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两人不明觉厉,不敢耽搁,立刻也跟着行礼了。
  这时,清霜就有些后悔自己要在门口站着听她们说话了,这人一进来,视线便垂在了自己身上,她呆了片刻,才想起自己挡了路,脸上一窘,赶忙侧身向顾云篱那边挪了挪。
  只是那道视线依旧揶揄,似乎还不尽兴似的又在自己身上打转了一圈,才收回。
  “不知长公主殿下驾临……请恕罪。”
  来人正是李繁漪,她身侧照常跟着那位崔内人,见了屋内那几位熟面孔,笑着冲几人点了点头。
  只想着这来人气势极强,气质不俗,应当是富贵人家,却没想竟然是这种来头,随枝与乔莞一惊,瞬间感觉身子都直了不少。
  “方才处置了那几个闹事的,来得晚了些。”李繁漪坐了下来,摆手让几人也坐,清霜眉梢一喜,当即挑了个最近的圆凳坐下,然而,剩余几人却都没有动弹。
  她脑袋一凉,汗落了下来,刚想弹起来,李繁漪便笑了笑:“拘谨什么?也不是第一次见面了,坐下说话吧。”
  这回,这几人谢了一声,才终于坐下,清霜紧绷的后背这才缓缓松弛下来。
  “你们说的,我已了解了。”她看了眼乔莞吃得还剩一半的饭菜,眸色也柔和了几分,“万里奔逃,受苦了。”
  乔莞苦笑了一下,道:“祖父嘱托,未不敢忘,只是……”
  李繁漪看出了她想说什么,便拍了拍手,道:“密信之事牵扯皇室与谋逆大罪,落在平民身上,便是敲登闻鼓都要先打个半死的事情,此事,不必你们来做。”
  乔莞眸子一亮:“殿下的意思是……!”
  “我受封享禄,自然比你们更使得便利些,信便由我来交给白御史吧。”
  乔莞却有些踌躇,看了眼顾云篱,像是在向她征求意见。
  “殿下可曾听到过风声?”顾云篱眨了眨眼,朝她颔首肯定,问。
  “他有些手段,至今朝中没有一点消息,但江湖之上,却起了‘天降不详,国运衰败’的论调,妖言四起,必有内情。”
  崔内人接过了那封信,递上来呈到李繁漪手边。
  “既如此,殿下打算怎么办?”
  “谋反是大罪,何况还有一桩皇室的命搭在其中,”接过那封信,李繁漪拿在手里看了看,便揣入怀中,“绝非简单上书便能解决……我想,在此之前,还要派人前去求证,那商王到底是亲王子孙,死也要死得明白些。”
  乔莞闻声,有些激动:“可西南那么多人,他们如何等得!”
  林慕禾一把按住她:“万万,殿下所言不错,这也实属无奈。”
  李繁漪也叹了口气:“我不愿做恶人,已遣了一批人先去探查情况了。”
  话毕,她身侧的崔内人顿时狠狠皱眉:“殿下,这事您怎么不与我商量——”
  “崔娘,如这姑娘所说,这群平头百姓等不得。”她闭了闭眼,轻声道。
  后者一怔,
  听见她已经派人去了,乔莞也松了口气,就听顾云篱继续问:“商王从不发迹,在西南这么多年都未出过事,又怎会一朝便谋逆……”
  她话问出去,李繁漪与崔内人的脸色变了变,有些莫名,有些耐人寻味。
  心里“叮”了一声,顾云篱后知后觉,这恐怕又是什么不能说的秘密。
  “……他,且还算我一个兄长。做出这种事,只能说,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李繁漪轻咳了一声,道。
  这话说得令人莫名背后一寒,几人也明白了,想必其中牵扯什么皇室的秘辛,不足为外人道也。
  “我还没问呢,”李繁漪笑了笑,将这有些凉的气氛缓和了几分,“你们预备何时进京?”
  林慕禾答:“顾神医几位随我一同入京,本该昨日就去的,但主君命我与长姐在此以林家名义施粥两日,算来,明日就该启程回去了。”
  “是右仆射的吩咐啊,”李繁漪眯了眯眼,“他倒是会钻营。”
  林慕禾听得有些摸不着头脑:“殿下?”
  “无事,”李繁漪抿唇,摆手起身,“你父亲近来在朝中可有些不顺,昨日我还听闻,在班房里与几个宰执争辩了一下午呢。”
  “朝中诸事,慕禾不懂。”林慕禾愣愣地回。
  “只是知会你一声,千万别触了你父亲的霉头。”李繁漪还想说什么,但看见崔内人的眼神,便悻悻闭上了嘴,“也罢,明日我也要回京,不好与你们同行,待回京之后,找个时间再叙,如何?”
  几人便纷纷起身相送,跨出门时,李繁漪却脚步一顿,回头看了一眼几人,目光最后落在顾云篱身上:“不过,我还有些话想与顾娘子说。”
  被点名的顾云篱也并不意外,推手道:“殿下,借一步说话。”
  后者满意顿首,与她一同出了屋子,连崔内人都没让伴侍身侧,走到延伸到院中的凉亭旁。
  树影投下,在李繁漪白净却充满攻击性的面庞上留下疏落的叶影。
  她看着顾云篱许久,终于问:“离中秋还有一月,顾娘子,我上次让你考虑的事情,你可有头绪了?”
  几声麻雀叽喳,像是给她的话打了一个句号。
  第104章 小娘子,带我去吧
  “今日你也看到了,西南出事,有人比你更果决了几分。”
  知晓她是在说谁,顾云篱无奈垂了垂头:“她向来比我清明几分。”
  李繁漪眯着眼,凤眼里蕴起些许笑意:“西南的浑水,不用你去淌,但我想你犹豫那片刻,应当也有自己的顾虑。”
  “殿下已经打听清楚了?”顾云篱仰起头,语调也平静了不少。
  “你师父——那位鬼医也身陷西南乱局,不是吗?”笑了笑,李繁漪身上那股凌人的气势也消退了不少,“局势混乱,以你一人之力又如何转圜。”
  顾方闻失踪也并不是什么秘闻,想来李繁漪也有自己的方式得到这些消息。顾云篱阖上眼,静静吸了口气,复又惆怅地吐息。
  她比任何人都知道,在东京若无倚仗便无法立足的道理,她也比任何人都需要倚仗,更谨慎地走在这东京城内。
  风铃摇曳,顾云篱被倏忽的风声分走了刹那注意力,向后一瞥,却看见林慕禾站在不远处的门边,担忧地看向这边。
  心口一热,她忽然觉得多了几分底气在。
  李繁漪也顺着她的目光看了过去,触及那一片白,她也笑了笑:“女子立于世不易,更何况又是林娘子这样的……我先前曾在烧尾宴上见过她,她过得,很是不易。”
  顾云篱有些诧异,林慕禾对这位长公主殿下印象深刻,却不曾想,李繁漪也对她留有不浅的印象。
  “……我知道,是而,才伴她入京。”
  李繁漪挑眉,调侃道:“顾娘子对她,总与对别人不一样。”
  顾云篱眨了眨眼,以为她是察觉了自己接近林慕禾的另一层目的,笑了笑:“殿下何出此言?”
  李繁漪却不回她:“想来她也一样,不过出来没半炷香,便守在门口,怕我吃了你。”
  这话有些荒诞,顾云篱却罕见地理解了,耳根也有些热,便想着揭过这茬:“殿下要与我共事,为何却不曾打听过我的意图?”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只知道,顾娘子于我有助力,可帮我成事,这便够了。”李繁漪向后靠了靠,倚在红柱上懒散地抬起手,将从屋檐下射来的日光挡住,“顾娘子想要成什么事,去做便是了。”
  顾云篱的眉心也舒开:“殿下爽快。”
  李繁漪抿唇一笑,那张脸更加昳丽:“顾娘子的意思是,要与我合作了?”
  喉头滚咽,她眨眼后,语气也坚定了几分:“愿为殿下驱使。”
  见她终于应下,李繁漪先是愣了一下,转而,笑了几声:“当不得驱使,你我共利。”她明显心情好了许多,连眼角都弯了弯。
  顾云篱也松了口气,兜兜转转,还是要与这公主合作,但愿她做得选择没有做错吧。
  听见李繁漪的笑声,林慕禾才终于松了口气,也明白两人的合作就这般定下了,紧接着,脚步声越来越近,那股熟悉得几乎一瞬间便能辨认出来的药香袭来,她轻笑了一下,唤来人:“顾神医?”
  顾云篱走近了些,她又问:“怎么样了?”
  “我与殿下议成,日后在东京,也不算孤立无援了。”
  “若回京后,也能一直顺遂便好了。”林慕禾道,复而想起了什么,“回京后,顾神医得闲空,能陪我去趟大相国寺吗?”
  “好,”她顿顿,“是去祈福?”
  林慕禾答:“是呀,一为今后顺遂,二为我双眼早日复明……”
  三为你祈福,愿你所求之事,也能如愿。
  “我还当林姑娘不信这些神佛。”顾云篱失笑,看见她发顶翘起的头发,又抬手替她抚平。
  “一个念想,就当它心诚则灵罢了。”
  两人正说着话,李繁漪的声音又从后面传来:“说来,我还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