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法律有明文规定,游客出境掀起购物潮,一般稍微超点,海关人员眼开眼闭,由此代购行业兴起,法不责众,属于灰色地带。
  董只只兜一圈香烟,故作轻松:“犯法的事,咱不能做,政策收紧,不是坏事,广东那边很多黑作坊,做日韩假冒产品,现在泰国货也搞出来,弄得我们这行乌烟瘴气,十个代购九个骗,立规矩没坏处。”
  梁晓是专职代购,这相当于砸了她的饭碗,深吸一口火星子,吐出一片愁云:“这么一搞,赚钱路子断了,今后喝西北风?”
  彭鹏更急,直发牢骚:“我是律师,这方面再清楚不过,禁韩令估计很快会实施,趁这当口,打击走私犯罪,这回可不是闹着玩的。听说深圳好几个大佬,在香港连夜租仓。今后走正规渠道,我们这些代购,更加没活路。”
  董只只本想调节气氛,未达预期,反而引来更多的吐槽。
  这次情况严重得超乎想象,一个个拉垮脸,垂头丧气。
  她勾住陈嘉弼肩膀,把希望寄托在弟弟身上:“我这不是带我弟来跟大伙一块儿商量嘛!他从小在深圳长大,去香港就跟串门似的,见过世面,不像我,乡巴佬一个。”
  刘祖全咂嘴苦笑,说她魔怔了,大的小的轮流夸,今后没男人要,跟两个弟弟过一辈子。
  “没人要就没人要,跟弟弟一辈子,没什么不好。”董只只挽住陈嘉弼臂膀,捋他被风吹得凌乱的造型,“看我家权志龙,多帅!”
  她在陈嘉弼额头吹了口气,发丝根根飘起,连同屋内的阴霾,一同吹散。众人无奈摇头,浮起轻松的笑容。
  “路嘛!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想当初咱几个刚入行,谁会想到今天,代购代理、服装批发、倒卖奢侈品、炒外汇。”梁晓卧室有块小黑板,记录代购清单,当账本销账用,董只只把陈嘉弼扶起来,推到黑板旁,“你昨晚跟我说的跨境电商,跟大伙说说,看看走不走得通。”
  听到禁韩令消息,董只只半夜睡不着,在客厅抽烟,陈嘉弼建议她做跨境电商。
  她没概念,听不太懂,一大堆专业术语,脑袋发胀,看他认真严肃的表情,不像在胡扯,其中有一句话触动到她,印象深刻:“时代在发展,大势所趋,我们要顺应潮流,走在别人前头。成功的企业家,要把眼光放长远,不要被蝇头小利冲昏头脑。”
  她没奢望过做企业家,买房改善生活,两个弟弟学业有成,一家人安安稳稳,没灾没病,是董只只最大的心愿。
  从她做代购的第一天起,心里清楚,这不是一份长久的职业。
  生活所迫,不得不随波逐流。
  如今到了存亡关头,大代购、中代购、小代购统统挤在同一起跑线,就看谁转型快,博一下,或能否极泰来。
  陈嘉弼穿t恤牛仔裤,一手插在兜里,一手拿着马克笔,写写画画,一副乔布斯范儿。
  若是把场景换到会场,真有点那么回事儿。
  董只只有事没事在他们面前,夸上弟弟两句,听得耳朵起茧,各自心情不佳,就当是轻松气氛,一个个心不在焉。
  梁晓在小本子上做代购清单核对。
  彭鹏蹲在地上,清点拉杆箱里的代购商品。
  刘祖全在给免税店柜姐发信息。
  只有董只只托着下巴,在小册子上认真记笔记。
  这种情况很正常,他们都把陈嘉弼当小孩,不认为他能有什么独到的见解。
  直到陈嘉弼说:“跨境电商与代购没什么不同,只是把代购合法化,代购有限额,背货多,有处罚风险。走转运,发货量有限,运费贵,还有清关费用。跨境电商和网上开店差不多,你们每个人都开网店,有各自的客户。有没有想过,合并成一家店,一旦起量,收益是现在的十倍,乃至百倍,趁大多数代购没反应过来,抢占先机。”
  四人关系好,相互调剂商品,本质上仍是各自为战。
  陈嘉弼言毕,众人眼前一亮。
  董只只一拍大腿:“合伙做生意,好啊!我怎么没想到?”
  梁晓和彭鹏一听立马来劲,把询问目光投向刘祖全。
  四人中,董只只和刘祖全做得最成功,赚得多,合伙经营,他们不亏。
  刘祖全若有所思,琢磨着,往后日子不好过,是时候该另寻出路。他们几个知根知底,一起做,未尝不可。
  董只只上前,拍胸脯:“全哥,咱几个认识这么久,平时相互帮衬,不如一块儿搞公司,我啥也不懂,总经理你来当,有事儿尽管吩咐。我钱不多,三十万,全投了,你们看着出。”
  这点钱买不了房,代购这条路走不通,不如博一下。
  四人一盘算,觉得可行,拼拼凑凑,弄出一百五十万启动资金,刘祖全出一百万,占大头,下周一起去香港考察,学习跨境电商运营模式,打听免税仓租赁行情,了解相关政策和税率,回来一起筹划。
  梁晓赶着去泰国,众人没吃午饭,直接散了。
  她家离城中城商业街不远,董只只带陈嘉弼去犒劳一番。
  两人进入一家港式茶x餐厅。
  她把菜单推到陈嘉弼面前,撸起袖子,一副暴发户派头:“今儿我请,随便点,以后你是我的小诸葛。”
  陈嘉弼勾好菜单,交给董只只。
  董只只瞄了瞄,皱起眉头:“点这么多,吃不完浪费,你当我钱是大风刮来的啊?”
  她夺走铅笔,把虾饺皇和豆豉凤爪改成一份,划掉脆皮乳鸽,乳鸽太贵。
  陈嘉弼说,鼎之一个人在家,给他带一份回去。
  “对呀!我把这小家伙给忘了。”董只只又把虾饺皇和豆豉凤爪数量改回两份。
  陈嘉弼想要拿回菜单,选上脆皮乳鸽。
  俩兄弟不怎么爱吃这个,董只只喜欢。
  在深圳别墅,有一回厨娘做脆皮乳鸽,他嫌油腻,鼎之挑食不吃,最后端到厨房,赏给佣人。
  饭后陈嘉弼去厨房洗水果,发现董只只啃得满嘴油,根根手指放进嘴里吮。
  陈嘉弼的慷慨陈词,从头到尾,董只只听得心潮澎湃,很多东西听不懂,理解不了,越是这样,越觉得他这个弟弟有本事,回味他的话:“在机遇面前,眼光放长远,不要被蝇头小利给麻痹,我觉得你说得酷毙了。”
  服务员过来,见两人穿情侣t恤,算好金额说:“今天我们店搞520活动,满298,免费拍一张情侣合影,挂在爱情角上,附赠两听可口可乐,目前还差29元。”
  今日两人穿同款t恤,身前有小熊图案,陈嘉弼白色,董只只粉色。
  其实还有一件黄色,穿在陈鼎之身上。
  去年双十一搞活动,三件七折,见陈鼎之喜欢,董只只多买两件,用来凑单。
  陈嘉弼刚要解释,手被董只只按住,五指插入指缝,交织缠绕,握拳向服务员展示:“嗯,他是我男朋友,能不能换成崂山可乐?”
  陈嘉弼不喝可乐,陈鼎之自从喝过一股子中药味的崂山可乐,对可口可乐再也提不起兴趣。
  服务员说是可以。
  脆皮乳鸽要六十八块,董只只没点,要了份干炒牛河,金额刚刚好。
  陈嘉弼喜欢吃,她做不来。
  服务员举起拍立得,为两人照相。
  董只只移到对面,插入他的臂弯,脑袋耷拉在肩头,勾出甜美笑容,手臂绕过头顶,噘嘴提示身边人。
  陈嘉弼抬起僵硬的臂膀,两人做出爱心手势。
  刚还说要把眼光放长远,不被蝇头小利麻痹,转头为两听可乐,冒充情侣,陈嘉弼实在搞不懂姐姐的脑回路。
  服务员走后,董只只坐回对面,用勺子敲他脑袋:“干嘛!我不上镜,还是丢你脸了?拍张照,换两听可乐,多实惠。大钱要赚,小钱也要省,以后你当家过日子,就知道啦!”
  姐姐怎么可能不上镜?
  她干净清爽的素脸,能羡煞一众胶原蛋白的思密达。
  与姐姐合影,求之不得,幸福来得太突然,陈嘉弼一时没缓过神,思绪在情侣关系的遐想中漂浮。
  对董只只来说,不过是逢场作戏。
  她顾虑的是,男女有别,错开上厕所,不在他俩面前换衣服。
  牵手勾手臂,靠靠肩膀,冒充情侣,这没什么。
  可对陈嘉弼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在拍照那一瞬间,他感觉自己真的是董只只男朋友,随着手臂抬起,交织成一颗爱心,仿佛灵魂出窍,耗尽所有力气,填满这颗虚幻的爱心。
  在那一刻,他好像死了,又好像重生,心里涌动前所未有的快意,比在宿舍,把住从姐姐那偷来的私人物品,来回□□,更肆意畅然。
  两人吃完,给鼎之打包。董只只摸索钱包,陈嘉弼用二维码对准pos机,抢在她前头买单。
  董只只嘴里还喊着:“我来,我来!”
  服务员笑道:“小姐,您男朋友已经付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