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忙碌了一整天,竟还不到晚膳时分。
姜云冉无奈笑了一下,自言自语:“日子倒是越发充实了。”
青黛道:“这不是挺好,平日里娘娘总嫌无趣,如今倒是得趣起来。”
“你啊,真会哄我。”姜云冉点了一下她的额头,也发现自己真是闲不住的性子。
都说与人斗其乐无穷,姜云冉深以为然。
她从来都是不服输的性子,九重宫阙这样的争斗场,其实是最适合她的地方。
旁人避之不及,她却乐此不疲。
有趣得很。
主仆两个说了几句闲话,赵庭芳就到了。
姜云冉把事情同她说了,赵庭芳也只能叹气。
“吴端嫔这一胎,是白院正和岑医正一起督办,我同钱院使也不过只是看过脉案,私下里讨论过。”
景华琰说话算话,一道口谕,钱医正就升为钱院使。
赵庭芳声音很低:“看脉案,似乎没有太大问题,不过吴端嫔胃口好,饭量比怀孕之前大了一倍不止,暂时只能这样定论。”
姜云冉抬起眼眸,看向赵庭芳。
两人都是坊间真正摸爬滚打多年的人,许多事情都见过,吴端嫔这种,一看就不正常。
可仔细思索,却又瞧不出什么端倪。
姜云冉顿了顿,问:“陛下如何说?”
景华琰那般谨慎,不可能对吴端嫔和孩子视而不见。
赵庭芳仔细回忆:“我不知晓。”
“毕竟吴端嫔并非我的病人。”
姜云冉颔首,她道:“我之后会问一问陛下,你同钱大人一定要谨慎一些,万不能沾染此事。”
说到这里,姜云冉才问:“还有岑医正,你们少与他来往。”
之前慕容昭仪的病症,就是经由岑医正的手,虽然最后是他发现了其中的疑点,却依旧让人放心不下。
当时姜云冉就让赵庭芳仔细查了查岑医正的底细。
他也出身御医世家,父亲之前也在宫中侍奉,最擅长骨科,也擅长敏症及儿科,因此在其父告老还乡之后,就由他入宫,继续侍奉贵人们。
他今年已经三十有五,入宫超过十五载,为人勤勤恳恳,口碑极好。
不过先帝时他曾有过一次误诊,导致先帝的刘美人腿伤难愈,因此才被降了官位,熬到现在才重新成为医正。
因为当年的误诊,所以之后岑医正都非常谨慎,医治起来越发用心,因此才能得以留在长信宫。
宫中贵人多,大夫却不足,先帝也仁慈,才把他留到了今日。
这个履历,看不出任何奇特之处。
甚至岑医正比其他太医都要小心谨慎,因为他若再出错误,不光自己保不住太医官位,就连家族以后也不能继续在宫中侍奉。
要知道,若是家中有太医在宫中,那医馆可谓是水涨船高,靠着御医的名号,生意都比其他医馆要好得多。
之前宫中一共四名医正,赵庭芳主治姜云冉、太后及皇贵太妃等太妃,钱医正主治姚贵妃、周宜妃及大皇子、长公主,孙医正负责徐德妃、梅贤妃等,岑医正恰好负责慕容昭仪、吴端嫔和卫婕妤等。
除非哪一位贵人病情加重,太医们才会一起会诊。
也就是说,岑医正会负责吴端嫔这一胎,并非临时起意,他本来就侍奉吴端嫔。
两位院正之前也查过,都是医术精湛的*老太医,有他们从旁监督,不会有错。
姜云冉呼了口气。
赵庭芳见她还在为此事疑虑,便拍了一下她的手:“阿冉,你顾好自己便好。”
“若是以前,我也不甚担心,但如今你要负责后宫事,我只能劝你多加小心,还有两月,吴端嫔就要临盆,到了那时更要经心。”
“我这边你不用担心,钱姐比我精明,我跟着她行事总不会错。”
姜云冉颔首,她看向赵庭芳,终于还是放松下来。
“我知晓。”
夏至前一日,钱小多匆匆回了听雪宫。
他压低声音禀报:“娘娘,今日梅贤妃和周宜妃都去了永福宫。”
梅贤妃还好说,她如今要操心各宫娘娘的身体,灵心宫也经常会踏足,会去永福宫也在情理之中。
但周宜妃可是许久都不曾出宫了。
“周宜妃去做甚?”
钱小多摇了摇头:“并不知,不过周宜妃娘娘进出前后,神情都未改变,也没有什么异样,可能只是单纯去看望吴端嫔。”
忽然,外面传来啪嚓一声。
钱小多神情一变,门边的宫人掀起帐幔,忙道:“娘娘,无碍,是金桔盆栽倒了。”
姜云冉抬眸向外看去。
外面一阵昏天暗地。
呜咽的邪风乖戾刮过,呼啸着席卷整个长信宫。
起风了。
姜云冉心中一紧,慌乱的情绪瞬间涌上心房。
庭院中那棵茁壮的四季桂几乎被刮的东倒西歪,险些就要从中间折断。
宫人们手忙脚乱收起回廊处挂着的灯笼,以防垂落走水。
狂风肆虐,身形单薄的小宫人东倒西歪,甚至有跌坐在地的。
姜云冉立即道:“让黄门来收拾,宫女都回宫。”
说到这里,姜云冉道:“去关上宫门,闭宫,谁也不准出宫。”
然而,姜云冉话音刚落,邪风呼啸里,一道凄厉的嗓音在宫外炸开。
“吴端嫔娘娘早产了。”
第116章 让我死了吧。
这个消息犹如惊雷,在听雪宫炸开。
传信的是名黄门。
他头上的发髻都险些被吹散,好不容易支撑着走进听雪宫,已经累得精疲力尽。
姜云冉让钱小多给他倒了杯热茶,才道:“怎么回事?”
那黄门很感激,忙道:“贵嫔娘娘,今日落日时分,吴端嫔娘娘忽然腹中绞痛,忙传召太医院,但太医还没赶到,端嫔娘娘就早产了。”
他一边说一边哆嗦,牙齿都打颤,显然吓得不轻。
吴端嫔四月初有孕,至今不过八个月。
若按照正常的时间推算,她最早也是元月生产。
现在还未至冬至,她就已经早产,事出反常必有妖。
传信的黄门就是永福宫的宫人,说到这里简直如丧考妣,面如死灰。
钱小多按住他的肩膀,声音沉稳:“莫慌,你仔细说来。”
那黄门深吸口气,才道:“吴端嫔娘娘发动之后,太医院白院正、岑医正和迎喜嬷嬷也到了,迎喜嬷嬷经验老道,一看便知端嫔娘娘难产,因此立即命小的通传各宫。”
也是巧了。
姜云冉今日刚开始管宫,吴端嫔就出事了。
她蹙眉问:“可上禀太后娘娘和陛下?”
那黄门连忙说:“已经禀报,小的是来请贵嫔娘娘和昭仪娘娘的。”
“昭仪娘娘如何说?”
听雪宫同望月宫毗邻,派一名黄门请人,倒也还算合理。
黄门道:“昭仪娘娘已经动身了。”
姜云冉没有犹豫,道:“青黛,你随我去,小多和紫叶,你们看好家。”
说到这里,紫叶和莺歌已经取来大氅,给她穿戴整齐。
姜云冉深吸口气,顶着风踏出宫门。
一瞬间,冷风裹挟着冰粒迎面扑来,刮得脸蛋生疼。
呼吸都被狂风撞了回去,根本没办法在外说话。
今日的天气太邪乎,加上吴端嫔出事,越发让人心中难安。
青黛也穿了斗篷,她牢牢扶着姜云冉,陪着她艰难前行。
两人呼出的白烟还没留下痕迹,一股脑就被吹散,四周还未取下的宫灯被刮得东倒西歪,就连屋脊上的瓦片都啪嗒作响,很是吓人。
不多时,刘晓瑞赶了上来,他稳稳扶住姜云冉,立即让三人顶住了风雪。
“娘娘,”刘晓瑞大声喊,“软轿不安全,永福宫就在前方,步行前往吧?”
姜云冉颔首,她没有刘晓瑞那样好的定力,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三人顶着狂风艰难前行,平日里三两步就能到的永福宫,今日足足挪了一刻。
好不容易来到永福宫前,三人才松了口气。
刘晓瑞把姜云冉送入宫中,压低声音道:“娘娘,小的在门房等您。”
姜云冉颔首,才扶着青黛往里面行去。
因为住得近,所以慕容昭仪是第一个赶到的,姜云冉是第二个。
此刻整个永福宫乱成一团,孟熙嫔站在门口,面色苍白地来回踱步。
慕容昭仪只比姜云冉早到一步,她此刻正脱下大氅,用温帕子擦手。
吴端嫔身边的汤姑姑正在同慕容昭仪禀报,见姜云冉也到了,她明显放松些许。
显然,即便有孟熙嫔在,汤姑姑还是对她不抱希望。
汤姑姑很是感激:“有劳昭仪娘娘,贵嫔娘娘。”
慕容昭仪和姜云冉对视一眼,两人心照不宣,慕容昭仪同姜云冉一起落座,又招呼孟熙嫔坐下,别在外面绕圈子。
姜云冉无奈笑了一下,自言自语:“日子倒是越发充实了。”
青黛道:“这不是挺好,平日里娘娘总嫌无趣,如今倒是得趣起来。”
“你啊,真会哄我。”姜云冉点了一下她的额头,也发现自己真是闲不住的性子。
都说与人斗其乐无穷,姜云冉深以为然。
她从来都是不服输的性子,九重宫阙这样的争斗场,其实是最适合她的地方。
旁人避之不及,她却乐此不疲。
有趣得很。
主仆两个说了几句闲话,赵庭芳就到了。
姜云冉把事情同她说了,赵庭芳也只能叹气。
“吴端嫔这一胎,是白院正和岑医正一起督办,我同钱院使也不过只是看过脉案,私下里讨论过。”
景华琰说话算话,一道口谕,钱医正就升为钱院使。
赵庭芳声音很低:“看脉案,似乎没有太大问题,不过吴端嫔胃口好,饭量比怀孕之前大了一倍不止,暂时只能这样定论。”
姜云冉抬起眼眸,看向赵庭芳。
两人都是坊间真正摸爬滚打多年的人,许多事情都见过,吴端嫔这种,一看就不正常。
可仔细思索,却又瞧不出什么端倪。
姜云冉顿了顿,问:“陛下如何说?”
景华琰那般谨慎,不可能对吴端嫔和孩子视而不见。
赵庭芳仔细回忆:“我不知晓。”
“毕竟吴端嫔并非我的病人。”
姜云冉颔首,她道:“我之后会问一问陛下,你同钱大人一定要谨慎一些,万不能沾染此事。”
说到这里,姜云冉才问:“还有岑医正,你们少与他来往。”
之前慕容昭仪的病症,就是经由岑医正的手,虽然最后是他发现了其中的疑点,却依旧让人放心不下。
当时姜云冉就让赵庭芳仔细查了查岑医正的底细。
他也出身御医世家,父亲之前也在宫中侍奉,最擅长骨科,也擅长敏症及儿科,因此在其父告老还乡之后,就由他入宫,继续侍奉贵人们。
他今年已经三十有五,入宫超过十五载,为人勤勤恳恳,口碑极好。
不过先帝时他曾有过一次误诊,导致先帝的刘美人腿伤难愈,因此才被降了官位,熬到现在才重新成为医正。
因为当年的误诊,所以之后岑医正都非常谨慎,医治起来越发用心,因此才能得以留在长信宫。
宫中贵人多,大夫却不足,先帝也仁慈,才把他留到了今日。
这个履历,看不出任何奇特之处。
甚至岑医正比其他太医都要小心谨慎,因为他若再出错误,不光自己保不住太医官位,就连家族以后也不能继续在宫中侍奉。
要知道,若是家中有太医在宫中,那医馆可谓是水涨船高,靠着御医的名号,生意都比其他医馆要好得多。
之前宫中一共四名医正,赵庭芳主治姜云冉、太后及皇贵太妃等太妃,钱医正主治姚贵妃、周宜妃及大皇子、长公主,孙医正负责徐德妃、梅贤妃等,岑医正恰好负责慕容昭仪、吴端嫔和卫婕妤等。
除非哪一位贵人病情加重,太医们才会一起会诊。
也就是说,岑医正会负责吴端嫔这一胎,并非临时起意,他本来就侍奉吴端嫔。
两位院正之前也查过,都是医术精湛的*老太医,有他们从旁监督,不会有错。
姜云冉呼了口气。
赵庭芳见她还在为此事疑虑,便拍了一下她的手:“阿冉,你顾好自己便好。”
“若是以前,我也不甚担心,但如今你要负责后宫事,我只能劝你多加小心,还有两月,吴端嫔就要临盆,到了那时更要经心。”
“我这边你不用担心,钱姐比我精明,我跟着她行事总不会错。”
姜云冉颔首,她看向赵庭芳,终于还是放松下来。
“我知晓。”
夏至前一日,钱小多匆匆回了听雪宫。
他压低声音禀报:“娘娘,今日梅贤妃和周宜妃都去了永福宫。”
梅贤妃还好说,她如今要操心各宫娘娘的身体,灵心宫也经常会踏足,会去永福宫也在情理之中。
但周宜妃可是许久都不曾出宫了。
“周宜妃去做甚?”
钱小多摇了摇头:“并不知,不过周宜妃娘娘进出前后,神情都未改变,也没有什么异样,可能只是单纯去看望吴端嫔。”
忽然,外面传来啪嚓一声。
钱小多神情一变,门边的宫人掀起帐幔,忙道:“娘娘,无碍,是金桔盆栽倒了。”
姜云冉抬眸向外看去。
外面一阵昏天暗地。
呜咽的邪风乖戾刮过,呼啸着席卷整个长信宫。
起风了。
姜云冉心中一紧,慌乱的情绪瞬间涌上心房。
庭院中那棵茁壮的四季桂几乎被刮的东倒西歪,险些就要从中间折断。
宫人们手忙脚乱收起回廊处挂着的灯笼,以防垂落走水。
狂风肆虐,身形单薄的小宫人东倒西歪,甚至有跌坐在地的。
姜云冉立即道:“让黄门来收拾,宫女都回宫。”
说到这里,姜云冉道:“去关上宫门,闭宫,谁也不准出宫。”
然而,姜云冉话音刚落,邪风呼啸里,一道凄厉的嗓音在宫外炸开。
“吴端嫔娘娘早产了。”
第116章 让我死了吧。
这个消息犹如惊雷,在听雪宫炸开。
传信的是名黄门。
他头上的发髻都险些被吹散,好不容易支撑着走进听雪宫,已经累得精疲力尽。
姜云冉让钱小多给他倒了杯热茶,才道:“怎么回事?”
那黄门很感激,忙道:“贵嫔娘娘,今日落日时分,吴端嫔娘娘忽然腹中绞痛,忙传召太医院,但太医还没赶到,端嫔娘娘就早产了。”
他一边说一边哆嗦,牙齿都打颤,显然吓得不轻。
吴端嫔四月初有孕,至今不过八个月。
若按照正常的时间推算,她最早也是元月生产。
现在还未至冬至,她就已经早产,事出反常必有妖。
传信的黄门就是永福宫的宫人,说到这里简直如丧考妣,面如死灰。
钱小多按住他的肩膀,声音沉稳:“莫慌,你仔细说来。”
那黄门深吸口气,才道:“吴端嫔娘娘发动之后,太医院白院正、岑医正和迎喜嬷嬷也到了,迎喜嬷嬷经验老道,一看便知端嫔娘娘难产,因此立即命小的通传各宫。”
也是巧了。
姜云冉今日刚开始管宫,吴端嫔就出事了。
她蹙眉问:“可上禀太后娘娘和陛下?”
那黄门连忙说:“已经禀报,小的是来请贵嫔娘娘和昭仪娘娘的。”
“昭仪娘娘如何说?”
听雪宫同望月宫毗邻,派一名黄门请人,倒也还算合理。
黄门道:“昭仪娘娘已经动身了。”
姜云冉没有犹豫,道:“青黛,你随我去,小多和紫叶,你们看好家。”
说到这里,紫叶和莺歌已经取来大氅,给她穿戴整齐。
姜云冉深吸口气,顶着风踏出宫门。
一瞬间,冷风裹挟着冰粒迎面扑来,刮得脸蛋生疼。
呼吸都被狂风撞了回去,根本没办法在外说话。
今日的天气太邪乎,加上吴端嫔出事,越发让人心中难安。
青黛也穿了斗篷,她牢牢扶着姜云冉,陪着她艰难前行。
两人呼出的白烟还没留下痕迹,一股脑就被吹散,四周还未取下的宫灯被刮得东倒西歪,就连屋脊上的瓦片都啪嗒作响,很是吓人。
不多时,刘晓瑞赶了上来,他稳稳扶住姜云冉,立即让三人顶住了风雪。
“娘娘,”刘晓瑞大声喊,“软轿不安全,永福宫就在前方,步行前往吧?”
姜云冉颔首,她没有刘晓瑞那样好的定力,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三人顶着狂风艰难前行,平日里三两步就能到的永福宫,今日足足挪了一刻。
好不容易来到永福宫前,三人才松了口气。
刘晓瑞把姜云冉送入宫中,压低声音道:“娘娘,小的在门房等您。”
姜云冉颔首,才扶着青黛往里面行去。
因为住得近,所以慕容昭仪是第一个赶到的,姜云冉是第二个。
此刻整个永福宫乱成一团,孟熙嫔站在门口,面色苍白地来回踱步。
慕容昭仪只比姜云冉早到一步,她此刻正脱下大氅,用温帕子擦手。
吴端嫔身边的汤姑姑正在同慕容昭仪禀报,见姜云冉也到了,她明显放松些许。
显然,即便有孟熙嫔在,汤姑姑还是对她不抱希望。
汤姑姑很是感激:“有劳昭仪娘娘,贵嫔娘娘。”
慕容昭仪和姜云冉对视一眼,两人心照不宣,慕容昭仪同姜云冉一起落座,又招呼孟熙嫔坐下,别在外面绕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