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孟绮端着相机四处录像,学着毕业季的短视频,挨个问着,“高中三年,你有什么遗憾吗?”
有人胡言乱语,“我物理考过3分,我有什么遗憾。”
有人认真回答,“没有一开始认真学习,后面差太多补不过来。”
有人感慨,“错过了一个很喜欢的人。”
柳竹疏就是这时候误入镜头的。
那张脸在镜头里十足惊艳,让人不注意都难。
孟绮知道这个话题对柳竹疏格外敏感,想避开她,但周围围了太多同学,柳竹疏又恢复以前的状态很久了,大家纷纷问着,“学霸,你高中三年有什么遗憾?”
还有人打趣,“遗憾没得过年级第二。”
柳竹疏直直看向镜头,周围蓦地安静。
“遗憾。”她顿了顿,“总是留不住身边人。”
周围立刻有同学答话,“没事学霸,就算我们分开了,我们也永远想你。”
柳竹疏回头看那人,“怎么说的像把我送走?”
一群嬉笑。
欢笑声中,柳竹疏退到了人群外侧,又摸到片树荫站着。
她熟练地打开置顶聊天框,点开转账页面,最上方备注后面没了**影的提醒。
苏槐影的账号把她删了。
还没有重新加上。
柳竹疏退出转账,点开聊天记录,随便找了一天点进去。
她追溯着聊天记录回到了去鬼屋那天,当时她和苏槐影拍了照片,苏槐影还裁掉了npc,变成只有她们的合照,做成了手机壁纸。
直到很久之后,她们又拍了新的照片,苏槐影才换下这张壁纸,更新了合照。
柳竹疏索性选了照片,一张一张翻去,把还能点开的照片都保存在了相册。
毕业照之后的时光,老师们像哄小孩一样照顾着大家心态,蒋云雪无数次嘱托减少体育活动,尤其保护好手。
六月一到,附中便放假了。
各班给学生们发了几套卷子,用来保持手感,便再没有其它要求。
准考证还握在蒋云雪手里,说是高考当天,来校门口找她拿,以免哪个学生做出弄丢、忘带准考证的事,丢她的人。
大家嘻嘻哈哈地答应了。
蒋云雪又是嘱托,“考试就别穿校服了,大家都不穿,你们别太引人注意了,平时说着不爱穿附中校服,一到考试想起来了。”
她站在讲台说了一件又一件,直到下课铃响,蒋云雪笑道,“七班加油!”
第31章 高考
六月七日,云栖市艳阳高照。
附中封闭了周围马路,校门口拉了横幅,挤满了送考的老师家长。
蒋云雪站在门口,一张又一张地发着准考证,嘴里不断重复着加油。
柳竹疏排在后面,难得有些紧张。
蒋云雪把准考证递给她,“加油,竹疏。”
“我会的。”柳竹疏应道。
即将迈进学校的一刻,身后传来整齐的呼喊,“班长!”
柳竹疏诧异回头。
蒋紫带着a班离校许久的同学,朝她疯狂招手,又齐声喊了一句“加油”。
柳竹疏倏地笑了,朝她们稍稍鞠躬。
蒋紫跑过来抱了她一下,趁机在她耳边小声说,“我猜她也在给你加油。”
柳竹疏已经很久没听人提过苏槐影了,上一次还是班里有人说,苏槐影把大家都删了。
然后一群人小心翼翼地试探柳竹疏,柳竹疏坦然点头,“也删我了。”
那群人立刻没了情绪,反过来安慰柳竹疏了。
再次听到她的名字,柳竹疏垂眸点了下头,“我也在给她加油。”
她的考场分到了高一高二那栋楼,柳竹疏记起,中考她们也是在这栋楼考的,当时她路过苏槐影的考场。
苏槐影倚在墙边,背后是窗,姣好的阳光打在身后。
她单手举着必备篇目,无意抬头看到柳竹疏过来,离得很远就张开了双臂。
直到柳竹疏走近,苏槐影收紧双臂,拍了拍她的后背,“班长,分我点题感。”
回忆收起,柳竹疏再度站在这里,晨光依旧很好,她迎着光仰头,心里念着,“阿苏,京市见。”
考试的几天过得飞快,最后一科试卷答完,柳竹疏扣上中性笔盖,笔在指尖转了一圈,铃声打响,考试结束。
她慢悠悠落在最后,回到了七班教室。
下午的阳光透着金色,斜打进来,柳竹疏站在门口,拍了照片。
照片里桌椅反着亮光,间隔很大。
柳竹疏仿佛看到了曾经大家一起布置考场的样子,转瞬又想,现在这栋楼的七班教室,早就换了一届学生。
她收起手机出了教学楼,附中门外,大批家长等候,还有新闻记者扛着摄像机采访。
柳竹疏出来得晚,周围没人,被记者一眼看到,拦了下来。
“同学你好,高考结束,有什么想说的吗?”
柳竹疏对采访兴致缺缺,还在盘算附中的宿舍不能住了,要搬去哪。
摄像头对准她的一刻,她却换了想法。
万一,苏槐影会看到这条新闻呢?
柳竹疏认真道,“希望可以给附中争光吧,也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因为我答应了一个人,要考到京市。”
记者露出八卦的笑,“是你的……”
柳竹疏仿佛回到了一年前的午后,一群人八卦地问她答应了谁来附中,她告诉那些人,是苏槐影。
这一次,柳竹疏轻轻勾唇,“是我喜欢的女生。”
记者难免愣了一下,新闻还在直播,她赶紧拉回话题,“同学平时在校成绩怎么样?要考到京市的哪个学校?”
“第一。”柳竹疏说,“看哪个学校联系我吧。”
记者又愣住了。
眼前少年穿着简简单单的白t牛仔裤,说的每句话却不简单。
那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也不像开玩笑。
柳竹疏见记者不说话,扬了下眉梢。
记者回神,“好,谢谢这位同学。”
采访结束,柳竹疏走向路边。
附中这条街上满是意气风发的同学,各自迎着晚霞拥抱、收花、拍照。
这段斑斓的少年时光终是走到了节点。
柳竹疏想到了去哪。
她穿过人群,走出街道,上了公交车。
天色渐暗,从市里开到郊区,终于到了目的地。
永宁公墓。
柳竹疏在门口买了束花,顺着石阶走上,直到三处并列的石碑。
夏天对她好像不是个愉快的季节,高一夏天,家里老人住在农村,上山种地,中暑倒在山上,被同村的邻居发现时,已经没了气息。
她的父母得知消息,第一时间开车回去,路途遥远又心烦意乱,出了车祸。
柳竹疏是在晚三得到消息的。
a班班主任顾诗怀已经下班,得知消息跑回了学校,极尽全力地委婉转告。
可事实放在那里,委婉不了什么。
柳竹疏一瞬双耳嗡鸣,抱头蹲在地上,什么都听不到。
再次恢复意识,是在医院的急救。
她睁眼便对上了顾诗怀通红的双眸。
后续的事柳竹疏只有断断续续的印象,后来她知道,这是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会失去一些极度痛苦的记忆。
她只记得顾老师陪她处理了很多事,也提出要承担她到大学毕业的所有开销。
柳竹疏拒绝了后者。
残余的理智里,她告诉自己,总要适应一个人生活。
另一方面,那场车祸双方都有责任,但对方也住进了icu,对方家属见柳竹疏一个人,不依不饶让她负责。
双方均等责任的事故,柳竹疏并不认同对方做法。
她不在乎对方的声音,哪怕对方编造事实发到网上也无所谓。
她始终我行我素地处理事务,其余的时间便一个人在墓地坐着。
直到顾诗怀把她拖去了心理科室,一系列问卷检查下来,诊出了抑郁状态。
她遵从医嘱进行治疗,却找不出治疗的目的,她不管用什么状态,面对的都是这糟糕透顶的生活。
一次看诊中,刚巧遇到看望伤患的对方家属,那群人依旧对柳竹疏喊着骂着。
柳竹疏久违地出现了情绪波动,鬼使神差地应下每月支付给她们六千。
这价格对柳竹疏来说,有些难但能做到,刚好维持学习与赚钱的平衡,又让她没时间胡思乱想,给她的生活加上了主线。
她就这样找到了烧烤店老板李然,每天忙碌在学校与烧烤店的两点一线。
熬过了那个记忆缺失的夏天,她的状态逐渐平稳,在医生建议下,慢慢断了药。
高二的四月,她以调整好的状态回归生活,又回到了苏槐影的身边。
她原以为高二的夏天足够炽热,却还是被一场大雨冲散了。
柳竹疏坐在墓前,断断续续地说着。
有人胡言乱语,“我物理考过3分,我有什么遗憾。”
有人认真回答,“没有一开始认真学习,后面差太多补不过来。”
有人感慨,“错过了一个很喜欢的人。”
柳竹疏就是这时候误入镜头的。
那张脸在镜头里十足惊艳,让人不注意都难。
孟绮知道这个话题对柳竹疏格外敏感,想避开她,但周围围了太多同学,柳竹疏又恢复以前的状态很久了,大家纷纷问着,“学霸,你高中三年有什么遗憾?”
还有人打趣,“遗憾没得过年级第二。”
柳竹疏直直看向镜头,周围蓦地安静。
“遗憾。”她顿了顿,“总是留不住身边人。”
周围立刻有同学答话,“没事学霸,就算我们分开了,我们也永远想你。”
柳竹疏回头看那人,“怎么说的像把我送走?”
一群嬉笑。
欢笑声中,柳竹疏退到了人群外侧,又摸到片树荫站着。
她熟练地打开置顶聊天框,点开转账页面,最上方备注后面没了**影的提醒。
苏槐影的账号把她删了。
还没有重新加上。
柳竹疏退出转账,点开聊天记录,随便找了一天点进去。
她追溯着聊天记录回到了去鬼屋那天,当时她和苏槐影拍了照片,苏槐影还裁掉了npc,变成只有她们的合照,做成了手机壁纸。
直到很久之后,她们又拍了新的照片,苏槐影才换下这张壁纸,更新了合照。
柳竹疏索性选了照片,一张一张翻去,把还能点开的照片都保存在了相册。
毕业照之后的时光,老师们像哄小孩一样照顾着大家心态,蒋云雪无数次嘱托减少体育活动,尤其保护好手。
六月一到,附中便放假了。
各班给学生们发了几套卷子,用来保持手感,便再没有其它要求。
准考证还握在蒋云雪手里,说是高考当天,来校门口找她拿,以免哪个学生做出弄丢、忘带准考证的事,丢她的人。
大家嘻嘻哈哈地答应了。
蒋云雪又是嘱托,“考试就别穿校服了,大家都不穿,你们别太引人注意了,平时说着不爱穿附中校服,一到考试想起来了。”
她站在讲台说了一件又一件,直到下课铃响,蒋云雪笑道,“七班加油!”
第31章 高考
六月七日,云栖市艳阳高照。
附中封闭了周围马路,校门口拉了横幅,挤满了送考的老师家长。
蒋云雪站在门口,一张又一张地发着准考证,嘴里不断重复着加油。
柳竹疏排在后面,难得有些紧张。
蒋云雪把准考证递给她,“加油,竹疏。”
“我会的。”柳竹疏应道。
即将迈进学校的一刻,身后传来整齐的呼喊,“班长!”
柳竹疏诧异回头。
蒋紫带着a班离校许久的同学,朝她疯狂招手,又齐声喊了一句“加油”。
柳竹疏倏地笑了,朝她们稍稍鞠躬。
蒋紫跑过来抱了她一下,趁机在她耳边小声说,“我猜她也在给你加油。”
柳竹疏已经很久没听人提过苏槐影了,上一次还是班里有人说,苏槐影把大家都删了。
然后一群人小心翼翼地试探柳竹疏,柳竹疏坦然点头,“也删我了。”
那群人立刻没了情绪,反过来安慰柳竹疏了。
再次听到她的名字,柳竹疏垂眸点了下头,“我也在给她加油。”
她的考场分到了高一高二那栋楼,柳竹疏记起,中考她们也是在这栋楼考的,当时她路过苏槐影的考场。
苏槐影倚在墙边,背后是窗,姣好的阳光打在身后。
她单手举着必备篇目,无意抬头看到柳竹疏过来,离得很远就张开了双臂。
直到柳竹疏走近,苏槐影收紧双臂,拍了拍她的后背,“班长,分我点题感。”
回忆收起,柳竹疏再度站在这里,晨光依旧很好,她迎着光仰头,心里念着,“阿苏,京市见。”
考试的几天过得飞快,最后一科试卷答完,柳竹疏扣上中性笔盖,笔在指尖转了一圈,铃声打响,考试结束。
她慢悠悠落在最后,回到了七班教室。
下午的阳光透着金色,斜打进来,柳竹疏站在门口,拍了照片。
照片里桌椅反着亮光,间隔很大。
柳竹疏仿佛看到了曾经大家一起布置考场的样子,转瞬又想,现在这栋楼的七班教室,早就换了一届学生。
她收起手机出了教学楼,附中门外,大批家长等候,还有新闻记者扛着摄像机采访。
柳竹疏出来得晚,周围没人,被记者一眼看到,拦了下来。
“同学你好,高考结束,有什么想说的吗?”
柳竹疏对采访兴致缺缺,还在盘算附中的宿舍不能住了,要搬去哪。
摄像头对准她的一刻,她却换了想法。
万一,苏槐影会看到这条新闻呢?
柳竹疏认真道,“希望可以给附中争光吧,也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因为我答应了一个人,要考到京市。”
记者露出八卦的笑,“是你的……”
柳竹疏仿佛回到了一年前的午后,一群人八卦地问她答应了谁来附中,她告诉那些人,是苏槐影。
这一次,柳竹疏轻轻勾唇,“是我喜欢的女生。”
记者难免愣了一下,新闻还在直播,她赶紧拉回话题,“同学平时在校成绩怎么样?要考到京市的哪个学校?”
“第一。”柳竹疏说,“看哪个学校联系我吧。”
记者又愣住了。
眼前少年穿着简简单单的白t牛仔裤,说的每句话却不简单。
那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也不像开玩笑。
柳竹疏见记者不说话,扬了下眉梢。
记者回神,“好,谢谢这位同学。”
采访结束,柳竹疏走向路边。
附中这条街上满是意气风发的同学,各自迎着晚霞拥抱、收花、拍照。
这段斑斓的少年时光终是走到了节点。
柳竹疏想到了去哪。
她穿过人群,走出街道,上了公交车。
天色渐暗,从市里开到郊区,终于到了目的地。
永宁公墓。
柳竹疏在门口买了束花,顺着石阶走上,直到三处并列的石碑。
夏天对她好像不是个愉快的季节,高一夏天,家里老人住在农村,上山种地,中暑倒在山上,被同村的邻居发现时,已经没了气息。
她的父母得知消息,第一时间开车回去,路途遥远又心烦意乱,出了车祸。
柳竹疏是在晚三得到消息的。
a班班主任顾诗怀已经下班,得知消息跑回了学校,极尽全力地委婉转告。
可事实放在那里,委婉不了什么。
柳竹疏一瞬双耳嗡鸣,抱头蹲在地上,什么都听不到。
再次恢复意识,是在医院的急救。
她睁眼便对上了顾诗怀通红的双眸。
后续的事柳竹疏只有断断续续的印象,后来她知道,这是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会失去一些极度痛苦的记忆。
她只记得顾老师陪她处理了很多事,也提出要承担她到大学毕业的所有开销。
柳竹疏拒绝了后者。
残余的理智里,她告诉自己,总要适应一个人生活。
另一方面,那场车祸双方都有责任,但对方也住进了icu,对方家属见柳竹疏一个人,不依不饶让她负责。
双方均等责任的事故,柳竹疏并不认同对方做法。
她不在乎对方的声音,哪怕对方编造事实发到网上也无所谓。
她始终我行我素地处理事务,其余的时间便一个人在墓地坐着。
直到顾诗怀把她拖去了心理科室,一系列问卷检查下来,诊出了抑郁状态。
她遵从医嘱进行治疗,却找不出治疗的目的,她不管用什么状态,面对的都是这糟糕透顶的生活。
一次看诊中,刚巧遇到看望伤患的对方家属,那群人依旧对柳竹疏喊着骂着。
柳竹疏久违地出现了情绪波动,鬼使神差地应下每月支付给她们六千。
这价格对柳竹疏来说,有些难但能做到,刚好维持学习与赚钱的平衡,又让她没时间胡思乱想,给她的生活加上了主线。
她就这样找到了烧烤店老板李然,每天忙碌在学校与烧烤店的两点一线。
熬过了那个记忆缺失的夏天,她的状态逐渐平稳,在医生建议下,慢慢断了药。
高二的四月,她以调整好的状态回归生活,又回到了苏槐影的身边。
她原以为高二的夏天足够炽热,却还是被一场大雨冲散了。
柳竹疏坐在墓前,断断续续地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