不吧。等以后清闲下来,最近事情多,再出去就没空陪朋友们了。”
作为那个被陪的朋友之一,李荞安笑而不语,低头喝粥时觉得粥比方才都甜了许多。
*
宜尔将逐璧要吃的早点收进篮子中,盖好布,拎着走了。
她走在庭院中,刚巧遇见万苔痕——万苔痕立在小桥上,静静地吹着秋风。
宜尔上前问好,万苔痕笑着回应。
她顺着万苔痕的方向看去,瞧见水池中风吹波动。荷叶都枯萎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细长的花。
紫白的花朵一颗一颗叠在青绿色的圆杆上,花瓣长软,向外盛放,看着蓬松烂漫,很是好看。
她长久的沉默令万苔痕在意,“怎么了?”
“池中长了紫白色的花,很好看。”
万苔痕沉寂许久,宜尔以为是自己的话冒犯了,正要道歉却见他伸出手掌向下一打,水池中冲起一股水波,将紫白的花冲上来,正落在万苔痕手中。
宜尔惊奇得说不出话。
万苔痕摸索到花杆,将花枝折下,草叶丢回去。
“拿去吧。”
宜尔受宠若惊,“谢谢先生,”她笑着接下花轻嗅,是有水气的甜香,“先生真是功夫了得。”
“雕虫小技罢了。”
宜尔辞别万苔痕,拿着花枝欣然去找逐璧。
逐璧一眼便看见了花,“宜尔今日颇有雅兴。”
宜尔将花瓶中的花换下来,“路上万先生帮我采的。”
“是么?”逐璧看着花,笑意浅浅,“万先生倒是热心肠。”
“嗯,对了公子,你今日要先去韩大夫那边针灸。”宜尔走到他轮椅后,将人推到杏院,然后又回来清扫小院。
午后,清和将逐璧推了回来。
宜尔见他神色不佳,问道:“公子怎么了?可是哪里不适?”
逐璧回道:“有些累罢了。宜尔,你去将书拿来吧。”
宜尔拿过昨日没念完的书。《剑行录》她已经读到第四册 了。
自温星开始复仇后,他从洒脱自由的少年变得暴躁易怒。他和原来的朋友、恋人吵了许多回,最终分道扬镳。
温星好不容易找到仇人,没想到复仇失败,还险些被打死,折了一条腿。好不容易腿治好了,却落下残疾,走路微跛。
怕被仇敌发现,他扮作乞丐,每日蓬头垢面跛着脚在街上行乞,这一晃就是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