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海美食博主在七零 第77节
汤还滚烫着,香味没一会就传遍了整个食堂。
大家的心思又活跃了其他,几个动作块的大姐抢到了两人边上的位置。
“小双,这摊子是哪个副业组的?”大姐问,“这外送服务怎么订?”
胡双嘴里叼着一只虾,胡乱嚼了几口吞下去,回答道:“海隅村的,等会摊子的人过来收瓦罐,可以直接付钱,让他下次大集送过来。”
对面的蓝圆圆被辣得脸通红通红的,拔开竹筒杯的塞子,大喝了一口。
“双双,柠檬水,好喝。”她满脸惊喜地说。
闻言,胡双立刻灌了一口,猛地点头。
大姐又问起这柠檬水,她一口气将摊子的点单模式和种类都告诉了对方。
“姐,她们的海鲜河粉也是一绝,能鲜掉眉毛。”胡双尽心尽力地安利,“海货还是鲜活的,那虾下锅前还在跳。”
大姐被说得心动了,直接掏出一块钱,豪爽道:“下次大集的早午餐,我都要一份,让他送到厂里来。”
“行,等会我给他说。”胡双收下钱,继续埋头嗦粉。
其他人听了声,以为胡双与摊子的人相熟,纷纷找她帮忙订外送。
她被缠着,蓝圆圆先吃完了粉,索性找来纸笔,一一记下众人的要求。
相同的情形在不同的厂子里上演。
此时此刻的国营饭店,胡蓝在后厨喝完最后一口汤,感叹道:“小于的手艺真的是了得。”
“那是,毕竟是我师傅。”胡老三卖力地挥动着锅铲。
从饭点开始,他就没停下过手,这是他最后一份要做的小炒,他的那份粉在灶上温着。
泡椒粉的香味飘到前边,有相熟的客人在取菜的窗口喊话。
“老三,研究什么新菜呢?闻起来酸酸辣辣的,真开胃。”那人掀开布帘子,“什么时候能上?我等着尝呢!”
“嗐,他能有这手艺,这是大集那边的泡椒粉。”胡蓝应声。
那人惊讶道:“这泡椒粉是什么东西?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海隅村副业组弄的,今个儿是第一天。”胡蓝索性把粉端到他面前,“这柠檬水才五分钱,酸酸甜甜的,也挺好喝。”
色香味俱全的粉让那人是食欲高涨。
“你的菜好了,我去吃午饭了。”胡老三把他的尖椒炒腊肉往窗口一放,端走粉。
那人撇撇嘴:“小气鬼。”
胡蓝觉得好笑,说:“周三海隅村的妮儿来教老三做菜,你来帮忙尝一尝。”
“行。”那人叠声答应。
此时此刻的大集,于知乐将最后一份粉加入小瓦锅。
“不好意思,我们的粉卖完了。”张文心笑着回应点单的客人。
客人不死心,问:“真的没了?能不能给我分出一份?”
他盯着正在煮的六份粉,暗恨自己刚才没有排队,而是去其他吃食摊晃悠了一圈。
这摊子的火热程度比他想象的更甚,一转眼就卖没了。
“不好意思,真的没了。”张文心回应。
灶上煮的是副业组六人的午餐,忙活了很久的几人现在已经饥肠辘辘。
客人遗憾地去了另一个卖面食的摊子。
“陶大哥,谢谢你
。”于知乐给陶大哥端了一碗粉。
陶大哥推辞:“小事,反正我这有空地,还托你们摊子的福,我也卖出去不少东西。”
海隅村的摊子吸引了很多人,等待的时间里,客人在他的摊子闲逛,顺手带了一两件陶器。
张文心直接将粉搁在他面前:“陶大哥,我爷说了这叫有来有往,要不下回我们可不好意思找你帮忙了。”
陶大哥哭笑不得,最终还是收下了。
这时,葛泰和张海梅同时回到摊前,表情凝重。
“怎么了?”张文心着急地问。
两人分别掏出几张纸,齐声说:“这是下次大集的外送预订。”
张文心舒了一口气,接过查看,越看越震惊。
她粗略估计,这里有六十几碗粉了,也就比这次出摊的总量少了一点。
“乐乐乐乐乐。”她激动地跑到于知乐身边。
于知乐心情相当不错,让大家赶忙吃饭,吃完回家休息。
副业组与村里的牛车一同出发回村。
村里人见识了摊子的火爆,笑容满脸,隔空对副业组的人嘘寒问暖。
而老光头一行人心里怄着气,脸拉得长长的。
同一时间,船厂门口。
大集里那个打扮精致的女孩坐上小汽车,趾高气扬地说:“去省军区,开快点。”
第71章
一路上,副业组几人轮流走在车尾搭手推东西。
今天的阳光不算猛烈,但足以晃得凌晨三点多就醒的一行人昏昏欲睡。
到了村口,牛车往于家赶,于知乐让大家先回去休息,灶台等器具先搁在小院里,傍晚开会总结并安排下一周的工作。
众人离开,疲惫感让于知乐沾床就睡。
张文心回到家,堂屋的桌面晾了一壶凉水,她一口气喝完就回屋休息。
今天姑奶奶家新屋上大梁,全家除了她都去了西山村,要明天才能回来。
葛泰自幼父母双亡,自己一个人住,也是到家倒头就睡。
而张家三姐妹就没那么好运了,一进门就被黄大娘拦在院里。
黄大娘看着三人空手而归,剜了她们几眼,说:“不是叫你们带一份粉回来给耀宗吗?粉呢?不知道你弟赶集饿得不行?”
“你不是给他买油条了?”张海梅眼皮重得快睁不开了,没声好气道,“多的是人吃不上,我凭什么给他免费带回来啊?”
“你,你真是跟着于知乐学坏了,居然敢这么和我说话?”黄大娘气得直接上手,一把拽住她的头发。
剧烈的痛感让张海梅瞬间清醒,猛地甩开她的手。
黄大娘趔趄着后退两步,叠坐在地上,发出杀猪般的尖叫声。
屋里睡得正香的张老汉和张耀宗胡乱披上外衣,骂骂咧咧地走出来。
“大牛,耀宗,这死妮儿打我,我的腰哟,疼死了,给我打死她。”黄大娘捂着腰大喊,看着像闪着腰了。
张家父子冷漠地瞥了她一眼。
“吵死了。”张耀宗不耐烦地扔下一句,转身回屋,嘭地关上门。
张老汉烦躁地说:“招娣,把你娘扶进屋。”
“别以为把我扶起来就行,这事没那么容易完。”黄大娘指着张海梅,“你,你给我们家弄回副业组,要不我可不回轻易放过你。”
闻言,张海梅冷笑,原来在这等着她呢。
“招娣,听你娘的,让支书把咱们家拉回副业组。”张老汉粗声粗气道。
他没去赶集,不知道副业组生意火爆的事,但他了解自己的老伴,二话不说开始配合。
张海梅冷漠地说:“我就是帮忙端盘子的,没这能力。”
这话一出,张老汉恼了。
虽然家里主要由黄大娘来管事,但不代表他能接受被女儿下面子。
“拉不拉?”他的鼻翼扇动,浑浊的双眼死死地盯着张海梅。
张海梅毫不畏惧地直视他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我、办、不、到。”
下一秒,张老汉宽大的巴掌向她挥去。
“不、不能打我姐。”张海兰突然在旁边推了他一把。
与此同时,张海竹张开双手挡在了张海梅面前。
见状,黄大娘立刻从地上爬了起来,指着三姐妹的鼻子大骂:“滚,你们给我滚出去。”
喊着,她从墙边抓起木棍,胡乱挥舞着,把三人赶出了家门口。
“走,我们去打谷场睡。”张海梅做了一次深呼吸,带着两个妹妹往打谷场走。
打谷场边上有两个小仓库,屋檐下挂着着两张草席,是给秋收守粮食的人备的。
姐妹三人摊开席子,躺了上去,张海兰和张海竹很快就沉沉睡去。
张海梅想起黄大娘那狠毒的眼神,心里装着事,迷迷糊糊睡去又陡然惊醒。
如此几回,她没了睡觉的心思,给两个妹妹打气蒲扇。
下午五点多,太阳彻底隐入云层。
镇上的工厂下班了,很多人结伴往大集走去。
他们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直接订了下次大集的外送,而是打算今天先尝一次,合适再当场下订。
大多摊子只守早午,傍晚的聚集地空了一半,期间道路变得宽敞。
彼时,陶大哥已经将剩余的陶器装好车,挥舞着小辫准备离开。
“同志,这泡椒粉的摊子是收摊了吗?”有人上前询问。
大家的心思又活跃了其他,几个动作块的大姐抢到了两人边上的位置。
“小双,这摊子是哪个副业组的?”大姐问,“这外送服务怎么订?”
胡双嘴里叼着一只虾,胡乱嚼了几口吞下去,回答道:“海隅村的,等会摊子的人过来收瓦罐,可以直接付钱,让他下次大集送过来。”
对面的蓝圆圆被辣得脸通红通红的,拔开竹筒杯的塞子,大喝了一口。
“双双,柠檬水,好喝。”她满脸惊喜地说。
闻言,胡双立刻灌了一口,猛地点头。
大姐又问起这柠檬水,她一口气将摊子的点单模式和种类都告诉了对方。
“姐,她们的海鲜河粉也是一绝,能鲜掉眉毛。”胡双尽心尽力地安利,“海货还是鲜活的,那虾下锅前还在跳。”
大姐被说得心动了,直接掏出一块钱,豪爽道:“下次大集的早午餐,我都要一份,让他送到厂里来。”
“行,等会我给他说。”胡双收下钱,继续埋头嗦粉。
其他人听了声,以为胡双与摊子的人相熟,纷纷找她帮忙订外送。
她被缠着,蓝圆圆先吃完了粉,索性找来纸笔,一一记下众人的要求。
相同的情形在不同的厂子里上演。
此时此刻的国营饭店,胡蓝在后厨喝完最后一口汤,感叹道:“小于的手艺真的是了得。”
“那是,毕竟是我师傅。”胡老三卖力地挥动着锅铲。
从饭点开始,他就没停下过手,这是他最后一份要做的小炒,他的那份粉在灶上温着。
泡椒粉的香味飘到前边,有相熟的客人在取菜的窗口喊话。
“老三,研究什么新菜呢?闻起来酸酸辣辣的,真开胃。”那人掀开布帘子,“什么时候能上?我等着尝呢!”
“嗐,他能有这手艺,这是大集那边的泡椒粉。”胡蓝应声。
那人惊讶道:“这泡椒粉是什么东西?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海隅村副业组弄的,今个儿是第一天。”胡蓝索性把粉端到他面前,“这柠檬水才五分钱,酸酸甜甜的,也挺好喝。”
色香味俱全的粉让那人是食欲高涨。
“你的菜好了,我去吃午饭了。”胡老三把他的尖椒炒腊肉往窗口一放,端走粉。
那人撇撇嘴:“小气鬼。”
胡蓝觉得好笑,说:“周三海隅村的妮儿来教老三做菜,你来帮忙尝一尝。”
“行。”那人叠声答应。
此时此刻的大集,于知乐将最后一份粉加入小瓦锅。
“不好意思,我们的粉卖完了。”张文心笑着回应点单的客人。
客人不死心,问:“真的没了?能不能给我分出一份?”
他盯着正在煮的六份粉,暗恨自己刚才没有排队,而是去其他吃食摊晃悠了一圈。
这摊子的火热程度比他想象的更甚,一转眼就卖没了。
“不好意思,真的没了。”张文心回应。
灶上煮的是副业组六人的午餐,忙活了很久的几人现在已经饥肠辘辘。
客人遗憾地去了另一个卖面食的摊子。
“陶大哥,谢谢你
。”于知乐给陶大哥端了一碗粉。
陶大哥推辞:“小事,反正我这有空地,还托你们摊子的福,我也卖出去不少东西。”
海隅村的摊子吸引了很多人,等待的时间里,客人在他的摊子闲逛,顺手带了一两件陶器。
张文心直接将粉搁在他面前:“陶大哥,我爷说了这叫有来有往,要不下回我们可不好意思找你帮忙了。”
陶大哥哭笑不得,最终还是收下了。
这时,葛泰和张海梅同时回到摊前,表情凝重。
“怎么了?”张文心着急地问。
两人分别掏出几张纸,齐声说:“这是下次大集的外送预订。”
张文心舒了一口气,接过查看,越看越震惊。
她粗略估计,这里有六十几碗粉了,也就比这次出摊的总量少了一点。
“乐乐乐乐乐。”她激动地跑到于知乐身边。
于知乐心情相当不错,让大家赶忙吃饭,吃完回家休息。
副业组与村里的牛车一同出发回村。
村里人见识了摊子的火爆,笑容满脸,隔空对副业组的人嘘寒问暖。
而老光头一行人心里怄着气,脸拉得长长的。
同一时间,船厂门口。
大集里那个打扮精致的女孩坐上小汽车,趾高气扬地说:“去省军区,开快点。”
第71章
一路上,副业组几人轮流走在车尾搭手推东西。
今天的阳光不算猛烈,但足以晃得凌晨三点多就醒的一行人昏昏欲睡。
到了村口,牛车往于家赶,于知乐让大家先回去休息,灶台等器具先搁在小院里,傍晚开会总结并安排下一周的工作。
众人离开,疲惫感让于知乐沾床就睡。
张文心回到家,堂屋的桌面晾了一壶凉水,她一口气喝完就回屋休息。
今天姑奶奶家新屋上大梁,全家除了她都去了西山村,要明天才能回来。
葛泰自幼父母双亡,自己一个人住,也是到家倒头就睡。
而张家三姐妹就没那么好运了,一进门就被黄大娘拦在院里。
黄大娘看着三人空手而归,剜了她们几眼,说:“不是叫你们带一份粉回来给耀宗吗?粉呢?不知道你弟赶集饿得不行?”
“你不是给他买油条了?”张海梅眼皮重得快睁不开了,没声好气道,“多的是人吃不上,我凭什么给他免费带回来啊?”
“你,你真是跟着于知乐学坏了,居然敢这么和我说话?”黄大娘气得直接上手,一把拽住她的头发。
剧烈的痛感让张海梅瞬间清醒,猛地甩开她的手。
黄大娘趔趄着后退两步,叠坐在地上,发出杀猪般的尖叫声。
屋里睡得正香的张老汉和张耀宗胡乱披上外衣,骂骂咧咧地走出来。
“大牛,耀宗,这死妮儿打我,我的腰哟,疼死了,给我打死她。”黄大娘捂着腰大喊,看着像闪着腰了。
张家父子冷漠地瞥了她一眼。
“吵死了。”张耀宗不耐烦地扔下一句,转身回屋,嘭地关上门。
张老汉烦躁地说:“招娣,把你娘扶进屋。”
“别以为把我扶起来就行,这事没那么容易完。”黄大娘指着张海梅,“你,你给我们家弄回副业组,要不我可不回轻易放过你。”
闻言,张海梅冷笑,原来在这等着她呢。
“招娣,听你娘的,让支书把咱们家拉回副业组。”张老汉粗声粗气道。
他没去赶集,不知道副业组生意火爆的事,但他了解自己的老伴,二话不说开始配合。
张海梅冷漠地说:“我就是帮忙端盘子的,没这能力。”
这话一出,张老汉恼了。
虽然家里主要由黄大娘来管事,但不代表他能接受被女儿下面子。
“拉不拉?”他的鼻翼扇动,浑浊的双眼死死地盯着张海梅。
张海梅毫不畏惧地直视他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我、办、不、到。”
下一秒,张老汉宽大的巴掌向她挥去。
“不、不能打我姐。”张海兰突然在旁边推了他一把。
与此同时,张海竹张开双手挡在了张海梅面前。
见状,黄大娘立刻从地上爬了起来,指着三姐妹的鼻子大骂:“滚,你们给我滚出去。”
喊着,她从墙边抓起木棍,胡乱挥舞着,把三人赶出了家门口。
“走,我们去打谷场睡。”张海梅做了一次深呼吸,带着两个妹妹往打谷场走。
打谷场边上有两个小仓库,屋檐下挂着着两张草席,是给秋收守粮食的人备的。
姐妹三人摊开席子,躺了上去,张海兰和张海竹很快就沉沉睡去。
张海梅想起黄大娘那狠毒的眼神,心里装着事,迷迷糊糊睡去又陡然惊醒。
如此几回,她没了睡觉的心思,给两个妹妹打气蒲扇。
下午五点多,太阳彻底隐入云层。
镇上的工厂下班了,很多人结伴往大集走去。
他们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直接订了下次大集的外送,而是打算今天先尝一次,合适再当场下订。
大多摊子只守早午,傍晚的聚集地空了一半,期间道路变得宽敞。
彼时,陶大哥已经将剩余的陶器装好车,挥舞着小辫准备离开。
“同志,这泡椒粉的摊子是收摊了吗?”有人上前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