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说起来,有件事我确实没告诉你。”
  “?”
  “我妈是不是跟你说过,我小时候给哪个女孩作过画。”
  “然后呢?”
  “她跟很多人都这么说过。”
  “……”
  “因为那是她唯一抓到过我的把柄。”
  陈蔓枝一皱眉:“所以是真的?”
  周启蛰没否认。
  “戒指还我!”
  “不是不在意?”
  “那也不给你!”
  陈蔓枝被从床上拉起来,跟周启蛰回了趟他小时候住在北京的家。
  然后,从书房许老师的那堆压箱底的手稿中,翻到一张别具风格的画。
  周启蛰靠着书桌,闲散道:“就是这张。”
  很难形容此刻面对这张画的心情,对于许老师那句“眉眼有几分相似”,她实在不想苟同。
  陈蔓枝酝酿半天,尽量以一种不会伤害到男朋友的语气问道:“那个……你学了多久呢?”
  “都说了我和艺术不沾边。”
  周启蛰还是有点受挫,态度再怎么不端正,也学了三年呢。
  被大学心理老师质疑也就算了,被陈蔓枝这么一问,他就不太甘心,一只手抄在兜里,一只手夺过那幅画,颇有欣赏自己画作的得意感,语气还有几分不屑:“你不会吧?还认不出来,这不你自己小时候。”
  ???
  陈蔓枝震在原地,眼睛张得老大,双手都握成拳,使劲揉了揉眼睛,再举起那幅画,细细欣赏,态度像是站在卢浮宫鉴赏蒙娜丽莎,怎么多看两眼,就跟被周启蛰的话打了思想钢印一样,还真是那么回事。
  裙子上的樱桃图案,刘海上的小雏菊发夹。
  关于细节,周启蛰还是画得挺到位。
  妈妈喜欢打扮她,去北京,给她和哥哥买了新衣服。
  这件裙子,她很容易就记起来,对于十一岁的周启蛰……
  陈蔓枝努力回忆,倏地抬起头,对上周启蛰忽然俯身凑近的,沉沉的目光,心脏猛地撞击了下胸腔:
  “是你。”
  她想起来了。2008年,8月28日。
  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结束后的第四天。
  某个小球场正在举行一场少年足球比赛。
  裁判一声哨响,比赛开始。
  球场边有家长,也有当时来北京的游客。
  陈蔓枝玩累了,逛不动,牵着妈妈的手,路过球场:“我想看!”
  哥哥说,又不是奥运会的比赛,有什么好看,浪费时间。
  “我就要看。”
  妈妈训了哥哥一通:“听妹妹的。”
  下半场,白队上了一个戴着遮住上半张脸面具的男生,球衣号码11号,踢的左边锋位置,跑动范围离她很近,没有名字,只有一个英文拼写zhou,陈蔓枝知道,那应该是姓。
  球出了界,落在她脚边。
  11号掷界外球,跑过来,没看她一眼,冷冷撂下一句:“别站太近。”
  陈蔓枝听话地往后退了一步。
  她目光落在11号身上,他好像受了伤,面具是比赛途中用来保护眼睛再次受到伤害。
  他跑起来很快,传球干净利落,总能判断出最佳路线。他个子很高,重心却很稳。
  不知道是不是盯在对方身上太久,11号忽然又朝她的方向看了眼。
  陈蔓枝捏着裙子,脸颊有点热。
  很刻意地把目光移到别的球员身上,视线又被11号挡住。
  “喂,都说了让你站远点。”
  陈蔓枝没理他,站在那里不动。
  又不是只有她站在边上,为什么总说她。
  比分2:1的时候,球场的状况焦灼起来,11号带着伤五分钟内梅开二度,成了对方球员重点照顾对象。
  陈蔓枝担心地不敢眨眼。
  果然,他风头太盛,围追堵截,拉扯,碰撞,对方球员一次次对他进行犯规。陈蔓枝看着他摔倒,心都揪起来,不明白为什么裁判还不判罚,至少也该出示黄牌警告。
  她紧张起来,握着拳,肉嘟嘟的小脸,嘟哝着:“要赢,一定要赢。”
  “加油,加油。”
  球又出界了,还是11号掷界外球。
  陈蔓枝没看他,低头看着脚上的鞋,黑色的小皮鞋,蕾丝边的小白袜都沾了不少青草,她踢了踢,踢不掉,头顶忽然落下一声轻笑,肆意而又散漫,像风拂过,没什么踪迹,不知道说给谁听:
  “我会赢。”
  11号又进了一球,帽子戏法,场边有人开始欢呼。
  其他男孩也想出风头。
  他的处境就更糟糕。
  距离比赛结束还有十分钟。
  对方球员,不踢球,开始踢11号。
  裁判不判罚,当事人还无所谓,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爬起来,从容地拍了拍球衣,开始跑动,甚至积极参与到防守中。
  输了,不服?
  那就一个球都别想进。
  一个漂亮的铲球,利落而起,场边又是一阵欢呼。
  但对方球员有人倒地,抱头滚了好几圈,说是11号踢到了他。
  裁判出示红牌。11号被罚下场。
  场边有嘘声,裁判吹哨,比赛继续。
  因为面具,陈蔓枝看不到他的表情。
  只看到他嘴唇抿成一条直线,心情应该算不上好。
  陈蔓枝看得很清楚,他铲到了球,动作干脆漂亮,没有碰到对方球员。
  她不信裁判没有看到。
  红牌太过分了。
  明明被犯规的,一直是他。
  11号似乎不打算在这待下去,走得很快。
  说不上为什么,陈蔓枝追了上去。
  她斜挎在身上毛绒绒的兔子包包里,有妈妈买的糖果。
  印着樱桃图案的白色裙摆飞扬起来,空气里有甜甜的花果香,陈蔓枝拦在11号面前。
  他双手抄在兜里,居高临下看着她。
  不知道谁又进了球,嘘声消失,欢呼声又起,人心变得很快,没人在意被罚下场的他。
  陈潜看着妹妹:“妈,她又来了。”
  跟安慰幼儿园想家的小朋友一样,陈潜一拍脑门,就知道妹妹要干嘛,小时候还有小男孩跑家里,哇啦哇啦哭嚎着:
  “她怎么跟我好,还跟其他人好呜呜呜!”
  妈妈难得笑了,北京的阳光照在女人脸上,声音都暖融融的:“我也喜欢那个男孩子。”
  陈潜:“……”
  于是在妈妈和哥哥俩人的视线中,陈蔓枝害羞地掏出一把糖果,递给11号,声音软糯:“请你吃。”
  他没有伸手。
  陈蔓枝有点无措,小脸越来越红,以为他不好意思:“我还有很多。”
  11号歪了下头,隔着那张面具,打量她。
  他不领情的话,她好像要哭了。
  但是女孩没有,睫毛一颤一颤的,抬头问他:
  “你叫什么名字。”
  “不告诉你。”
  说完,伸出手,从她手心,收掉一颗糖果。
  女孩笑了笑,眼睛亮晶晶的,刘海上的黄色小雏菊发夹也闪闪发光。
  她抱了上去。11号愣在原地。
  双手无处安放,糖果好像在手心融化,黏腻,不安,动乱,像遇到一场不小的事故。他刚踢过比赛,身上还有汗,她身上是蜜甜的味道。
  少年陷入长久的晕眩,进球会开心,被拽扯、绊倒、踢到脚踝会疼,但这些在他的感知中都可控,此刻涌起的异样情绪,却像潮水般不可控,吞没他。
  很讨厌,想推开。
  她太大胆,该被罚张红牌。
  少年垂下视线,看到女孩踮起的脚尖。
  他微微弯下身,又想,他其实可以抱起她。
  会把她裙子弄脏。
  算了。
  女孩像小大人一样拍了拍他后背,不知道从哪里学来的安慰人的语气,好乖地跟他说:
  “没关系的。”
  她松开他,冲他眉眼弯弯:
  “我看到了。”
  “你没有犯规。”
  —正文完—
  【作者有话说】
  感谢看到这里的宝宝!
  无比幸运,通过这本书,和大家认识。
  如果这个简单的故事,能给你带去一秒钟的愉悦,对我这位小小的创作者来说也是极大的幸福。
  有第一个野生收藏的时候,高兴地在床上打滚,真的有人看我的文哎!嗯,就是这种心情!
  每一条评论带给我的力量是巨大的。
  尤其是不断轮空、轮空,看到一条评论时,马上就来了干劲!
  写故事真的很幸福,茫茫人海遇到愿意看我文的人,那种幸福是没办法用语言表达的。
  [红心]在这里,厚颜无耻地跟大家求个作者收藏,今后会更加努力,打磨出更好的作品。
  [红心]顺便推个预收:
  《逆女》会是一本情绪、情节、矛盾更精彩的故事,要是大家感兴趣,愿意相信我,求求宝宝们帮忙点个收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