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眉心一皱,李繁漪道:“这样寒人心之举,他是怎么想的……”
“是而,那夜我与萧拥雪夜谈,便是为了此事,劝她主动招安,但后来的事情,你也知道。”
不知该嘲讽李准自食其果,还是该叹这场无妄之灾,李繁漪揉了揉眉心:“这件事,你便打算一直不说了?”
“父亲已逝……就当,顾全颜面吧。”李淮仪说着,不自觉地垂下目光,没有去看李繁漪的眼。
闻声,李繁漪笑了笑,将手中的茶杯重重搁下:“顾全颜面……那我问你。”
不等李淮仪应声,她便问道:“怜姨同我说了,你出生那年宫变之事,三大王军攻入坤宁殿,惊扰母亲使得提前临盆,费尽全力将你生出来后才咽气。这事的内情,怜姨未曾与你讲过,你不曾知晓?”
对面的人面色终于打破了那一副平淡的模样,出现了一丝裂纹,平静的冰面被投来的石子扔开一道道裂纹,快速蔓延开来,冰面之下,究竟又是什么?
“你果然已经知道了。”
“那根本不是意外,坤宁殿守备森严,为何会突然……不过是有人授意,刻意为之,才会致使这样的惨剧。你分明知道!”
“阿姐,你先冷静……”
“他李准嫌弃长孙家不足以助他坐稳帝位,想引桑氏入局,故意趁宫变微弱之时为之,逼死我母亲……你也是她十月怀胎生下的骨肉,竟能如此冷静!”
“我亦愤恨他无情,可如今父亲母亲都已故去,你我不是寻常百姓,乃是身负皇姓之人,当顾及李家、大豊的声名才是……”
听着他的话,李繁漪愈发觉得眼前的人陌生,眉心不解地蹙起,升腾起的的怒火和不干快要将自己吞噬。
“哐当”一声,茶杯被她狠狠掷在一旁,从方才便积攒起来的怒火不停地灼烧着。
“你替他三番两次遮掩,不过为了所谓皇室声名……那你可知九泉之下,为他一时糊涂之举而承担过错的人又有多少生灵?母亲知晓你的决断,泉下有知,会如何想?帝王权谋,当真便冷血煞气至此?”她声音不大,两手撑在茶几上,质问着身前的人。
“阿姐,那你想让我如何?告知天下人这场荒唐事?”见她情绪激动,李淮仪却并不能理解这种突如其来的暴怒,在他眼中,这甚至有些无理取闹,故而,他的语气像是妥协,却是兜头给李繁漪泼了一盆冷水。
与自己相比,出生生母即死的李淮仪甚至从未见过那个只活在旁人口中的长孙皇后,而自己不同,模糊孩提记忆里母亲的一颦一笑,一个动作都被她日夜反复在脑海中重演,虽已有些记不清她的面容,可这些感受确实真实不能作伪的。
只隔着一层血脉,想让旁人与自己感同身受,似乎有些可笑。
她忽然有些筋疲力尽,熟悉的孤独感涌了上来,明明至亲就在身侧,屋里也烧着地龙,可她却总觉得手脚生寒。
“阿姐,你——”对面的人却惊呼了一声,想要伸手来。
李繁漪恍然发觉自己眼眶不知何时湿了,下一秒,她飞快地后撤,避开了李淮仪伸来的手。
“砰”得一声,房门被从内打开,正同顾云篱她们一道来的清霜猛然被这一声吓到,便看见李繁漪快步从房中走出,险些撞倒几个手拿文书的官员。
顾云篱与林慕禾都是一脸迷茫,不知发生了什么,而李繁漪却像是没看清她们似的,脚步飞快,甚至连清霜都没顾上与她打一声招呼。
“姐姐,太子殿下便在那里,待会儿有内侍引见,我、我先——”清霜一急,半个身子已经探了出去。
顾云篱望着那道身影,道:“去吧,我同阿禾去找便可。”
话音未落,清霜便已奔了出去。
中书外,马匹正打着响鼻,一片萧索中,李繁漪正起身上马,听见后面的声音,这才微微侧头,看向来人。
清霜却只看见她眼眶红红的,分明面无表情一张脸,却愣是让她看出了些许委屈之意。
她心直口快,还没想便秃噜出口:“殿下,太子殿下欺负你了?”
第225章 “我是以朋友的名义来问殿下的。”
闻声,马上的人动作一滞,一股莫名的笑意不合时宜地涌了上来。
“你追出来做什么?秋猎已过,你已经不是我的护卫了,不用再跟着我。”
清霜一噎,挠头思忖道:“不是护卫。”
“我、我是以朋友的名义来问殿下的。”
语罢,秋风一过,吹响李繁漪头顶已经萧索了许多的大树。
叶片沙沙作响,满城缟素,只有这些落叶有些枫红或金黄之色,装点这白得单调的街巷,李繁漪的眸光垂落,最终落在清霜身上,心道,就如她一样。
“若我说是呢?我和他之间,你会帮谁?”她吸了吸鼻子,问。
这个问题不亚于掉水中要救谁的问题,但清霜与这位太子不熟,几乎是一瞬间回答:“自然是帮殿下了!”
李繁漪扯了扯嘴角,微微俯了俯身子,好让自己更能看清她。
“那若以后我做错了事,你还会向着我吗?”
“呃……”清霜一顿,“殿下做错事,想来也有苦衷吧!”
李繁漪失笑,看着她,心口方才挣扎出的裂缝好似正被什么东西滋养温和地修补着。
“既然是朋友,那你往后,都会陪着我吗?”
“当然,殿下想做什么,只要我能帮你,就都陪着你!”又是不加思索的回答,或许真的是她年纪不大,还未能体会到自己这几句问题之中隐藏的不知如何纠结的心绪。
盯了她许久,李繁漪的眼神便凝滞了许久,直到清霜抠着脸颊,问道:“殿下,你要去哪?”
“去找个人,”忽地回过神来,李繁漪直起身子,不动声色地吐出一口气,“天色不早,你去找你姐姐吧。”
“诶等等!”清霜却叫住她,“我不能一起去吗?”
催马的动作一滞,李繁漪蓦地顿住,片刻,她微微侧头,问:“你想和我一*起?”
“不是殿下你说的吗……”清霜撇了撇嘴,脚尖不自觉地垫着地皮,踢飞了一颗小石子。
“崔娘,再备一匹马,她随我一道。”
崔内人愕然,显然对她忽然而起的决定感到惊愕:“只是殿下,不是要去太师府吗……”
“我知道,你去办吧。”揪了揪缰绳,李繁漪深吸了一口气,食指重重地在虎口处摁拧了一番那块玉扳指。
一直消沉从来不是她的作风,既然已经确定要失望,那便不必在此执着李淮仪为何会与自己的想法背道而驰,不如重整旗鼓,再想解法。
*
中书内,听见方才长公主出门时巨大响动的官员们面面相觑,目送着她离去,些许议论声便不受控制地各自散开。
“如今东宫归来,公主性子还是乖张至此,没有半分收敛……”
“东宫与她自小一同长大,自然偏向她多些,可这样也不是办法,如此目无一长,日后,唉……”
两人正唉声叹气地为皇室未来发愁的时候,前方正堂中陡然传来一声怒喝:“谁在廊外妄议公主?都不想要这张嘴了!”
两人纷纷噤声,缩了缩脖子,此时,胥吏正好领着顾云篱与林慕禾走来,几人目光不经意相触,随后各自移开。
顺着廊桥离开,两个人的声音又隐约传来:“瞧瞧如今成什么样了,女人都能随意进出中书……”
闻声,顾云篱凉凉地瞥了那两个背影一眼,轻轻嗤了一声。
引路的胥吏有些尴尬,掖着手给这两人打圆场:“二位见谅,中书里不少老臣,所思所想难免陈腐了些,二位既是救驾功臣,自当礼遇诸位。”
救驾算不算得上还另说,毕竟再怎么周旋,老皇帝还是匆匆驾鹤西去了,而顾云篱总算也能松口气了,不用去给皇帝诊脉的日子里,在太医院可算是快闲出病来了,就连平常忙得脚不沾地的蓝从喻,都闲下来不少。
再行进几步,便到堂前,帷幕之后的人影若隐若现,胥吏入内禀报,不多时,便传二人进去。
对于太子,顾云篱与林慕禾也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人,这大半年混乱纠葛的一半来源恐怕就是这位,再加上方才李繁漪那样失态地出门,二人的态度也不温不火,礼貌地行礼,便坐下。
内使换了套新的茶具,顾云篱谢了一声,端起建盏饮茶,目光不轻不重地掠过身前这位太子殿下突兀地湿了一块的一角,判断出来,方才李繁漪与他的交谈,应当确实谈不上愉快。
再落到他刻意用毯子盖住的左腿,她适时地收起目光,搁下了茶盏。
林慕禾似也注意到,于是,在李淮仪开口前,两人都没有主动说话。
“林二娘子,顾大人,”眼见把那盏茶饮罢,李淮仪轻声道,“这倒并非我们第一次遇见。”
林慕禾一愣,转头与顾云篱对视了一眼,在她眼中也看到了同样的疑惑:“民女不知此前何时还见过殿下。”
“是而,那夜我与萧拥雪夜谈,便是为了此事,劝她主动招安,但后来的事情,你也知道。”
不知该嘲讽李准自食其果,还是该叹这场无妄之灾,李繁漪揉了揉眉心:“这件事,你便打算一直不说了?”
“父亲已逝……就当,顾全颜面吧。”李淮仪说着,不自觉地垂下目光,没有去看李繁漪的眼。
闻声,李繁漪笑了笑,将手中的茶杯重重搁下:“顾全颜面……那我问你。”
不等李淮仪应声,她便问道:“怜姨同我说了,你出生那年宫变之事,三大王军攻入坤宁殿,惊扰母亲使得提前临盆,费尽全力将你生出来后才咽气。这事的内情,怜姨未曾与你讲过,你不曾知晓?”
对面的人面色终于打破了那一副平淡的模样,出现了一丝裂纹,平静的冰面被投来的石子扔开一道道裂纹,快速蔓延开来,冰面之下,究竟又是什么?
“你果然已经知道了。”
“那根本不是意外,坤宁殿守备森严,为何会突然……不过是有人授意,刻意为之,才会致使这样的惨剧。你分明知道!”
“阿姐,你先冷静……”
“他李准嫌弃长孙家不足以助他坐稳帝位,想引桑氏入局,故意趁宫变微弱之时为之,逼死我母亲……你也是她十月怀胎生下的骨肉,竟能如此冷静!”
“我亦愤恨他无情,可如今父亲母亲都已故去,你我不是寻常百姓,乃是身负皇姓之人,当顾及李家、大豊的声名才是……”
听着他的话,李繁漪愈发觉得眼前的人陌生,眉心不解地蹙起,升腾起的的怒火和不干快要将自己吞噬。
“哐当”一声,茶杯被她狠狠掷在一旁,从方才便积攒起来的怒火不停地灼烧着。
“你替他三番两次遮掩,不过为了所谓皇室声名……那你可知九泉之下,为他一时糊涂之举而承担过错的人又有多少生灵?母亲知晓你的决断,泉下有知,会如何想?帝王权谋,当真便冷血煞气至此?”她声音不大,两手撑在茶几上,质问着身前的人。
“阿姐,那你想让我如何?告知天下人这场荒唐事?”见她情绪激动,李淮仪却并不能理解这种突如其来的暴怒,在他眼中,这甚至有些无理取闹,故而,他的语气像是妥协,却是兜头给李繁漪泼了一盆冷水。
与自己相比,出生生母即死的李淮仪甚至从未见过那个只活在旁人口中的长孙皇后,而自己不同,模糊孩提记忆里母亲的一颦一笑,一个动作都被她日夜反复在脑海中重演,虽已有些记不清她的面容,可这些感受确实真实不能作伪的。
只隔着一层血脉,想让旁人与自己感同身受,似乎有些可笑。
她忽然有些筋疲力尽,熟悉的孤独感涌了上来,明明至亲就在身侧,屋里也烧着地龙,可她却总觉得手脚生寒。
“阿姐,你——”对面的人却惊呼了一声,想要伸手来。
李繁漪恍然发觉自己眼眶不知何时湿了,下一秒,她飞快地后撤,避开了李淮仪伸来的手。
“砰”得一声,房门被从内打开,正同顾云篱她们一道来的清霜猛然被这一声吓到,便看见李繁漪快步从房中走出,险些撞倒几个手拿文书的官员。
顾云篱与林慕禾都是一脸迷茫,不知发生了什么,而李繁漪却像是没看清她们似的,脚步飞快,甚至连清霜都没顾上与她打一声招呼。
“姐姐,太子殿下便在那里,待会儿有内侍引见,我、我先——”清霜一急,半个身子已经探了出去。
顾云篱望着那道身影,道:“去吧,我同阿禾去找便可。”
话音未落,清霜便已奔了出去。
中书外,马匹正打着响鼻,一片萧索中,李繁漪正起身上马,听见后面的声音,这才微微侧头,看向来人。
清霜却只看见她眼眶红红的,分明面无表情一张脸,却愣是让她看出了些许委屈之意。
她心直口快,还没想便秃噜出口:“殿下,太子殿下欺负你了?”
第225章 “我是以朋友的名义来问殿下的。”
闻声,马上的人动作一滞,一股莫名的笑意不合时宜地涌了上来。
“你追出来做什么?秋猎已过,你已经不是我的护卫了,不用再跟着我。”
清霜一噎,挠头思忖道:“不是护卫。”
“我、我是以朋友的名义来问殿下的。”
语罢,秋风一过,吹响李繁漪头顶已经萧索了许多的大树。
叶片沙沙作响,满城缟素,只有这些落叶有些枫红或金黄之色,装点这白得单调的街巷,李繁漪的眸光垂落,最终落在清霜身上,心道,就如她一样。
“若我说是呢?我和他之间,你会帮谁?”她吸了吸鼻子,问。
这个问题不亚于掉水中要救谁的问题,但清霜与这位太子不熟,几乎是一瞬间回答:“自然是帮殿下了!”
李繁漪扯了扯嘴角,微微俯了俯身子,好让自己更能看清她。
“那若以后我做错了事,你还会向着我吗?”
“呃……”清霜一顿,“殿下做错事,想来也有苦衷吧!”
李繁漪失笑,看着她,心口方才挣扎出的裂缝好似正被什么东西滋养温和地修补着。
“既然是朋友,那你往后,都会陪着我吗?”
“当然,殿下想做什么,只要我能帮你,就都陪着你!”又是不加思索的回答,或许真的是她年纪不大,还未能体会到自己这几句问题之中隐藏的不知如何纠结的心绪。
盯了她许久,李繁漪的眼神便凝滞了许久,直到清霜抠着脸颊,问道:“殿下,你要去哪?”
“去找个人,”忽地回过神来,李繁漪直起身子,不动声色地吐出一口气,“天色不早,你去找你姐姐吧。”
“诶等等!”清霜却叫住她,“我不能一起去吗?”
催马的动作一滞,李繁漪蓦地顿住,片刻,她微微侧头,问:“你想和我一*起?”
“不是殿下你说的吗……”清霜撇了撇嘴,脚尖不自觉地垫着地皮,踢飞了一颗小石子。
“崔娘,再备一匹马,她随我一道。”
崔内人愕然,显然对她忽然而起的决定感到惊愕:“只是殿下,不是要去太师府吗……”
“我知道,你去办吧。”揪了揪缰绳,李繁漪深吸了一口气,食指重重地在虎口处摁拧了一番那块玉扳指。
一直消沉从来不是她的作风,既然已经确定要失望,那便不必在此执着李淮仪为何会与自己的想法背道而驰,不如重整旗鼓,再想解法。
*
中书内,听见方才长公主出门时巨大响动的官员们面面相觑,目送着她离去,些许议论声便不受控制地各自散开。
“如今东宫归来,公主性子还是乖张至此,没有半分收敛……”
“东宫与她自小一同长大,自然偏向她多些,可这样也不是办法,如此目无一长,日后,唉……”
两人正唉声叹气地为皇室未来发愁的时候,前方正堂中陡然传来一声怒喝:“谁在廊外妄议公主?都不想要这张嘴了!”
两人纷纷噤声,缩了缩脖子,此时,胥吏正好领着顾云篱与林慕禾走来,几人目光不经意相触,随后各自移开。
顺着廊桥离开,两个人的声音又隐约传来:“瞧瞧如今成什么样了,女人都能随意进出中书……”
闻声,顾云篱凉凉地瞥了那两个背影一眼,轻轻嗤了一声。
引路的胥吏有些尴尬,掖着手给这两人打圆场:“二位见谅,中书里不少老臣,所思所想难免陈腐了些,二位既是救驾功臣,自当礼遇诸位。”
救驾算不算得上还另说,毕竟再怎么周旋,老皇帝还是匆匆驾鹤西去了,而顾云篱总算也能松口气了,不用去给皇帝诊脉的日子里,在太医院可算是快闲出病来了,就连平常忙得脚不沾地的蓝从喻,都闲下来不少。
再行进几步,便到堂前,帷幕之后的人影若隐若现,胥吏入内禀报,不多时,便传二人进去。
对于太子,顾云篱与林慕禾也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人,这大半年混乱纠葛的一半来源恐怕就是这位,再加上方才李繁漪那样失态地出门,二人的态度也不温不火,礼貌地行礼,便坐下。
内使换了套新的茶具,顾云篱谢了一声,端起建盏饮茶,目光不轻不重地掠过身前这位太子殿下突兀地湿了一块的一角,判断出来,方才李繁漪与他的交谈,应当确实谈不上愉快。
再落到他刻意用毯子盖住的左腿,她适时地收起目光,搁下了茶盏。
林慕禾似也注意到,于是,在李淮仪开口前,两人都没有主动说话。
“林二娘子,顾大人,”眼见把那盏茶饮罢,李淮仪轻声道,“这倒并非我们第一次遇见。”
林慕禾一愣,转头与顾云篱对视了一眼,在她眼中也看到了同样的疑惑:“民女不知此前何时还见过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