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熟知她性子的元娘,只一味讨好娇笑,轻而易举蒙混过关。
二人把方才在街巷里买的吃食都拿上,细细一数,的确得四只手才拿得完。
因为上午亲戚的事,徐承儿没能陪元娘去吃打旋罗,所以后面两人非但买了打旋罗吃个过瘾,还买了王道人的蜜饯,上回待客,王婆婆直接把她珍藏的香糖果子的小匣子全掏空了,刚好这回元娘手里有钱,赶紧买了些。
还买了科头细粉、滴酥水晶脍、水晶皂儿等等。
都是市井常见的吃食。
比糖煎蜜饯这些要来得便宜。
譬如科头细粉,就是用生粉兑水,在水里滴成蝌蚪状,吃的时候,口感弹牙,舌头两边都得到抚慰,莫大满足。
但这个是在摊子前吃的,否则泡久了多少有点软烂散开,口感便不大好。
不过,像滴酥水晶脍这种就可以带回家中,它是把猪皮肉经过复杂步骤熬煮过滤后形成的如水晶一般的皮冻,用料汁搅拌,有许多做法,譬如还有红丝水晶脍。
而滴酥水晶脍是加了酥油的,吃起来冰凉爽滑,一咬就碎,凉意在唇齿间沁开,味道似有肉香,又有酥油淡奶香,却没有腥味。
若是没亲眼见过是如何做的,恐怕如何也猜不出原料是什么。
也可以用鱼鳞做,那便是另一种风味了。
而且,醉酒后最适宜来一份水晶脍了。除了味道好,还因为吃起来冰冰凉凉,不能费什么劲就能嚼碎,能缓解醉酒后的躁热火气,连带着脑子似乎都清爽起来。
至于水晶皂儿,这是元娘留着夜里吃的。
水晶皂儿老少皆宜,是把皂荚仁儿煮到出胶质,再加糖水煮到半凝固,吃着甜滋滋黏牙,但又不腻,最受孩童喜爱。
在香饮子的摊前,经常能看见孩童扯着家中长辈的衣袖,哀求要买。
对于自己的午后点心,睡前吃什么,乃至明日喝茶时要吃的消遣,元娘都安排得清清楚楚。
故而,显得有一些些多了……
但这也怪不得她,自从上回舍命陪君子,为了帮徐承儿看看文修到底是何等人,而去吃了顿樊楼的饭食后,她身上是丁点儿钱都不剩下。
为此,她经过街头巷尾的各色吃食摊子,都要低头速走。
荷包中没有余钱的时候,哪怕瞥一眼吃食,都觉得是罪过,生怕被摊主人喊住,招呼她买。
囊中羞涩,人也没底气。
她只能靠着阿奶给她买的那匣子香糖果子,节俭度日,菖蒲、杏、生姜腌制做成红绿细丝,每回只取一小条,她都能半抿半嚼地吃许久。
素了许多日,可算手里有了钱,可不是得把平日里惦念许久的一口气买来尝?
其实她如今对蜜饯果脯一类也没有从前那么痴迷了。
也当真是奇怪,若是从前在乡野,便是给她汴京里最价廉的蜜饯,她也会舍不得吃,一吃便惦念许久。如今,吃着王道人蜜饯铺的蜜饯,竟然会觉得只是一般喜欢。
非得是没有别的好吃的时候,才会翻出蜜饯。
不过,有钱的时候还是得买,否则哪日又穷了,就没有续命的零嘴了。
元娘心下稍稍感叹的片刻,竟已走到自家铺子前,魏观先头似乎也在门前站了会儿,她到的时候,他也不过才进去。
身边有徐承儿在,元娘不免想到昨日两人在床榻间说的闺中密语。
元娘抬头打量了眼魏观,他生得俊美,在一众人里极为醒目。他面上似乎总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可细瞧后,又会觉得神情浅淡,让人有种难以高攀的生疏。
论人才论风姿仪度,他都是极好的。
而且他衣着虽淡雅色浅,料子却极好,元娘说不出那是什么料子,但是她到汴京后,学会一个很简单的分辨法子。
只需瞧那料子是否织就提花纹样,寻常布料光是织好就破费功夫了,遑论是操纵复杂的提花机,少说得要四个人一块,便是极为熟练的雇工也得花费数日。
若是云纹、团花纹那些稍复杂些的纹路,则要更久。
他应是喜好素淡,所以衣料上的纹路往往是云纹,多是层次自然变换,形似飞鹤瑞兽的纹样。
这样的料子必定钱资不菲。
更莫说之前在樊楼遇见的那会,承儿认出他身上的衣料乃是缂丝!
所以他的家底应当也十分丰厚,不是穷酸书生。
元娘心一横,状似在担主家的责,主动招呼道:“嗯?是魏郎君,您今日来此,可是要买什么?昨日的酒糟吃食可否合胃口?”
铺子里正忙着呢,王婆婆无暇他顾,而且人也多,倒是掩了元娘的身影。
魏观站于台阶之上,身姿挺拔,见到元娘先是简单一拱手,而后抬眸轻笑,“多谢陈小娘子关切,我在您家尝过酒糟四色,甚为不错,因而昨日回去便奉给母亲,家母亦是赞誉不已。”
成功说上话,似乎也不是很难,而且魏观瞧着脾性甚好,元娘骤然轻松。
她发自真心,笑语嫣然起来,“那便好!你今日可是又来买酒糟四色的?若是喜欢酒糟,其实酒腌虾也不错,今日我阿奶一早到新郑门那买的虾,挑拣的都是新鲜大虾,听闻是从南边运来的,肉质鲜嫩,吃着泛甜呢!”
元娘爱笑,说话时热忱殷切,眼尾翘起,天生的笑模样,只消待在她身边,便会受感染,不自觉笑得更深切些。
魏观亦是。
何况,还是在知道她身份以后,似乎有种与他人不同的触动。
他之所以午后才来,便是因为白日去了趟学塾。比起贸然到元娘家询问,章豫学塾与他有些干系,想问桩事并不难。求证也不难,只需要知晓陈括苍的籍贯,她们一家是从何处搬至汴京的,便能了然。
事情很顺利,果真如他所猜测。
元娘便是他自幼定亲的人。
魏观弯唇,眼中含笑,注视着她道:“也好,有劳了。”
元娘立时就准备去装酒腌虾,还是身旁的徐承儿用手肘推了推她,眼神落在手上拿着的各种吃食上,元娘才恍然大悟,受教的把目光在各种市井吃食里巡视了一遍。
最后,她忍痛割爱,把最贵的王道人蜜饯铺的那一小包蜜饯往魏观面前一递。
“给!这是王道人家的蜜饯,你尝尝。上回你送我们吃食,投桃报李,虽然定是比不得樊楼的吃食,还望莫要嫌弃。”
别看只有这一小包,但可贵了!
元娘和徐承儿手上拿的所有吃食都比不得那一点。
她纵然掩饰得再好,眉目间难免显露出一丝,魏观瞧得一清二楚。
他低沉一笑,“多谢陈小娘子好意,我吃蜜饯不多,不知可否换那份打旋罗?劳烦陈小娘子忍痛割爱了。”
魏观这话听着便叫人舒服,客客气气,把错都怪道自己身上。
实则,打旋罗怕是里头最便宜的吃食了,而且因为正逢节令,大街小巷都是,随处可买。
听到他的要求,元娘先是诧异了一瞬,才反应过来。
旋即,她唇角漾起甜甜笑容,这回可谓是真心诚意,“怎么会,给!”
她利落地换成打旋罗给他。
魏观接下。
接着,元娘就招呼他进去落座,再在门口杵着,阿奶必然要发觉不对了。
元娘在前面引路,魏观却未动,他今日来,是想说清楚退婚的事。
若是当真坐下,像主顾般等候照拂,再开口时未免情形微妙。
在元娘疑惑回头,奇怪魏观为何没有跟上来的时候,魏观对她微微颔首,歉然道:“稍候。”
他的目光挪向王婆婆。
元娘毕竟年岁尚小,又是定亲的人,直接与她说,怕是不合宜,家中能主事的往往是长辈。
这样的事,还是得请王婆婆在跟前,且周遭没有这些外人,才好开口。否则便是说动元娘,也是在欺她年幼,需得王婆婆与元娘一起知晓此事,才算公允。
魏观向她致歉后,便欲抬脚走向王婆婆。
哪知道有人捷足先登了。
窦家兄长不知何时进了铺子,脚还没踏进来之前,就大声唤她,“王婆婆!”
他一声大喊,把王婆婆的目光吸引过去。
窦家兄长面带喜意,大步流星,凑近后道:“您上回嘱托的事可算有下文了,我寻到一处,正正好!就是听闻也有旁人想要,怕是得立时去看呢,成便定下来……”
王婆婆被引去心神,大喜过望,一时半会儿倒是顾不得店里了,她不由上前两步,“当真?”
她稍一犹豫,比起店里这一会儿的生意,还是那事要紧得多。
王婆婆果断解下腰间围布,要跟着窦家兄长走,她还不忘交代岑娘子,“今日没人帮衬,你做完店里这几桩生意,索性便关了门,别叫人再来了,你和万贯两个怕是忙不过来。”
经过元娘身边的时候,王婆婆瞪了她一眼,小声警告,“不许去给客人端菜,最多给你娘搭把手,安安分分的,记住没?”
二人把方才在街巷里买的吃食都拿上,细细一数,的确得四只手才拿得完。
因为上午亲戚的事,徐承儿没能陪元娘去吃打旋罗,所以后面两人非但买了打旋罗吃个过瘾,还买了王道人的蜜饯,上回待客,王婆婆直接把她珍藏的香糖果子的小匣子全掏空了,刚好这回元娘手里有钱,赶紧买了些。
还买了科头细粉、滴酥水晶脍、水晶皂儿等等。
都是市井常见的吃食。
比糖煎蜜饯这些要来得便宜。
譬如科头细粉,就是用生粉兑水,在水里滴成蝌蚪状,吃的时候,口感弹牙,舌头两边都得到抚慰,莫大满足。
但这个是在摊子前吃的,否则泡久了多少有点软烂散开,口感便不大好。
不过,像滴酥水晶脍这种就可以带回家中,它是把猪皮肉经过复杂步骤熬煮过滤后形成的如水晶一般的皮冻,用料汁搅拌,有许多做法,譬如还有红丝水晶脍。
而滴酥水晶脍是加了酥油的,吃起来冰凉爽滑,一咬就碎,凉意在唇齿间沁开,味道似有肉香,又有酥油淡奶香,却没有腥味。
若是没亲眼见过是如何做的,恐怕如何也猜不出原料是什么。
也可以用鱼鳞做,那便是另一种风味了。
而且,醉酒后最适宜来一份水晶脍了。除了味道好,还因为吃起来冰冰凉凉,不能费什么劲就能嚼碎,能缓解醉酒后的躁热火气,连带着脑子似乎都清爽起来。
至于水晶皂儿,这是元娘留着夜里吃的。
水晶皂儿老少皆宜,是把皂荚仁儿煮到出胶质,再加糖水煮到半凝固,吃着甜滋滋黏牙,但又不腻,最受孩童喜爱。
在香饮子的摊前,经常能看见孩童扯着家中长辈的衣袖,哀求要买。
对于自己的午后点心,睡前吃什么,乃至明日喝茶时要吃的消遣,元娘都安排得清清楚楚。
故而,显得有一些些多了……
但这也怪不得她,自从上回舍命陪君子,为了帮徐承儿看看文修到底是何等人,而去吃了顿樊楼的饭食后,她身上是丁点儿钱都不剩下。
为此,她经过街头巷尾的各色吃食摊子,都要低头速走。
荷包中没有余钱的时候,哪怕瞥一眼吃食,都觉得是罪过,生怕被摊主人喊住,招呼她买。
囊中羞涩,人也没底气。
她只能靠着阿奶给她买的那匣子香糖果子,节俭度日,菖蒲、杏、生姜腌制做成红绿细丝,每回只取一小条,她都能半抿半嚼地吃许久。
素了许多日,可算手里有了钱,可不是得把平日里惦念许久的一口气买来尝?
其实她如今对蜜饯果脯一类也没有从前那么痴迷了。
也当真是奇怪,若是从前在乡野,便是给她汴京里最价廉的蜜饯,她也会舍不得吃,一吃便惦念许久。如今,吃着王道人蜜饯铺的蜜饯,竟然会觉得只是一般喜欢。
非得是没有别的好吃的时候,才会翻出蜜饯。
不过,有钱的时候还是得买,否则哪日又穷了,就没有续命的零嘴了。
元娘心下稍稍感叹的片刻,竟已走到自家铺子前,魏观先头似乎也在门前站了会儿,她到的时候,他也不过才进去。
身边有徐承儿在,元娘不免想到昨日两人在床榻间说的闺中密语。
元娘抬头打量了眼魏观,他生得俊美,在一众人里极为醒目。他面上似乎总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可细瞧后,又会觉得神情浅淡,让人有种难以高攀的生疏。
论人才论风姿仪度,他都是极好的。
而且他衣着虽淡雅色浅,料子却极好,元娘说不出那是什么料子,但是她到汴京后,学会一个很简单的分辨法子。
只需瞧那料子是否织就提花纹样,寻常布料光是织好就破费功夫了,遑论是操纵复杂的提花机,少说得要四个人一块,便是极为熟练的雇工也得花费数日。
若是云纹、团花纹那些稍复杂些的纹路,则要更久。
他应是喜好素淡,所以衣料上的纹路往往是云纹,多是层次自然变换,形似飞鹤瑞兽的纹样。
这样的料子必定钱资不菲。
更莫说之前在樊楼遇见的那会,承儿认出他身上的衣料乃是缂丝!
所以他的家底应当也十分丰厚,不是穷酸书生。
元娘心一横,状似在担主家的责,主动招呼道:“嗯?是魏郎君,您今日来此,可是要买什么?昨日的酒糟吃食可否合胃口?”
铺子里正忙着呢,王婆婆无暇他顾,而且人也多,倒是掩了元娘的身影。
魏观站于台阶之上,身姿挺拔,见到元娘先是简单一拱手,而后抬眸轻笑,“多谢陈小娘子关切,我在您家尝过酒糟四色,甚为不错,因而昨日回去便奉给母亲,家母亦是赞誉不已。”
成功说上话,似乎也不是很难,而且魏观瞧着脾性甚好,元娘骤然轻松。
她发自真心,笑语嫣然起来,“那便好!你今日可是又来买酒糟四色的?若是喜欢酒糟,其实酒腌虾也不错,今日我阿奶一早到新郑门那买的虾,挑拣的都是新鲜大虾,听闻是从南边运来的,肉质鲜嫩,吃着泛甜呢!”
元娘爱笑,说话时热忱殷切,眼尾翘起,天生的笑模样,只消待在她身边,便会受感染,不自觉笑得更深切些。
魏观亦是。
何况,还是在知道她身份以后,似乎有种与他人不同的触动。
他之所以午后才来,便是因为白日去了趟学塾。比起贸然到元娘家询问,章豫学塾与他有些干系,想问桩事并不难。求证也不难,只需要知晓陈括苍的籍贯,她们一家是从何处搬至汴京的,便能了然。
事情很顺利,果真如他所猜测。
元娘便是他自幼定亲的人。
魏观弯唇,眼中含笑,注视着她道:“也好,有劳了。”
元娘立时就准备去装酒腌虾,还是身旁的徐承儿用手肘推了推她,眼神落在手上拿着的各种吃食上,元娘才恍然大悟,受教的把目光在各种市井吃食里巡视了一遍。
最后,她忍痛割爱,把最贵的王道人蜜饯铺的那一小包蜜饯往魏观面前一递。
“给!这是王道人家的蜜饯,你尝尝。上回你送我们吃食,投桃报李,虽然定是比不得樊楼的吃食,还望莫要嫌弃。”
别看只有这一小包,但可贵了!
元娘和徐承儿手上拿的所有吃食都比不得那一点。
她纵然掩饰得再好,眉目间难免显露出一丝,魏观瞧得一清二楚。
他低沉一笑,“多谢陈小娘子好意,我吃蜜饯不多,不知可否换那份打旋罗?劳烦陈小娘子忍痛割爱了。”
魏观这话听着便叫人舒服,客客气气,把错都怪道自己身上。
实则,打旋罗怕是里头最便宜的吃食了,而且因为正逢节令,大街小巷都是,随处可买。
听到他的要求,元娘先是诧异了一瞬,才反应过来。
旋即,她唇角漾起甜甜笑容,这回可谓是真心诚意,“怎么会,给!”
她利落地换成打旋罗给他。
魏观接下。
接着,元娘就招呼他进去落座,再在门口杵着,阿奶必然要发觉不对了。
元娘在前面引路,魏观却未动,他今日来,是想说清楚退婚的事。
若是当真坐下,像主顾般等候照拂,再开口时未免情形微妙。
在元娘疑惑回头,奇怪魏观为何没有跟上来的时候,魏观对她微微颔首,歉然道:“稍候。”
他的目光挪向王婆婆。
元娘毕竟年岁尚小,又是定亲的人,直接与她说,怕是不合宜,家中能主事的往往是长辈。
这样的事,还是得请王婆婆在跟前,且周遭没有这些外人,才好开口。否则便是说动元娘,也是在欺她年幼,需得王婆婆与元娘一起知晓此事,才算公允。
魏观向她致歉后,便欲抬脚走向王婆婆。
哪知道有人捷足先登了。
窦家兄长不知何时进了铺子,脚还没踏进来之前,就大声唤她,“王婆婆!”
他一声大喊,把王婆婆的目光吸引过去。
窦家兄长面带喜意,大步流星,凑近后道:“您上回嘱托的事可算有下文了,我寻到一处,正正好!就是听闻也有旁人想要,怕是得立时去看呢,成便定下来……”
王婆婆被引去心神,大喜过望,一时半会儿倒是顾不得店里了,她不由上前两步,“当真?”
她稍一犹豫,比起店里这一会儿的生意,还是那事要紧得多。
王婆婆果断解下腰间围布,要跟着窦家兄长走,她还不忘交代岑娘子,“今日没人帮衬,你做完店里这几桩生意,索性便关了门,别叫人再来了,你和万贯两个怕是忙不过来。”
经过元娘身边的时候,王婆婆瞪了她一眼,小声警告,“不许去给客人端菜,最多给你娘搭把手,安安分分的,记住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