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武皇这一次是真的有点嫉妒她这个傻儿子了,不用努力就登上了皇位,登上皇位虽无能但因为有个好女儿在,历史评价还不低。
天知道她担心后世史书对待自己都是骂名究竟付出了多少努力治理这天下。
【回到正题,当时中宗不肯退让一点,朝廷之上也是群臣激愤,张柬之等人更是一副死谏的模样,而这时安乐大帝出来说话了。她并没有像大臣们以为的那样参与所谓的军国大事,而是选择去了主管农业的司农寺当差。】
【司农寺虽不算是小机构,毕竟华夏古代一向重视农业,而司农寺直接主管天下农业相关事务。但大家要知道的是它也只是地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户部下的一个分支机构,司农寺卿也不过从四品,远不如他们以为的那样安乐大帝要执掌天下大权。甚至她手上的权力都不如太平公主!】
【朝臣们虽然依旧有些不情愿,毕竟他们依旧不愿一个公主去插手朝中任何官职,但跟他们之前以为的比要好上太多。他们也怕自己不答应李显又让安乐公主一起来,便捏着鼻子认了。】
【安乐大帝于是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官职——司农寺卿,开启了她封无可封之路。】
【那时的朝臣都以为安乐公主只是去司农寺挂个职,毕竟她这样金枝玉叶的公主哪里懂得什么农桑之事?但安乐大帝用实力证明她不是去玩的,而是在之后的一年里不断改良出了各种新式农具和高产作物,并且推广到全国。】
【说起来up主上个月还去参观了安乐博物馆,当时我还特意挑了个工作日,结果还是人山人海,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才进去。不过当然我的收获也是很多,几乎将各个展厅都拍了个遍,本up主比较爱嘚瑟,所以嘿嘿,接下来我会在各个视频里放上对应的图片,大家原谅我的渣摄影技术哈。】
【今天是农业主题,所以先放我在农业馆里拍摄到的图片哈。】
这一声落下,天幕上便出现了一张张图片,而图片上先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木质工具,而后又是一株株植物。
【大家可以看到安乐大帝发明或改进的农具有曲辕犁、筒车、链斗式水车等等,发现的高产作物有红薯、土豆、玉米,还从占城引种了能够一年两熟甚至是三熟的占城稻,在之后数十年里逐步推广到了全国,让全天下的百姓只要踏实肯干就能吃饱。】
而这时上官婉儿对着武皇试探性道,“陛下,这红薯我们仿佛之前见过,好像跟之前经过的那处何首乌田很是相似。”
李云乐心中“哦豁”一声,这下可不仅是揭她的老底,这是连祖坟都被刨了啊!尼玛这上面的不少东西她现在也没拿到啊!
第15章
天幕上的女声还在继续,讲述着震撼所有人的话。
【首先是我们华夏大部分人的主食,安乐大帝从占城引进了占城稻,并且加以推广,使得原来一季一熟的水稻变成了一季两熟甚至一季三熟,使得粮食翻倍。】
【土豆、玉米、红薯的发现也是粮食提升的重要推动力,要知道水稻、小麦亩产也就一百来斤,但是土豆、玉米、红薯轻轻松松亩产千斤以上!而且这些作物还不怎么挑种植环境,在陡峭的山间也能种植,使得华夏可用耕地也大幅提升,两相叠加,全国的粮食产量翻个几倍自是轻轻松松。】
【同时安乐大帝不仅积极鼓励工匠改良农具,还会将那些改良后的农具免费租借给贫苦百姓,使得农民开垦土地的效率大大提高,将许多劳动力从田地中解放出来。】
【粮食增长所带来的便是人口的提升,在安乐大帝统治的几十年里华夏人口从原本的五千万直接翻了倍,一举突破了一亿人口大关。而这还仅仅是华夏主体民族的人口,要是加上当时华夏军队打下来领土上的异族人口,总人口应当接近两亿。】
【从我们现在的角度讲,两亿人口的确不多,毕竟如今全球已经突破了80亿人口大关,但于那个时代而言,已经算得上是奇迹!】
【当然具体的操作up主几句话是说不清的,所以我特意扒了论文,把相关史料数据摘了出来,大家有兴趣的可以慢慢看,对数据没兴趣的可以跳哈。】
天幕下的古人们没有跳过的能力,他们更不会跳过,巴不得多看一些再多看一些。
他们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地望向天幕,而原本是花花绿绿头像的天幕上不断浮现出一行行黑色的文字。
那些文字中有许多他们从前没有见过的符号,但仿佛有魔力一般,他们的大脑竟是自动出现了符号的意义——那些都是数字,竟比他们如今所用的要简洁方便得多!
那些数字的记录方式也很奇特,被横平竖直地放进了一个个框中,众人仔细观看后却便又发现这些框再一次提高了记账的简明扼要。
一瞬间许多人都心生惊奇,特别是常与账本打交道的户部官吏们更是在心中连声赞叹。
学!一定要学!学会后他们将会省下不知多少的时间!
不过很快官员们便没有心思思考那些数字符号了,因为那些数字一个比一个让他们震惊!
天幕提供的数字资料不仅包含了各种作物的亩产量,还详细描述了每年的粮食总产量的提高量,耕地增长面积,户籍人口增长等等。
如果说昨夜天幕播报的信息还让众人心中怀疑,觉得不可能做到。
今天的天幕却是切实提供了让全华夏人都吃饱穿暖的方法——高产作物和更高效率的农具的发明让整个华夏粮食产量产生了飞跃!
哪怕是没读过书的最底层百姓也能明白亩产千斤的意义,亩产一两百斤和千斤那可是相差了五倍!
哪怕打个折,都能多养活三倍人!
这于天下属实是一件大好事,如果忽略掉这些都是“安乐大帝”所创。
不少朝臣想到“安乐”两个字后,心情顿时掉入了冰窖。
如果安乐郡主真的能证明自己有天幕所言的能力,那天下恐怕要彻底归心于她了!
而且看着眼前郁郁葱葱的田地,他们有理由相信安乐郡主恐怕真的有这样的能力。
他们再不想办法,安乐郡主怕是要真的成为万众归心的第二位女帝了。
武皇却是狂喜,唇角都快压不住了。
什么叫做天命?这就是天命!老天竟将答案送到她的面前了!
只是这个狡猾的丫头肯定不会束手就擒,多半还是会千方百计藏下些东西来。
她能感受到李云乐对自己有着许多忌惮和不信任,这不是一时之间能消解的,她也不打算去消解。
皇家哪里有真正的亲密无间呢?这本就不适合多疑的他们,他们都不会是全然信任他人的人,更何况斗来斗去也算是她这个祖母对孙女的教导了。
如今有天幕的帮忙,她算不算是赢下这第一局了?
武皇压住自己忍不住翘起嘴角,望向李云乐,声音又变得威严。
“安乐,朕以为你应当有个解释。”
李云乐则是欲哭无泪,这老天爷是不是故意来克她的吗?
当然不管怎么崩溃,李云乐的大脑还是飞速转动着。
虽然被天幕曝光了一部分成果,但她完全有办法完全可以以自己年幼为理由,借口还没能研究出来。
更何况还有些东西天幕根本没提到,比如埋在地里跟泥土已经融为一体完全让人看不出来的化肥,这才是能够让农业产量大幅飞升的最大功臣。
当然如今他们做出来的只是最初级的矿物肥,跟后世的工业化肥完全都还没得比。
李云乐很快想好话术,但打算开口时却看见了依旧在田间劳作的佃农们后却是后背一凉。
等等,老天会不会是想尽早将这些东西推广开来所以才故意曝光的?
毕竟这些东西早推广一日就能多救许多百姓,以古代的发展水平,每天都会有饿死的老百姓,晚一年推广就会多死许多的百姓……
/:.
李云乐一时间有些难受,从前她担心暴露这些东西会引起武皇忌惮所以一直隐藏自己,可现在真的还有必要吗?
武皇已经知道了她的不寻常之处,并且忌惮着她。
哪怕她想要保留更多的底牌,她手上不也还有别的东西?何必在这活人的东西上计较?
想到这李云乐在心中做出了一个决定,望向武皇的神色郑重无比。
“陛下,安乐之前命工匠和老农们研究出来的的确不止曲辕犁,还发现了一些十分高产的作物。只是那些作物才刚种植,安乐不确定长期食用会不会有毒,或者会不会突然间减产,因而不敢禀报陛下,害怕陛下空欢喜一场。”
“至于那些改良的农具,除了曲辕犁外,其余的都还在试验阶段,仅仅成功了一半,孙女想着总不能拿个半成品给陛下看。”
“还有这里的田地之所以看起来那么肥沃,作物那般繁茂也是因为加入了一种从矿山上开采出来的物质。但同样的问题是这才刚在田里试验一两年,安乐也实在是不确定那种物质是否会导致种出来的作物有毒。”
天知道她担心后世史书对待自己都是骂名究竟付出了多少努力治理这天下。
【回到正题,当时中宗不肯退让一点,朝廷之上也是群臣激愤,张柬之等人更是一副死谏的模样,而这时安乐大帝出来说话了。她并没有像大臣们以为的那样参与所谓的军国大事,而是选择去了主管农业的司农寺当差。】
【司农寺虽不算是小机构,毕竟华夏古代一向重视农业,而司农寺直接主管天下农业相关事务。但大家要知道的是它也只是地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户部下的一个分支机构,司农寺卿也不过从四品,远不如他们以为的那样安乐大帝要执掌天下大权。甚至她手上的权力都不如太平公主!】
【朝臣们虽然依旧有些不情愿,毕竟他们依旧不愿一个公主去插手朝中任何官职,但跟他们之前以为的比要好上太多。他们也怕自己不答应李显又让安乐公主一起来,便捏着鼻子认了。】
【安乐大帝于是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官职——司农寺卿,开启了她封无可封之路。】
【那时的朝臣都以为安乐公主只是去司农寺挂个职,毕竟她这样金枝玉叶的公主哪里懂得什么农桑之事?但安乐大帝用实力证明她不是去玩的,而是在之后的一年里不断改良出了各种新式农具和高产作物,并且推广到全国。】
【说起来up主上个月还去参观了安乐博物馆,当时我还特意挑了个工作日,结果还是人山人海,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才进去。不过当然我的收获也是很多,几乎将各个展厅都拍了个遍,本up主比较爱嘚瑟,所以嘿嘿,接下来我会在各个视频里放上对应的图片,大家原谅我的渣摄影技术哈。】
【今天是农业主题,所以先放我在农业馆里拍摄到的图片哈。】
这一声落下,天幕上便出现了一张张图片,而图片上先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木质工具,而后又是一株株植物。
【大家可以看到安乐大帝发明或改进的农具有曲辕犁、筒车、链斗式水车等等,发现的高产作物有红薯、土豆、玉米,还从占城引种了能够一年两熟甚至是三熟的占城稻,在之后数十年里逐步推广到了全国,让全天下的百姓只要踏实肯干就能吃饱。】
而这时上官婉儿对着武皇试探性道,“陛下,这红薯我们仿佛之前见过,好像跟之前经过的那处何首乌田很是相似。”
李云乐心中“哦豁”一声,这下可不仅是揭她的老底,这是连祖坟都被刨了啊!尼玛这上面的不少东西她现在也没拿到啊!
第15章
天幕上的女声还在继续,讲述着震撼所有人的话。
【首先是我们华夏大部分人的主食,安乐大帝从占城引进了占城稻,并且加以推广,使得原来一季一熟的水稻变成了一季两熟甚至一季三熟,使得粮食翻倍。】
【土豆、玉米、红薯的发现也是粮食提升的重要推动力,要知道水稻、小麦亩产也就一百来斤,但是土豆、玉米、红薯轻轻松松亩产千斤以上!而且这些作物还不怎么挑种植环境,在陡峭的山间也能种植,使得华夏可用耕地也大幅提升,两相叠加,全国的粮食产量翻个几倍自是轻轻松松。】
【同时安乐大帝不仅积极鼓励工匠改良农具,还会将那些改良后的农具免费租借给贫苦百姓,使得农民开垦土地的效率大大提高,将许多劳动力从田地中解放出来。】
【粮食增长所带来的便是人口的提升,在安乐大帝统治的几十年里华夏人口从原本的五千万直接翻了倍,一举突破了一亿人口大关。而这还仅仅是华夏主体民族的人口,要是加上当时华夏军队打下来领土上的异族人口,总人口应当接近两亿。】
【从我们现在的角度讲,两亿人口的确不多,毕竟如今全球已经突破了80亿人口大关,但于那个时代而言,已经算得上是奇迹!】
【当然具体的操作up主几句话是说不清的,所以我特意扒了论文,把相关史料数据摘了出来,大家有兴趣的可以慢慢看,对数据没兴趣的可以跳哈。】
天幕下的古人们没有跳过的能力,他们更不会跳过,巴不得多看一些再多看一些。
他们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地望向天幕,而原本是花花绿绿头像的天幕上不断浮现出一行行黑色的文字。
那些文字中有许多他们从前没有见过的符号,但仿佛有魔力一般,他们的大脑竟是自动出现了符号的意义——那些都是数字,竟比他们如今所用的要简洁方便得多!
那些数字的记录方式也很奇特,被横平竖直地放进了一个个框中,众人仔细观看后却便又发现这些框再一次提高了记账的简明扼要。
一瞬间许多人都心生惊奇,特别是常与账本打交道的户部官吏们更是在心中连声赞叹。
学!一定要学!学会后他们将会省下不知多少的时间!
不过很快官员们便没有心思思考那些数字符号了,因为那些数字一个比一个让他们震惊!
天幕提供的数字资料不仅包含了各种作物的亩产量,还详细描述了每年的粮食总产量的提高量,耕地增长面积,户籍人口增长等等。
如果说昨夜天幕播报的信息还让众人心中怀疑,觉得不可能做到。
今天的天幕却是切实提供了让全华夏人都吃饱穿暖的方法——高产作物和更高效率的农具的发明让整个华夏粮食产量产生了飞跃!
哪怕是没读过书的最底层百姓也能明白亩产千斤的意义,亩产一两百斤和千斤那可是相差了五倍!
哪怕打个折,都能多养活三倍人!
这于天下属实是一件大好事,如果忽略掉这些都是“安乐大帝”所创。
不少朝臣想到“安乐”两个字后,心情顿时掉入了冰窖。
如果安乐郡主真的能证明自己有天幕所言的能力,那天下恐怕要彻底归心于她了!
而且看着眼前郁郁葱葱的田地,他们有理由相信安乐郡主恐怕真的有这样的能力。
他们再不想办法,安乐郡主怕是要真的成为万众归心的第二位女帝了。
武皇却是狂喜,唇角都快压不住了。
什么叫做天命?这就是天命!老天竟将答案送到她的面前了!
只是这个狡猾的丫头肯定不会束手就擒,多半还是会千方百计藏下些东西来。
她能感受到李云乐对自己有着许多忌惮和不信任,这不是一时之间能消解的,她也不打算去消解。
皇家哪里有真正的亲密无间呢?这本就不适合多疑的他们,他们都不会是全然信任他人的人,更何况斗来斗去也算是她这个祖母对孙女的教导了。
如今有天幕的帮忙,她算不算是赢下这第一局了?
武皇压住自己忍不住翘起嘴角,望向李云乐,声音又变得威严。
“安乐,朕以为你应当有个解释。”
李云乐则是欲哭无泪,这老天爷是不是故意来克她的吗?
当然不管怎么崩溃,李云乐的大脑还是飞速转动着。
虽然被天幕曝光了一部分成果,但她完全有办法完全可以以自己年幼为理由,借口还没能研究出来。
更何况还有些东西天幕根本没提到,比如埋在地里跟泥土已经融为一体完全让人看不出来的化肥,这才是能够让农业产量大幅飞升的最大功臣。
当然如今他们做出来的只是最初级的矿物肥,跟后世的工业化肥完全都还没得比。
李云乐很快想好话术,但打算开口时却看见了依旧在田间劳作的佃农们后却是后背一凉。
等等,老天会不会是想尽早将这些东西推广开来所以才故意曝光的?
毕竟这些东西早推广一日就能多救许多百姓,以古代的发展水平,每天都会有饿死的老百姓,晚一年推广就会多死许多的百姓……
/:.
李云乐一时间有些难受,从前她担心暴露这些东西会引起武皇忌惮所以一直隐藏自己,可现在真的还有必要吗?
武皇已经知道了她的不寻常之处,并且忌惮着她。
哪怕她想要保留更多的底牌,她手上不也还有别的东西?何必在这活人的东西上计较?
想到这李云乐在心中做出了一个决定,望向武皇的神色郑重无比。
“陛下,安乐之前命工匠和老农们研究出来的的确不止曲辕犁,还发现了一些十分高产的作物。只是那些作物才刚种植,安乐不确定长期食用会不会有毒,或者会不会突然间减产,因而不敢禀报陛下,害怕陛下空欢喜一场。”
“至于那些改良的农具,除了曲辕犁外,其余的都还在试验阶段,仅仅成功了一半,孙女想着总不能拿个半成品给陛下看。”
“还有这里的田地之所以看起来那么肥沃,作物那般繁茂也是因为加入了一种从矿山上开采出来的物质。但同样的问题是这才刚在田里试验一两年,安乐也实在是不确定那种物质是否会导致种出来的作物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