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围栏之后,林慕禾的呼吸逐渐平静下来,她也隐有预感,不论今日林胥承不承认他栽赃陷害,利用儿女谋利的罪名,都落不下什么好下场。
“殿下——”林胥眉心骤然一颤,腿突得一软,便跪倒在地,还想开口辩解。
“不必再说了,右仆射,你为官数年,应当比我还清楚,私自豢兵是什么下场。”深吸了口气,李淮仪背手,又坐了回去。
面色惨白,林胥仰首,看向站在屏风边的林宣礼,眼中透着几丝不可置信。
“你其余罪行,如今我不便一一在此讲述,也算给你保全最后的面子,本想着,你若能大方承认,也不会有这么多事,浪费这么些人的精力与你在此辩论。”久久未曾发表过自己意见的李繁漪终于开口。
“你们有些人觉得,他罪不致此,如今呢?”
话音落在地上,宛如石子沉入大海,再也没有回音。
“这些事情,便不必在公堂审问了,”李繁漪挥袖,自座椅上起身,几个宫人见状,赶忙上前将屏风撤走。
一直隐于屏风后的两人显露出来,李繁漪面色严肃,眸色冰冷,看着跪伏在地的林胥,冷笑了一声:“右仆射审案之事铁骨铮铮,不肯下跪,如今却倒是跪得痛快。”
“大理寺和刑部还在等什么?数罪在此,还不速速将人押下去,再严加审问!?”
杜含得令,躬身便招来三四个胥吏入内,架起林胥就要向外拖。
“殿下!你们不能如此!我乃先帝钦点中书同平章事!”
顾云篱漠然,看着他被人强硬地拉起。
另一边,林宣礼死死攥着腰间的刀柄,抑制着想要上前阻拦的冲动。
这样戏剧性的场面,却没能引来任何一道怜悯的目光,林慕禾咬了咬唇,心情有些复杂,见此情形,只冷冷笑了一声。
“臣林胥!为大豊,为李氏江山,效忠十六余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没有功劳,亦有苦劳!”
李繁漪面无表情,立在台上,不怒自威。
“襄阳守城筹粮,是我林胥三日三夜不眠不休,才调齐了前线将士的救命粮草!”
“你与地方豪绅勾结,承诺三倍公银赔付,这些钱,我还没有同你算账,你反倒贼喊捉贼起来了!”
他怒极,挣扎之下,那几个胥吏竟然还拦不住他。
“你想卸磨杀驴,学鸟尽弓藏,不就是恨我站在太子殿下这边,不肯支持你女主登基吗!”
“李繁漪,究其根本,你罔顾人伦纲常,不也是篡逆之——”
“放肆!!”
“大胆狂徒!!”
数声怒喝同时炸响,整个宣政殿如同被投入了一颗惊雷,瞬间死寂,随即又爆发出巨大的哗然和难以置信的抽气声。所有大臣,无论先前站在哪一边,此刻都骇然变色,惊惧地看向御座之上。
林胥这番话,已经不是为自己开脱,而是赤裸裸地将皇位继承这个最敏感、最禁忌的话题,以最恶毒忤逆的方式,血淋淋地撕开在了所有人面前!
那几个架着他的胥吏也被这石破天惊的指控吓得魂飞魄散,手上的力道不自觉地松了几分,竟一时忘了动作。林胥趁此机会,身体向前一扑,虽未能挣脱,却用一种近乎癫狂的姿态,死死盯着李繁漪,仿佛要用这最后的诅咒,将她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只听“唰”得一声,刀光乍现,一把林胥极为熟悉的寒刀横亘在他眼前。
他双眸颤颤,仰头看去。
林宣礼正拔刀拦住他的去路,却不敢看他的眼睛:“父……右仆射,你逾矩了。”
“公堂之上,动什么刀枪?”李繁漪笑了笑,意味深长地看着一旁面色铁青的李淮仪。
“你说得不错。”令所有人没想到,她竟然大方承认了。
“帝位,孰人不向往?”缓步走下台阶,她轻笑,“淮仪无意、宗室无子,你先前以我无功而不愿,如今,你还能再说什么?”
“试问东京城中,除了我,还有谁比我更适合命主紫薇?!”
白崇山愈加感觉不对,及时开口:“殿下慎言!”
李淮仪面色发白,坐在轮椅上,呼吸都有些急促。
“拉下去。”好在,李繁漪再没有说旁的,一个转身,冷声下令。
看着自己亲儿子对自己拔刀相向,林胥恍然呆滞,一时间竟然没了反抗的力气,就这样任由自己被胥吏抬了下去。
顾云篱一行,挺直身子,如此目送着他狼狈地被拖走,直至消失在视野尽头。
沉冤昭雪,真相大白,但涌上前来的情绪却不是激动,而是一阵奇异的平静。
“顾云篱。”李繁漪的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响起,清晰而郑重。
顾云篱闻声,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深深跪伏于地,额头触碰到冰凉的金砖:“臣在。”
“云氏满门,”李繁漪一字一顿,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叹息,“沉冤十数载,血泪斑斑,天地同悲。今林胥罪证确凿,其构陷忠良、残害无辜之恶行昭然若揭。本宫心甚痛之!”
顾云篱掀起衣袍,在这公堂之上,第*一次下跪。
她顿了顿,目光转向肃立一旁的白崇山:“白大人。”
拖沓的脚步声渐渐消失在回廊尽头,白崇山抬手拂了拂袍袖,撑着椅臂缓缓起身。晨光穿透雕花窗棂,将他周身笼上一层金边,声音沉稳如洪钟般在大殿中回荡:“林胥罪证确凿,依律严惩。而昔日云家一案,实乃林胥蓄意构陷,如今真相大白,传令下去,特赦云家满门无罪!”
一旁,起草诏书的内侍正一字一顿地说着,字字入耳。
顾云篱依旧跪伏在地,姿势纹丝未动,仿佛一尊凝固的玉雕。她低垂着头,乌黑的发髻下,只能看见一小段苍白得近乎透明的脖颈。
然而,在她沉静如深海的眼眸深处,此刻却掀起了惊涛骇浪。
“云氏满门……清誉尽毁……”
——冰冷的诏书文字像一把生锈的钝刀,缓慢而残忍地割开了她记忆深处早已结痂的伤口。火光、哭喊、一面之后再无相见的双亲……无数破碎的画面瞬间涌入脑海,带着血腥和尘土的气息,几乎让她窒息。那灭门之夜的寒意,时隔多年,再次顺着脊椎蔓延至四肢百骸。
她等待了太久,久到几乎以为这只是一个虚幻的执念。一股难以言喻的洪流猛地冲撞着她的心防,不是狂喜,而是一种近乎眩晕的、迟来的、沉重的解脱。压在灵魂上那座名为“冤屈”的大山,终于在这一刻,被这煌煌天音撬动了一丝缝隙。她感到一阵虚脱般的无力,仿佛支撑她走到今日的那根绷紧的弦,骤然松弛。
殿内一片肃穆的寂静,唯有诏书的余音在回荡。群臣的目光或怜悯、或复杂、或探究地落在她身上。
顾云篱缓缓地、极其缓慢地抬起了头。
那张清丽的脸上,依旧没有泪痕纵横的狼狈,只有一种近乎冻结的苍白。
她的嘴唇抿成一条毫无血色的直线,下颚线绷得紧紧的,显露出极致的克制。
那双总是沉静如古井的眼眸,此刻却像暴风雨过后的寒潭,水光潋滟,深处翻涌着无法完全压抑的、深沉如海的悲恸与某种锐利如剑的意志。
短暂的沉默后,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那吸气的声音极其轻微,却仿佛用尽了她全身的力气,胸脯有了一个细微却清晰的起伏。
然后,她以无可挑剔的、近乎完美的礼仪,再次深深叩首。额头触碰到冰凉的金砖时,那冰冷的触感让她混乱而沸腾的思绪有了片刻的清明。
不知过去多久,群臣会审的公堂终于解散,空无一人。
堂内极静,顾云篱吸着气,缓缓调息。
围观许久的众人见状,都识趣地没有上前,任由她在缓慢消化现在的情绪。
御史台外,天色入暮,距离林胥被押下去已过了半个时辰。
这半个时辰内,顾云篱都未曾出来,林慕禾冷得打了个哆嗦:“不行,我还是想进去瞧瞧……”
后面几个人也七嘴八舌地说着,都十分担忧里面顾云篱的状况。
守门的胥吏对屋内的人也同情,没几句话,便放了她们入内。
人声渐没,一辆马车轻缓驶过。
“管事,现在怎么办?”
车帘后,小厮面如菜色,哆嗦着问。
“人呢,找到没?”
“没有,小夫……不是,沈□□跑了,昨夜就不见了!”
死死咬了咬牙,蔡旋深吸了一口气,浑身颤抖:“走!”
第259章 十六载恩仇,魂魄终于得见天日。
漆黑的大理石地板透着一股难以祛除的寒气,膝盖处受经由地板上涌的寒气,凉得已经快没了知觉。
只有这样彻骨的寒冷,才能让顾云篱清醒几分。
沉沉泄出一口气,她缓缓抬起手掌,被地板冻得冰凉的指尖泛红,切实传来冷到极致时的疼痛感让她冷静了几分。
“殿下——”林胥眉心骤然一颤,腿突得一软,便跪倒在地,还想开口辩解。
“不必再说了,右仆射,你为官数年,应当比我还清楚,私自豢兵是什么下场。”深吸了口气,李淮仪背手,又坐了回去。
面色惨白,林胥仰首,看向站在屏风边的林宣礼,眼中透着几丝不可置信。
“你其余罪行,如今我不便一一在此讲述,也算给你保全最后的面子,本想着,你若能大方承认,也不会有这么多事,浪费这么些人的精力与你在此辩论。”久久未曾发表过自己意见的李繁漪终于开口。
“你们有些人觉得,他罪不致此,如今呢?”
话音落在地上,宛如石子沉入大海,再也没有回音。
“这些事情,便不必在公堂审问了,”李繁漪挥袖,自座椅上起身,几个宫人见状,赶忙上前将屏风撤走。
一直隐于屏风后的两人显露出来,李繁漪面色严肃,眸色冰冷,看着跪伏在地的林胥,冷笑了一声:“右仆射审案之事铁骨铮铮,不肯下跪,如今却倒是跪得痛快。”
“大理寺和刑部还在等什么?数罪在此,还不速速将人押下去,再严加审问!?”
杜含得令,躬身便招来三四个胥吏入内,架起林胥就要向外拖。
“殿下!你们不能如此!我乃先帝钦点中书同平章事!”
顾云篱漠然,看着他被人强硬地拉起。
另一边,林宣礼死死攥着腰间的刀柄,抑制着想要上前阻拦的冲动。
这样戏剧性的场面,却没能引来任何一道怜悯的目光,林慕禾咬了咬唇,心情有些复杂,见此情形,只冷冷笑了一声。
“臣林胥!为大豊,为李氏江山,效忠十六余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没有功劳,亦有苦劳!”
李繁漪面无表情,立在台上,不怒自威。
“襄阳守城筹粮,是我林胥三日三夜不眠不休,才调齐了前线将士的救命粮草!”
“你与地方豪绅勾结,承诺三倍公银赔付,这些钱,我还没有同你算账,你反倒贼喊捉贼起来了!”
他怒极,挣扎之下,那几个胥吏竟然还拦不住他。
“你想卸磨杀驴,学鸟尽弓藏,不就是恨我站在太子殿下这边,不肯支持你女主登基吗!”
“李繁漪,究其根本,你罔顾人伦纲常,不也是篡逆之——”
“放肆!!”
“大胆狂徒!!”
数声怒喝同时炸响,整个宣政殿如同被投入了一颗惊雷,瞬间死寂,随即又爆发出巨大的哗然和难以置信的抽气声。所有大臣,无论先前站在哪一边,此刻都骇然变色,惊惧地看向御座之上。
林胥这番话,已经不是为自己开脱,而是赤裸裸地将皇位继承这个最敏感、最禁忌的话题,以最恶毒忤逆的方式,血淋淋地撕开在了所有人面前!
那几个架着他的胥吏也被这石破天惊的指控吓得魂飞魄散,手上的力道不自觉地松了几分,竟一时忘了动作。林胥趁此机会,身体向前一扑,虽未能挣脱,却用一种近乎癫狂的姿态,死死盯着李繁漪,仿佛要用这最后的诅咒,将她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只听“唰”得一声,刀光乍现,一把林胥极为熟悉的寒刀横亘在他眼前。
他双眸颤颤,仰头看去。
林宣礼正拔刀拦住他的去路,却不敢看他的眼睛:“父……右仆射,你逾矩了。”
“公堂之上,动什么刀枪?”李繁漪笑了笑,意味深长地看着一旁面色铁青的李淮仪。
“你说得不错。”令所有人没想到,她竟然大方承认了。
“帝位,孰人不向往?”缓步走下台阶,她轻笑,“淮仪无意、宗室无子,你先前以我无功而不愿,如今,你还能再说什么?”
“试问东京城中,除了我,还有谁比我更适合命主紫薇?!”
白崇山愈加感觉不对,及时开口:“殿下慎言!”
李淮仪面色发白,坐在轮椅上,呼吸都有些急促。
“拉下去。”好在,李繁漪再没有说旁的,一个转身,冷声下令。
看着自己亲儿子对自己拔刀相向,林胥恍然呆滞,一时间竟然没了反抗的力气,就这样任由自己被胥吏抬了下去。
顾云篱一行,挺直身子,如此目送着他狼狈地被拖走,直至消失在视野尽头。
沉冤昭雪,真相大白,但涌上前来的情绪却不是激动,而是一阵奇异的平静。
“顾云篱。”李繁漪的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响起,清晰而郑重。
顾云篱闻声,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深深跪伏于地,额头触碰到冰凉的金砖:“臣在。”
“云氏满门,”李繁漪一字一顿,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叹息,“沉冤十数载,血泪斑斑,天地同悲。今林胥罪证确凿,其构陷忠良、残害无辜之恶行昭然若揭。本宫心甚痛之!”
顾云篱掀起衣袍,在这公堂之上,第*一次下跪。
她顿了顿,目光转向肃立一旁的白崇山:“白大人。”
拖沓的脚步声渐渐消失在回廊尽头,白崇山抬手拂了拂袍袖,撑着椅臂缓缓起身。晨光穿透雕花窗棂,将他周身笼上一层金边,声音沉稳如洪钟般在大殿中回荡:“林胥罪证确凿,依律严惩。而昔日云家一案,实乃林胥蓄意构陷,如今真相大白,传令下去,特赦云家满门无罪!”
一旁,起草诏书的内侍正一字一顿地说着,字字入耳。
顾云篱依旧跪伏在地,姿势纹丝未动,仿佛一尊凝固的玉雕。她低垂着头,乌黑的发髻下,只能看见一小段苍白得近乎透明的脖颈。
然而,在她沉静如深海的眼眸深处,此刻却掀起了惊涛骇浪。
“云氏满门……清誉尽毁……”
——冰冷的诏书文字像一把生锈的钝刀,缓慢而残忍地割开了她记忆深处早已结痂的伤口。火光、哭喊、一面之后再无相见的双亲……无数破碎的画面瞬间涌入脑海,带着血腥和尘土的气息,几乎让她窒息。那灭门之夜的寒意,时隔多年,再次顺着脊椎蔓延至四肢百骸。
她等待了太久,久到几乎以为这只是一个虚幻的执念。一股难以言喻的洪流猛地冲撞着她的心防,不是狂喜,而是一种近乎眩晕的、迟来的、沉重的解脱。压在灵魂上那座名为“冤屈”的大山,终于在这一刻,被这煌煌天音撬动了一丝缝隙。她感到一阵虚脱般的无力,仿佛支撑她走到今日的那根绷紧的弦,骤然松弛。
殿内一片肃穆的寂静,唯有诏书的余音在回荡。群臣的目光或怜悯、或复杂、或探究地落在她身上。
顾云篱缓缓地、极其缓慢地抬起了头。
那张清丽的脸上,依旧没有泪痕纵横的狼狈,只有一种近乎冻结的苍白。
她的嘴唇抿成一条毫无血色的直线,下颚线绷得紧紧的,显露出极致的克制。
那双总是沉静如古井的眼眸,此刻却像暴风雨过后的寒潭,水光潋滟,深处翻涌着无法完全压抑的、深沉如海的悲恸与某种锐利如剑的意志。
短暂的沉默后,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那吸气的声音极其轻微,却仿佛用尽了她全身的力气,胸脯有了一个细微却清晰的起伏。
然后,她以无可挑剔的、近乎完美的礼仪,再次深深叩首。额头触碰到冰凉的金砖时,那冰冷的触感让她混乱而沸腾的思绪有了片刻的清明。
不知过去多久,群臣会审的公堂终于解散,空无一人。
堂内极静,顾云篱吸着气,缓缓调息。
围观许久的众人见状,都识趣地没有上前,任由她在缓慢消化现在的情绪。
御史台外,天色入暮,距离林胥被押下去已过了半个时辰。
这半个时辰内,顾云篱都未曾出来,林慕禾冷得打了个哆嗦:“不行,我还是想进去瞧瞧……”
后面几个人也七嘴八舌地说着,都十分担忧里面顾云篱的状况。
守门的胥吏对屋内的人也同情,没几句话,便放了她们入内。
人声渐没,一辆马车轻缓驶过。
“管事,现在怎么办?”
车帘后,小厮面如菜色,哆嗦着问。
“人呢,找到没?”
“没有,小夫……不是,沈□□跑了,昨夜就不见了!”
死死咬了咬牙,蔡旋深吸了一口气,浑身颤抖:“走!”
第259章 十六载恩仇,魂魄终于得见天日。
漆黑的大理石地板透着一股难以祛除的寒气,膝盖处受经由地板上涌的寒气,凉得已经快没了知觉。
只有这样彻骨的寒冷,才能让顾云篱清醒几分。
沉沉泄出一口气,她缓缓抬起手掌,被地板冻得冰凉的指尖泛红,切实传来冷到极致时的疼痛感让她冷静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