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海美食博主在七零 第183节
第174章
两人不约而同想到了齐二。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有机会了。”于初月嘟囔。
然而,一想到齐二前段时间被当成人贩子送进局子的事,她的底气越发不足,后几个字几乎轻得听不见。
张文心疑惑反问:“或许什么?”
于初月摇摇头,打算了解清楚情况再说。
于知乐只在几个月前听说过齐二在筹备新电影,并不知道具体的工作进度,所以没主动挑起话题。
几人各怀心思,继续爬楼梯。
走到京市文工团舞蹈组的训练室门口,她们听到了此起彼伏的惊呼声。
“小双,再给我们讲讲你在红星船厂进修期间顶着压力回应质疑,最后在考核中取得第一的事。”
“还有你在海隅村跟着捕鱼队出海的经过,是不是很有趣?”
胡双被女孩们团团围住,性格飒爽的她难得露出羞赫的表情,向一旁的文宛白和蓝圆圆投去求助的目光。
于知乐轻笑出声,引得她们齐齐看向门口。
过去几天,大家听了不少海东镇的事,知道海隅村副业组还有两位负责人,热情地朝向张文心和于初月打招呼。
年龄相仿的众人轻易聊成一片。
文宛白看她们从赶海和做罐头聊到台风天,又笑嘻嘻地逗弄稚气未脱但板着小脸的于迟,最终做出延长休息时间的决定。
不过,女孩们深知这次年底汇演的重要性,没放松多久就又全身心投入训练。
小踢腿、脚尖旋转、空中劈叉,她们跟着文宛白的节拍尽情地舒展身姿。
由窗台透入的光亮给她们镀了一层毛茸茸的光圈,增添了几分神秘感,让于知乐几人不自觉屏气凝神。
临汇演约近,文工团的训练节奏约发紧凑,今天各小团队省去了饭前斗歌的环节,匆匆忙忙扒晚饭就回训练楼练习。
夜幕低垂,大楼灯火通明,乐声鼎沸。
于知乐几人没留到训练结束,没到九点就回家了。
昏黄的灯光下,于婉琴在修改衣服款式图,时不时停下思索。
“回来了。”她闻声抬头,笑问,“和新朋友相处得怎么样?”
“婶,她们跳舞都超厉害,后天保准让你大吃一惊。”张文心指了指于迟,“小宝记性好,全都记下来了。”
说着,她拉过小宝手舞足蹈地演示起那些夸张的动作,一大一小磕磕绊绊地重现了最精彩的片段。
两人笨拙的肢体动作让于婉琴笑得前俯后仰。
于知乐打趣道:“汇演该给你们排一个小品,可以叫笨天鹅学跳舞。”
小宝只是害羞地笑了笑,张文心却作势扑过去闹她。
于越恰巧从厨房走出,横在两人之间,说:“水烧好了。”
于知乐点了点头,起身去找衣服。
李芸隔三差五就去一趟大澡堂,也带她和蓝圆圆去过。不过她在海隅村习惯了独立澡房,只去过一次。
等她带着一身热气从卫生间出来,于越和小宝已经去睡觉,客厅里只有于婉琴。
“你先睡吧,我再改一改图。”于婉琴抓起笔。
于知乐瞥了一眼没有新增痕迹的设计图,知道她在担心于海光,于是应好回屋。
“乐乐,快来。”张文心拍了两下床铺最在侧的空地。
她没有一丁点睡意,恨不得把村里这周发生的变化一股脑全讲出来。
乡镇电气化计划发展迅速,从前天开始,县水利电部的工作人员陆续带着设备进村。
海带苗已经长到小孩半臂长,陈老带着捕鱼队往养殖筏上挂陶罐来施肥。
于海竹根据当前的配方和于海兰从胡老三那儿学到的调味知识琢磨出一款新品,因符合海县人的口味而大受欢迎。
“还有斑节虾,已经有很多供销社来预订了。”于初月声音微哑。
她和张文心一人一句,事无巨细,不间断地讲了将近一个小时。
“乍一听,我还以为自己来了京市一个月呢。”于知乐探身取过水杯,递给她们,“赶紧润润嗓子。”
于初月咕噜咕噜喝了半杯,笑道:“要是咱们真分开了一个月,那起码得说上三天三夜。”
张文心忙不迭点头附和。
此时,院子传来开门声,于海光回家了。
窸窸窣窣的说话声没持续太久,客厅很快又恢复宁静。
三人默契地没再开口,接二连三地打起哈欠来,随后呼吸逐渐变得平稳。
她们睡得沉,一觉睡到了早上七点。
房屋保温性能相对较差,停止供暖后很容易因为不注意而着凉。三人没有赖床,一睁眼就起床穿衣服。
等她们洗漱结束,于海光和于婉琴正好拎着早餐到家。
父女
两人对上视线,于海光使了一个眼色,于知乐便跟着他进了厨房。
“人救回来了,消息也封锁了,功劳算在胡医生师傅头上。”于海光压低声音说话,“只要不犯原则错误,海隅村以后的发展不会差。”
这样的处理对于知乐来说是最好的结果,她没细问“关照”的细节,转而关注起周岳生的归期。
于海光面色突然变得古怪,盯着她一言不发。
“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吗?”于知乐以为出了变故,语气急切。
“没事,明天就能回来。”于海光摇摇头,又突然冒出一句无厘头的话,“我老了,有时候搞不懂你们年轻人在想什么。”
说完,他捧起一摞碗转身离开,留下满脸疑惑的于知乐。
今天食堂难得有褡裢火烧和糖火烧卖,他们都买了,顺便搭上了酸辣汤和豆浆。
褡裢火烧焦脆多汁,与鲜香酸辣的酸辣汤极为合衬。而糖火烧外酥里软、香甜可口,配上清爽的甜豆浆正好。
众人饱餐一顿,便去忙活自己的事。
于知乐三人和小宝去训练楼,于海光带于婉琴去东边找老裁缝,于越则照常窝在家里看书。
距离汇演只剩一天半,时间像被上了发条,飞快流逝。
汇演当天中午,配乐最后一个音节落地,舞蹈组结束正式演出前最后一次排练。
文宛白用力鼓掌,一脸欣慰地看着所有人。
“这段时间大家辛苦了,今晚请放松心情,尽情享受属于你们的舞台。”她笑着说,“现在回去好好休息,下午三点整直接在后台集合。”
李芸带头掀起一片欢呼声,驱散室内焦灼的气氛。
离开训练室时,她突然挽上于知乐的手臂,神神秘秘地说:“我有事情告诉你。”
于知乐让朋友们先带小宝去食堂,而后跟随她的步调放慢脚步。
“还记得之前打听你和圆圆身份的大娘吗?”李芸没等她回答就自顾自往下说,“昨儿我在澡堂遇见她给别人说媒,终于想起来她是谁了。”
大娘姓何,她儿子是半年前才调来的副团长。她热衷于给人说媒,才随军三个月就促成了四桩婚事,成功打进了家属院的小圈子。
她的主要活动区域在楼房区,李芸只见过她一两次,所以上次才没记起她的身份。
说起来,于海光与何副团长的关系并不怎么样。后者仗着职位高暗示于海光让出院子,没得逞还想给他穿小鞋,被狠狠敲打一番才歇了心思。
“我爸说何副团长心思深沉,不值得深交。”李芸还给她讲了一个小八卦,“他靠着岳家升到这个位置,妻子一出事就连夜撇清关系。为了调来这里,他在背地里还干过不少缺德事。”
至此,于知乐终于明白当初不喜欢何大娘眼神的原因,对方把自己当成了笼络他人的资源。
回想何大娘当时的反应以及何副团长抢院子的事,她不难猜出母子二人对曲、周两家的心思。
察觉到她的神情变化,李芸知道她明白了其中的弯弯绕绕,宽慰道:“你别太担心,于叔在这儿的重要性不是职位可以衡量的,再来十个何团长也翻不起风浪。”
于知乐吐了一口浊气,暂且将满腹心思压下,去食堂与众人汇合。
吃完饭,大家各自回去休息,再见面时已经是集合时间。
踏出家门的瞬间,于知乐就打开了直播,老观众闻风而至。
直播间各种弹幕、礼物特效乱飞,后台也一片喧闹,于知乐和蓝圆圆心无旁骛地给按照原定的顺序给女孩们化妆。
经过两人的设计调整,各小组的妆造较之从前上了一个档次,看得其他文工团的人羡慕不已。
“我说怎么突然多了两张新面孔,原来是专门化妆的,确实更好看了。”一个隔壁军区的姑娘看着于知乐在李芸脸上捣鼓。
李芸和女孩关系不错,笑嘻嘻地要说话,被正要给她上口红的于知乐强行闭麦。
“姐姐,给你。”于迟跑进后台,放下几串糖葫芦又跑开,“我去找小昭哥哥。”
唇妆完成,李芸了无生气地冲他的背影喊:“小宝,你怎么不早点进来?芸姐姐吃不上了。”
“吃吧,上台前再给你补一遍。”于知乐忍笑。
紧接着,她坐下休息,揉了揉因长时间工作而发酸的手腕,突然福灵心至。
“我出去一趟,开场前会回来。”她话没说完就快步往外走,还不忘掐了直播。
六点已过,天色漆黑,后台连接观众席的长廊暗得伸手只看得清轮廓。
如于知乐所料,走廊尽头伫立着一个高大的身影。
她小跑着往那人扑去。
周岳生稳稳当当接住她,问:“累不累?”
“不累,这次有没有受伤?”于知乐往他身上摸,想要确认纱布是否存在,“你答应过我,不能掉一根头发。”
周岳生不着痕迹地抽了一口气,应道:“按照你的标准,我应该算受重伤了。”
说着,他牵起于知乐去摸自己的头。
原本的普通短发被修成贴头皮的圆寸,硬硬的发茬扎感明显。
于知乐长舒一口气。
两人不约而同想到了齐二。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有机会了。”于初月嘟囔。
然而,一想到齐二前段时间被当成人贩子送进局子的事,她的底气越发不足,后几个字几乎轻得听不见。
张文心疑惑反问:“或许什么?”
于初月摇摇头,打算了解清楚情况再说。
于知乐只在几个月前听说过齐二在筹备新电影,并不知道具体的工作进度,所以没主动挑起话题。
几人各怀心思,继续爬楼梯。
走到京市文工团舞蹈组的训练室门口,她们听到了此起彼伏的惊呼声。
“小双,再给我们讲讲你在红星船厂进修期间顶着压力回应质疑,最后在考核中取得第一的事。”
“还有你在海隅村跟着捕鱼队出海的经过,是不是很有趣?”
胡双被女孩们团团围住,性格飒爽的她难得露出羞赫的表情,向一旁的文宛白和蓝圆圆投去求助的目光。
于知乐轻笑出声,引得她们齐齐看向门口。
过去几天,大家听了不少海东镇的事,知道海隅村副业组还有两位负责人,热情地朝向张文心和于初月打招呼。
年龄相仿的众人轻易聊成一片。
文宛白看她们从赶海和做罐头聊到台风天,又笑嘻嘻地逗弄稚气未脱但板着小脸的于迟,最终做出延长休息时间的决定。
不过,女孩们深知这次年底汇演的重要性,没放松多久就又全身心投入训练。
小踢腿、脚尖旋转、空中劈叉,她们跟着文宛白的节拍尽情地舒展身姿。
由窗台透入的光亮给她们镀了一层毛茸茸的光圈,增添了几分神秘感,让于知乐几人不自觉屏气凝神。
临汇演约近,文工团的训练节奏约发紧凑,今天各小团队省去了饭前斗歌的环节,匆匆忙忙扒晚饭就回训练楼练习。
夜幕低垂,大楼灯火通明,乐声鼎沸。
于知乐几人没留到训练结束,没到九点就回家了。
昏黄的灯光下,于婉琴在修改衣服款式图,时不时停下思索。
“回来了。”她闻声抬头,笑问,“和新朋友相处得怎么样?”
“婶,她们跳舞都超厉害,后天保准让你大吃一惊。”张文心指了指于迟,“小宝记性好,全都记下来了。”
说着,她拉过小宝手舞足蹈地演示起那些夸张的动作,一大一小磕磕绊绊地重现了最精彩的片段。
两人笨拙的肢体动作让于婉琴笑得前俯后仰。
于知乐打趣道:“汇演该给你们排一个小品,可以叫笨天鹅学跳舞。”
小宝只是害羞地笑了笑,张文心却作势扑过去闹她。
于越恰巧从厨房走出,横在两人之间,说:“水烧好了。”
于知乐点了点头,起身去找衣服。
李芸隔三差五就去一趟大澡堂,也带她和蓝圆圆去过。不过她在海隅村习惯了独立澡房,只去过一次。
等她带着一身热气从卫生间出来,于越和小宝已经去睡觉,客厅里只有于婉琴。
“你先睡吧,我再改一改图。”于婉琴抓起笔。
于知乐瞥了一眼没有新增痕迹的设计图,知道她在担心于海光,于是应好回屋。
“乐乐,快来。”张文心拍了两下床铺最在侧的空地。
她没有一丁点睡意,恨不得把村里这周发生的变化一股脑全讲出来。
乡镇电气化计划发展迅速,从前天开始,县水利电部的工作人员陆续带着设备进村。
海带苗已经长到小孩半臂长,陈老带着捕鱼队往养殖筏上挂陶罐来施肥。
于海竹根据当前的配方和于海兰从胡老三那儿学到的调味知识琢磨出一款新品,因符合海县人的口味而大受欢迎。
“还有斑节虾,已经有很多供销社来预订了。”于初月声音微哑。
她和张文心一人一句,事无巨细,不间断地讲了将近一个小时。
“乍一听,我还以为自己来了京市一个月呢。”于知乐探身取过水杯,递给她们,“赶紧润润嗓子。”
于初月咕噜咕噜喝了半杯,笑道:“要是咱们真分开了一个月,那起码得说上三天三夜。”
张文心忙不迭点头附和。
此时,院子传来开门声,于海光回家了。
窸窸窣窣的说话声没持续太久,客厅很快又恢复宁静。
三人默契地没再开口,接二连三地打起哈欠来,随后呼吸逐渐变得平稳。
她们睡得沉,一觉睡到了早上七点。
房屋保温性能相对较差,停止供暖后很容易因为不注意而着凉。三人没有赖床,一睁眼就起床穿衣服。
等她们洗漱结束,于海光和于婉琴正好拎着早餐到家。
父女
两人对上视线,于海光使了一个眼色,于知乐便跟着他进了厨房。
“人救回来了,消息也封锁了,功劳算在胡医生师傅头上。”于海光压低声音说话,“只要不犯原则错误,海隅村以后的发展不会差。”
这样的处理对于知乐来说是最好的结果,她没细问“关照”的细节,转而关注起周岳生的归期。
于海光面色突然变得古怪,盯着她一言不发。
“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吗?”于知乐以为出了变故,语气急切。
“没事,明天就能回来。”于海光摇摇头,又突然冒出一句无厘头的话,“我老了,有时候搞不懂你们年轻人在想什么。”
说完,他捧起一摞碗转身离开,留下满脸疑惑的于知乐。
今天食堂难得有褡裢火烧和糖火烧卖,他们都买了,顺便搭上了酸辣汤和豆浆。
褡裢火烧焦脆多汁,与鲜香酸辣的酸辣汤极为合衬。而糖火烧外酥里软、香甜可口,配上清爽的甜豆浆正好。
众人饱餐一顿,便去忙活自己的事。
于知乐三人和小宝去训练楼,于海光带于婉琴去东边找老裁缝,于越则照常窝在家里看书。
距离汇演只剩一天半,时间像被上了发条,飞快流逝。
汇演当天中午,配乐最后一个音节落地,舞蹈组结束正式演出前最后一次排练。
文宛白用力鼓掌,一脸欣慰地看着所有人。
“这段时间大家辛苦了,今晚请放松心情,尽情享受属于你们的舞台。”她笑着说,“现在回去好好休息,下午三点整直接在后台集合。”
李芸带头掀起一片欢呼声,驱散室内焦灼的气氛。
离开训练室时,她突然挽上于知乐的手臂,神神秘秘地说:“我有事情告诉你。”
于知乐让朋友们先带小宝去食堂,而后跟随她的步调放慢脚步。
“还记得之前打听你和圆圆身份的大娘吗?”李芸没等她回答就自顾自往下说,“昨儿我在澡堂遇见她给别人说媒,终于想起来她是谁了。”
大娘姓何,她儿子是半年前才调来的副团长。她热衷于给人说媒,才随军三个月就促成了四桩婚事,成功打进了家属院的小圈子。
她的主要活动区域在楼房区,李芸只见过她一两次,所以上次才没记起她的身份。
说起来,于海光与何副团长的关系并不怎么样。后者仗着职位高暗示于海光让出院子,没得逞还想给他穿小鞋,被狠狠敲打一番才歇了心思。
“我爸说何副团长心思深沉,不值得深交。”李芸还给她讲了一个小八卦,“他靠着岳家升到这个位置,妻子一出事就连夜撇清关系。为了调来这里,他在背地里还干过不少缺德事。”
至此,于知乐终于明白当初不喜欢何大娘眼神的原因,对方把自己当成了笼络他人的资源。
回想何大娘当时的反应以及何副团长抢院子的事,她不难猜出母子二人对曲、周两家的心思。
察觉到她的神情变化,李芸知道她明白了其中的弯弯绕绕,宽慰道:“你别太担心,于叔在这儿的重要性不是职位可以衡量的,再来十个何团长也翻不起风浪。”
于知乐吐了一口浊气,暂且将满腹心思压下,去食堂与众人汇合。
吃完饭,大家各自回去休息,再见面时已经是集合时间。
踏出家门的瞬间,于知乐就打开了直播,老观众闻风而至。
直播间各种弹幕、礼物特效乱飞,后台也一片喧闹,于知乐和蓝圆圆心无旁骛地给按照原定的顺序给女孩们化妆。
经过两人的设计调整,各小组的妆造较之从前上了一个档次,看得其他文工团的人羡慕不已。
“我说怎么突然多了两张新面孔,原来是专门化妆的,确实更好看了。”一个隔壁军区的姑娘看着于知乐在李芸脸上捣鼓。
李芸和女孩关系不错,笑嘻嘻地要说话,被正要给她上口红的于知乐强行闭麦。
“姐姐,给你。”于迟跑进后台,放下几串糖葫芦又跑开,“我去找小昭哥哥。”
唇妆完成,李芸了无生气地冲他的背影喊:“小宝,你怎么不早点进来?芸姐姐吃不上了。”
“吃吧,上台前再给你补一遍。”于知乐忍笑。
紧接着,她坐下休息,揉了揉因长时间工作而发酸的手腕,突然福灵心至。
“我出去一趟,开场前会回来。”她话没说完就快步往外走,还不忘掐了直播。
六点已过,天色漆黑,后台连接观众席的长廊暗得伸手只看得清轮廓。
如于知乐所料,走廊尽头伫立着一个高大的身影。
她小跑着往那人扑去。
周岳生稳稳当当接住她,问:“累不累?”
“不累,这次有没有受伤?”于知乐往他身上摸,想要确认纱布是否存在,“你答应过我,不能掉一根头发。”
周岳生不着痕迹地抽了一口气,应道:“按照你的标准,我应该算受重伤了。”
说着,他牵起于知乐去摸自己的头。
原本的普通短发被修成贴头皮的圆寸,硬硬的发茬扎感明显。
于知乐长舒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