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案发以来的种种疑点盘旋在心头。
韦华昇为什么会被摆成跪姿?为什么偏偏选在超度孩童的偏殿?
那张“了不起的爸爸”又暗藏什么玄机?
“这像是一场设计的‘赎罪仪式’。”
“但韦华昇的社会形象极其正面,近乎完美。”
“我们连他二十年前的前女友都联系到了,两段感情都是和平分手。除了韦安生,他根本没有其他子女。”
祝晴的目光久久停留在法医报告的特写照片上。
凶手冷敷尸体关节、用香炉压背,模拟低温环境以及物理固定的方式,这些干扰死亡时间的手法极为专业。
“能想出这种办法的人,”祝晴突然抬头,“会不会从事某种特殊职业?”
局面就这样僵持着。
直到翁兆麟的身影出现在cid房门口。
平日里总是板着脸的高级督察,此刻却看见下属们的脸色比他还难看。
正当众人以为又要挨一顿劈头盖脸的训斥时,这位上司却出人意料地放缓了语气。
“世上哪有这么多死胡同?转个弯,说不定就找到新的路了。”他指了指太阳穴,难得说了句宽慰的话,“灵光一现的时候,往往在最不经意间。”
……
祝晴推开家门时,一阵可爱的笑声立即传入耳中。
盛放正兴奋地在海洋球池里翻腾,小脸红扑扑的,玩到最起劲的时候。
萍姨笑着迎上前。
“之前少爷仔都懒得玩这波波球池了,但是他今天发明了新玩法。”
盛放小朋友正高高低低地抛着彩色波波球,然后用小脚丫去顶,时不时摔倒还乐不思蜀,这认真又滑稽的小模样,就像是在马戏团表演杂技。
孩子已经玩得满头大汗。
萍姨已经催了无数次:“少爷仔,该洗澡了,一会儿着凉了可不行。”
正玩得兴起的放放这才发现祝晴回来了,立刻从球池里翻出来。
他可是牢记着大姐交代的“卧底任务”,二话不说就拽着祝晴往书房跑。
“晴仔,快回邮件呀!”
客厅里的盛佩蓉见状,默默扶额叹气。
这小卧底也太沉不住气了。
祝晴被放放小朋友强行拉进书房。
好些天没进来,她这才发现,书桌上堆满了各种杂志和报纸。
萍姨一边拉着不愿意去洗澡的少爷仔,一边解释道:“前两天裴君懿不是买通小报散布大小姐病重的消息吗?大小姐就让我把市面上能买到的报纸都买回来查证。结果发现就只有两家不入流的小报登了。”
放放什么都能插上几句。
他模仿大姐当时不屑的表情,撇了撇嘴:“这裴君懿也就这点能耐了。”
话音落下,盛放帮外甥女开机,小脸上写满期待:“晴仔,快回复!”
“你这么着急干什么?”
“因为——”
“小弟!”盛佩蓉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再不去洗澡,今晚不许吃奶油布丁!”
放放被连拖带拽地拉走。
“我还没有给程医生发邮件呢……”
萍姨小声道:“哎呀,有你什么事呀!”
终于送走了闹腾的小朋友,祝晴坐在电脑前。
邮箱页面展开,一封未读邮件映入眼帘。
邮件内容简洁明了,只有短短几行字。程星朗提到项目组刚刚结束第一阶段的特训,又关切地问起她上次回信中提到的天后庙案件调查进展。在邮件末尾,他特意说明附件里他们最新完成的案例分析资料也许能为她的案件提供一些参考。
祝晴点开附件。
这是一份详实的项目进展报告,在满屏的专业术语间,零星穿插着几张项目组成员的工作中。她滑动鼠标浏览,指尖突然一顿,其中一张照片里,金发碧眼的教授正在讲台前讲解,周围学生们全神贯注,而在画面的最边缘,程星朗则安静站立着,白大褂口袋里插着钢笔,短发比离开时更加利落,衬得他的轮廓愈发清晰分明。
祝晴的视线在屏幕上停顿片刻,切到回复页面。
敲着键盘回完邮件后,她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在桌上的《香江周报》*上。
一则关于古庙建筑变迁的专题报告吸引了她的注意。
底下署名是“邓雨燕”三个字。
这就是天后庙命案的发现者之一。
报道里穿插着几张寺庙照片,当时这位记者明明说寺庙禁止拍摄,怎么这里会有清晰照片?
记者为了获取独家新闻素材,有时会无视规矩束缚,悄悄拍下不被允许的画面。
也许邓雨燕在偷偷拍摄时,无意间记录下了什么重要细节?
在那些没有公开的照片里,说不定就藏着破案的线索。
虽然只是猜测,但在案件停滞不前的此刻,任何渺茫的希望都要追查到底。
“晴仔,我回来喽!”盛放顶着一块白色的大浴巾,晃晃悠悠飘进书房。
祝晴往左挪了挪,他也立刻跟着往左飘。
她往右移,他也执着往右。
非要完全遮住她的视线,放放才心满意足地停下。
盛放今天演的是幽灵宝宝,小手学着鬼魂的样子轻盈地摆动着。
祝晴的思绪被彻底打断,干脆一把将他小脑袋上顶着的浴巾揉成一团,随手扔到书房的沙发角落。
“你也想被这样揉成一团扔过去?”祝晴捏着他软乎乎的小脸蛋,眯起眼睛。
“我想我想!”盛放的眸光瞬间亮得像小星星,将自己抱成个圆滚滚的球,“准备好啦——”
晴仔发明了世界上最棒的游戏!
祝晴:……
他算什么小天才?
连这么简单的威胁都听不明白!
第96章 哪有人影?
案件侦查至今,警方迟迟没有取得突破性的线索,在迷雾中摸索。
如果凶手始终躲在暗处,从未出现在调查范围内,案子该怎么推进?更棘手的是,要是这并非熟人作案,凶手与死者毫无社会交集,那么案件连基本的切入点都难找,无从查起。
直到此时,祝晴从《香江周报》上捕捉到一则线索。
尸体死亡时间与实际被发现的时间相隔不久,如果记者邓雨燕当时真的私藏相机,或许拍下了决定性证据。
祝晴立即向莫振邦汇报,在他的部署下,她匆匆出门,准备与同事会合后前往寻找这名记者。
正值寒冬,窗外的风呼呼刮着。
盛佩蓉关上窗户,转身取来一条羊绒围巾。
女儿刚到家不久又要外出。盛佩蓉没有劝阻,只是默默在祝晴系鞋带时,为她围上围巾。
原本空荡的颈间忽然被温暖包裹,祝晴眼底染了笑意,抬眼瞄见盛放小朋友倚在书房门边,挥挥小手。
“等你哦。”
放放等着晴仔早点回家。
他还没有被揉成团扔出去呢!
三十分钟后,祝晴和小孙在《香江周报》写字楼见到了邓雨燕。
这位记者果然有所隐瞒。
“抱歉,我当时确实带了小型相机,寺庙禁止拍摄,只能藏在厚外套里偷拍。”她交出一台设备,神情有些尴尬,“你们看我这个点还在加班就明白了,新闻行业竞争激烈,文字总是枯燥的,没有吸引眼球的图片,再好的专题也无人问津,我也是不得已的。”
“但是我反复查看过照片,没发现可疑之处,否则早就主动上交了。”
“照片都在这里?删除过吗?”
“绝对没有。你们技术科一查就知道,如果有删改痕迹,我负全责。”
警方接过相机以及软盘,随即着手核查她的行踪。这位记者跟进香江古庙变迁的专题已经一个半月,期间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其中,完整详尽的笔记和外访记录都可以证明她的说辞。
当祝晴和小孙带着证据返回警署时,发现b组全员到齐。
豪仔正端着一碗杯面吸溜:“本来约了人吃夜宵的,这下只能来加班了。”
梁奇凯一掌拍在他肩膀上,笑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众人哄笑打趣。
“这难道就是翁sir下午说的,转个弯就走出死胡同?”
莫振邦走向电脑:“先办正事。”
电脑屏幕亮起,警方插入软盘读取照片。
资料不仅包含天后庙影像,还有香江各处寺庙的照片,总数超过五百张。冬季的厚实外套帮助这位记者毫不费力地获取新闻图片,警员们不由调侃,也不知道等到夏天,这些记者又将想出什么样的对策。
“还真是每一行都有讲究。”
“都说记者最会盯梢反跟踪,转行当警察都绰绰有余。”
莫振邦按照时间筛选照片,将焦点锁定在天后庙。
整整七十二张照片。
“不让拍还拍了这么多?”
“记者都这么守规矩,哪来的独家新闻?热点都是靠抢的,之前半山秘藏太子爷的独家,还是狗仔潜入半山别墅拍到的。”
韦华昇为什么会被摆成跪姿?为什么偏偏选在超度孩童的偏殿?
那张“了不起的爸爸”又暗藏什么玄机?
“这像是一场设计的‘赎罪仪式’。”
“但韦华昇的社会形象极其正面,近乎完美。”
“我们连他二十年前的前女友都联系到了,两段感情都是和平分手。除了韦安生,他根本没有其他子女。”
祝晴的目光久久停留在法医报告的特写照片上。
凶手冷敷尸体关节、用香炉压背,模拟低温环境以及物理固定的方式,这些干扰死亡时间的手法极为专业。
“能想出这种办法的人,”祝晴突然抬头,“会不会从事某种特殊职业?”
局面就这样僵持着。
直到翁兆麟的身影出现在cid房门口。
平日里总是板着脸的高级督察,此刻却看见下属们的脸色比他还难看。
正当众人以为又要挨一顿劈头盖脸的训斥时,这位上司却出人意料地放缓了语气。
“世上哪有这么多死胡同?转个弯,说不定就找到新的路了。”他指了指太阳穴,难得说了句宽慰的话,“灵光一现的时候,往往在最不经意间。”
……
祝晴推开家门时,一阵可爱的笑声立即传入耳中。
盛放正兴奋地在海洋球池里翻腾,小脸红扑扑的,玩到最起劲的时候。
萍姨笑着迎上前。
“之前少爷仔都懒得玩这波波球池了,但是他今天发明了新玩法。”
盛放小朋友正高高低低地抛着彩色波波球,然后用小脚丫去顶,时不时摔倒还乐不思蜀,这认真又滑稽的小模样,就像是在马戏团表演杂技。
孩子已经玩得满头大汗。
萍姨已经催了无数次:“少爷仔,该洗澡了,一会儿着凉了可不行。”
正玩得兴起的放放这才发现祝晴回来了,立刻从球池里翻出来。
他可是牢记着大姐交代的“卧底任务”,二话不说就拽着祝晴往书房跑。
“晴仔,快回邮件呀!”
客厅里的盛佩蓉见状,默默扶额叹气。
这小卧底也太沉不住气了。
祝晴被放放小朋友强行拉进书房。
好些天没进来,她这才发现,书桌上堆满了各种杂志和报纸。
萍姨一边拉着不愿意去洗澡的少爷仔,一边解释道:“前两天裴君懿不是买通小报散布大小姐病重的消息吗?大小姐就让我把市面上能买到的报纸都买回来查证。结果发现就只有两家不入流的小报登了。”
放放什么都能插上几句。
他模仿大姐当时不屑的表情,撇了撇嘴:“这裴君懿也就这点能耐了。”
话音落下,盛放帮外甥女开机,小脸上写满期待:“晴仔,快回复!”
“你这么着急干什么?”
“因为——”
“小弟!”盛佩蓉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再不去洗澡,今晚不许吃奶油布丁!”
放放被连拖带拽地拉走。
“我还没有给程医生发邮件呢……”
萍姨小声道:“哎呀,有你什么事呀!”
终于送走了闹腾的小朋友,祝晴坐在电脑前。
邮箱页面展开,一封未读邮件映入眼帘。
邮件内容简洁明了,只有短短几行字。程星朗提到项目组刚刚结束第一阶段的特训,又关切地问起她上次回信中提到的天后庙案件调查进展。在邮件末尾,他特意说明附件里他们最新完成的案例分析资料也许能为她的案件提供一些参考。
祝晴点开附件。
这是一份详实的项目进展报告,在满屏的专业术语间,零星穿插着几张项目组成员的工作中。她滑动鼠标浏览,指尖突然一顿,其中一张照片里,金发碧眼的教授正在讲台前讲解,周围学生们全神贯注,而在画面的最边缘,程星朗则安静站立着,白大褂口袋里插着钢笔,短发比离开时更加利落,衬得他的轮廓愈发清晰分明。
祝晴的视线在屏幕上停顿片刻,切到回复页面。
敲着键盘回完邮件后,她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在桌上的《香江周报》*上。
一则关于古庙建筑变迁的专题报告吸引了她的注意。
底下署名是“邓雨燕”三个字。
这就是天后庙命案的发现者之一。
报道里穿插着几张寺庙照片,当时这位记者明明说寺庙禁止拍摄,怎么这里会有清晰照片?
记者为了获取独家新闻素材,有时会无视规矩束缚,悄悄拍下不被允许的画面。
也许邓雨燕在偷偷拍摄时,无意间记录下了什么重要细节?
在那些没有公开的照片里,说不定就藏着破案的线索。
虽然只是猜测,但在案件停滞不前的此刻,任何渺茫的希望都要追查到底。
“晴仔,我回来喽!”盛放顶着一块白色的大浴巾,晃晃悠悠飘进书房。
祝晴往左挪了挪,他也立刻跟着往左飘。
她往右移,他也执着往右。
非要完全遮住她的视线,放放才心满意足地停下。
盛放今天演的是幽灵宝宝,小手学着鬼魂的样子轻盈地摆动着。
祝晴的思绪被彻底打断,干脆一把将他小脑袋上顶着的浴巾揉成一团,随手扔到书房的沙发角落。
“你也想被这样揉成一团扔过去?”祝晴捏着他软乎乎的小脸蛋,眯起眼睛。
“我想我想!”盛放的眸光瞬间亮得像小星星,将自己抱成个圆滚滚的球,“准备好啦——”
晴仔发明了世界上最棒的游戏!
祝晴:……
他算什么小天才?
连这么简单的威胁都听不明白!
第96章 哪有人影?
案件侦查至今,警方迟迟没有取得突破性的线索,在迷雾中摸索。
如果凶手始终躲在暗处,从未出现在调查范围内,案子该怎么推进?更棘手的是,要是这并非熟人作案,凶手与死者毫无社会交集,那么案件连基本的切入点都难找,无从查起。
直到此时,祝晴从《香江周报》上捕捉到一则线索。
尸体死亡时间与实际被发现的时间相隔不久,如果记者邓雨燕当时真的私藏相机,或许拍下了决定性证据。
祝晴立即向莫振邦汇报,在他的部署下,她匆匆出门,准备与同事会合后前往寻找这名记者。
正值寒冬,窗外的风呼呼刮着。
盛佩蓉关上窗户,转身取来一条羊绒围巾。
女儿刚到家不久又要外出。盛佩蓉没有劝阻,只是默默在祝晴系鞋带时,为她围上围巾。
原本空荡的颈间忽然被温暖包裹,祝晴眼底染了笑意,抬眼瞄见盛放小朋友倚在书房门边,挥挥小手。
“等你哦。”
放放等着晴仔早点回家。
他还没有被揉成团扔出去呢!
三十分钟后,祝晴和小孙在《香江周报》写字楼见到了邓雨燕。
这位记者果然有所隐瞒。
“抱歉,我当时确实带了小型相机,寺庙禁止拍摄,只能藏在厚外套里偷拍。”她交出一台设备,神情有些尴尬,“你们看我这个点还在加班就明白了,新闻行业竞争激烈,文字总是枯燥的,没有吸引眼球的图片,再好的专题也无人问津,我也是不得已的。”
“但是我反复查看过照片,没发现可疑之处,否则早就主动上交了。”
“照片都在这里?删除过吗?”
“绝对没有。你们技术科一查就知道,如果有删改痕迹,我负全责。”
警方接过相机以及软盘,随即着手核查她的行踪。这位记者跟进香江古庙变迁的专题已经一个半月,期间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其中,完整详尽的笔记和外访记录都可以证明她的说辞。
当祝晴和小孙带着证据返回警署时,发现b组全员到齐。
豪仔正端着一碗杯面吸溜:“本来约了人吃夜宵的,这下只能来加班了。”
梁奇凯一掌拍在他肩膀上,笑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众人哄笑打趣。
“这难道就是翁sir下午说的,转个弯就走出死胡同?”
莫振邦走向电脑:“先办正事。”
电脑屏幕亮起,警方插入软盘读取照片。
资料不仅包含天后庙影像,还有香江各处寺庙的照片,总数超过五百张。冬季的厚实外套帮助这位记者毫不费力地获取新闻图片,警员们不由调侃,也不知道等到夏天,这些记者又将想出什么样的对策。
“还真是每一行都有讲究。”
“都说记者最会盯梢反跟踪,转行当警察都绰绰有余。”
莫振邦按照时间筛选照片,将焦点锁定在天后庙。
整整七十二张照片。
“不让拍还拍了这么多?”
“记者都这么守规矩,哪来的独家新闻?热点都是靠抢的,之前半山秘藏太子爷的独家,还是狗仔潜入半山别墅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