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回到卧室里,隔一堵门,客厅的电视里敲响钟声,主持人说着祝福的话语,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苏玉打开电脑,那个被命名为【雨后书简】的随笔合集,在键盘上轻轻地敲字。
「来平江许多年,他乡已成故乡。
有几年,我在北京独自过节。中间空白的那几个新春,在见到父母老去的瞬间,都成为我抹不去的惆怅。
但这并非我能阻挡,因为时间不停流动。
所以仅是惆怅,不是遗憾。
今天爸爸问我,和他怎么认识的,不止是爸爸,很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
我统一回答是老同学,也是这样向爸爸交代的。
他想听到更多的细节,可是我言尽于此。
因为我深深明白,我和父母永远是不能够彼此理解的,这是我们之间无法逾越的天堑。
当我认识到这一点,我不会再有被温柔对待的诉求。
现代人总是喜欢谈和解,很长的时间里我在疑惑,和解是不是表示,从此以后,局面会稳固地呈现出一种相安无事的状态?
结局坏人变好,好人相爱。
就像古代的话本小说。
可在我看来,和解并不意味着,日后的饭桌再没有争执,相互理解,其乐融融。
而是我愿意放下一切执念对你说:谢谢你们让我出生,我很爱这个世界,我也很爱我自己。
我仍然爱你,但爱与身份再也无法左右我的灵魂。
我终于可以自由地飞向高处。
爸爸妈妈,我长大了。」
第68章
过年这两天,陈澜和苏临忙前忙后地很费劲,俩人连牌都不打了。
苏临难得勤快,把家里大扫除了一遍,还找了个不知道多少年前买的发胶在那装模作样地抹头发。
中国有句俗话:大过年的。
不管他们当父母的对女婿有没有意见,拜年的这几天也不能露出敌意,总归要礼貌地见上一面。
苏临:“我要不也找个店拉一下我这头发,做个什么离子烫之类的,怎么长得参差不齐的还塌着。”
苏玉严肃打断:“不行,今天真不能剪头,舅舅真要上门算账了。”
陈澜冷冷:“这么多年没看你嫌自己丑,现在倒是装起来了。”
苏临不忿:“你不是说那小伙子长特别帅吗,我可不能给你们丢面子。”
陈澜:“得了吧,人家是青春貌美一表人才,你别拉头发了,你就是拉个皮也是癞□□,什么面子,早就给我丢光了。”
苏临气得啧一声,指着陈澜冲着苏玉说:“你看看你们女人多善变!结婚之前还说我是金城武。”
苏玉想笑,又怕伤她爸爸的自尊,憋了会儿还是忍不住说:“夸你金城武应该是假的。”
苏临一时没反应过来,等俩人都走了,他在后边嚷嚷:“什么意思啊?癞□□是真的是吧?!”
苏玉默默在想,她妈居然背地里夸谢琢长得帅吗?
虽然是人尽皆知的事,但是从陈澜嘴里讲出来还是挺难想象的。
寒假回来这段时间,苏玉没怎么提起谢琢,不过听到过一回,爸妈似乎为这事还在起争执。
就在他们的卧室里,隔音不好,声音一大就让苏玉听见了,起调的是陈澜——
“我看着是挺有礼貌的,我哪知道人相处起来什么样。反正有钱人就那德性,你们男人最懂男人,一有钱就开始花天酒地了,能有什么老实的。”
苏临赶紧撇清:“我可没有啊,我老实得很。”
“那是因为你没钱!”
苏临一阵无语,又想起什么:“对了,上回那谢总又喊我吃个饭,说那次赶时间没好好聊。”
“你怎么没跟我说呢,”陈澜惊讶,“去了吗?”
“没呢啊,我说过完年再说吧,我最近也挺忙的——主要那阵子不知道小玉心里怎么想的,他俩分不开,我们家长在这谈来谈去有什么用啊,这不是棒打鸳鸯吗,跟那电视里恶婆婆似的。”
陈澜:“呸,你恶婆婆。”
两人都静了静。
苏临没话说了,最后道:“孩子喜欢就随她去吧,管不动。要真吃亏也就当是她的福气了。”
-
初二那天,家里还挺热闹的。
比谢琢先到的是舅舅舅妈,陈迹舟也来了。
陈澜一直就喜欢陈迹舟,可能别人家男孩看着都比自家的女儿顺眼些吧,何况他还长得风流倜傥,人群里多亮眼,当上陈总之后就更帅了。
陈澜把他拽过来就夸:多少年不回来了,还是又高又帅的,不得了,现在成海归了啊,姑给你介绍女朋友。
陈迹舟也不脸红,听到这儿才笑着说:“都铺垫这么多了,转头就说给我介绍,您真是看不出来我不缺女朋友啊。”
陈澜:“也是,从小就那么多小姑娘围着你转,那怎么不找一个呢?”
陈迹舟总能编个理由推搪:“找一女朋友,还哪来那么多女孩儿围着我转?”
苏临在旁边听见了,跟陈澜说:“瞧着没,这才是妥妥地渣男。就享受那叫什么,流连花丛的感觉,我们老实人可不这样。”
陈迹舟没脾气地笑,转而道:“听说今天有个女婿上门,我来给你们把把关。”
苏玉坐餐桌前悠闲地剥着小橘子,蛮吃惊的:“怎么你也知道了。”
陈迹舟把她剥好的橘子抢过去就往嘴里塞:“是啊,姑娘带个男朋友回来,给你老爸激动成这样,大喇叭放村口喊呢:嫁闺女咯。”
苏临赶紧向苏玉澄清:“我可没有啊。”
苏玉面露难色想,这阵仗不会吓到他吧。
谢琢平时鲜少紧张,他允许事件有失控的情况发生。
但这件事的性质有所不同。
于是这会儿车子开到杏梁巷,他沉默地坐了好一会儿才下车,提了些上门礼,沿着巷子走进去,找到门牌号。
楼层不高,他是踩着楼梯上去的,还在确定是不是这个单元,头一仰就看见个熟人站门口。
陈迹舟手插裤兜里,堵门口,吊儿郎当的样子看谢琢走近,又扫一眼他手里东西。
“来人自报家门,姓甚名谁,家里几口人,人均几亩地,地里几头牛?结了婚家里钱归谁管?家务谁做?孩子跟谁姓?”
他对上谢琢无语的眼神,抬抬眉毛,故作温柔一笑:“不想回答也行,喊声大哥放你过去。”
“……”
谢琢懒得搭理,计划从门缝里过去。
结果陈迹舟一挪,靠右边。
谢琢往左边走,他就靠左边。
谢琢给他一个眼刀,低低说:“让我进去。”
“我这关都过不了,怎么见你丈母娘啊?”陈迹舟也不怵他,倚在门边,勾着嘴角轻笑。
如果不是大过年的,还在苏玉家,谢琢觉得这事一拳就能解决了。
但是现在可不能动粗。
他认真地想了想,身上有没有多余的东西,比如烟之类的,可以贿赂一下这位大舅子。
而下一秒身后有人出声解围——
“这不是谢琢吗?”
陈炼走过来,上下扫一眼,惊喜了呵一声,“小玉男朋友原来是你啊。”
谢琢微微颔首:“陈叔叔。”
陈炼又看看自家儿子:“你不会是媒人吧。”
陈迹舟一摊手,无辜地笑起来:“我媒不了,我蒙鼓里呢。”
苏玉听见谢琢的声音了,从房间跑出来就看见他被人拦在门口,磅一下就把陈迹舟推旁边门上了:“你为难他干什么呀。”
陈迹舟迟钝地缓过来,大为震撼地看着他们拉在一起的手:“苏、玉!”
他正决定跟“吃里扒外”的人冷战三分钟时,苏玉已经拉着谢琢进去了。
谢琢松了她的手,环过苏玉的腰将她轻轻一搂,声音很轻地刮过她的耳朵:“谢谢老婆。”
苏玉悄悄地笑,威胁状:“在这个家里可只有我疼你啊,小心行事。”
谢琢点头:“谨记。”
两个男孩子往屋里走,舅舅也过来了,一下子家里好像就挤满了人,苏玉头一回觉得他们家屋顶这么低。
苏临看他一眼:“金城武来了。”
谢琢看了眼苏玉,低问:“什么意思?”
苏玉小声:“夸你长得帅。”
谢琢注意到苏临今天穿了身崭新的行政夹克,头发也抹了点蜡,肯定是对外表方面有什么讲究。
他微微一笑,很有眼色地说:“叔叔文化人,有涵养,内在的气质远远更重要。”
苏临一下让他夸得有点喜不自胜了,笑说:“进来坐吧。”
又吆五喝六的:“陈澜,给人倒茶。”
她爸不害臊,苏玉都替他害臊。
不过漂亮话还是有用的,让父母的戒备心都掉了点儿。
长辈看起来没那么难哄。
吃饭的时候,苏玉能看出陈澜在有意无意地注意谢琢的行头。
苏玉打开电脑,那个被命名为【雨后书简】的随笔合集,在键盘上轻轻地敲字。
「来平江许多年,他乡已成故乡。
有几年,我在北京独自过节。中间空白的那几个新春,在见到父母老去的瞬间,都成为我抹不去的惆怅。
但这并非我能阻挡,因为时间不停流动。
所以仅是惆怅,不是遗憾。
今天爸爸问我,和他怎么认识的,不止是爸爸,很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
我统一回答是老同学,也是这样向爸爸交代的。
他想听到更多的细节,可是我言尽于此。
因为我深深明白,我和父母永远是不能够彼此理解的,这是我们之间无法逾越的天堑。
当我认识到这一点,我不会再有被温柔对待的诉求。
现代人总是喜欢谈和解,很长的时间里我在疑惑,和解是不是表示,从此以后,局面会稳固地呈现出一种相安无事的状态?
结局坏人变好,好人相爱。
就像古代的话本小说。
可在我看来,和解并不意味着,日后的饭桌再没有争执,相互理解,其乐融融。
而是我愿意放下一切执念对你说:谢谢你们让我出生,我很爱这个世界,我也很爱我自己。
我仍然爱你,但爱与身份再也无法左右我的灵魂。
我终于可以自由地飞向高处。
爸爸妈妈,我长大了。」
第68章
过年这两天,陈澜和苏临忙前忙后地很费劲,俩人连牌都不打了。
苏临难得勤快,把家里大扫除了一遍,还找了个不知道多少年前买的发胶在那装模作样地抹头发。
中国有句俗话:大过年的。
不管他们当父母的对女婿有没有意见,拜年的这几天也不能露出敌意,总归要礼貌地见上一面。
苏临:“我要不也找个店拉一下我这头发,做个什么离子烫之类的,怎么长得参差不齐的还塌着。”
苏玉严肃打断:“不行,今天真不能剪头,舅舅真要上门算账了。”
陈澜冷冷:“这么多年没看你嫌自己丑,现在倒是装起来了。”
苏临不忿:“你不是说那小伙子长特别帅吗,我可不能给你们丢面子。”
陈澜:“得了吧,人家是青春貌美一表人才,你别拉头发了,你就是拉个皮也是癞□□,什么面子,早就给我丢光了。”
苏临气得啧一声,指着陈澜冲着苏玉说:“你看看你们女人多善变!结婚之前还说我是金城武。”
苏玉想笑,又怕伤她爸爸的自尊,憋了会儿还是忍不住说:“夸你金城武应该是假的。”
苏临一时没反应过来,等俩人都走了,他在后边嚷嚷:“什么意思啊?癞□□是真的是吧?!”
苏玉默默在想,她妈居然背地里夸谢琢长得帅吗?
虽然是人尽皆知的事,但是从陈澜嘴里讲出来还是挺难想象的。
寒假回来这段时间,苏玉没怎么提起谢琢,不过听到过一回,爸妈似乎为这事还在起争执。
就在他们的卧室里,隔音不好,声音一大就让苏玉听见了,起调的是陈澜——
“我看着是挺有礼貌的,我哪知道人相处起来什么样。反正有钱人就那德性,你们男人最懂男人,一有钱就开始花天酒地了,能有什么老实的。”
苏临赶紧撇清:“我可没有啊,我老实得很。”
“那是因为你没钱!”
苏临一阵无语,又想起什么:“对了,上回那谢总又喊我吃个饭,说那次赶时间没好好聊。”
“你怎么没跟我说呢,”陈澜惊讶,“去了吗?”
“没呢啊,我说过完年再说吧,我最近也挺忙的——主要那阵子不知道小玉心里怎么想的,他俩分不开,我们家长在这谈来谈去有什么用啊,这不是棒打鸳鸯吗,跟那电视里恶婆婆似的。”
陈澜:“呸,你恶婆婆。”
两人都静了静。
苏临没话说了,最后道:“孩子喜欢就随她去吧,管不动。要真吃亏也就当是她的福气了。”
-
初二那天,家里还挺热闹的。
比谢琢先到的是舅舅舅妈,陈迹舟也来了。
陈澜一直就喜欢陈迹舟,可能别人家男孩看着都比自家的女儿顺眼些吧,何况他还长得风流倜傥,人群里多亮眼,当上陈总之后就更帅了。
陈澜把他拽过来就夸:多少年不回来了,还是又高又帅的,不得了,现在成海归了啊,姑给你介绍女朋友。
陈迹舟也不脸红,听到这儿才笑着说:“都铺垫这么多了,转头就说给我介绍,您真是看不出来我不缺女朋友啊。”
陈澜:“也是,从小就那么多小姑娘围着你转,那怎么不找一个呢?”
陈迹舟总能编个理由推搪:“找一女朋友,还哪来那么多女孩儿围着我转?”
苏临在旁边听见了,跟陈澜说:“瞧着没,这才是妥妥地渣男。就享受那叫什么,流连花丛的感觉,我们老实人可不这样。”
陈迹舟没脾气地笑,转而道:“听说今天有个女婿上门,我来给你们把把关。”
苏玉坐餐桌前悠闲地剥着小橘子,蛮吃惊的:“怎么你也知道了。”
陈迹舟把她剥好的橘子抢过去就往嘴里塞:“是啊,姑娘带个男朋友回来,给你老爸激动成这样,大喇叭放村口喊呢:嫁闺女咯。”
苏临赶紧向苏玉澄清:“我可没有啊。”
苏玉面露难色想,这阵仗不会吓到他吧。
谢琢平时鲜少紧张,他允许事件有失控的情况发生。
但这件事的性质有所不同。
于是这会儿车子开到杏梁巷,他沉默地坐了好一会儿才下车,提了些上门礼,沿着巷子走进去,找到门牌号。
楼层不高,他是踩着楼梯上去的,还在确定是不是这个单元,头一仰就看见个熟人站门口。
陈迹舟手插裤兜里,堵门口,吊儿郎当的样子看谢琢走近,又扫一眼他手里东西。
“来人自报家门,姓甚名谁,家里几口人,人均几亩地,地里几头牛?结了婚家里钱归谁管?家务谁做?孩子跟谁姓?”
他对上谢琢无语的眼神,抬抬眉毛,故作温柔一笑:“不想回答也行,喊声大哥放你过去。”
“……”
谢琢懒得搭理,计划从门缝里过去。
结果陈迹舟一挪,靠右边。
谢琢往左边走,他就靠左边。
谢琢给他一个眼刀,低低说:“让我进去。”
“我这关都过不了,怎么见你丈母娘啊?”陈迹舟也不怵他,倚在门边,勾着嘴角轻笑。
如果不是大过年的,还在苏玉家,谢琢觉得这事一拳就能解决了。
但是现在可不能动粗。
他认真地想了想,身上有没有多余的东西,比如烟之类的,可以贿赂一下这位大舅子。
而下一秒身后有人出声解围——
“这不是谢琢吗?”
陈炼走过来,上下扫一眼,惊喜了呵一声,“小玉男朋友原来是你啊。”
谢琢微微颔首:“陈叔叔。”
陈炼又看看自家儿子:“你不会是媒人吧。”
陈迹舟一摊手,无辜地笑起来:“我媒不了,我蒙鼓里呢。”
苏玉听见谢琢的声音了,从房间跑出来就看见他被人拦在门口,磅一下就把陈迹舟推旁边门上了:“你为难他干什么呀。”
陈迹舟迟钝地缓过来,大为震撼地看着他们拉在一起的手:“苏、玉!”
他正决定跟“吃里扒外”的人冷战三分钟时,苏玉已经拉着谢琢进去了。
谢琢松了她的手,环过苏玉的腰将她轻轻一搂,声音很轻地刮过她的耳朵:“谢谢老婆。”
苏玉悄悄地笑,威胁状:“在这个家里可只有我疼你啊,小心行事。”
谢琢点头:“谨记。”
两个男孩子往屋里走,舅舅也过来了,一下子家里好像就挤满了人,苏玉头一回觉得他们家屋顶这么低。
苏临看他一眼:“金城武来了。”
谢琢看了眼苏玉,低问:“什么意思?”
苏玉小声:“夸你长得帅。”
谢琢注意到苏临今天穿了身崭新的行政夹克,头发也抹了点蜡,肯定是对外表方面有什么讲究。
他微微一笑,很有眼色地说:“叔叔文化人,有涵养,内在的气质远远更重要。”
苏临一下让他夸得有点喜不自胜了,笑说:“进来坐吧。”
又吆五喝六的:“陈澜,给人倒茶。”
她爸不害臊,苏玉都替他害臊。
不过漂亮话还是有用的,让父母的戒备心都掉了点儿。
长辈看起来没那么难哄。
吃饭的时候,苏玉能看出陈澜在有意无意地注意谢琢的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