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刘知远连忙叩首:“臣明白了!谢陛下宽仁!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刘知远告退,匆匆赶往宫中。
卫樾随后也启程。
他有段日子没上朝了,此前定时定点形成的习惯被打乱,今日本就起晚了,又被刘知远耽误了会儿,朝臣们左等右等等不来陛下,忍不住和相熟的人交头接耳,担心陛下是不是忘了他自己说过今日复朝。
正窃窃私语着,有人来了,朝臣们探头一盼,又扫兴收回了目光——来的是廷尉刘知远罢了,陛下还是没到。
刘知远咬了咬牙,四下一打量,便朝韩有成走了过去。
见状,韩有成倒是有几分惊讶,念及此前被刘知远甩了面子,所以他语气冷淡:“刘大人倒是运气好,来迟不少,却正好陛下也还没来。”
刘知远叹了声气,压低声音道:“韩兄当真要同我生分了?我之前是做得过分了些……唉,实不相瞒,我还做了件对不住韩兄的事。”
韩有成皱眉:“你什么意思?”
“韩兄,你听了先别急着动怒,务必容我说完。”刘知远道,“你也知道,我这人谨小慎微惯了,所以那天才忙不迭想要和你撇清干系,而且后来我还……唉,我怕你惹怒陛下,回头陛下知道是我把立后圣旨的事告诉你的,牵连了我,所以……我私下找了陛下请罪,还把你那些放肆的话,跟陛下说了一点。”
韩有成正欲因为刘知远的胆小而冷笑,听着听着却脸色骤变:“你!”
“莫急莫急,韩兄容我说完。”刘知远连忙安抚,“我没全盘如实相告,只说了你觉得陛下立后的事荒唐、有心代替温太傅为陛下效忠……”
“你这说得还不够多?!”韩有成压低声音咬牙切齿。
刘知远说得跟真的一样:“可陛下没生气啊!”
韩有成一愣。
刘知远道:“大抵是温太傅辞世这事儿,让陛下没那喜怒无常的心气儿了,人虽然阴郁了些,但也沉稳不少。陛下听我说完,沉默片刻,竟说虽然背后妄议陛下乃大罪,但想来你韩有成也是个中直之臣,关于温太傅那些事的说法没什么错可挑,不过是不擅迂回作秀、直言快语罢了……陛下一高兴,竟连我都没有怪罪!”
韩有成不由得面露喜色:“当真?”
“当真啊!我十日前同陛下说的,你看这十日,陛下找过你麻烦吗?只是我先前顾忌面子,不好意思主动过府找你,今日若非没脸见你,我又怎么会来得这么迟?”刘知远说,“我如今万分配合韩兄的真知灼见,竟连陛下心性都拿捏如此之准!”
被这么吹捧,韩有成有些得意,偏又要端出不骄不躁的模样,笑着摆手:“哪里哪里,我也就是想赌一把罢了。也是运气好,回想起来的确,自打温太傅出事后,陛下就不爱降罪于人,仁德得很。不论如何,我引刘兄为挚友,如今我们能化解误会,我十分开心,过去的事,我们就都不要再提了!”
毕竟过去相熟多年,韩有成知道刘知远确实是个不敢惹事的性格,更没有编排圣上的胆量,所以他并未怀疑刘知远的话。
刘知远满脸真假参半的惭愧:“实在是我目光短浅、胆小如鼠,对不住韩兄了。”
听到他如此自贬,韩有成连忙反过来宽慰刘知远。
刘知远作出心有愧疚,所以迫不及待为韩有成助力的模样,突然说道:“但若是没旁的事,陛下好像也不便突然重用韩兄啊,免得引人猜忌了。这样想来,我都担心陛下虽然记住了韩兄,却仍然一时半会儿不会提拔……”
韩有成一听,觉得他说得十分有道理,于是琢磨了下,又说:“刘兄,趁陛下还没来,你帮我参谋参谋……既然陛下觉得我之前那些话言之有理,那我就当众再上谏一次,给陛下虚心纳谏的契机,如何?”
“好!韩兄果然有大智!如此一来,届时陛下顺势重用提拔韩兄,再合适不过,而且陛下也得了贤名,不至于落了面子。”刘知远先是顺着夸了一番,又迟疑道,“不过……”
韩有成追问:“不过什么?”
刘知远说:“只是我主观上的一点想法啊,你听听看,当然肯定还是你自己做主。”
“温太傅这事儿吧,丧礼都过了,盖棺定论了,你突然当众对陛下提起来,显得专门作对似的。倒不如趁着现在,其他大人不乏正好在聊温太傅的,你顺势同他们‘争执’一番,也不算突兀。待会儿陛下来了,哪怕没正好听着,也自有诸多见证者可以转述,而且陛下不在你还这样说,才显得真性情啊!”
韩有成被刘知远说服了。
刘知远看着他走向其他朝臣,抬手擦了擦额头的汗……对不住了,韩兄,陛下俨然要定了你的命,我只能博一个自保了。
“陛下怕是沉湎悲伤,忘了今日要上朝了。”有朝臣叹气,“听说陛下还没搬回宫里呢,还是住在太傅府,这成何体统啊。”
旁边的人摇了摇头:“也不便劝……其实想来,也只有温太傅敢劝陛下,还总能劝谏成功。”
“可不是吗,可惜了,温太傅英年早逝,本来仕途敞亮,人如其名,多温润如玉、惊才绝艳的一个人啊,就这么……唉,想想又觉得他这名字兴许也没起好,乍听叫人想到兰摧玉折,可不是个好意象……可惜了可惜了。”
“幸好陛下重视,身后事给足了殊荣,一国之君在帝师丧礼上一身素白,不是孝服也形同戴孝,丧礼规格有如国丧,若是温太傅在天有灵,也算有所宽慰了。”
“唉,人都不在了,死后殊荣……不过也比没有的好。说来温太傅也是可怜,年纪轻轻没了双亲,没过几年自己也没了……”
韩有成便是此时插的话:“确实怪可惜的。不过为着陛下考量,说句不好听的,我倒觉得温太傅,也就是琰王他如今不在了,未必不是好事。”
韩有成没收敛声音,周遭本来正在低语的人都听到了,纷纷难以置信侧目看来。
“太史令!莫要胡言乱语!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李丞相隔着一段距离,顾不得斯文,扬声喊道。
韩有成转身对他行了个礼:“丞相大人莫急,下官这话不好听,可未必不是实话吧?您不是也知道吗,陛下待温太傅的心意……”
李丞相和另外几个位高权重些的朝臣勃然变色。
御史大夫想要制止:“行了,越说越离谱,我等还是安安静静在此等候圣驾吧。”
“等等,韩大人有话就说清楚,莫要藏着掖着。”另有不知情的朝臣开口道。
这正和了韩有成的意,他顺势说下去:“我呢,与温太傅并无仇怨,对温太傅也没有恶意,只是就事论事,站在为陛下君威的角度考虑。”
“陛下过于器重这位帝师,但凡他开口指点政事,陛下没有不应的。他手中能动用的权柄滔天,一地郡守说杀就杀、抄家得干脆利落,虽说确实事出有因,那钱道真也确实该杀,但上报朝廷走正经处刑方为正道,帝师先斩后奏到如此境地,陛下竟毫不怪罪,甚至容不得别人稍微说一两句帝师的不是……长此以往,于君权威严不利啊!”
“你们不必如此看我,我敢想就敢说,你们敢说此前没担心过一点温太傅步赵曜后尘,成了有实的摄政王?”
李丞相沉着脸色:“韩大人可想过你这番话被陛下知道,会被如何处置?”
“丞相大人不必为下官担心,下官不过是直言快语、忠言逆耳罢了,陛下圣明,怎会惩处?”韩有成越说越有自信,这种被所有人注视的感觉让他有些飘忽起来。
有朝臣回:“陛下悼念哀痛未过,你此时说这番话,还敢笃定陛下不会降罪?”
韩有成道:“如今温太傅刚走,陛下不适应罢了,但正如此前温太傅离开雁安那半年,陛下也只是表面天威难测,实则赏罚分明、政事半点没有懈怠和胡来,你们何必这般不信任陛下,觉得他会就此颓丧下去?”
“要我说,先前反倒是温太傅回了雁安,与陛下闹别扭这几个月,让陛下的脾气更难伺候了,对待政事也不如往常冷静上心。所以我方才说,温太傅不在了,不一定不是好事。”
“他若是还在,陛下真封了他做诸侯王,那诸位想想,朝廷得乱成什么样子?只怕比从前赵曜摄政时还皇权旁落!我当真没有私心,句句都是为了陛下着想啊!”
其他朝臣都回以沉默,没弄清楚这太史令今日走的是什么路子,大庭广众说这些必然会触怒龙颜的话,他是嫌温太傅走得太孤单,迫不及待想去陪伴吗?
韩有成见其他人不说话,还以为他们是被自己镇住了,反驳不出话来。
便继续字字铿锵地说:“还有,陛下荒唐,鬼迷心窍,竟然意欲强娶帝师为后,于江山社稷不利啊!”
不知情的朝臣们错愕,掉了一地下巴。
李丞相他们觉得,已经看到韩有成的死期了。
刘知远告退,匆匆赶往宫中。
卫樾随后也启程。
他有段日子没上朝了,此前定时定点形成的习惯被打乱,今日本就起晚了,又被刘知远耽误了会儿,朝臣们左等右等等不来陛下,忍不住和相熟的人交头接耳,担心陛下是不是忘了他自己说过今日复朝。
正窃窃私语着,有人来了,朝臣们探头一盼,又扫兴收回了目光——来的是廷尉刘知远罢了,陛下还是没到。
刘知远咬了咬牙,四下一打量,便朝韩有成走了过去。
见状,韩有成倒是有几分惊讶,念及此前被刘知远甩了面子,所以他语气冷淡:“刘大人倒是运气好,来迟不少,却正好陛下也还没来。”
刘知远叹了声气,压低声音道:“韩兄当真要同我生分了?我之前是做得过分了些……唉,实不相瞒,我还做了件对不住韩兄的事。”
韩有成皱眉:“你什么意思?”
“韩兄,你听了先别急着动怒,务必容我说完。”刘知远道,“你也知道,我这人谨小慎微惯了,所以那天才忙不迭想要和你撇清干系,而且后来我还……唉,我怕你惹怒陛下,回头陛下知道是我把立后圣旨的事告诉你的,牵连了我,所以……我私下找了陛下请罪,还把你那些放肆的话,跟陛下说了一点。”
韩有成正欲因为刘知远的胆小而冷笑,听着听着却脸色骤变:“你!”
“莫急莫急,韩兄容我说完。”刘知远连忙安抚,“我没全盘如实相告,只说了你觉得陛下立后的事荒唐、有心代替温太傅为陛下效忠……”
“你这说得还不够多?!”韩有成压低声音咬牙切齿。
刘知远说得跟真的一样:“可陛下没生气啊!”
韩有成一愣。
刘知远道:“大抵是温太傅辞世这事儿,让陛下没那喜怒无常的心气儿了,人虽然阴郁了些,但也沉稳不少。陛下听我说完,沉默片刻,竟说虽然背后妄议陛下乃大罪,但想来你韩有成也是个中直之臣,关于温太傅那些事的说法没什么错可挑,不过是不擅迂回作秀、直言快语罢了……陛下一高兴,竟连我都没有怪罪!”
韩有成不由得面露喜色:“当真?”
“当真啊!我十日前同陛下说的,你看这十日,陛下找过你麻烦吗?只是我先前顾忌面子,不好意思主动过府找你,今日若非没脸见你,我又怎么会来得这么迟?”刘知远说,“我如今万分配合韩兄的真知灼见,竟连陛下心性都拿捏如此之准!”
被这么吹捧,韩有成有些得意,偏又要端出不骄不躁的模样,笑着摆手:“哪里哪里,我也就是想赌一把罢了。也是运气好,回想起来的确,自打温太傅出事后,陛下就不爱降罪于人,仁德得很。不论如何,我引刘兄为挚友,如今我们能化解误会,我十分开心,过去的事,我们就都不要再提了!”
毕竟过去相熟多年,韩有成知道刘知远确实是个不敢惹事的性格,更没有编排圣上的胆量,所以他并未怀疑刘知远的话。
刘知远满脸真假参半的惭愧:“实在是我目光短浅、胆小如鼠,对不住韩兄了。”
听到他如此自贬,韩有成连忙反过来宽慰刘知远。
刘知远作出心有愧疚,所以迫不及待为韩有成助力的模样,突然说道:“但若是没旁的事,陛下好像也不便突然重用韩兄啊,免得引人猜忌了。这样想来,我都担心陛下虽然记住了韩兄,却仍然一时半会儿不会提拔……”
韩有成一听,觉得他说得十分有道理,于是琢磨了下,又说:“刘兄,趁陛下还没来,你帮我参谋参谋……既然陛下觉得我之前那些话言之有理,那我就当众再上谏一次,给陛下虚心纳谏的契机,如何?”
“好!韩兄果然有大智!如此一来,届时陛下顺势重用提拔韩兄,再合适不过,而且陛下也得了贤名,不至于落了面子。”刘知远先是顺着夸了一番,又迟疑道,“不过……”
韩有成追问:“不过什么?”
刘知远说:“只是我主观上的一点想法啊,你听听看,当然肯定还是你自己做主。”
“温太傅这事儿吧,丧礼都过了,盖棺定论了,你突然当众对陛下提起来,显得专门作对似的。倒不如趁着现在,其他大人不乏正好在聊温太傅的,你顺势同他们‘争执’一番,也不算突兀。待会儿陛下来了,哪怕没正好听着,也自有诸多见证者可以转述,而且陛下不在你还这样说,才显得真性情啊!”
韩有成被刘知远说服了。
刘知远看着他走向其他朝臣,抬手擦了擦额头的汗……对不住了,韩兄,陛下俨然要定了你的命,我只能博一个自保了。
“陛下怕是沉湎悲伤,忘了今日要上朝了。”有朝臣叹气,“听说陛下还没搬回宫里呢,还是住在太傅府,这成何体统啊。”
旁边的人摇了摇头:“也不便劝……其实想来,也只有温太傅敢劝陛下,还总能劝谏成功。”
“可不是吗,可惜了,温太傅英年早逝,本来仕途敞亮,人如其名,多温润如玉、惊才绝艳的一个人啊,就这么……唉,想想又觉得他这名字兴许也没起好,乍听叫人想到兰摧玉折,可不是个好意象……可惜了可惜了。”
“幸好陛下重视,身后事给足了殊荣,一国之君在帝师丧礼上一身素白,不是孝服也形同戴孝,丧礼规格有如国丧,若是温太傅在天有灵,也算有所宽慰了。”
“唉,人都不在了,死后殊荣……不过也比没有的好。说来温太傅也是可怜,年纪轻轻没了双亲,没过几年自己也没了……”
韩有成便是此时插的话:“确实怪可惜的。不过为着陛下考量,说句不好听的,我倒觉得温太傅,也就是琰王他如今不在了,未必不是好事。”
韩有成没收敛声音,周遭本来正在低语的人都听到了,纷纷难以置信侧目看来。
“太史令!莫要胡言乱语!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李丞相隔着一段距离,顾不得斯文,扬声喊道。
韩有成转身对他行了个礼:“丞相大人莫急,下官这话不好听,可未必不是实话吧?您不是也知道吗,陛下待温太傅的心意……”
李丞相和另外几个位高权重些的朝臣勃然变色。
御史大夫想要制止:“行了,越说越离谱,我等还是安安静静在此等候圣驾吧。”
“等等,韩大人有话就说清楚,莫要藏着掖着。”另有不知情的朝臣开口道。
这正和了韩有成的意,他顺势说下去:“我呢,与温太傅并无仇怨,对温太傅也没有恶意,只是就事论事,站在为陛下君威的角度考虑。”
“陛下过于器重这位帝师,但凡他开口指点政事,陛下没有不应的。他手中能动用的权柄滔天,一地郡守说杀就杀、抄家得干脆利落,虽说确实事出有因,那钱道真也确实该杀,但上报朝廷走正经处刑方为正道,帝师先斩后奏到如此境地,陛下竟毫不怪罪,甚至容不得别人稍微说一两句帝师的不是……长此以往,于君权威严不利啊!”
“你们不必如此看我,我敢想就敢说,你们敢说此前没担心过一点温太傅步赵曜后尘,成了有实的摄政王?”
李丞相沉着脸色:“韩大人可想过你这番话被陛下知道,会被如何处置?”
“丞相大人不必为下官担心,下官不过是直言快语、忠言逆耳罢了,陛下圣明,怎会惩处?”韩有成越说越有自信,这种被所有人注视的感觉让他有些飘忽起来。
有朝臣回:“陛下悼念哀痛未过,你此时说这番话,还敢笃定陛下不会降罪?”
韩有成道:“如今温太傅刚走,陛下不适应罢了,但正如此前温太傅离开雁安那半年,陛下也只是表面天威难测,实则赏罚分明、政事半点没有懈怠和胡来,你们何必这般不信任陛下,觉得他会就此颓丧下去?”
“要我说,先前反倒是温太傅回了雁安,与陛下闹别扭这几个月,让陛下的脾气更难伺候了,对待政事也不如往常冷静上心。所以我方才说,温太傅不在了,不一定不是好事。”
“他若是还在,陛下真封了他做诸侯王,那诸位想想,朝廷得乱成什么样子?只怕比从前赵曜摄政时还皇权旁落!我当真没有私心,句句都是为了陛下着想啊!”
其他朝臣都回以沉默,没弄清楚这太史令今日走的是什么路子,大庭广众说这些必然会触怒龙颜的话,他是嫌温太傅走得太孤单,迫不及待想去陪伴吗?
韩有成见其他人不说话,还以为他们是被自己镇住了,反驳不出话来。
便继续字字铿锵地说:“还有,陛下荒唐,鬼迷心窍,竟然意欲强娶帝师为后,于江山社稷不利啊!”
不知情的朝臣们错愕,掉了一地下巴。
李丞相他们觉得,已经看到韩有成的死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