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他伸出手,将宜尔的手握在其中,定定地看着她:“我不想等来世了。你愿意改嫁吗宜尔?”
和宜尔冰凉的手指不同,李荞安的手很温暖。
这样的温暖柔和中,宜尔能感受到强烈的爱意与珍惜。
原来荞安同她一样……
宜尔眼中水光闪烁。
可惜一切都太晚了。
“对不起。”
两人凝视着彼此。
宜尔:“虽然徐亮有很多别扭的地方,可却是真心待我,也曾照亮过我。所以荞安,谢谢你,但请放手吧。”
李荞安苦涩地笑了一下,“我明白了。”
他将宜尔的手抬起,缓缓低下头,吻在她的手指——那充满时光印刻的手指,泪水滴落在她手背,是温热的。
李荞安慢慢放开了手。
看到宜尔他又笑了一声,“怎么拒绝的人哭得更凶?”
泪流满面的宜尔哽咽,说不出话。
李荞安抹去她的泪水,“没事,因为遇见你就已经让我很开心了。”
第40章 风雪归人
春天身后是夏天,夏天之后……又是一年秋末。
痛苦也好,欢乐也罢,日子就是这样一天天过去,不会突然加快,也不会恍然变慢。
茂密的树林中,倚墙而生的小樟树已有大半个人高,枝头抽出的新绿绿得透明、澄澈。
小树旁坐着一名盘发的布衣女人。她倚在藤编的摇椅中,将一册书搭在小腹前,垂着脑袋安静地翻阅。
随着时光流逝,她眉宇间多了几分沉稳与成熟,一举一动、眼眸开合间尽显淡然。
翻书的声音很轻微,可在林中又很清晰,与鸟雀的鸣叫融为一体。
太阳渐渐西沉,暗淡的光使得她有些看不清书上的字了。
“宜尔。”高大的男人一边走进来一边呼唤她。
宜尔站起身,“好了?那我们回去吧。”
徐亮将藤椅抬起,放进附近一个无人住的小破木屋中,两人并肩而行,启程返家。
每隔一段时日,宜尔和徐亮就会来到云头山这片树林。
宜尔坐在孩子身边看看书、睡睡懒觉。徐亮则会四处走动,寻找有没有合适的木头可以雕出好东西。
那场暴雨停止后,荞安消失了,徐亮来接宜尔。他路上便听葛大夫说了孩子的事,见到宜尔时很平静,只问她有没有什么想吃的。
宜尔不知徐亮是真平静还是为了不惹她伤心的假平静,反正对于失去的孩子,他什么也没说,在她面前没流一滴眼泪。
宜尔也没有哭,没有闹。葛大夫很担忧她,然而宜尔养病期间同往常一样,看看书、缝缝小衣裳,碎布片常常堆满她脚边。
决定将孩子埋葬时,宜尔便将自己的伤心也掩埋了。如果总是含着眼泪去怀念她,她要如何安心投胎,真正地去茁壮成长?
身体恢复好后,宜尔跟着徐亮回家。两人照常过着毫无变化的日子,有时宜尔都会恍惚,仿佛自己没有怀过那个孩子一般。
宜尔感到不安,于是她每隔几个月便会挑个日子回云头山。徐亮怕她独身入山出事,每回便也跟着。
除此之外,夫妻俩还是照常生活,村子里许多人却频频来安慰宜尔——年轻女子没了孩子总是叫人同情的。
宋婶子说起自己年轻时第一个孩子也没保住,“头胎总是困难,有过经验后就好了”,她如此说。
宜尔只笑着应了声“嗯”,没多说什么。
除了这些“小小”的事情,宜尔又过回了怀孕前的日子,生活似乎和以前没什么不同。
莺语会不断给她寄信来,她生了一对龙凤胎,但顾及宜尔,从未在信中提过两个
孩子,转而全部去写丈夫忘记回家时顺路给她买吃的这样的小事。
宜尔心中很受感动,可也更加落寞。
她已经渐渐习惯了没有莺语的日子,可是习惯不代表她喜欢。宜尔很想念莺语,同样的,也很想念荞安。
宜尔以前常常在冠玉馆听到喝醉的人吹嘘过往精彩,当时她不甚在意,如今却能感同身受。那些回忆于他们而言一定也是最幸福快乐的时刻。
常常念起,正是因为始终不想忘记其中美好滋味。
也是因为几乎不会再有那样的时光,才常常念起。
宜尔觉得此生或许都不会再看见荞安了。
“宜尔。”身旁的声音唤回正出神的宜尔。
她看向徐亮,“怎么了?”
“你要走到田里去了。”宜尔瞥了一下挨着小径边、被泥巴溅脏的裙摆,然后往路中央靠些。
“多谢。”
徐亮点头,“我过几日要进大青山找合适的木头。”
当初修补山庄时出了许多事。由于山庄太大,一群人经常要一同商讨、行动,人多念头杂难免要争吵,徐亮常常为此难受烦闷,宜尔便提议他转行做雕刻师。
百般思索后,徐亮下定决心,于是如今准备刻尊木雕去参加开春城里的比赛。
为学雕工和找好木头,徐亮最近频频外出,宜尔习以为常,点点头。
“此次兴许要在山里待上数月,我准备住在大青山那间木屋里。”
这样……
宜尔点头以示明了。
徐亮又续道:“你同我一道去好了。”
“我?会不会耽误你?”
“你一人长居家中要被说闲话,还是同我一起入山的好。”
“嗯。”
徐亮看着宜尔平静的面容,张口欲言又止住,思索一番后道:“回去吧。”
“好。”
宜尔同徐亮两人收拾好行囊直奔大青山。
大青山里树木众多、种类繁杂,徐亮刚入山就被漫山树木勾了眼,急忙撂下行李就要去林中,临行前叫宜尔等他回来再一道清扫房屋。
宜尔在附近逛了一会儿,回去默默打扫陈旧积灰的小木屋。
木屋里东西不多,只有一张大床、一副桌椅,以及一台柜子。两面都有窗,打开时风从前往后吹,整个屋子宽敞明亮。
宜尔去溪水旁打了桶水回来,浸湿后慢慢擦洗房屋。
她仔仔细细地打扫每个角落,擦到了蜘蛛网,还发现一些黑色的小虫子。
简单擦拭完一遍后,宜尔拿出艾草熏屋子,顺便在外头等打湿的地面变干。
徐亮抱着根小臂粗的树枝回来时正见宜尔站在屋外,他奇怪地看着她。
宜尔解释自己正在驱虫除蚊。
徐亮蹙眉,“怎么不等我回来一起?”
宜尔看着从窗缝中飘出来的青烟,“我一个人无聊也是无聊,不如找点活干。怎样?你今日就要试试这根木头吗?”
徐亮:“这木头湿气重,我得先处理一下。”
宜尔:“那你等等,就快熏好了。”
“嗯。”
两人静默地伫立房屋外。额上突然落下一点冰凉,宜尔以为是下雨了,仰头一看,一小团一小团的白色花朵坠落下来。
“下雪了。”宜尔轻声说到。
今年的雪也来得很早。它下得很安静,却在没几个时辰内将原本绿意盎然的地方覆上茫茫雪白。
宜尔在屋里烧好了炭火,徐亮则去外头逮了只野兔,架锅做了顿饭。
两人吃过以后,徐亮就坐在桌案前忙碌,宜尔则坐在床榻上。她用被子紧紧裹住冰凉的双脚,然后靠着墙看书。
他们总是这样,在一个屋子里各干各的。有时宜尔看到趣味处会小声笑一下,有时徐亮碰到棘手处也会愤愤地叹一声,两人偶有动静,但并不会互相打扰。
宜尔坐得屁股酸麻、腰杆酸痛时终于将书翻到了最后一页。
她取出一本极为厚实的书,坐在徐亮简单做的新桌案旁。
宜尔熟练地翻到合适的页面,提笔在上面写下对这本书的见解。
宜尔准备在不久的将来开间书铺,挑选进哪些人的书自然尤为关键。
笔墨落在纸张上,一页又一页……大青山的雪也下了一场又一场。
宜尔打了个喷嚏。
她裹着厚实的棉衣站在门口往外看,眼中是一片同样厚实的白。
天色已经半暗,平时早该回来的徐亮却还没个人影。
冬日的山里积雪多、危机重重。宜尔正纠结要不要出去寻时,正见远处有一名男子背着徐亮缓步行来。
宜尔吓得心一跳,“徐亮?”
徐亮听到她的声音,抬起头,挥了下手。
宜尔稍稍放下心,随即快步奔了过去。背着徐亮的男子抬起脸看她,与她目光交汇,刹那间,两人眼中都闪过一抹惊愕。
徐亮:“放我下来吧。”
被男人放下来的徐亮倚靠着竹篱笆,一只脚缩起,“摔伤了条腿,兴许得养几个月。”
宜尔看向他,“这样严重?那我去请个大夫过来。”
“不必,养养就好了。”
“嗯……”宜尔又不自觉看向那男人。
和宜尔冰凉的手指不同,李荞安的手很温暖。
这样的温暖柔和中,宜尔能感受到强烈的爱意与珍惜。
原来荞安同她一样……
宜尔眼中水光闪烁。
可惜一切都太晚了。
“对不起。”
两人凝视着彼此。
宜尔:“虽然徐亮有很多别扭的地方,可却是真心待我,也曾照亮过我。所以荞安,谢谢你,但请放手吧。”
李荞安苦涩地笑了一下,“我明白了。”
他将宜尔的手抬起,缓缓低下头,吻在她的手指——那充满时光印刻的手指,泪水滴落在她手背,是温热的。
李荞安慢慢放开了手。
看到宜尔他又笑了一声,“怎么拒绝的人哭得更凶?”
泪流满面的宜尔哽咽,说不出话。
李荞安抹去她的泪水,“没事,因为遇见你就已经让我很开心了。”
第40章 风雪归人
春天身后是夏天,夏天之后……又是一年秋末。
痛苦也好,欢乐也罢,日子就是这样一天天过去,不会突然加快,也不会恍然变慢。
茂密的树林中,倚墙而生的小樟树已有大半个人高,枝头抽出的新绿绿得透明、澄澈。
小树旁坐着一名盘发的布衣女人。她倚在藤编的摇椅中,将一册书搭在小腹前,垂着脑袋安静地翻阅。
随着时光流逝,她眉宇间多了几分沉稳与成熟,一举一动、眼眸开合间尽显淡然。
翻书的声音很轻微,可在林中又很清晰,与鸟雀的鸣叫融为一体。
太阳渐渐西沉,暗淡的光使得她有些看不清书上的字了。
“宜尔。”高大的男人一边走进来一边呼唤她。
宜尔站起身,“好了?那我们回去吧。”
徐亮将藤椅抬起,放进附近一个无人住的小破木屋中,两人并肩而行,启程返家。
每隔一段时日,宜尔和徐亮就会来到云头山这片树林。
宜尔坐在孩子身边看看书、睡睡懒觉。徐亮则会四处走动,寻找有没有合适的木头可以雕出好东西。
那场暴雨停止后,荞安消失了,徐亮来接宜尔。他路上便听葛大夫说了孩子的事,见到宜尔时很平静,只问她有没有什么想吃的。
宜尔不知徐亮是真平静还是为了不惹她伤心的假平静,反正对于失去的孩子,他什么也没说,在她面前没流一滴眼泪。
宜尔也没有哭,没有闹。葛大夫很担忧她,然而宜尔养病期间同往常一样,看看书、缝缝小衣裳,碎布片常常堆满她脚边。
决定将孩子埋葬时,宜尔便将自己的伤心也掩埋了。如果总是含着眼泪去怀念她,她要如何安心投胎,真正地去茁壮成长?
身体恢复好后,宜尔跟着徐亮回家。两人照常过着毫无变化的日子,有时宜尔都会恍惚,仿佛自己没有怀过那个孩子一般。
宜尔感到不安,于是她每隔几个月便会挑个日子回云头山。徐亮怕她独身入山出事,每回便也跟着。
除此之外,夫妻俩还是照常生活,村子里许多人却频频来安慰宜尔——年轻女子没了孩子总是叫人同情的。
宋婶子说起自己年轻时第一个孩子也没保住,“头胎总是困难,有过经验后就好了”,她如此说。
宜尔只笑着应了声“嗯”,没多说什么。
除了这些“小小”的事情,宜尔又过回了怀孕前的日子,生活似乎和以前没什么不同。
莺语会不断给她寄信来,她生了一对龙凤胎,但顾及宜尔,从未在信中提过两个
孩子,转而全部去写丈夫忘记回家时顺路给她买吃的这样的小事。
宜尔心中很受感动,可也更加落寞。
她已经渐渐习惯了没有莺语的日子,可是习惯不代表她喜欢。宜尔很想念莺语,同样的,也很想念荞安。
宜尔以前常常在冠玉馆听到喝醉的人吹嘘过往精彩,当时她不甚在意,如今却能感同身受。那些回忆于他们而言一定也是最幸福快乐的时刻。
常常念起,正是因为始终不想忘记其中美好滋味。
也是因为几乎不会再有那样的时光,才常常念起。
宜尔觉得此生或许都不会再看见荞安了。
“宜尔。”身旁的声音唤回正出神的宜尔。
她看向徐亮,“怎么了?”
“你要走到田里去了。”宜尔瞥了一下挨着小径边、被泥巴溅脏的裙摆,然后往路中央靠些。
“多谢。”
徐亮点头,“我过几日要进大青山找合适的木头。”
当初修补山庄时出了许多事。由于山庄太大,一群人经常要一同商讨、行动,人多念头杂难免要争吵,徐亮常常为此难受烦闷,宜尔便提议他转行做雕刻师。
百般思索后,徐亮下定决心,于是如今准备刻尊木雕去参加开春城里的比赛。
为学雕工和找好木头,徐亮最近频频外出,宜尔习以为常,点点头。
“此次兴许要在山里待上数月,我准备住在大青山那间木屋里。”
这样……
宜尔点头以示明了。
徐亮又续道:“你同我一道去好了。”
“我?会不会耽误你?”
“你一人长居家中要被说闲话,还是同我一起入山的好。”
“嗯。”
徐亮看着宜尔平静的面容,张口欲言又止住,思索一番后道:“回去吧。”
“好。”
宜尔同徐亮两人收拾好行囊直奔大青山。
大青山里树木众多、种类繁杂,徐亮刚入山就被漫山树木勾了眼,急忙撂下行李就要去林中,临行前叫宜尔等他回来再一道清扫房屋。
宜尔在附近逛了一会儿,回去默默打扫陈旧积灰的小木屋。
木屋里东西不多,只有一张大床、一副桌椅,以及一台柜子。两面都有窗,打开时风从前往后吹,整个屋子宽敞明亮。
宜尔去溪水旁打了桶水回来,浸湿后慢慢擦洗房屋。
她仔仔细细地打扫每个角落,擦到了蜘蛛网,还发现一些黑色的小虫子。
简单擦拭完一遍后,宜尔拿出艾草熏屋子,顺便在外头等打湿的地面变干。
徐亮抱着根小臂粗的树枝回来时正见宜尔站在屋外,他奇怪地看着她。
宜尔解释自己正在驱虫除蚊。
徐亮蹙眉,“怎么不等我回来一起?”
宜尔看着从窗缝中飘出来的青烟,“我一个人无聊也是无聊,不如找点活干。怎样?你今日就要试试这根木头吗?”
徐亮:“这木头湿气重,我得先处理一下。”
宜尔:“那你等等,就快熏好了。”
“嗯。”
两人静默地伫立房屋外。额上突然落下一点冰凉,宜尔以为是下雨了,仰头一看,一小团一小团的白色花朵坠落下来。
“下雪了。”宜尔轻声说到。
今年的雪也来得很早。它下得很安静,却在没几个时辰内将原本绿意盎然的地方覆上茫茫雪白。
宜尔在屋里烧好了炭火,徐亮则去外头逮了只野兔,架锅做了顿饭。
两人吃过以后,徐亮就坐在桌案前忙碌,宜尔则坐在床榻上。她用被子紧紧裹住冰凉的双脚,然后靠着墙看书。
他们总是这样,在一个屋子里各干各的。有时宜尔看到趣味处会小声笑一下,有时徐亮碰到棘手处也会愤愤地叹一声,两人偶有动静,但并不会互相打扰。
宜尔坐得屁股酸麻、腰杆酸痛时终于将书翻到了最后一页。
她取出一本极为厚实的书,坐在徐亮简单做的新桌案旁。
宜尔熟练地翻到合适的页面,提笔在上面写下对这本书的见解。
宜尔准备在不久的将来开间书铺,挑选进哪些人的书自然尤为关键。
笔墨落在纸张上,一页又一页……大青山的雪也下了一场又一场。
宜尔打了个喷嚏。
她裹着厚实的棉衣站在门口往外看,眼中是一片同样厚实的白。
天色已经半暗,平时早该回来的徐亮却还没个人影。
冬日的山里积雪多、危机重重。宜尔正纠结要不要出去寻时,正见远处有一名男子背着徐亮缓步行来。
宜尔吓得心一跳,“徐亮?”
徐亮听到她的声音,抬起头,挥了下手。
宜尔稍稍放下心,随即快步奔了过去。背着徐亮的男子抬起脸看她,与她目光交汇,刹那间,两人眼中都闪过一抹惊愕。
徐亮:“放我下来吧。”
被男人放下来的徐亮倚靠着竹篱笆,一只脚缩起,“摔伤了条腿,兴许得养几个月。”
宜尔看向他,“这样严重?那我去请个大夫过来。”
“不必,养养就好了。”
“嗯……”宜尔又不自觉看向那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