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门被推开,脚步声靠近。
  祝晴:“有发现吗?”
  没人回答。
  她攥紧手心,自顾自地低声道:“还要死多少人……”
  “madam先认输了吗?”
  祝晴抬眸。
  程医生手中拿着一个纸袋,在她身边的折叠椅坐下。
  教室太空了,每一句话带来的回音都飘在耳畔。
  “就像是俄罗斯方块,每一块形状都有它自己的落点。”
  “不够严丝合缝的缺口,就是线索。”
  “三明治。”程医生递来纸袋,“将就一下?”
  窗外细雨连绵不断。
  祝晴接过,打开包装,咬了一口三明治。
  面包有些干,程医生又递来一杯冰柠茶:“提神的。”
  祝晴没说话,接过饮品,忘了道谢。
  她低头继续吃。
  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
  重案b组全组警员准备收队离开铜锣湾的美容学院时,天色已经沉了。
  祝晴盯着笔录本,一页页地翻。
  凶手在哪里?是深水埗、旺角、新景酒店,还是美容学院?
  也许他在任意一个角落,静静地蛰伏着,看警方一无所获的样子,作出胜利者的姿态。
  但只要他做过,就一定会留下证据。
  祝晴抬步,找到豪仔问:“咏珊在吗?我想找她妈妈了解些情况。”
  “那儿呢。”
  今晚,本来应该是曾咏珊值班。
  原剧情里她上夜班那天,父母和大哥被残忍杀害。
  那桩惨案,温馨的小公寓里,鲜血溅满地面和墙壁,三具尸体排列得整整齐齐,触目惊心。
  难道今晚,凶手就要对曾家下手?
  然而祝晴走近时,恰好听见曾咏珊挽着她母亲手臂撒娇的声音。
  “我不管!爹地和大哥整个礼拜都不在家!
  “都多大了,还闹着和我睡,羞不羞?”
  祝晴的脚步停住。
  曾咏珊的父亲和大哥不在家……时间不对。
  “祝晴?”曾咏珊突然转头,欣喜地向她母亲介绍道,“这就是我经常说的同僚!”
  母女俩笑起来的时候相像,尤其是眼角弯起来的弧度。
  “咏珊天天在家念叨你。”易冬美走上前,“本来今晚安排你们试听最新的课程,但是出了这样的事。”
  她无奈地摇摇头:“郑校长平时很照顾我们,没想到——”
  祝晴翻开笔录本。
  她问起詹伟强的为人,刚才郑校长的秘书tracy激烈地斥责他,但门卫亭里那个保安,却说不出个所以然。
  “tracy、阿强和郑校长……关系复杂。”易冬美语气里有几分克制,“他们三个人之间,有些事情很难说清。”
  易冬美告诉她们,死者郑世鸿的太太在五年前病逝,没过多久,tracy也离了婚。但又听说,詹伟强曾经作为化妆造型课程学员时,总指定tracy当化妆练习模特。
  “那时,每次阿强给tracy化完妆,她就要拍照留念。”
  “有次阿强请假,tracy直接取消了当天的课程。她当年上课按堂收费的,一堂课的费用……没理由和钱过不去才对。”
  “后来,她不再当化妆模特,成了郑校长的秘书,倒是没再听说他们还有什么来往。”
  祝晴笔尖一顿:“詹伟强以前还学过化妆?”
  “他想转行当讲师嘛,但是学化妆也要靠天赋,讲师扶着他的手,教他画眼线,结果他把模特化成熊猫眼。那门课程,其他学员把他当成反面例子笑话,阿强也不生气,随便大家怎么说。”
  “不过,阿强也有他的长处。虽然化妆不行,但他……那段时间,他每天下课后都去校长办公室陪抽烟聊天,最后竟然被破格录用。”
  曾咏珊忙问:“那是什么时候的事?”
  “好几年了,你看他现在都做上了采购部总监。”易冬美说,“具体多长时间,我倒是记不清楚。”
  祝晴从资料夹里拿出之前几位死者的照片。
  曾咏珊立马领会她的意图,问道:“妈咪,你有没有见过这几个人?”
  易冬美的目光扫向那份资料,死者生前的照片和证物照摆在一起。
  “我突然想到,这把刮眉小刀。”易冬美说,“就是阿强给我的。”
  昨晚,曾咏珊回家时,和母亲提起那把刮眉小刀。
  一年前凶手在集装箱厂掉落的小刀,印着品牌名,再加上每一把修眉刀的设计都不同,她想起,之前自己母亲的梳妆袋里,好像就有同品牌的小刀。
  而现在,易冬美想起这件事。
  “这小刀没什么牌子,也不知道是阿强从哪里找来的。他们都说,他肯定吃了不少回扣,短短几年买车又买楼的……真是靠郑校长发财了。”
  “就是因为这把修眉刀,郑校长第一次和他吵了起来。这种来路不明的工具,郑校长觉得没有质量保障,阿强的脾气也倔,当场拍出一沓钞票……”
  那天,很多讲师和学生都听见詹伟强说的话。
  他说,既然郑校长不信他,这箱刀的钱,他自己出。
  “其实我用过几把,居然很顺手,有时候郑校长做事太固执,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你看我们上了年纪,就应该多看看现在年轻人喜欢些什么,不能总守着老一套……要不然,就跟不上时代了。”
  祝晴和曾咏珊对视,两个人终于见到一丝曙光。
  “你再看看。”
  “这起案件里的另外三位死者,你见过吗?”
  “有没有来找过詹伟强?”
  ……
  这一整天,天气都很奇怪。
  时不时大雨倾泻,过后又忽然晴空万里。
  不下雨的时候,盛放小朋友就两手插兜,站在门边,催萍姨出门转转。
  晴仔说,这两天忙完后,就送他去上学。上学很麻烦的,还要面试,晴仔让他有空看看面试题,多多练习,但小朋友没有放在心上。
  是幼稚园选他吗?他选幼稚园才对。
  盛放要实地考察,考虑把自己送到哪儿去。
  而萍姨,就这样带着他在附近压马路。
  “小少爷。”萍姨抬手指着不远处,“那里有一间小海鸥幼儿中心!”
  他们在黄竹坑,离油麻地警署这么远,就算祝晴要送小舅舅上学,也不会送到这边。
  但小孩似乎没这么精明,根本想不到这一点,迈着小碎步遛到了小海鸥幼儿中心门口。
  他太无聊了,无聊到两只小手握住幼稚园后门的铁栏杆,脸蛋往里凑。
  看了好久。
  小朋友们在活动场地奔跑,充满童趣的儿歌声一遍遍响着。
  盛放摇摇头。
  校服好难看,歌声不好听,游戏超级幼稚。
  没有意思,不如以后——
  他带外甥女一起去破案吧。
  萍姨望着少爷仔小小的背影,心头泛起一阵酸涩,不知道应该怎么安抚才好。
  过去,这孩子的所有课程都在三楼那间专属于他的书房里完成,课表由家庭教师量身定制。将来真要进普通的幼稚园,和这么多孩子一起上课,估计一时之间很难适应。
  就像现在,他直勾勾盯着园区不放,却还是说些嫌弃的话。
  这孩子,明明是很向往集体生活的。
  否则,他为什么不舍得离开呢?
  萍姨心中不忍:“小少爷……”
  “帮帮忙。”盛放说,“我的脸卡住了。”
  栏杆和栏杆之间的距离太窄,少爷仔的脸卡住,纹丝不动。
  盛放将白白嫩嫩的短胳膊伸到后面,递给萍姨。
  随即,他用冷酷的小奶音说:“拔一下。”
  ……
  祝晴在晚上七点,才坐上回程的小巴车。
  窗外风大雨大,车上广播重复暴雨预警信号——
  “南丫岛渡轮服务暂停,直至另行通知。”
  案件刚有了些许突破,又忽然停滞。
  从今天早上上班起,整个美容学院里没有任何人见过詹伟强。而清晨,采购部门接到他的一通电话,说是要赶去南丫岛洽谈新研发的粉底液样品。
  很显然,现在,詹伟强被困在岛上。
  哪有这么巧的事?
  小巴车在黄竹坑站点停下,大雨扑面而来,幸好早上出门前,萍姨给她塞了一把伞。
  祝晴在风雨里赶路。
  钥匙插进宿舍锁眼,她打开门,大雨带走“蒸笼”里的热气,屋里静悄悄的,盛放不在。
  祝晴以为盛家小少爷还是被萍姨哄回了半山别墅,谁知道走到书桌前坐下时,看见他在书桌上留了一张小纸条。
  纸条由萍姨代笔,他们俩在宿管阿姨的屋里,看、电、视。
  多会享受的小孩。
  几分钟后,祝晴站在宿管阿姨的房门口,接小孩回家。
  她轻轻叩门——
  宿管阿姨来开门时,推了推滑到鼻梁中间的老花镜,手中还拿着没拆完的毛线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