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长广公主再次福身行礼,声音中带着坚定与感激:儿臣谨记父皇教诲,定不负所望,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为朝廷和百姓贡献自己的力量。
  次日清晨,长广公主便早早来到了户部。户部尚书早已接到了皇帝的圣旨,对长广公主的到来表现出了高度的重视和热烈的欢迎。他亲自走出尚书府,亲自将长广公主引入一处环境优雅、氛围安静的房舍,并特意安排了几位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官员作为她的导师,以便她能更好地学习和了解户部的各项事务。
  长广公主初到户部,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浓厚的好奇与深深的敬畏。她端坐在导师们面前,神情专注地听着他们的详细讲解,从财政收支到户籍管理,从土地分配到税收政策,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同时,她还亲自翻阅着户部的典籍和档案,仔细研究着历史上的政策变迁和当今的实际情况。每当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她都会及时提出,虚心请教,展现出了一位真正勤奋好学、虚心求教的公主形象。
  导师们见长广公主如此虚心好学,也都十分乐意倾囊相授。他们耐心地为她答疑解惑,帮助她逐步建立起对户部事务的全面认知。在长广公主的努力下,她很快便对户部的各项工作有了深入的了解。
  在户部的日子里,长广公主不仅学习了户部的各项事务,还深入了解了宽乡制的推行难点。她发现,虽然朝廷一直在鼓励狭乡的百姓迁往宽乡,以缓解人口压力和土地矛盾,但百姓们对迁居后的生活却充满了担忧。
  他们害怕迁居后土地无法保障,害怕在新的地方无法生存,到时候亦无法回到故土。
  这些问题,都成为了宽乡制推行的一大障碍。
  同时,长广公主还发现,宽乡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十分薄弱。交通不便、水利设施缺乏等问题,都严重制约了宽乡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吸引力。这些问题,都需要朝廷和户部共同努力去解决,才能让宽乡制真正落地。
  长广公主细心地将一路上所见所闻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回到宫中后,便立即邀请高密公主和金山公主一同前往莲花宫中,共商解决之道。三个公主围坐在莲花身边,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气氛热烈而专注。
  高密公主突然眼睛一亮,兴奋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们可以向父皇进言,建议在百姓迁居宽乡之前,先由朝廷出资,在宽乡地区修建一些简易的房屋和水利设施。这样一来,百姓们迁去之后便能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住,也能有水可用,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金山公主听后,也连连点头表示赞同,并进一步补充道: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让户部官员在百姓迁居时,给予他们一定的物资支持,比如粮食、农具等必需品。这样一来,百姓们便能安心开垦土地,逐渐站稳脚跟,过上安稳的生活。这不仅能解决他们的眼前困难,更能为朝廷赢得民心,稳固江山。
  莲花循序善诱:几位皇儿说言甚是,但朝廷亦十分困难,百姓之数亦十分巨大,物资的支持改为借用是否更加妥当?
  想起自己远离故土的痛苦,莲花又道:百姓们离开故土总是顾虑重重,多是宁愿苦一点也不会愿意离开故土的,那么可以具体规定为:离开原来居住地千里以外的,免除三年租税;五百里以外的,免除两年租税;三百里以外的,免除一年的租税。
  第65章 阴谋
  ◎流言◎
  长广公主是孝奕太子妃马氏所生,马氏为李沣殉情以后她受尽白眼,直到莲花抚养她以后才得到人间不可得的温暖,因此心中很是敬仰莲花。
  她听着莲花和两位妹妹的建议,心中十分欣喜,她连忙将这些建议整理下来,准备再次向李澄汇报。
  这一日,长广公主再次来到李澄面前,将她们姐妹讨论的结果详细地汇报给李澄。李澄听后,眼中露出赞赏的光芒:朕的几个女儿如此聪慧,如此有心,朕甚是欣慰。你们的建议很有道理,朕会命户部官员详细商议,制定出可行的方案。
  黎天明这时进御书房呈上北陆探子的快报,李澄看了之后对长广公主道:皇贵妃的母亲兵败自杀,你们几个公主可要多陪陪她。
  长广公主大惊,梅花玺主掌握北陆军政已经近三十年,她怎么会自杀呢?
  长广公主道:儿臣们在母妃身边陪伴自是应当,还请父皇也多陪陪母妃。
  李澄点头应允,道:这事应秘而不宣,以免妃嫔们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长广道:儿臣知道了。
  但贤妃云未希收买了李澄身边的奉茶小太监,很快知道了这个消息,她一早嫉妒莲花一个区区贡女却居于皇贵妃之位,因此存了心思要斗倒她。
  她坐在自己的宫殿里,手中把玩着一串精致的珊瑚手串,嘴角却露出一丝冷笑:一个区区贡女,凭什么占据皇贵妃之位这么久。如今她母亲出了事,这便是上天给本宫的机会,我定要让她从那高位上跌下来。
  云未希叫来自己身边的心腹宫女,低声吩咐道:你去宫中散布一些消息,就说皇贵妃娘娘十三岁那年曾于当时还是安王的豫州郡王李澈同游镜湖,并私订终身,后来李澈始乱终弃,咱们这位皇贵妃娘娘是为了报复李澈才选择委身当时以残疾示人的陛下。
  心腹宫女领了云未希的命令,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但很快又坚定起来,她深知违背贤妃的后果,便匆匆出了宫殿,开始在宫中各处散布这恶意编造的谣言。
  宫中的妃嫔、宫女和太监们本就热衷于谈论宫闱秘事,这谣言一传开,便如星星之火般迅速蔓延开来。大家都在私下里交头接耳,对莲花指指点点,原本宁静的宫闱顿时充满了流言蜚语。
  长广公主在宫中行走时,敏锐地察觉到了周围人异样的目光和窃窃私语。她心中一惊,立刻意识到事情不妙,赶忙暗中调查,这才得知了贤妃散布的谣言。
  她气得浑身发抖,双手紧紧攥成拳头,眼中满是愤怒:这贤妃娘娘实在太恶毒了,竟编造出如此荒谬的谣言来中伤母妃!
  高密公主和金山公主听闻此事后,也气得小脸通红。
  高密公主跺着脚说:长广姐姐,我们不能坐视不管,一定要为母妃讨回公道!
  金山公主也用力点头:对,我们绝不能让贤妃娘娘得逞!
  三个公主迅速聚在一起,商量应对之策。长广公主皱着眉头,思索片刻后说:我们得先向父皇禀明此事,让父皇知道这是贤妃娘娘的阴谋。同时,我们也要找到证据,证明这谣言是假的。
  高密公主眼睛一亮:我们可以去问问郡王妃婶婶和皇叔身边伺候的人,说不定他们能知道一些真相。
  金山公主也附和道:对,我们可以去问问婶婶,看看有没有能证明母妃清白的东西。
  她的眸光流转,心中所想又是另一番光景。
  于是,三个公主开始分头行动。长广公主径直前往御书房,求见李澄。李澄正在批阅奏折,看到长广公主一脸焦急地进来,心中不禁一紧,放下手中的笔问道:长广,何事如此慌张?
  长广公主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眼中含泪,将贤妃散布谣言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李澄。
  李澄听后,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长广公主到底只有十岁,也不知道莲花曾被李澈劫走的密辛,哪里知道李澈当年劫走莲花一直是李澄心中的一根刺,哪里知道李澄一直不相信莲花没有和李澈发生过什么。
  长广公主天真道:父皇一定要严惩贤妃娘娘。
  李澈却道:长广,长辈之间的事情你不要管,只要把父皇交与你的差事办好便罢了。
  长广公主有些失落,只得道:儿臣知道了。
  另一边,金山公主却悄悄的来了含象殿偏殿。
  韶书雪看到金山公主后向她行礼,金山公主忙避开,道:请郡王妃禀退左右。
  韶书雪心中虽疑惑不解,但见金山公主如此慎重其事,也不敢怠慢,于是依言让左右侍从尽数退下。
  待得四下无人,金山公主忽然双膝跪地,行了一个大礼,声音中带着一丝决绝与坚定:嫡母的机会来了。
  韶书雪闻言,心中更是一惊。她一直知道这位李和明和她那早逝的母亲一样,心机深沉,城府极深。但此刻听金山公主如此说,她愈发不明白对方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了。于是,她试探性地问道:公主这礼妾身可不敢受,您是陛下和皇贵妃娘娘之女,身份尊贵无比,何故唤我为嫡母呢?
  金山公主闻言,神色变得愈发复杂。她咬牙切齿地说道:我的父亲叫李澈,是被那狗皇帝所杀。我娘当年因伤心过度,也跟着去了。在我心中,您才是我的嫡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