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所以安乐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将一切都准备好了后再禀告陛下,好给陛下一个惊喜。只是没想到天幕竟然直接将这些都给曝光了。”
“既然这样安乐也不藏着掖着了,为了方便安乐将搜罗的人才统一起来建立了一处研究所,就在庄子隔壁,如今安乐所有研究出来的成果都在那里了。陛下若不嫌弃安乐现在就可以带着陛下去看。”
李云乐知道她的那些理由骗不了武皇这样的聪明人,她赌的是武皇看到她的价值后能够默契地将其翻篇。
武皇这样的聪明人应该明白她手上的东西价值几何,她虽然可以硬抢,但也不如留着自己能带来更大的价值。
而且她前面的理由半真半假,但最后一段话却是真得不能再真了。
虽然她觉得以武皇的多疑多半不会相信,但此刻的李云乐也只想尽可能地将这些成果推广开来,拯救更多的百姓。
至于能从武皇那得到多少,也没有那么重要了。
武皇则是一愣,等等,这丫头要将她的“农业研究所”全都献给自己?以她的性子不应该搜搜地保命吗?
然而在看见李云乐的那双眼睛后,武皇的心却是猛的一沉。
从前她说假话之时眼神总是有些闪烁,然而如今眼神却是澄澈、坚定。
李云乐是认真的!不然她完全可以不提那天幕根本没提及过得让泥土变得肥沃的东西。
可她之前明明还是很推拒的,武皇有些想不通,却猛然望见了李云乐的目光所落之处。
百姓!李云乐将这些东西献出是为了百姓,她想要让更多的百姓吃饱饭!
一瞬间武皇心情有些复杂,也有些理解安乐未来的成就了。
纵使她现在有许多的不足,但将百姓放在心中的皇帝自然是不会差的。
罢了,她也没必要纠结李云乐的小错处,还是那研究院更为重要。
她当即点头道,“既然这样,走吧,去看看你的研究院。”
李云乐心头一松,她知道自己这是过关了。
但这时武三思却是跳了出来,仿佛是抓到了李云乐什么惊天把柄一般惊呼出声。
“陛下,安乐的理由简直处处是漏洞。就拿那红薯来说,若是还在试验阶段,那安乐郡主为何在她的庄子中种了那般多的红薯?难道不应该只种一两块地先试验一番再扩大规模吗?”
“更何况哪怕是试验阶段,她也可以说明事情,千方百计地瞒着肯定是有问题。臣斗胆猜测安乐郡主此番操作说不定就是为了政变谋反,请陛下切勿被她迷惑!”
武三思神色激动,他知道随着天幕越多展示李云乐的功绩,她的声望便会越高,想要杀她就越来越难。
而且更可怕的是,看起来李云乐已经有部分实现天幕所言的能力,这若是真推广开来……
想到这武三思便再也忍不住,这可是李云乐送上门的把柄,他一定要抓住机会!
不少大臣子们也都附和了起来。
“世上哪里有这么巧的事?微臣以为其中肯定有蹊跷,还请陛下严查。”
“陛下,臣知道您怜惜孙女,可这安乐郡主犯下的是欺君之罪,此番若是不惩戒以后大家都有样学样了!”
“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哪怕真如安乐郡主所说她是好心,但毕竟也是犯了错,怎么能不罚呢?”
……
李云乐看着这一幕,不由感叹也是活久见了,李唐派大臣竟然跟武三思联合在了一起,果然不管什么时候男人都喜欢抱团。
但她也不着急,武皇不是轻易改变自己主意的人,说不准比她更加受不了这些蠢货。
武皇心情的确很无语,这个蠢货是真当全天下只有他一个聪明人,她不追究那是因为有更重要的事。
她对蠢人的忍耐力向来有限,当即决定狠狠地训斥武三思一番。
然而她刚想开口,禁军统领却在这时着急忙慌地跑了过来。
“不好了陛下,现在一大波百姓聚集在农庄门口,大概有几百人,不知有何意图!”
第16章
听到侍卫通报,武三思顿时脸色一喜。
民变,这是民变!
近来没什么天灾,异常的只有那天幕,那些人定然是为了所谓的女帝而来。
虽然天幕一直在宣扬那什么安乐大帝的功绩,但到底没有坐实,但一旦再出了位女帝对男女的影响却是必然的。
如今的民间到底还是男子为尊,他们以己度人觉得大多数百姓定然是不愿见到所谓的安乐大帝的。
当然若是任由天幕继续下去,还有李云乐的那些发明推广开来,那些百姓为了那口吃的说不准就要叛变了。
所以他们下定决心,一定要抓紧这最后的机会诛杀掉李云乐。
于是顿时,几人纷纷发言。
“陛下,近来只有天幕这桩异事,百姓之所以聚集哗变多半是不想见到安乐郡主这样的谋逆篡权之人上位啊!”
“陛下,您可以不在意我们这些臣下,但不能不在意天下百姓啊!”
“如果百姓也不愿见到这倒反天罡之事,陛下您真的要一意孤行吗?”
……
武皇心情的确不好,蠢货臣子她可以不在意,却不能不在意百姓。
她望向正慷慨陈词的臣子们,哪里看不出他们的意图?他们是想抓住那些农具推广前的最后契机借用民意杀死李云乐。
只是他们也太自信了,百姓可比他们要实在得多。
虽然不管李云乐有多少功绩,只要李云乐是女子之身,天下就肯定会有不少人反对她,就如同他们曾经反对自己一样。
当然如今到底还是男子为尊的世界,百姓中的男人们也可能跟这些朝臣一般为了自己地位搏上一搏。
武皇心中叹了口气,也有些摸不准究竟是哪种可能。
不过现在还不是处理这些朝臣的时候,得先处理掉那些庄子外的百姓。
武皇她敛下心中的厌恶,望向众人道,“大家应当以为如何处理那些百姓?”
听着朝臣咒骂自家女儿,心中着急不已的李显第一个上前禀告。
“陛下,这庄子也不只是那一处大门,为了避免出现意外,儿臣以为不如从别的方向离开,而后再派官员去询问那些百姓聚集的诉求。”
他觉得自家女儿千好万好,天幕还提及到她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大事,怎么可能被百姓们如此反对?
但看着武三思等人那般信誓旦旦,他也不由心虚起来。
没看哪怕天幕透露安乐能带领大家走向盛世,但朝中依旧有许多大臣反对安乐,甚至是想要杀掉她?
百姓们中说不准也有这般的人,若让他们见到安乐,那不就危险极了?
于是李显怂包属性再次发作,想要先带着李云乐跑路。
见到李显明显表露出的心虚,武三思自然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更何况他一向喜欢反对李显,当即不怀好意道,“陛下,既然那聚集的百姓们并没有过激之处,那想来应当不会威胁到陛下的安全。陛下常说,应当多听听百姓之言,何不借此机会听听他们所愿呢?”
他的话很快得到了一群朝臣的附和,仿佛武皇不去见那些百姓,那就是对不起天下百姓一般。
武皇见状,心中冷笑不已。
她竟不知世家出身向来眼睛长在头顶上的朝臣们竟是那般在意百姓之言,更是第一次知道自己这个平日里鱼肉百姓惯了的侄儿那般重视百姓。
如果是从前,天生反骨的武皇反倒不会如朝臣们所愿。
然而对于百姓她到底是不同的,只要不是特殊情况,她一向不会拒绝面见百姓。
只是李云乐……武皇一时间有些踟蹰。
万一那些百姓真是为反对李云乐而来,自己虽然能保住她的命,但她一个小姑娘能受得住被那么多百姓谩骂吗?
想到曾经14岁的自己,还是一派天真烂漫,武皇不由动了些恻隐之心。
罢了,交给李云乐自己选择吧。
武皇望向李云乐,“你应当也猜到百姓是为你而来,你要去见见他们吗?”
而身为事件中心的李云乐却是并不怎么忐忑,甚至有些奇怪武三思等人怎么就那么确定百姓是反对自己而来?
以她对百姓的理解,百姓们可是真正的实用主义!
他们没怎么读过书,自然便没有被儒家教义,宗法制度规训得太深。
更重要的是他们是真的每天都在饥饿中挣扎,那些什么个主义都是吃饱饭后的贵族世家们才能干的事。
他们会聚集起来只为了反对能让他们吃饱饭的女帝登基?李云乐是一万个不相信,她甚至觉得百姓们害怕她登不了基导致未来的他们吃不饱饭而聚集起来还更有可能!
当然这个想法实在是有些太过自恋,李云乐很快将其从大脑中甩掉。
至于万一这些人真为了那所谓的男女尊卑连吃饭都不顾了,那她也不怕,大不了就骂回去呗。
“既然这样安乐也不藏着掖着了,为了方便安乐将搜罗的人才统一起来建立了一处研究所,就在庄子隔壁,如今安乐所有研究出来的成果都在那里了。陛下若不嫌弃安乐现在就可以带着陛下去看。”
李云乐知道她的那些理由骗不了武皇这样的聪明人,她赌的是武皇看到她的价值后能够默契地将其翻篇。
武皇这样的聪明人应该明白她手上的东西价值几何,她虽然可以硬抢,但也不如留着自己能带来更大的价值。
而且她前面的理由半真半假,但最后一段话却是真得不能再真了。
虽然她觉得以武皇的多疑多半不会相信,但此刻的李云乐也只想尽可能地将这些成果推广开来,拯救更多的百姓。
至于能从武皇那得到多少,也没有那么重要了。
武皇则是一愣,等等,这丫头要将她的“农业研究所”全都献给自己?以她的性子不应该搜搜地保命吗?
然而在看见李云乐的那双眼睛后,武皇的心却是猛的一沉。
从前她说假话之时眼神总是有些闪烁,然而如今眼神却是澄澈、坚定。
李云乐是认真的!不然她完全可以不提那天幕根本没提及过得让泥土变得肥沃的东西。
可她之前明明还是很推拒的,武皇有些想不通,却猛然望见了李云乐的目光所落之处。
百姓!李云乐将这些东西献出是为了百姓,她想要让更多的百姓吃饱饭!
一瞬间武皇心情有些复杂,也有些理解安乐未来的成就了。
纵使她现在有许多的不足,但将百姓放在心中的皇帝自然是不会差的。
罢了,她也没必要纠结李云乐的小错处,还是那研究院更为重要。
她当即点头道,“既然这样,走吧,去看看你的研究院。”
李云乐心头一松,她知道自己这是过关了。
但这时武三思却是跳了出来,仿佛是抓到了李云乐什么惊天把柄一般惊呼出声。
“陛下,安乐的理由简直处处是漏洞。就拿那红薯来说,若是还在试验阶段,那安乐郡主为何在她的庄子中种了那般多的红薯?难道不应该只种一两块地先试验一番再扩大规模吗?”
“更何况哪怕是试验阶段,她也可以说明事情,千方百计地瞒着肯定是有问题。臣斗胆猜测安乐郡主此番操作说不定就是为了政变谋反,请陛下切勿被她迷惑!”
武三思神色激动,他知道随着天幕越多展示李云乐的功绩,她的声望便会越高,想要杀她就越来越难。
而且更可怕的是,看起来李云乐已经有部分实现天幕所言的能力,这若是真推广开来……
想到这武三思便再也忍不住,这可是李云乐送上门的把柄,他一定要抓住机会!
不少大臣子们也都附和了起来。
“世上哪里有这么巧的事?微臣以为其中肯定有蹊跷,还请陛下严查。”
“陛下,臣知道您怜惜孙女,可这安乐郡主犯下的是欺君之罪,此番若是不惩戒以后大家都有样学样了!”
“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哪怕真如安乐郡主所说她是好心,但毕竟也是犯了错,怎么能不罚呢?”
……
李云乐看着这一幕,不由感叹也是活久见了,李唐派大臣竟然跟武三思联合在了一起,果然不管什么时候男人都喜欢抱团。
但她也不着急,武皇不是轻易改变自己主意的人,说不准比她更加受不了这些蠢货。
武皇心情的确很无语,这个蠢货是真当全天下只有他一个聪明人,她不追究那是因为有更重要的事。
她对蠢人的忍耐力向来有限,当即决定狠狠地训斥武三思一番。
然而她刚想开口,禁军统领却在这时着急忙慌地跑了过来。
“不好了陛下,现在一大波百姓聚集在农庄门口,大概有几百人,不知有何意图!”
第16章
听到侍卫通报,武三思顿时脸色一喜。
民变,这是民变!
近来没什么天灾,异常的只有那天幕,那些人定然是为了所谓的女帝而来。
虽然天幕一直在宣扬那什么安乐大帝的功绩,但到底没有坐实,但一旦再出了位女帝对男女的影响却是必然的。
如今的民间到底还是男子为尊,他们以己度人觉得大多数百姓定然是不愿见到所谓的安乐大帝的。
当然若是任由天幕继续下去,还有李云乐的那些发明推广开来,那些百姓为了那口吃的说不准就要叛变了。
所以他们下定决心,一定要抓紧这最后的机会诛杀掉李云乐。
于是顿时,几人纷纷发言。
“陛下,近来只有天幕这桩异事,百姓之所以聚集哗变多半是不想见到安乐郡主这样的谋逆篡权之人上位啊!”
“陛下,您可以不在意我们这些臣下,但不能不在意天下百姓啊!”
“如果百姓也不愿见到这倒反天罡之事,陛下您真的要一意孤行吗?”
……
武皇心情的确不好,蠢货臣子她可以不在意,却不能不在意百姓。
她望向正慷慨陈词的臣子们,哪里看不出他们的意图?他们是想抓住那些农具推广前的最后契机借用民意杀死李云乐。
只是他们也太自信了,百姓可比他们要实在得多。
虽然不管李云乐有多少功绩,只要李云乐是女子之身,天下就肯定会有不少人反对她,就如同他们曾经反对自己一样。
当然如今到底还是男子为尊的世界,百姓中的男人们也可能跟这些朝臣一般为了自己地位搏上一搏。
武皇心中叹了口气,也有些摸不准究竟是哪种可能。
不过现在还不是处理这些朝臣的时候,得先处理掉那些庄子外的百姓。
武皇她敛下心中的厌恶,望向众人道,“大家应当以为如何处理那些百姓?”
听着朝臣咒骂自家女儿,心中着急不已的李显第一个上前禀告。
“陛下,这庄子也不只是那一处大门,为了避免出现意外,儿臣以为不如从别的方向离开,而后再派官员去询问那些百姓聚集的诉求。”
他觉得自家女儿千好万好,天幕还提及到她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大事,怎么可能被百姓们如此反对?
但看着武三思等人那般信誓旦旦,他也不由心虚起来。
没看哪怕天幕透露安乐能带领大家走向盛世,但朝中依旧有许多大臣反对安乐,甚至是想要杀掉她?
百姓们中说不准也有这般的人,若让他们见到安乐,那不就危险极了?
于是李显怂包属性再次发作,想要先带着李云乐跑路。
见到李显明显表露出的心虚,武三思自然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更何况他一向喜欢反对李显,当即不怀好意道,“陛下,既然那聚集的百姓们并没有过激之处,那想来应当不会威胁到陛下的安全。陛下常说,应当多听听百姓之言,何不借此机会听听他们所愿呢?”
他的话很快得到了一群朝臣的附和,仿佛武皇不去见那些百姓,那就是对不起天下百姓一般。
武皇见状,心中冷笑不已。
她竟不知世家出身向来眼睛长在头顶上的朝臣们竟是那般在意百姓之言,更是第一次知道自己这个平日里鱼肉百姓惯了的侄儿那般重视百姓。
如果是从前,天生反骨的武皇反倒不会如朝臣们所愿。
然而对于百姓她到底是不同的,只要不是特殊情况,她一向不会拒绝面见百姓。
只是李云乐……武皇一时间有些踟蹰。
万一那些百姓真是为反对李云乐而来,自己虽然能保住她的命,但她一个小姑娘能受得住被那么多百姓谩骂吗?
想到曾经14岁的自己,还是一派天真烂漫,武皇不由动了些恻隐之心。
罢了,交给李云乐自己选择吧。
武皇望向李云乐,“你应当也猜到百姓是为你而来,你要去见见他们吗?”
而身为事件中心的李云乐却是并不怎么忐忑,甚至有些奇怪武三思等人怎么就那么确定百姓是反对自己而来?
以她对百姓的理解,百姓们可是真正的实用主义!
他们没怎么读过书,自然便没有被儒家教义,宗法制度规训得太深。
更重要的是他们是真的每天都在饥饿中挣扎,那些什么个主义都是吃饱饭后的贵族世家们才能干的事。
他们会聚集起来只为了反对能让他们吃饱饭的女帝登基?李云乐是一万个不相信,她甚至觉得百姓们害怕她登不了基导致未来的他们吃不饱饭而聚集起来还更有可能!
当然这个想法实在是有些太过自恋,李云乐很快将其从大脑中甩掉。
至于万一这些人真为了那所谓的男女尊卑连吃饭都不顾了,那她也不怕,大不了就骂回去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