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嘿!我就说这池塘里鱼怎么越来越少,敢情是被这畜生给吃了!”随枝骇然,指着那乌龟就喊道。
余光里,这两人总算发现了顾云篱的存在。
深秋时节,随枝身体很好,只穿了件夹袄,林慕禾还裹了一层披风,但手却一直漏在外面,被秋风吹得指节泛红。
“哎呀,顾娘子。”随枝抠了抠脸颊,在原地站定,“你完事儿啦,我看娘子在屋里闷得慌,带她出来透透气。”
林慕禾也将鱼竿塞了回去,搓了搓发红的指节。
“没事,”叹了口气,顾云篱也懊恼自己的草木皆兵,“天冷,你也回去吧,仗着身体好,若是染了风寒也麻烦。”
说罢,她牵过林慕禾的手,包住暖了暖:“回去吧?”
今天出来得也够了,林慕禾也没多说什么,看着她眼底那若隐若现的担忧,也不忍说出拒绝的话来。
随枝也见好就收,把桶里的鱼一股脑放归池塘,收拾起那支简易的鱼竿,便离开这小花园。
顺着石板路一路回房,林慕禾的手也渐渐回温,瘦了太多,五六天的时间里也不足以她养回来,此时摸着,还是能够感受到那一阵骨骼的凸起。
“晚些时候多吃些,”捏了捏她的腕骨,顾云篱蹙眉,“天寒,多吃些东西,也能为身子储备些力气。”
微弱地应了一声,林慕禾反手握住她,目光却被前方的人吸引过去。
脚步声在青石板路中回荡,来者行色匆匆,见了两人,便放缓了步伐,作揖道:“顾大人,殿下命我来接人。”
林慕禾一怔,忍不住问:“这么快?不才第五日……”
明桃无奈摇头:“商王性情阴晴不定,能拖到现在,已经算是好的了。”
顾云篱:“殿下是怎么说得?朝臣如今,尚且不知此事吧?”
“除了几位,无人知晓,”明桃道,“这不是命我前来,暗中送她前去……后日和谈开始,又不知要出什么事端。”
向后瞥了一眼,顾云篱又不禁想起今日桑盼那看似不经意提起的一番话来。
“叨扰了。”明桃向她推了推手,招来几个女史,便向桑盼所住的地方而去。
顾云篱也吩咐小厮:“将后门打开,送她们出去吧。”
又是午后,天黑得很快,戌时刚过,天便已经渐渐阴沉下来了。
就这样,桑盼被人带着离开,表情依旧很平淡,路过顾云篱时,甚至还冲她笑笑:“顾大人,你要好好保重啊。”
顾云篱没有应声,只是与林慕禾一同目送着她被明桃带上了一辆毫不起眼的马车,一路向西水门离开。
“……云篱,”一旁的人轻唤出声,将顾云篱唤了回来,“你不恨她吗?”
“若以她为条件,真的能和谈,哪怕短暂喘息之机,也是值得的,国难之前,家仇总要让步。”顾云篱垂眸,“我只信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且说……不还有更该死的人吗?”
她应下李淮仪暂且不对林胥做什么,待这场战事过罢,那便是清算林胥的时候了,上天有眼,若真有因果报应,就请多眷顾她们几眼吧。
*
马车疾驰颠簸,桑盼抵在车壁,有些头晕目眩,片刻后,马车驶入了稍平整了许多的官道,总算可以接受了几分,她撩开车帘,向外瞥了一眼。
明月高悬,星斗闪烁,今夜是个极好的晴夜,目之所及的星斗如坠入天幕的玉石,整个夜里静得不像话。
明桃驱马上前,走到车窗边,道:“娘娘,夜里风凉,防旁人瞧见,请回车内。”
一群人有求于她,有托于她,态度竟然也比先前尊敬多了,桑盼也觉得荒谬,不太适应明桃这样的态度:“明御正,您对我这么客气,我都有些不适应了。”
“殿下说了,娘娘若真能促成和谈,是我大豊之幸,自当让我以礼相待。”
嗤笑了一声,桑盼收回身子,降下车帘,依言回了车里。
看着越来越近的目的地,以及那个时隔多年都未曾再见过的人,她垂眸,抠起了手指。
药瘾犯了时,她常这样抠弄手指缓解那样的痛苦,抠得太多,手指上都没一块好皮。
这样的焦虑没能持续多久,马车便已停下。
夜风骤起,马车之外似有火把燃烧之声,还有马匹打着响鼻的声音,她的困倦飞走了不少,马车向前微微一倾,车帘被人撩起,明桃递进来一只黑色的帷帽:“娘娘,请带上帷帽,同我下车。”
到了,桑盼心中默念,接过帷帽戴上,随她下了马车。
寒冷的夜风不留情面地刮过,将帷帽的黑纱吹起,她双眼眨了眨,在眼前遮蔽片刻移开的刹那,看清了这夜中的情况。
火把熊熊燃烧着,两拨人隔着一条溪水,焦躁不安地对立着。
冰凉的溪水没过了马蹄,马匹似乎也感受到这其中焦灼对抗的气氛,也不安地扭动着脖子,想要挣脱御马人的操控。
溪水另一边,几十个人默然站着,手纷纷放在刀柄上,黑夜里看不清面容,只能在火光中看清这群人的身形。
另一边的长公主亲卫也都蓄势待发,时刻防备着,虽然一句话都没有,但两方剑拔弩张的气势却格外明显。
黑纱垂下,一旁走来一人,是李繁漪。
她看了眼桑盼单薄的身形,瞥了一旁的人一眼,扯来一张披风,草草披在了她身上。
清霜冻得牙关打战子,小跑过来,担忧地看了一眼桑盼。
商王是个没有人性的,就算这两人从前有什么纠葛,也难保他不会要做出什么灭绝人性的事情,虽恨这个人,但她又忍不住担忧起她的命运来。
“人已带到,”负责传话的胥吏上前,对溪水对面领头的黑衣骑兵道,“我方已遵守诺言带人前来,也请你们遵守约定,后日谈判桌前,自会交换。”
李繁漪没有说话,静静等着对面的回应。
第253章 “须女星明而女主兴”
片刻后,那一众骑兵围着的马车似乎有了阵响动,藏在帷帽下的桑盼眼皮子颤了颤,手心里莫名出了汗。
作为人质的感觉并不美妙,她也并不觉得去了敌营,到了李商誉身边便能得到解脱,现如今的局面,任何东西于她来说都是深渊,简而言之,让她去哪里,她都没什么意见。
良久,那马车里的人似乎吩咐了什么,片刻后,应了一声,溪水对面撤退。
这样简单的会面就此结束,见这群人远去,众人忍不住松了口气。
“殿下,果真要信他们会遵守盟约吗?”
“我也不是傻子,”李繁漪哼哼笑了一声,扭头勾手唤来清霜,“明日,听我安排,我有一件事要交给你做……”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清霜严肃了面孔,一副包在我身上的表情,附耳过去。
李繁漪带着些许热湿气的声音喷洒在耳畔,她不太适应地皱皱鼻子,逼着自己凝神聚气。
“自襄阳带回来多少人,明日就带去西京多少人,”李繁漪吩咐道,“让皇城司与龙门也注意着。”
明桃应声,转身打了个手势,一众人应声,转而飞快地撤离。
日月轮转飞快,约定和谈的日子很快便到来。
西京之外,设立两处营帐,两方士兵只隔着营帐的中轴线相对,兵器泛着寒芒,气氛比昨夜还要紧张几分。
营帐孤悬于城郊旷野之上,灰白的天幕沉沉压下,仿佛一张巨大的裹尸布。秋风卷着沙砾和枯草,呜咽着掠过临时搭建的营地,吹得帆布篷顶猎猎作响,如同不安的心跳。
帐门两侧,泾渭分明地划开了一条无形的生死线。线外十步,便是朝廷使团带来的数百御林军精锐。他们阵列森严,如同钢铁浇铸的城墙,玄甲在灰白天光下折射出冰冷的光泽。长槊如林,斜指前方,槊尖寒芒点点,汇聚成一片肃杀的星海。士兵的呼吸沉重而压抑,白色的雾气在寒冷的空气中急促喷出,又迅速消散。
帐内,空气凝滞得如同胶水。一张长桌横亘中央,粗糙的木纹成了此刻唯一安全的视线落脚点。桌面上,象征性的茶盏早已冰凉,袅袅热气散尽,只留下几点深褐色的茶渍,如同凝固的血斑。
朝廷的使团端坐一侧,紫袍玉带,纹饰华贵,却掩不住长途跋涉的疲惫和眼底深处极力压抑的惊惶。此次和谈除却李繁漪与林胥,指定的和谈大臣便是白崇山。他面容清癯,下颌紧绷,努力维持着最后一丝体面。他身后,几名身着精良山文甲的御林军护卫,手按腰刀,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极力克制的、沉重的呼吸声,以及熏香混合着汗水和皮革的复杂气味。
李商誉斜倚在铺着厚厚软垫的座椅上,他一条腿曲起,手肘随意地搭在膝盖上,薄唇紧抿,嘴角却天然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近乎讥诮的上翘弧度,显得冷血又顽劣,似乎没有将任何人放在眼里。
李繁漪收回目光,勾手招来一人,侧头不知说了些什么,那人快速得令,走了出去。
余光里,这两人总算发现了顾云篱的存在。
深秋时节,随枝身体很好,只穿了件夹袄,林慕禾还裹了一层披风,但手却一直漏在外面,被秋风吹得指节泛红。
“哎呀,顾娘子。”随枝抠了抠脸颊,在原地站定,“你完事儿啦,我看娘子在屋里闷得慌,带她出来透透气。”
林慕禾也将鱼竿塞了回去,搓了搓发红的指节。
“没事,”叹了口气,顾云篱也懊恼自己的草木皆兵,“天冷,你也回去吧,仗着身体好,若是染了风寒也麻烦。”
说罢,她牵过林慕禾的手,包住暖了暖:“回去吧?”
今天出来得也够了,林慕禾也没多说什么,看着她眼底那若隐若现的担忧,也不忍说出拒绝的话来。
随枝也见好就收,把桶里的鱼一股脑放归池塘,收拾起那支简易的鱼竿,便离开这小花园。
顺着石板路一路回房,林慕禾的手也渐渐回温,瘦了太多,五六天的时间里也不足以她养回来,此时摸着,还是能够感受到那一阵骨骼的凸起。
“晚些时候多吃些,”捏了捏她的腕骨,顾云篱蹙眉,“天寒,多吃些东西,也能为身子储备些力气。”
微弱地应了一声,林慕禾反手握住她,目光却被前方的人吸引过去。
脚步声在青石板路中回荡,来者行色匆匆,见了两人,便放缓了步伐,作揖道:“顾大人,殿下命我来接人。”
林慕禾一怔,忍不住问:“这么快?不才第五日……”
明桃无奈摇头:“商王性情阴晴不定,能拖到现在,已经算是好的了。”
顾云篱:“殿下是怎么说得?朝臣如今,尚且不知此事吧?”
“除了几位,无人知晓,”明桃道,“这不是命我前来,暗中送她前去……后日和谈开始,又不知要出什么事端。”
向后瞥了一眼,顾云篱又不禁想起今日桑盼那看似不经意提起的一番话来。
“叨扰了。”明桃向她推了推手,招来几个女史,便向桑盼所住的地方而去。
顾云篱也吩咐小厮:“将后门打开,送她们出去吧。”
又是午后,天黑得很快,戌时刚过,天便已经渐渐阴沉下来了。
就这样,桑盼被人带着离开,表情依旧很平淡,路过顾云篱时,甚至还冲她笑笑:“顾大人,你要好好保重啊。”
顾云篱没有应声,只是与林慕禾一同目送着她被明桃带上了一辆毫不起眼的马车,一路向西水门离开。
“……云篱,”一旁的人轻唤出声,将顾云篱唤了回来,“你不恨她吗?”
“若以她为条件,真的能和谈,哪怕短暂喘息之机,也是值得的,国难之前,家仇总要让步。”顾云篱垂眸,“我只信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且说……不还有更该死的人吗?”
她应下李淮仪暂且不对林胥做什么,待这场战事过罢,那便是清算林胥的时候了,上天有眼,若真有因果报应,就请多眷顾她们几眼吧。
*
马车疾驰颠簸,桑盼抵在车壁,有些头晕目眩,片刻后,马车驶入了稍平整了许多的官道,总算可以接受了几分,她撩开车帘,向外瞥了一眼。
明月高悬,星斗闪烁,今夜是个极好的晴夜,目之所及的星斗如坠入天幕的玉石,整个夜里静得不像话。
明桃驱马上前,走到车窗边,道:“娘娘,夜里风凉,防旁人瞧见,请回车内。”
一群人有求于她,有托于她,态度竟然也比先前尊敬多了,桑盼也觉得荒谬,不太适应明桃这样的态度:“明御正,您对我这么客气,我都有些不适应了。”
“殿下说了,娘娘若真能促成和谈,是我大豊之幸,自当让我以礼相待。”
嗤笑了一声,桑盼收回身子,降下车帘,依言回了车里。
看着越来越近的目的地,以及那个时隔多年都未曾再见过的人,她垂眸,抠起了手指。
药瘾犯了时,她常这样抠弄手指缓解那样的痛苦,抠得太多,手指上都没一块好皮。
这样的焦虑没能持续多久,马车便已停下。
夜风骤起,马车之外似有火把燃烧之声,还有马匹打着响鼻的声音,她的困倦飞走了不少,马车向前微微一倾,车帘被人撩起,明桃递进来一只黑色的帷帽:“娘娘,请带上帷帽,同我下车。”
到了,桑盼心中默念,接过帷帽戴上,随她下了马车。
寒冷的夜风不留情面地刮过,将帷帽的黑纱吹起,她双眼眨了眨,在眼前遮蔽片刻移开的刹那,看清了这夜中的情况。
火把熊熊燃烧着,两拨人隔着一条溪水,焦躁不安地对立着。
冰凉的溪水没过了马蹄,马匹似乎也感受到这其中焦灼对抗的气氛,也不安地扭动着脖子,想要挣脱御马人的操控。
溪水另一边,几十个人默然站着,手纷纷放在刀柄上,黑夜里看不清面容,只能在火光中看清这群人的身形。
另一边的长公主亲卫也都蓄势待发,时刻防备着,虽然一句话都没有,但两方剑拔弩张的气势却格外明显。
黑纱垂下,一旁走来一人,是李繁漪。
她看了眼桑盼单薄的身形,瞥了一旁的人一眼,扯来一张披风,草草披在了她身上。
清霜冻得牙关打战子,小跑过来,担忧地看了一眼桑盼。
商王是个没有人性的,就算这两人从前有什么纠葛,也难保他不会要做出什么灭绝人性的事情,虽恨这个人,但她又忍不住担忧起她的命运来。
“人已带到,”负责传话的胥吏上前,对溪水对面领头的黑衣骑兵道,“我方已遵守诺言带人前来,也请你们遵守约定,后日谈判桌前,自会交换。”
李繁漪没有说话,静静等着对面的回应。
第253章 “须女星明而女主兴”
片刻后,那一众骑兵围着的马车似乎有了阵响动,藏在帷帽下的桑盼眼皮子颤了颤,手心里莫名出了汗。
作为人质的感觉并不美妙,她也并不觉得去了敌营,到了李商誉身边便能得到解脱,现如今的局面,任何东西于她来说都是深渊,简而言之,让她去哪里,她都没什么意见。
良久,那马车里的人似乎吩咐了什么,片刻后,应了一声,溪水对面撤退。
这样简单的会面就此结束,见这群人远去,众人忍不住松了口气。
“殿下,果真要信他们会遵守盟约吗?”
“我也不是傻子,”李繁漪哼哼笑了一声,扭头勾手唤来清霜,“明日,听我安排,我有一件事要交给你做……”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清霜严肃了面孔,一副包在我身上的表情,附耳过去。
李繁漪带着些许热湿气的声音喷洒在耳畔,她不太适应地皱皱鼻子,逼着自己凝神聚气。
“自襄阳带回来多少人,明日就带去西京多少人,”李繁漪吩咐道,“让皇城司与龙门也注意着。”
明桃应声,转身打了个手势,一众人应声,转而飞快地撤离。
日月轮转飞快,约定和谈的日子很快便到来。
西京之外,设立两处营帐,两方士兵只隔着营帐的中轴线相对,兵器泛着寒芒,气氛比昨夜还要紧张几分。
营帐孤悬于城郊旷野之上,灰白的天幕沉沉压下,仿佛一张巨大的裹尸布。秋风卷着沙砾和枯草,呜咽着掠过临时搭建的营地,吹得帆布篷顶猎猎作响,如同不安的心跳。
帐门两侧,泾渭分明地划开了一条无形的生死线。线外十步,便是朝廷使团带来的数百御林军精锐。他们阵列森严,如同钢铁浇铸的城墙,玄甲在灰白天光下折射出冰冷的光泽。长槊如林,斜指前方,槊尖寒芒点点,汇聚成一片肃杀的星海。士兵的呼吸沉重而压抑,白色的雾气在寒冷的空气中急促喷出,又迅速消散。
帐内,空气凝滞得如同胶水。一张长桌横亘中央,粗糙的木纹成了此刻唯一安全的视线落脚点。桌面上,象征性的茶盏早已冰凉,袅袅热气散尽,只留下几点深褐色的茶渍,如同凝固的血斑。
朝廷的使团端坐一侧,紫袍玉带,纹饰华贵,却掩不住长途跋涉的疲惫和眼底深处极力压抑的惊惶。此次和谈除却李繁漪与林胥,指定的和谈大臣便是白崇山。他面容清癯,下颌紧绷,努力维持着最后一丝体面。他身后,几名身着精良山文甲的御林军护卫,手按腰刀,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极力克制的、沉重的呼吸声,以及熏香混合着汗水和皮革的复杂气味。
李商誉斜倚在铺着厚厚软垫的座椅上,他一条腿曲起,手肘随意地搭在膝盖上,薄唇紧抿,嘴角却天然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近乎讥诮的上翘弧度,显得冷血又顽劣,似乎没有将任何人放在眼里。
李繁漪收回目光,勾手招来一人,侧头不知说了些什么,那人快速得令,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