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那群人陆续散开。
  只剩来晚不知情况的江凝给孟绮使了几个眼神。
  孟绮摇摇头。
  班主任蒋云雪老样子抱了一沓卷子进来,先是看了眼柳竹疏,“苏槐影转学了,事发突然,临时决定,我也是周末收到的消息,不过都有联系方式,大家想联系等放假还能联系。”
  “还有件事,你们消息都比较快,应该知道了,下午体育课搬宿舍,高三那栋楼,找七班,这次在一楼,从这过去最里面的教室,别走错了。”
  蒋云雪说完抖开卷子,“好了,考试。”
  哀嚎声中,蒋云雪发下卷子。
  两个小时的数学考卷,半小时后,柳竹疏便在一众吸气声中交了卷。
  经历了数学竞赛的人果然不一样,蒋云雪欣慰地看着柳竹疏快速写满的卷子,那份欣慰又在见到柳竹疏神色的一刻戛然而止。
  “竹疏,和我出来一下。”蒋云雪小声喊出了她。
  柳竹疏跟着出去。
  “竹疏,还好吗?”蒋云雪问。
  柳竹疏点头,“还好。”
  一点不像还好的样子。
  蒋云雪继续劝,“听她妈妈说,她去了京市,你肯定也要考京市的大学,还有一年,你们又能一起了。”
  “我没事,蒋老师。”柳竹疏又说。
  蒋云雪点到为止,“我知道你为了她来七班的,要回a班吗?我和顾老师说一声。”
  “不了。”柳竹疏不需要考虑。
  蒋云雪心里叹了口气,这学生心思重,前段时间刚有点外露的状态,现在反倒比之前更紧闭了。
  这段对话问不出什么,蒋云雪放了人,“好,回教室吧。”
  接下来的几科考试,柳竹疏都用了比以往更短的时间交卷,空出的时间便补周末作业。
  直到四科考完,她的作业也写完了。
  第30章 瞬息
  眨眼到了体育课,柳竹疏格格不入地站在体育课的喧嚣中,单肩背着塞满教科书的书包,怀里又抱了厚厚一沓笔记本。
  人流嬉笑着迈向新的教室,她站在最后,渐渐和大家拉开距离。
  记忆里还是文艺汇演的午后,苏槐影觉得她体质不好,想帮她搬椅子。
  现在她抱着比椅子还沉的书本,却再也不觉得沉重了。
  孟绮和江凝在她前面,不远不近地走着,每隔几步就会装作无意地回头。
  柳竹疏打起点精神,快走了几步,距离缩短,她们偏头余光便能看到。
  高三的楼特别漂亮,是华大美院设计的作品,一楼有两个大鱼池,里面是做成园林假山的石头,和很多条金鱼。
  这里更是每届高三生的许愿池。
  每个池底都铺了一层硬币,在灯下闪着银光。
  早早听说高三传统的同学拿出备好的硬币,放下书包便入乡随俗。
  柳竹疏远远看着,她从不信这些,更不会用辛苦攒下来的钱换取愿望实现。
  大家的愿望无非是下次考试超常发挥,或是去个满意的大学。
  有这时间许愿,她觉得不如多做几道题,命运掌握到自己手里。
  正想着,却见孟绮拉着江凝直奔许愿池。
  一众许愿声中,孟绮的话精准地传回她的耳中。
  “希望我的家人朋友一切顺利,所有分开终会重逢。”
  柳竹疏一怔。
  下一瞬,她已经扔下口袋里的硬币,双手合十,“我会与她重逢的,所以许愿,和她早一点重逢吧。”
  柳竹疏许完看向另一个许愿池,又走过去,重新许了一遍。
  愿望许完,她便转身进了教室,在后门旁边的位置坐下,投入新的题海中。
  孟绮和江凝回来看到的就是这一幕。
  其实她们觉得,以柳竹疏现在的能力去参加高考,说不定都能踩上top2的分数线,可她还能坚持着这么努力。
  柳竹疏又写完一道题,全然忽视了她们的视线。
  倒计时的牌子又翻了几页,各班陆续进入总复习阶段,每天各科的卷子雪花一样地发下来,周考、月考不断,柳竹疏的交卷时间也越来越早。
  蒋紫偶尔会在中午找她,和她念着a班都在搞竞赛,像柳竹疏这种坚定高考的人,离开a班也没有当初那么难以理解了。
  说完这话,蒋紫却见柳竹疏没太多表情的脸,露出了一瞬僵硬。
  她后知后觉地想起来,柳竹疏离开a班的理由已经不在了。
  她局促地想要补救,柳竹疏却扬起个浅淡的笑,“你们要参加强基了吧?”
  蒋紫很久没听过柳竹疏的问句了,自从苏槐影走后,柳竹疏似乎对外界的一切都漠不关心,最多会在用完中性笔后,去文具店问一句这笔多少钱。
  她满是震惊地热情回答,“参加!课表已经排好了,上课的老师据说很牛。”
  蒋紫顿了一下,“她们还准备了研学,说是暑假去京市几所名校参观,除了夏令营的那些人,剩下的同学还挺想去的。”
  她犹犹豫豫地想问,还没问出来,柳竹疏就开了口,“还好我不在a班,不然显得不太合群,一次研学的费用,够我在附中一年的开销了。”
  “你真不去吗?”蒋紫忍不住问。
  柳竹疏摇头,“去了没用。”
  蒋紫还沉浸在柳竹疏的身不由己中,柳竹疏却想到了某个初夏的夜晚,苏槐影似乎也说过类似的话。
  当时她怎么说的?
  她记起了记忆里的阵阵槐香,她在那片槐香里说着,苏槐影是她记忆里的唯一。
  现在,槐花被前几天的大雨打落许多,但苏槐影仍是她的唯一。
  又过了几天,上一届的高考成绩出来了。
  云栖市的第一是一中的学生,但市前十却是一中、附中各五名。
  这场无声的战役附中遗憾惜败,却也能在附中学子的心中,算作和一中打了平手。
  当天晚二,附中在操场摆了一排数不清的烟花,正对高三楼。
  教室里埋头写作业的同学纷纷被烟花声吸引注意,靠窗户那排甚至快把脸贴在窗户上。
  讲台上的蒋云雪终于发了话,“去看吧。”
  一片欢呼声下,大家扔下笔奔向窗户,站在后面的同学全踩在了椅子上。
  柳竹疏写完一道题才放下笔,合群地过去,孟绮和江凝侧身给她让出个位置,柳竹疏低声说了句谢谢。
  这是附中每年都有的传统,盛大的烟花照亮了半片天空,足足放了半小时才结束。
  大家意犹未尽地回了座位,蒋云雪笑道,“好看吧,明年的烟花就为你们绽放了。”
  闻言同学们议论几句,又陷入新一轮的学习。
  再后来,柳竹疏又整理出一份总复习的笔记,每天结合a班进度,自己掌握节奏复习。
  一个课间,蒋紫喊她去了a班,那次竞赛出了结果,她和蒋紫拿到了国家集训队的门票。
  周围同学替她们欢呼,蒋紫更是激动地捏着柳竹疏的肩膀。
  等大家欢呼够了,柳竹疏摇了摇头,“我不参加,我走高考。”
  知情的张又霜和蒋紫有心理准备,旁边同学们却愣在原地。
  张又霜知道这是柳竹疏考虑已久的选择,没说什么,“好,那等你给老师考个150,你是不知道上一届多气人,一连串给我打电话的,都说自己149。”
  静默的气氛又活跃起来。
  柳竹疏这才惊觉,自己隔绝了外界,以为所有情绪都独自承担,却早已影响到大家的情绪了。
  她弯了弯嘴角,在一众感慨声中说道,“我觉得裸分最难,我要挑战最难的。”
  大家对她的加入自然地接纳,“学神又在发表一些变态的思想了。”
  “算了,我等凡人还是去学习吧。”
  国家集训队的通知像一道分界线,柳竹疏变回了以前的样子。
  到了高三下学期,各项信息采集、体检等琐碎事务穿插在复习中,蒋紫顺利从集训队拿到了京大的保送名额,a班越来越多的同学离校,课程渐渐排满了自习。
  蒋紫没有离校,反倒拉着柳竹疏回a班自习。
  柳竹疏以为她会趁着解放的时间休息,蒋紫却感叹道,“不行,她们都学了大学课程,我不能一进去就被落下。”
  柳竹疏便往返在a班和七班之间,两位班主任对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无尽的题目中,终于到了四月底,学校留了一天的时间让大家拍毕业照。
  a班作为第一个班,排在了一早,七班排在了下午。
  柳竹疏被允许参加两个班的毕业照拍摄,可她偏偏是个不喜欢拍照的人。
  就连曾经和苏槐影拍过的照片,她都想着存在苏槐影那也是一样,所以没有自己保存。
  柳竹疏捏了捏指尖,站进拍好的队伍中。
  可惜a班有些同学有其它安排,来的人不全,但下午的七班全员都在。
  除了班级联系的摄影之外,七班还有同学策划了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