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安平公主眼眶微红:儿臣恳请父皇释放母妃。母妃被禁足已久,儿臣日夜思念。且母妃无辜,望父皇明察。
  李澄心中一暖,果然莲花没有白养她,但他故意脸色一沉:此事朕自有决断,你莫要再提。
  安平公主跪下,磕头:父皇,儿臣知母妃被冤枉。儿臣愿以联姻之功,换母妃自由。望父皇成全儿臣一片孝心。
  李澄沉默良久,长叹一声:你起来吧。联姻之事,朕会尽快安排。至于你母妃朕会再考虑。
  安平公主站起身,感激的掉眼泪:多谢父皇成全。儿臣定不负父皇期望,为大夏、为北陆带来和平。
  李澄点头,挥手让安平退下:你且退下吧。联姻之事,朕会与朝臣商议。
  安平公主行礼:儿臣告退。
  安平公主走后,李澄立马召了几位大臣来商议安平所说之事。
  中书令谢淮却道:北陆乃蛮夷小国,若要下嫁公主,大可不必下嫁嫡公主,只需让尚宫局挑个合适的宫女封作公主下嫁便可,实在无需下嫁嫡公主。
  鸿胪卿王志鹏则道:北陆多任先王都曾遭受过大臣谋反的苦恼,因此多番求娶我朝公主,以期得到我朝的庇佑。北陆新王也求娶过我朝嫡公主,不如陛下顺势答应了,毕竟北陆内乱也会影响我朝边境安宁。
  康贵妃之父,尚书郎梓原则道:安平公主乃全皇贵妃之女,若安平公主嫁去北陆撺掇北陆新王谋反后果不堪设想。
  李澄听了这话,更是下定了决心要解莲花的禁足,不然有些人以为山中无老虎,猴子就可称大王了!
  李澄沉声道:朕意已决,安平公主下嫁北陆,以联姻巩固两国之谊。至于尚书郎之忧,朕自会安排妥当,确保公主安全无虞。
  是夜,李澄大摇大摆地步入莲花宫中,身后带着两个皇子的乳母与孩子。莲花正坐在榻上,神色憔悴,见李澄到来,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莲花想起昨夜的甜蜜与痛苦,带着一丝怨恨道:陛下怎会来此?臣妾还在禁足之中。
  李澄未答,只是挥手示意乳母将孩子抱上前。莲花见状,眼中顿时泛起泪光,所有的怨恨都化作了无尽的思念。
  莲花颤抖着声音:醒儿,醉儿
  她伸手将两个孩子紧紧抱在怀中,泪水夺眶而出。三岁的李醒懵懂地看着母亲,一岁的李醉则咯咯笑着,伸手去抓莲花的头发。
  李澄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莲花,朕知道你受委屈了。从今日起,你的禁足令解了。
  莲花抬头,泪眼婆娑地看着李澄:陛下
  李澄走上前,握住莲花的手:朕也有苦衷,你莫要再怨朕了。安平公主为了你,愿意下嫁北陆,朕出于大局考虑,不能不答应。但朕会保你周全,也会保孩子们周全。
  莲花哽咽着点头:臣妾明白,多谢陛下。
  夜深人静,莲花与李澄坐在榻上,相对无言。片刻后,莲花开口。
  莲花轻声:陛下,安平公主她真的愿意下嫁北陆吗?
  李澄点头,神色复杂:她愿意,为了你,也为了大夏。朕知道,这对安平来说很残忍,但朕也是无奈之举。
  莲花低下头,泪水再次涌出:臣妾明白,臣妾只是心疼安平。她还那么小,比臣妾到您身边的时候还要小,就要去那么远的地方
  李澄将莲花搂入怀中,轻声安慰:朕会给她最好的陪嫁,也会派最可靠的人保护她。你放心,朕不会让她受委屈的。
  莲花靠在李澄怀中,声音微弱:陛下已然金口玉言,下达了圣意,所以臣妾不得不支持,只是既然这样,陛下可否听陛下一言。
  李澄紧紧搂着莲花,道:爱妃只要好好的爱朕,说什么朕都爱听。
  莲花道:咱们的女儿既然是下嫁,嫁过去之后只能当中殿王后,还有......下一任国王必须是她生的,不然,大夏便出兵废除北陆的王座。
  李澄知道,这是莲花在弥补安平远嫁的遗憾,因此补充道:咱们的女儿可以垂帘听政,参政议政......可以一票否决不合适的宰执人选。
  夜色渐深,两人相拥而眠,他们都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未知的挑战在等待着他们。
  第71章 武烈
  ◎终章◎
  在广袤无垠的大陆版图上,北陆宛如一颗镶嵌在北方的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地理风貌与矿产资源傲立一方。
  北陆新王邢谙,正值三十有五的壮年,他身姿挺拔如苍松,面容刚毅似刀刻,眉宇间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王者之气,举手投足间尽显尊贵与威严。然而,他的婚姻状况却因一场政治联姻而掀起了层层波澜。
  邢谙此前早已立有王后,此人乃他的堂妹邢玉山。邢玉山出身北陆王室旁支,自幼便与邢谙相识,二人青梅竹马,感情深厚如陈酿美酒。
  邢玉山容貌秀丽,恰似春日里绽放的桃花,气质温婉,犹如山间潺潺的溪流,端庄贤淑,深得王室上下喜爱。后,邢玉山为邢谙诞下两子两女,在北陆后宫中地位稳固,母仪天下。她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对子女教育也极为上心,几个孩子皆聪慧伶俐,在北陆王室中颇受赞誉。
  但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一场来自上国的政治风暴如狂风骤雨般席卷北陆。安平公主,这位来自强大上国的金枝玉叶,带着上国皇帝李澄的旨意,如同天降神兵般踏入了北陆的土地。
  李澄旨意明确,安平公主将成为北陆新王邢谙的正妻,而原本的王后邢玉山则被贬为清和宫夫人,其子女地位也随之骤降。
  太子被削去尊号,变为文元君;公主们则成了翁主。这一变动,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北陆王室乃至整个北陆上下激起了千层浪。
  北陆相关人员对安平公主的到来充满了抵触情绪,那抵触如同汹涌的潮水,几乎要将她淹没。在他们眼中,安平公主不过是上国插手北陆内政的一枚棋子,她的出现打破了北陆王室原有的平衡与和谐,就像平静的夜空被一道闪电划破。
  那些忠于邢玉山母子的宗亲们,更是对安平公主恨之入骨,他们暗中串联,眼神中闪烁着阴险的光芒,企图阻止这场对他们不利的变革。
  邢玉山虽表面强装镇定,但内心的痛苦与不甘却如潮水般翻涌。而她的子女们,也因突然的变故变得愤懑不平,他们眼中燃烧着怒火,对安平公主充满了敌意,将安平公主是他们一生最大的仇敌。
  然而,安平公主绝非等闲之辈。她自十岁起便掌管青鹄,在青鹄的岁月里,安平公主历经无数次生死考验,每一次都如同在悬崖边行走,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但也正是这些考验,练就了她一身铁血铁腕铁石心肠。她手段狠辣,行事果断,对敌人绝不留情,就像冬日里的寒风,冰冷而无情。
  面对北陆宗亲和清和宫夫人谋划的一次次暗杀,安平公主总是能提前洞察先机,巧妙化解,仿佛拥有一双能看穿一切阴谋的慧眼。有一次,北陆宗亲联合清和宫派出一批顶尖刺客,他们如同暗夜中的幽灵,身手矫健,训练有素。他们潜伏在安平公主必经之路的各个角落,藏在阴影之中,只等她一出现便发动致命一击,那气氛紧张得仿佛空气都要凝固。
  然而,安平公主早有防备。她身边的暗卫皆是青鹄中的精英,他们警惕性极高,就像猎犬嗅到了危险的气息。在安平公主还未到达危险区域时,便已察觉到了刺客的存在。安平公主冷笑一声,那笑声如同寒夜中的冰碴,让人不寒而栗。她下令暗卫展开反击,一场激烈的战斗瞬间爆发。暗卫们与刺客们展开了殊死搏斗,刀光剑影闪烁,喊杀声震耳欲聋。安平公主则站在安全地带,冷静地指挥着战斗。她目光犀利,如同鹰隼般洞察着每一个细节,适时下达指令,声音坚定而有力。在她的指挥下,暗卫们配合默契,逐渐占据了上风。最终,刺客们被全部歼灭,安平公主毫发无损地继续前行,她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高大。
  又有一次,清和宫的人在安平公主的饮食中下毒。他们以为这次能够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安平公主置于死地,仿佛已经看到了安平公主倒下的场景。然而,安平公主身边有一位精通医术与毒术的谋士。这位谋士在安平公主用餐前,对食物进行了仔细的检查,他的眼神专注而敏锐,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成功发现了毒药后,安平公主并没有立刻声张,而是将计就计。她故意装作中毒身亡的样子,成功引出了清和宫背后的主谋。
  安平公主在北陆探查后发现,梅花玺主并不是兵败自杀,而是在抵抗东济国入侵时,被清和宫派去的本国刺客所杀,因此那场战役北陆战败,割地赔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