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一般商队都会拉上几个顺路的人,一方面是赚些额外的钱,另一方面也是人手不足的情况的可以拉些男丁做事。周氏他们两个女眷是靠给钱大方才上得车,徐允洄也没心情去做这些事,因此他们上了车厢一下就没事了。
徐允洄坐在左边,燕儿在中间,周氏在右边。三人一个车厢是有点拥挤的,加上徐允洄看起来瘦条条的,个子却大,就更逼仄了。
他坐了片刻,实在是硌得慌。干脆打开一块包袱皮,垫在脚下的地方,席地而坐。
“哎……”燕儿本想拉他起来,但不得不说徐允洄走了之后,她跟娘就一点不挤了,她默默收回伸出的双手,看了娘一眼。
周氏装作没有看到,她觉得男人糙一点没什么问题,还算这小子有眼色。
马车很颠簸,而且这是专门拉货的,车厢很小,也没有铺上减震的坐垫。燕儿坐了一会就感觉屁-股痛,但她只能忍着,这样的旅程要持续几天。
徐允洄自然也是痛的,不仅痛,还腿酸。他个子高,自然腿就长,为了不抵着两位女眷,他很不得体的盘腿坐着,然后每过一刻左右就得换个姿势。
但他并未抱怨,徐允洄很清楚,他选了一条很艰辛的道路,赶路的这些不适,不过是开头。日后,他会有更多的不适,更多的磋磨,甚至是……更多的后悔。
燕儿知道他几乎没有受过这样的委屈,关心道:“少爷,要不我们换个位置?”
徐允洄摇头,回头看看车帘处,小声提醒燕儿:“叫错了。”
“啊?”燕儿没听清,周氏在旁边补了一句:“这不是你夫君吗?”
燕儿立刻羞低下头,但她知道在外面可不能叫错了,从今往后,世界上再没有徐允洄这个人了,她不能再叫他少爷。
徐允洄只看着她笑,便是为了此刻,他才有勇气踏上这一条不归路的。他没有给自己留退路,他不允许自己后悔。
三人都强忍着捱到了傍晚,车队会在附近的庄子上休息。晚上他们是不会赶路的,为了明天继续赶路,他们会花钱租用村子里的空房休息。
当然他们不会付徐允洄他们一家的钱,毕竟也只收了车费嘛。徐允洄便只能下车,跟村长谈下两间房。
不过有些尴尬的是,徐允洄得跟燕儿睡一间房了,不是以前他们一个睡床一个睡脚踏的共处一室,而是手挨手脚挨脚的同床共枕。
燕儿犹豫的看向周氏,周氏摇摇头,哪有新婚夫妻分房睡的。
燕儿便没有办法,她知道现在他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赶快到瑚城,在此之前,最好不要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说好价钱之后,周氏独自一间房,燕儿牵着徐允洄的袖子跟他回了一间房,车队里成婚了的男子看着这对小夫妻露出了兴味的笑容。
燕儿在进屋之前听到了他们的窃窃私语:“真是郎才女貌的一对……”
她瞧了徐允洄一眼,美滋滋的接下了这评语,她终于能光明正大的和少爷成为一对了。
第62章
◎徐家反应◎
另一边,徐府终于发现他们丢了一位少爷,满府震动,炸开窝了。
徐老太爷坐在主屋发脾气,他年纪大了就越发讲究修身养性,平日很少发脾气。就算老太太又想了什么刁钻主意来折腾他,他也不过转身走了便是,反正都是些妇人手段,无聊至极。
但今日他可谈不上什么和蔼,他眼神像刀锋似的一个个扫过台下两旁坐着得他的‘孝子贤孙’、‘佳儿佳妇’们。
“不见了?什么叫不见了?”
二老爷难得在场,他手里捏着一封信。下午罗林就带去给他,他还觉得有点稀奇,但并未当场拆开看,而是等二太太焦急的找到他说允洄不见了的时候,他才想起这封信。
但他抖着手看完这封信的时候,他心里简直比数九寒冬还冷,允洄居然说他要出家了。
是的,徐允洄说的是他要出家,至于为什么燕儿一家也找不到人,他不知道,反正他就是去出家了,信不信随便他们。
他没有蠢到说自己是私奔了,但估计徐家人后面会会回过神来,不过那都是之后的事情了,而且他们也不会承认。
“允洄说,他看破红尘,要……要出家。”二老爷擦擦额头上的汗,他从年轻的时候就是个草包,徐老太爷早已对他失望了,但他没想到这个儿子还能无知到这种地步。
“你居然会相信这样的借口?你儿子你不了解?”徐老太爷简直太失望了,对徐允洄失望,对二老爷失望,对这满堂坐着的儿孙都失望。
“你的儿子、”他手点二老爷、二太太:“你的兄弟、”他移向徐允满,而后他用一种强压着怒意的声音喊到:“还有你们的主子!”
朱砂、罗林等人一次跪在堂中,他们也慌乱得不知如何是好,每个人都脸色惨白。
“居然没有一个人发现他的异常。好好好。”他气急,等到徐允洄已经失踪一天了,众人才七嘴八舌对出,六少爷这一两月支出了几百两银钱;六少爷最近总是不喜欢人跟着;
朱砂木然的低头,她不知道为什么少爷会走,她真的没有发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但她知道一点,少爷如果找不回来的话,她也许就没有命活着了。
她用一种垂死的心态听着堂上的主子们交谈,就这么等着他们什么时候想起来处理他们。
“要不报官吧。”三老爷徐玉玮提议,他觉得这么干坐着也没什么用。人都不知道跑哪里去了,关键是还有跟宁家的婚约呢,新郎出家了,这让他们徐家怎么交代?
二太太慌乱阻止:“别,这事情若是见光,旁人会如何议论我徐家。”她到不是全为这徐允满的婚事,她深知名声的重要性:“父亲,允洄是不懂事,但徐家还有这么多儿郎啊,怎么能为他一人丢了积年的好名声?”
二老爷也磕磕绊绊的劝道,他看了徐允洄的家书,里面除了抱歉就是替他的奴仆们求情:“允洄,哎。我也不知道他为何会这样,但他已经走了,一天可够他换个城生活了,而且我们也不知道他最后要跑到哪里去。何必……”他知道自己后面要说的话有些凉薄,但他作为父亲是可以讲的:“何必为了一个逆子,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呢?”
徐老太爷冷哼一声,徐老太太今日居然也在,她对徐允洄的关心很复杂,但终究是关心的。
“那你们来说,这事要怎么解决?”老太太是想把徐允洄找回来的,二老爷就这么两个儿子,允洄走了,这让老二的面子怎么过得去。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谁都说不出口。他们不是没想到办法,是不敢说出来,他们都是徐允洄的长辈或者兄弟,谁开口说不找他,就显得太凉薄了。
“悄悄的找吧?”五少爷缩头缩脑的提议,他跟徐允洄关系比较好,但也没好到为他两肋插刀的份上,提议去找他已经他冒着风险说出的。
徐老太爷没好气的说:“怎么悄悄?去跟旁人说,我徐家丢了少爷?”
徐允清便不说话了。
徐允满不在乎,谁知道呢徐允洄这小子居然干得出这种事,倒是让他高看了一眼,他手里把玩着自己新买的玉佩:“要不就算了,他不是要出家吗,等他去呗。等他吃了苦,迟早要回来的。”
他这句话可算捅开了话匣子,众人纷纷赞同,主题就是徐允洄吃不了苦,总要回来的。
“宁家的婚事怎么办?”三老爷开口。
满堂寂静,都低着头,等徐老太爷发火,他们就是不知道怎么办啊。
徐老太爷心里堵得慌,本来就没有几个成材的儿孙,现在最有灵性的一个已经离家出走了。便是徐允洄将来回来,也是废掉的良才,再也不可能被徐家众人信任了。
“既然离开了,就不可能再回来。”徐老太爷把这件事敲定了,他是徐允洄的祖父,自然看重他。但他不是徐允洄一人的祖父,或者说他的角色不止是祖父,他是徐家的家主,必须要为徐家的未来负责。
徐家不能出现一个逃家的子孙,不管是出家还是旁的什么,都不可以。他必须要告诫自己的子孙,不是任何错误家族都会原谅都会兜底。
离开,是彻彻底底的背叛。这样的子孙,他宁愿从未有过。
“就等三天,三天他自己不回来,就去官府报他的死讯。”徐老太爷说这句话说得斩钉截铁,众人却觉得心里发寒。
就连徐允满都觉得这个决定实在是太狠心了点,但他不可能为徐允洄说情。
只有二老爷顶着徐老太爷锐利的眼神:“这不好吧,不如就报个生病,跟宁家解除婚约罢了。”
“他没有给自己留后路,我凭什么要给他留?”徐老太爷一定要把这样的年头遏制住,如果徐允洄不罚,那其他子孙效仿他,这个可以不打招呼出去游学,那个可以心情不爽就数日不归,这家里不乱了套了。
“老二,你就当没有这个儿子,知道吗?”他眼神冷冰冰的,二老爷打了个寒颤,不敢再多说一句。
徐允洄坐在左边,燕儿在中间,周氏在右边。三人一个车厢是有点拥挤的,加上徐允洄看起来瘦条条的,个子却大,就更逼仄了。
他坐了片刻,实在是硌得慌。干脆打开一块包袱皮,垫在脚下的地方,席地而坐。
“哎……”燕儿本想拉他起来,但不得不说徐允洄走了之后,她跟娘就一点不挤了,她默默收回伸出的双手,看了娘一眼。
周氏装作没有看到,她觉得男人糙一点没什么问题,还算这小子有眼色。
马车很颠簸,而且这是专门拉货的,车厢很小,也没有铺上减震的坐垫。燕儿坐了一会就感觉屁-股痛,但她只能忍着,这样的旅程要持续几天。
徐允洄自然也是痛的,不仅痛,还腿酸。他个子高,自然腿就长,为了不抵着两位女眷,他很不得体的盘腿坐着,然后每过一刻左右就得换个姿势。
但他并未抱怨,徐允洄很清楚,他选了一条很艰辛的道路,赶路的这些不适,不过是开头。日后,他会有更多的不适,更多的磋磨,甚至是……更多的后悔。
燕儿知道他几乎没有受过这样的委屈,关心道:“少爷,要不我们换个位置?”
徐允洄摇头,回头看看车帘处,小声提醒燕儿:“叫错了。”
“啊?”燕儿没听清,周氏在旁边补了一句:“这不是你夫君吗?”
燕儿立刻羞低下头,但她知道在外面可不能叫错了,从今往后,世界上再没有徐允洄这个人了,她不能再叫他少爷。
徐允洄只看着她笑,便是为了此刻,他才有勇气踏上这一条不归路的。他没有给自己留退路,他不允许自己后悔。
三人都强忍着捱到了傍晚,车队会在附近的庄子上休息。晚上他们是不会赶路的,为了明天继续赶路,他们会花钱租用村子里的空房休息。
当然他们不会付徐允洄他们一家的钱,毕竟也只收了车费嘛。徐允洄便只能下车,跟村长谈下两间房。
不过有些尴尬的是,徐允洄得跟燕儿睡一间房了,不是以前他们一个睡床一个睡脚踏的共处一室,而是手挨手脚挨脚的同床共枕。
燕儿犹豫的看向周氏,周氏摇摇头,哪有新婚夫妻分房睡的。
燕儿便没有办法,她知道现在他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赶快到瑚城,在此之前,最好不要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说好价钱之后,周氏独自一间房,燕儿牵着徐允洄的袖子跟他回了一间房,车队里成婚了的男子看着这对小夫妻露出了兴味的笑容。
燕儿在进屋之前听到了他们的窃窃私语:“真是郎才女貌的一对……”
她瞧了徐允洄一眼,美滋滋的接下了这评语,她终于能光明正大的和少爷成为一对了。
第62章
◎徐家反应◎
另一边,徐府终于发现他们丢了一位少爷,满府震动,炸开窝了。
徐老太爷坐在主屋发脾气,他年纪大了就越发讲究修身养性,平日很少发脾气。就算老太太又想了什么刁钻主意来折腾他,他也不过转身走了便是,反正都是些妇人手段,无聊至极。
但今日他可谈不上什么和蔼,他眼神像刀锋似的一个个扫过台下两旁坐着得他的‘孝子贤孙’、‘佳儿佳妇’们。
“不见了?什么叫不见了?”
二老爷难得在场,他手里捏着一封信。下午罗林就带去给他,他还觉得有点稀奇,但并未当场拆开看,而是等二太太焦急的找到他说允洄不见了的时候,他才想起这封信。
但他抖着手看完这封信的时候,他心里简直比数九寒冬还冷,允洄居然说他要出家了。
是的,徐允洄说的是他要出家,至于为什么燕儿一家也找不到人,他不知道,反正他就是去出家了,信不信随便他们。
他没有蠢到说自己是私奔了,但估计徐家人后面会会回过神来,不过那都是之后的事情了,而且他们也不会承认。
“允洄说,他看破红尘,要……要出家。”二老爷擦擦额头上的汗,他从年轻的时候就是个草包,徐老太爷早已对他失望了,但他没想到这个儿子还能无知到这种地步。
“你居然会相信这样的借口?你儿子你不了解?”徐老太爷简直太失望了,对徐允洄失望,对二老爷失望,对这满堂坐着的儿孙都失望。
“你的儿子、”他手点二老爷、二太太:“你的兄弟、”他移向徐允满,而后他用一种强压着怒意的声音喊到:“还有你们的主子!”
朱砂、罗林等人一次跪在堂中,他们也慌乱得不知如何是好,每个人都脸色惨白。
“居然没有一个人发现他的异常。好好好。”他气急,等到徐允洄已经失踪一天了,众人才七嘴八舌对出,六少爷这一两月支出了几百两银钱;六少爷最近总是不喜欢人跟着;
朱砂木然的低头,她不知道为什么少爷会走,她真的没有发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但她知道一点,少爷如果找不回来的话,她也许就没有命活着了。
她用一种垂死的心态听着堂上的主子们交谈,就这么等着他们什么时候想起来处理他们。
“要不报官吧。”三老爷徐玉玮提议,他觉得这么干坐着也没什么用。人都不知道跑哪里去了,关键是还有跟宁家的婚约呢,新郎出家了,这让他们徐家怎么交代?
二太太慌乱阻止:“别,这事情若是见光,旁人会如何议论我徐家。”她到不是全为这徐允满的婚事,她深知名声的重要性:“父亲,允洄是不懂事,但徐家还有这么多儿郎啊,怎么能为他一人丢了积年的好名声?”
二老爷也磕磕绊绊的劝道,他看了徐允洄的家书,里面除了抱歉就是替他的奴仆们求情:“允洄,哎。我也不知道他为何会这样,但他已经走了,一天可够他换个城生活了,而且我们也不知道他最后要跑到哪里去。何必……”他知道自己后面要说的话有些凉薄,但他作为父亲是可以讲的:“何必为了一个逆子,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呢?”
徐老太爷冷哼一声,徐老太太今日居然也在,她对徐允洄的关心很复杂,但终究是关心的。
“那你们来说,这事要怎么解决?”老太太是想把徐允洄找回来的,二老爷就这么两个儿子,允洄走了,这让老二的面子怎么过得去。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谁都说不出口。他们不是没想到办法,是不敢说出来,他们都是徐允洄的长辈或者兄弟,谁开口说不找他,就显得太凉薄了。
“悄悄的找吧?”五少爷缩头缩脑的提议,他跟徐允洄关系比较好,但也没好到为他两肋插刀的份上,提议去找他已经他冒着风险说出的。
徐老太爷没好气的说:“怎么悄悄?去跟旁人说,我徐家丢了少爷?”
徐允清便不说话了。
徐允满不在乎,谁知道呢徐允洄这小子居然干得出这种事,倒是让他高看了一眼,他手里把玩着自己新买的玉佩:“要不就算了,他不是要出家吗,等他去呗。等他吃了苦,迟早要回来的。”
他这句话可算捅开了话匣子,众人纷纷赞同,主题就是徐允洄吃不了苦,总要回来的。
“宁家的婚事怎么办?”三老爷开口。
满堂寂静,都低着头,等徐老太爷发火,他们就是不知道怎么办啊。
徐老太爷心里堵得慌,本来就没有几个成材的儿孙,现在最有灵性的一个已经离家出走了。便是徐允洄将来回来,也是废掉的良才,再也不可能被徐家众人信任了。
“既然离开了,就不可能再回来。”徐老太爷把这件事敲定了,他是徐允洄的祖父,自然看重他。但他不是徐允洄一人的祖父,或者说他的角色不止是祖父,他是徐家的家主,必须要为徐家的未来负责。
徐家不能出现一个逃家的子孙,不管是出家还是旁的什么,都不可以。他必须要告诫自己的子孙,不是任何错误家族都会原谅都会兜底。
离开,是彻彻底底的背叛。这样的子孙,他宁愿从未有过。
“就等三天,三天他自己不回来,就去官府报他的死讯。”徐老太爷说这句话说得斩钉截铁,众人却觉得心里发寒。
就连徐允满都觉得这个决定实在是太狠心了点,但他不可能为徐允洄说情。
只有二老爷顶着徐老太爷锐利的眼神:“这不好吧,不如就报个生病,跟宁家解除婚约罢了。”
“他没有给自己留后路,我凭什么要给他留?”徐老太爷一定要把这样的年头遏制住,如果徐允洄不罚,那其他子孙效仿他,这个可以不打招呼出去游学,那个可以心情不爽就数日不归,这家里不乱了套了。
“老二,你就当没有这个儿子,知道吗?”他眼神冷冰冰的,二老爷打了个寒颤,不敢再多说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