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他们又是什么时候提高社会福利的呢?应该是在工人们大规模罢工反抗,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成立后。
  欧洲是对抗苏联的桥头堡,也是展示窗口,所以为了展示他们制度的优越性,欧洲各国拼命给国民加福利,某灯塔国也乐意放点血“养”着他们对抗老对手。
  但是这种福利却也是不可持续的,当苏联不再存在,欧洲不用再进行优越性展示,某灯塔国不再愿意放血,只想要割羊毛后,这样的高福利社会就注定破产。
  至于某灯塔国,那就从来不是个高福利社会啊!
  想通后李云乐在心中叹了口气,后世人们,她尽力了,大家还是一起卷下去吧!
  【当然虽是这么说,但哪怕仅仅是让所有人能识字也是很难的。】
  【不管是读书需要的书籍、笔墨纸砚,还是给全天下孩童开蒙的老师都是都是一个天文数字,绝不是一拍脑门就能够做成的,而事实上安乐大帝为了“义务制教育”颁布的那一刻谋划了大半个世纪。】
  【大家比较熟悉的印刷术改良我就不多介绍了,就拿我们最常见的“铅笔”举个例子吧。】
  天幕下,武皇、狄仁杰、上官婉儿等人:不,我们想听具体的印刷术改进啊!
  然而他们的心声自然是传递不到天幕上的,天幕女声已经飞快地进入了自己的话题。
  武皇心中有些遗憾,不过想到反正李云乐在身边,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于是便心安地继续听起了天幕。
  【除书籍之外,笔墨纸砚也是一大笔开销,甚至说不定算下来比书籍还贵,毕竟书籍可以重复利用,而笔墨纸砚却是重度消耗品。】
  【而且毛笔书写也并不方便,完全无法随时随地地书写。安乐大帝见了,便想着改造出更加廉价且方便的笔出来。】
  【她在翻阅古籍时发现商朝的古人会用一种叫做石墨的东西用来做记号,只是随着毛笔和墨的发展,石墨逐渐被松烟墨替代。】
  【安乐大帝很快让人找来了石墨,发现石墨的确能够留下黑色记号,并且还很廉价易得。但同时石墨很是容易被折断,还很容易脏手,所以才会在之后被淘汰。】
  【当然安乐大帝是不可能就这么放弃的。她苦思冥想了一番后提出,若是将石墨切割成细条,然后在外围包上一层别的物质比如木头,不就不仅不会脏手,还能保护石墨不容易断了吗?】
  【很快在工匠的巧手下,世界上第一支铅笔就这么诞生了。】
  【可安乐大帝却又发现那时华夏对木材的切割还停留在工匠手工切割,要生产出那么精细的铅笔需要许许多多的工匠。所以那时的铅笔不仅不好用,还比毛笔造价更贵,根本难以推广开来。】
  【所有人都觉得这是安乐大帝一个失败的发明,毕竟千百年来大家都使用的东西哪里是那么好改造的?安乐大帝虽然聪明,但也难以比过那么多的聪明人。】
  【但安乐大帝却并未灰心,依旧保留着小规模的“铅笔研究小组”,让他们继续研究改进技术,同时等待着合适的技术出现。】
  【就这么等啊等,就当朝臣大家都忘了还有“铅笔”这回事的二十年后,随着华夏的机械切割技术大发展,工匠们也在石墨笔芯加进硫磺等物质后也终于制造出了更加坚固的笔芯后,终于有着如今铅笔雏形的第一代工业化生产的铅笔诞生了。】
  【而后铅笔因其便宜、方便,而且还能修改,快速在民间传播开来。】
  【当然这时候肯定有不少所谓的大儒反对铅笔,说其不尊重传统,然而安乐大帝直接举出了商代古人便使用过石墨书写文字,直接给堵了回去。毕竟再古老的传统还能传统过商代?】
  天幕下不少人都发出了低低的笑声,这的确是不少老学究的风格,可算是终于有人能制住他们了。
  可笑过之后,不少人的心情却是沉甸甸的。
  特别是武皇更是在心中感叹,一个小小的铅笔改造,前后竟然花了二十年!也不知道李云乐在其他事情上废了多少功夫。
  有这样的决心和投入,难怪她能改进那么多的东西。
  只是仅仅是降低物质成本怕也是不够的,天下哪里来的那么多夫子去教育那些孩童呢?没有夫子一切就都是白搭啊!
  而此时天幕女声显然也想到这点,很快便继续讲述了起来。
  【物质上的准备说完了,肯定又有人提那时天下根本没有那么多教导学童的老师,没看现在全国有多少老师吗?】
  【大家都想到了这一点,安乐大帝怎么可能没想到?】
  【对此她做了两方面的准备,一是尽量让更多有条件的人主动学习知识,嘿嘿,这就不得不提到之前的广开科举了,那可真是给了一大波人希望,激励了一大波人主动学习知识。】
  【不管科举取士再怎么扩招,大家要明白落榜的考生自然还是占绝大多数的,而这些人的学识虽然不够科举高中做官,但给孩童启蒙却还是绰绰有余的。】
  【这群人就是安乐大帝搞义务制教育的后备力量啊!而这也算是安乐大帝为押上一切考取科举的寒门士子和普通百姓留的一条后路,当夫子虽然不如科举及第风光,但也算是一份体面的吃喝不愁的工作。】
  天幕下的士子们:谢谢,不用将我们大多数都要落榜说得那么直白。
  当然扎心贵扎心,他们心中又出现了一阵安定感。
  真好啊,安乐大帝还记为他们安排后路,这天下还有比她更好的明主吗?
  【而除了储备足够多的可以教导识字的夫子外,安乐大帝还致力于让百姓们能够更加快速地识字。】
  【从现在的史料上来看,从登基前安乐大帝就开始命人研究简化文字、给文字注音,于是这时简化字、阿拉伯数字、注音符号也都在这时应运而生。】
  随着女声的讲述,天幕画面中出现了传统繁体字和简化后的文字对比,以及和汉字数字对比的奇怪符号。
  之前心中还感激不已的士子们不少都皱起了眉头,这不合礼法啊!
  简体字也就罢了,那些奇怪的符号很明显是从异族那里传播而来,就这么用在华夏的文字之中,岂不是有些倒反天罡?
  当然如今的他们早已经学乖,这些抱怨只是在心中想想。
  跟“安乐大帝”的改革科举相比,这些只是毛毛雨罢了。
  而最为尊崇传统的世家却是忍不住了,虽说心中依旧很怵李云乐,但此时的他们觉得自己很有正当理由,是在匡扶正义。
  于是他们当即对着武皇和李云乐义正言辞道,“陛下,虽然安乐郡主可能是一番好意,这引入异族文字可要三思啊!咱们华夏才是天朝上国,怎么能自降身份堕落呢?”
  “还有那简化文字缺胳膊少腿的,真是有辱斯文。而且也没比原本的文字简化多少,又能提高多少效率呢?何必为了这么一点点好处丢失掉我们的传统?”
  李云乐一点不惊讶会听到这么一番话,毕竟哪怕是在后世简体字都推行了那么多年,依旧有不少人感怀繁体字,称繁体字才是真正的文字。
  所以她也早就想好了要怎么打发这群人。
  不过这一次她还没开怼,天幕便已经替她开怼。
  【当然这些简化文字和数字符号再次毫不意外地被不少老学究所反对,对此安乐大帝可谓是驾轻就熟,一点都不惊讶。】
  【安乐大帝只是反问道,“佛教也是从印度传过来的,你们为什么信仰佛教,而不是觉得佛教是异端,信仰佛教也是自甘堕落呢?更何况那些数字虽然是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但也是发源于古印度,跟佛教可谓是同宗同源。”】
  【那时候虽然安乐大帝已经破过佛教的洗脑包,但不少人依旧偷偷信仰着佛教,其中以世家贵族为最。】
  【不过那时他们声势不大,而且反正世家钱多,被骗点钱也无所谓,安乐大帝懒得管便当没看见,但这不代表她不知道。】
  【于是一番话成功给世家们给问破防了,他们怎么可能承认信仰他们心中的佛是自甘堕落呢?】
  【随后安乐大帝又命人做了一个对照组实验,一组人学习繁体字,一组人则学习简化后的文字,最终的结果自然是简体字组的学习效率比繁体字组的效率高了20%。】
  【安乐大帝对着朝臣们道,“百姓不像你们一心读书,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学习文字。对于他们来讲时间就是金钱,什么传统,什么主义都是次要的。”】
  【不过安乐大帝倒是没有强行要求世家们使用简体字,她只是笑笑道,“你们尽可能保持自己的传统,朝廷推广朝廷的,两种字体可以并行嘛,反正朝廷都认可,就看你们坚持。”】
  【世家知道他们在安乐大帝那讨不了好,便在心中安慰自己,反正安乐大帝也没强行让他们改,他们单独坚持传统反倒能够体现出他们的风骨,跟平民百姓区别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