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燕儿回想了一下,也没看出六少爷到底有什么毛病,除了瘦小一些真没有旁的,却不敢继续追问,到底也是少爷的私事。她不知道内情,只说:“毕竟是入口的东西,许是不放心旁的人。”
这会银杏也出来了,手里却是空的,没有食盒。
“燕儿,少爷叫你下午屋内伺-候,你可千万小心一些。不懂的,多问朱砂。”燕儿惊讶,她这会可什么都不会呢,端端茶水都怕洒了。
“去吧,谁都是这样过来的。”像是知道燕儿心中所想,银杏多说了一句,便和碧玺相携去了。
朱砂也鼓励的对她点点头,悄声让她别怕。
“少爷有时候会心情不好,说话重了些,实则从来没有动手惩罚过丫鬟下人,只要不犯在刘妈妈手上,便都还好,下午自己小心些就是了。”
燕儿颇为忐忑的进屋,看到了更令人惊讶的一幕,彩金居然坐在刚才少爷坐过的小踏上吃着方才少爷用过的餐食。
这些,可是少爷用过的残羹冷炙啊……
“六少爷在内间,去伺-候吧,不用管我。”彩金的神态像是用着正常的一餐,一点勉强也没有,也未曾多说一句。
燕儿只能带着满心的疑惑走了。
到底是大户人家,这规矩着实是看不懂啊,看不懂。
燕儿继续向内走,到了起居的内室。
这也是她第一次来,她先环绕四周,大致打量了周围的环境,这才将注意力投到六少爷身上去。
六少爷端坐在床边,脚跟却没有落地。燕儿看那悬空的小脚就觉得很是可爱,这时她感觉少爷好像就是一个普通的漂亮小孩,她不由得走近,蹲在脚踏前,微微抬头,带着自然的笑意:“少爷,需要我做什么吗?”
六少爷撇了燕儿一眼,什么也没说,只是指指前方。
燕儿转身去看,是张矮桌,矮桌上有一个铜制仙鹤凌云的香炉和一碗药。
燕儿一眼注意到了那药碗,已经没冒热气了,应该早就已经可以喝了。
她端起药碗准备向少爷走去,却不料才刚动作就被徐允洄阻止了。
“慢着,”他看起来很不解:“谁要你端药过来了?”
燕儿一听就知道猜错了,但她也想不到其他了:“少爷,您不是要喝药吗?这药看起来已经不烫了。”
话一出口,燕儿就暗道糟糕,方才朱砂特地提醒了少爷不爱喝药的事情,她却忘了。
徐允洄冷哼一声,表情不算好看:“怎么,你很希望我喝?”他清楚这傻不愣登的丫头什么也不知道,但谁让他应该表现的心情不好呢,撞上就算她倒霉吧。
燕儿想起隔壁怕喝药的婆婆,其实不想喝药也不算什么难以启齿的事情吧,毕竟,药就是很难喝啊。
“若不是什么要紧的药,不喝也没关系的。”燕儿心里忐忑,害怕自己说错话,但她确实没有一定要劝少爷喝药的理由。
徐允洄笑了,但他的目光却很幽深,他直勾勾地和燕儿对视,好像在分辨她说的话是不是出自真心:“你可真大胆,旁的丫鬟可都劝我要保重身体。”
燕儿不会使用巧妙的言语去找补,于是就跟少爷说了隔壁家刘婆婆的故事:“奴婢家隔壁有个老婆婆,今年六十九了,人都说人到七十古来稀。因此她家的小辈格外紧张她的身体,特别孝顺,总是一旬日便请医师去家里把脉,每每呢医师总要说婆婆身体有些小毛病,就要开些药。”
想到当时的情景,燕儿也觉得忍俊不禁:“刘婆婆最怕吃药,因此每每医师开了药都不想吃,以前奴婢在家时,有一次听到刘婆婆在哀嚎:不如立时死了算了,哪个好人日日吃药。”
燕儿抬头,毫不避让地望着六少爷,很是坦荡:“所以少爷,怕吃药也没有什么的。少吃一两回,更没什么了。”
徐允洄上身微微靠近燕儿,显然是被燕儿的讲述吸引了,但他说出的话却让燕儿颇为疑惑:“可孝则是顺。不能顺母亲的意,怎么能算是孝呢?”
燕儿疑惑,燕儿不解,燕儿发问:“少爷……可隔壁一家人确实很是孝顺呀!”
“母亲为了不吃药都口出恶言了,却仍旧不听,强逼母亲吃药,这样也算孝顺?”他冷哼一声,对燕儿所讲的话表现出相当程度的不以为然。
方才还有些和谐的气氛,瞬间冷下来。
第6章
◎江城的春(修1次)◎
“这……娘跟我说过吃药特别耗费钱财,如果不是儿孙孝顺,又怎会积年累月的给刘婆婆调养呢?”燕儿完全不认同徐允洄说的,一时间都忘了他们之间主奴的差距,忍不住反驳。
她觉得刘婆婆只是在开玩笑呀,并不是真的寻死觅活的。少爷怎么能仅凭只言片语就定别人的罪呢。
“那你又为何跟我说不吃药也可以呢,若我这是救命的药呢?也可以想不吃便不吃?”
徐允洄饶有兴致地盯着燕儿,像是一只鹰隼紧盯着自己的猎物,专注、冷冽。
他本来只是习惯性表演一下心情不好,但燕儿居然敢反驳,倒让他真的有了些兴趣。
燕儿被问住了,她觉得救命的药还是要吃,但是如果一个人确实不愿意吃,那到底该不该逼着他吃呢?
她也有过生病却不愿意吃药的时候,每每这种时候,娘就对她格外有耐心,将她哄的迷迷糊糊,也就吃了,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被问不吃又如何这种问题。
“燕儿也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了,少爷问的问题好奇怪……”她想解释刘婆婆并不是被强逼喝药的,但是她也没有证据去说刘婆婆心里确实没有不舒服。
燕儿虽然经常去刘家,也见过刘婆婆,但从来没有见过她喝药的样子,只是在家里听见过呼喊和争执。
想也知道,家丑不可外扬,便是婆媳有争执,又怎么会表现在外头。
“我还是觉得刘婆婆不是被逼的,等旬日回家,我直接去问婆婆是怎么想的。”燕儿本来是十分坚定的反驳,但看着徐允洄又渐渐气弱,最终还是不太确定地说出这句话。
理智回归后,她这才想起是反驳了主子。她小心翼翼觑着少爷的脸色,生害怕下一句就是少爷发脾气罚她。
却惊讶发现,少爷的脸上露出一抹似有似无的笑容,倒是比之前脸色好看许多,他目光在燕儿身上游荡了几个来回,也不知道是在看什么。
燕儿觉得自己身上的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他才不慌不忙的说了句:“也可,你便去问问,回来跟我说说。”
燕儿觉得少爷真的很奇怪,但要说哪里奇怪,好像也说不上来。她总感觉少爷有点阴晴不定,说的话也奇奇怪怪的,或者这就是朱砂说的,心情不好,嘴上不饶人?
这样便是小主子里面脾气最好的?那其他的少爷小姐呢,是天天打骂下人就饭吃吗?
看来徐府生活,大不易啊。
燕儿才来一天就感受到了,下人在府里的地位。
“给我脱靴吧,我要休息一炷香的时间。”
燕儿蹲在徐允洄身前,用力拔出靴子,把少爷的脚放进被衾,这才抬头看向少爷:“要不今天暂时换位姐姐来,等我学几天再来伺-候少爷?”
她怕六少爷误会,连忙找补:“实在是我感觉不出一炷香是多久,点一炷香也不知道东西在哪,别误了少爷休息。”
徐允洄自己脱了外衫,递给燕儿,便闭上眼浅寐:“我看你挺会讲故事的,就讲讲你是哪里人、怎么进府的事情吧。”
燕儿把外衫挂到另一侧墨青色衣架上后,又蹲回脚踏上,见少爷依旧闭着眼没什么反应,她悄悄的将屁-股挪到脚踏上,心里暗叹终于可以歇会儿了。
“燕儿的老家在江城城郊的庄子上,本来是徐家的庄奴。后来因为爹去世了,娘便带着我来城里定居。我们买了一处小宅,就在泠河边上,少爷你一定去过泠河游玩吧。”她隐去了李父去世的原因,只专心回想幼年的事情,声音越来越柔和,带着喜悦。
她私以为江城最美的时节就是春天,细长泠河静默的穿城而过,河堤两岸杨柳青青,新生的柔嫩枝条倒映在河面上,让河水也染上翡翠般的绿色,一条‘翠河’便潺潺向东流去。
若是能乘船顺流而下,便能轻易嗅到河东酒楼食肆香味扑鼻、看到河西杂耍唱戏目不暇接、听到两岸人声鼎沸,每一幕都是令人惊叹的烟火人间。
“春天的时候到处都是五颜六色的花朵,可美了。”
徐允洄像是睡着了一般,没有回应。
燕儿调整了一下坐姿,几乎就是侧坐在脚踏上,她自顾自地低语道:“我家里就有一颗大梨树,每到春日,就是一树洁白的花,还有香气,等到夏天就有清甜可口的青梨吃。就是有点高,每次要摘,都要拿好长一根竹竿把果子戳下来,一不小心,还会砸到自己,嘿嘿。”
燕儿一停下,霎时间屋内就安静下来,风吹过竹林,传来的阵阵沙沙声清晰可闻。
这会银杏也出来了,手里却是空的,没有食盒。
“燕儿,少爷叫你下午屋内伺-候,你可千万小心一些。不懂的,多问朱砂。”燕儿惊讶,她这会可什么都不会呢,端端茶水都怕洒了。
“去吧,谁都是这样过来的。”像是知道燕儿心中所想,银杏多说了一句,便和碧玺相携去了。
朱砂也鼓励的对她点点头,悄声让她别怕。
“少爷有时候会心情不好,说话重了些,实则从来没有动手惩罚过丫鬟下人,只要不犯在刘妈妈手上,便都还好,下午自己小心些就是了。”
燕儿颇为忐忑的进屋,看到了更令人惊讶的一幕,彩金居然坐在刚才少爷坐过的小踏上吃着方才少爷用过的餐食。
这些,可是少爷用过的残羹冷炙啊……
“六少爷在内间,去伺-候吧,不用管我。”彩金的神态像是用着正常的一餐,一点勉强也没有,也未曾多说一句。
燕儿只能带着满心的疑惑走了。
到底是大户人家,这规矩着实是看不懂啊,看不懂。
燕儿继续向内走,到了起居的内室。
这也是她第一次来,她先环绕四周,大致打量了周围的环境,这才将注意力投到六少爷身上去。
六少爷端坐在床边,脚跟却没有落地。燕儿看那悬空的小脚就觉得很是可爱,这时她感觉少爷好像就是一个普通的漂亮小孩,她不由得走近,蹲在脚踏前,微微抬头,带着自然的笑意:“少爷,需要我做什么吗?”
六少爷撇了燕儿一眼,什么也没说,只是指指前方。
燕儿转身去看,是张矮桌,矮桌上有一个铜制仙鹤凌云的香炉和一碗药。
燕儿一眼注意到了那药碗,已经没冒热气了,应该早就已经可以喝了。
她端起药碗准备向少爷走去,却不料才刚动作就被徐允洄阻止了。
“慢着,”他看起来很不解:“谁要你端药过来了?”
燕儿一听就知道猜错了,但她也想不到其他了:“少爷,您不是要喝药吗?这药看起来已经不烫了。”
话一出口,燕儿就暗道糟糕,方才朱砂特地提醒了少爷不爱喝药的事情,她却忘了。
徐允洄冷哼一声,表情不算好看:“怎么,你很希望我喝?”他清楚这傻不愣登的丫头什么也不知道,但谁让他应该表现的心情不好呢,撞上就算她倒霉吧。
燕儿想起隔壁怕喝药的婆婆,其实不想喝药也不算什么难以启齿的事情吧,毕竟,药就是很难喝啊。
“若不是什么要紧的药,不喝也没关系的。”燕儿心里忐忑,害怕自己说错话,但她确实没有一定要劝少爷喝药的理由。
徐允洄笑了,但他的目光却很幽深,他直勾勾地和燕儿对视,好像在分辨她说的话是不是出自真心:“你可真大胆,旁的丫鬟可都劝我要保重身体。”
燕儿不会使用巧妙的言语去找补,于是就跟少爷说了隔壁家刘婆婆的故事:“奴婢家隔壁有个老婆婆,今年六十九了,人都说人到七十古来稀。因此她家的小辈格外紧张她的身体,特别孝顺,总是一旬日便请医师去家里把脉,每每呢医师总要说婆婆身体有些小毛病,就要开些药。”
想到当时的情景,燕儿也觉得忍俊不禁:“刘婆婆最怕吃药,因此每每医师开了药都不想吃,以前奴婢在家时,有一次听到刘婆婆在哀嚎:不如立时死了算了,哪个好人日日吃药。”
燕儿抬头,毫不避让地望着六少爷,很是坦荡:“所以少爷,怕吃药也没有什么的。少吃一两回,更没什么了。”
徐允洄上身微微靠近燕儿,显然是被燕儿的讲述吸引了,但他说出的话却让燕儿颇为疑惑:“可孝则是顺。不能顺母亲的意,怎么能算是孝呢?”
燕儿疑惑,燕儿不解,燕儿发问:“少爷……可隔壁一家人确实很是孝顺呀!”
“母亲为了不吃药都口出恶言了,却仍旧不听,强逼母亲吃药,这样也算孝顺?”他冷哼一声,对燕儿所讲的话表现出相当程度的不以为然。
方才还有些和谐的气氛,瞬间冷下来。
第6章
◎江城的春(修1次)◎
“这……娘跟我说过吃药特别耗费钱财,如果不是儿孙孝顺,又怎会积年累月的给刘婆婆调养呢?”燕儿完全不认同徐允洄说的,一时间都忘了他们之间主奴的差距,忍不住反驳。
她觉得刘婆婆只是在开玩笑呀,并不是真的寻死觅活的。少爷怎么能仅凭只言片语就定别人的罪呢。
“那你又为何跟我说不吃药也可以呢,若我这是救命的药呢?也可以想不吃便不吃?”
徐允洄饶有兴致地盯着燕儿,像是一只鹰隼紧盯着自己的猎物,专注、冷冽。
他本来只是习惯性表演一下心情不好,但燕儿居然敢反驳,倒让他真的有了些兴趣。
燕儿被问住了,她觉得救命的药还是要吃,但是如果一个人确实不愿意吃,那到底该不该逼着他吃呢?
她也有过生病却不愿意吃药的时候,每每这种时候,娘就对她格外有耐心,将她哄的迷迷糊糊,也就吃了,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被问不吃又如何这种问题。
“燕儿也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了,少爷问的问题好奇怪……”她想解释刘婆婆并不是被强逼喝药的,但是她也没有证据去说刘婆婆心里确实没有不舒服。
燕儿虽然经常去刘家,也见过刘婆婆,但从来没有见过她喝药的样子,只是在家里听见过呼喊和争执。
想也知道,家丑不可外扬,便是婆媳有争执,又怎么会表现在外头。
“我还是觉得刘婆婆不是被逼的,等旬日回家,我直接去问婆婆是怎么想的。”燕儿本来是十分坚定的反驳,但看着徐允洄又渐渐气弱,最终还是不太确定地说出这句话。
理智回归后,她这才想起是反驳了主子。她小心翼翼觑着少爷的脸色,生害怕下一句就是少爷发脾气罚她。
却惊讶发现,少爷的脸上露出一抹似有似无的笑容,倒是比之前脸色好看许多,他目光在燕儿身上游荡了几个来回,也不知道是在看什么。
燕儿觉得自己身上的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他才不慌不忙的说了句:“也可,你便去问问,回来跟我说说。”
燕儿觉得少爷真的很奇怪,但要说哪里奇怪,好像也说不上来。她总感觉少爷有点阴晴不定,说的话也奇奇怪怪的,或者这就是朱砂说的,心情不好,嘴上不饶人?
这样便是小主子里面脾气最好的?那其他的少爷小姐呢,是天天打骂下人就饭吃吗?
看来徐府生活,大不易啊。
燕儿才来一天就感受到了,下人在府里的地位。
“给我脱靴吧,我要休息一炷香的时间。”
燕儿蹲在徐允洄身前,用力拔出靴子,把少爷的脚放进被衾,这才抬头看向少爷:“要不今天暂时换位姐姐来,等我学几天再来伺-候少爷?”
她怕六少爷误会,连忙找补:“实在是我感觉不出一炷香是多久,点一炷香也不知道东西在哪,别误了少爷休息。”
徐允洄自己脱了外衫,递给燕儿,便闭上眼浅寐:“我看你挺会讲故事的,就讲讲你是哪里人、怎么进府的事情吧。”
燕儿把外衫挂到另一侧墨青色衣架上后,又蹲回脚踏上,见少爷依旧闭着眼没什么反应,她悄悄的将屁-股挪到脚踏上,心里暗叹终于可以歇会儿了。
“燕儿的老家在江城城郊的庄子上,本来是徐家的庄奴。后来因为爹去世了,娘便带着我来城里定居。我们买了一处小宅,就在泠河边上,少爷你一定去过泠河游玩吧。”她隐去了李父去世的原因,只专心回想幼年的事情,声音越来越柔和,带着喜悦。
她私以为江城最美的时节就是春天,细长泠河静默的穿城而过,河堤两岸杨柳青青,新生的柔嫩枝条倒映在河面上,让河水也染上翡翠般的绿色,一条‘翠河’便潺潺向东流去。
若是能乘船顺流而下,便能轻易嗅到河东酒楼食肆香味扑鼻、看到河西杂耍唱戏目不暇接、听到两岸人声鼎沸,每一幕都是令人惊叹的烟火人间。
“春天的时候到处都是五颜六色的花朵,可美了。”
徐允洄像是睡着了一般,没有回应。
燕儿调整了一下坐姿,几乎就是侧坐在脚踏上,她自顾自地低语道:“我家里就有一颗大梨树,每到春日,就是一树洁白的花,还有香气,等到夏天就有清甜可口的青梨吃。就是有点高,每次要摘,都要拿好长一根竹竿把果子戳下来,一不小心,还会砸到自己,嘿嘿。”
燕儿一停下,霎时间屋内就安静下来,风吹过竹林,传来的阵阵沙沙声清晰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