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鄙的男替身 第109节
毕竟不是正义判官,单纯听明野提的多了,见到本人,所谓莉莉由抽象落实具体,使他一再代入被劈腿的自己和亲妹。
说到底,他对他们的纠葛一知半解,充其量在故事里扮演无关紧要的炮灰甲。结局究竟怎样,跟他有什么关系?
然而,就算他也能真切地感受到。
比起明野那小子,师哥显然更体贴、周到,更加中情于莉莉。
多讽刺啊,去岁今日,明野满口莉莉、莉莉,非她不行的样子,如今沦为丑角。
爱情究竟是什么呢?一刹那的心动又算什么,终究拦不住明野的变化。
素来冷心冷情的师哥反而违背道德,沉溺其中。
手作羊挂在包袋上晃荡,使无良忽然明确一点。
或许,明野、陈言的心皆不重要。棋盘上真正的主角另有其人,名叫乔鸢。
五指拧转把手,他停住动作。
“听说前两天,一个叫尤心艺的女生时常来男生宿舍底下。明野脚踩两条船的事已经传开了,学校里不少人议论。”
“他目前不知情,早晚得承受。”
“至于师哥你。”
“去年12月29日,就是明野生日当天,我去过纺织大学。”
“第一次警告明野,他收手了,很快再犯。我不懂你们在玩什么,没法手撕兄弟,没立场质问你,想来想去,干脆找乔同学,起码她有权力知道真相。”
“那天我走得急,不小心把我妹做的小羊落下了。”
“那天晚上,通过林同学的手,东西又回到我手上。我琢磨了很久,最后觉得,可能乔同学也不傻,早就发现你俩的小把戏,只是出于一些原因没说破。”
既然如此,外人更不必掺和。
“可能她比较偏向你。”
“可能她正在考虑该怎么料理你们两个,我不知道。”
“总之事情演变成这样,我觉得你们最伤害的人是她,她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说实话,她想接受谁,谁就是真的男朋友。她不想原谅谁,谁就得做那个渣男。”
“这次你俩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该说的话说完了。
究其原因,为什么要说这些,恐怕无良自己都摸不明白。
三方的博弈,他徘徊周转,似乎每条边都站了,似乎每个人都没沾。
就当跟大学时代告别。
“实在不行,你争取一下。”说着,他转头,原打算借陈言望一望自己即将画上句号的大
学生身份,谁知鬼使神差又坐下来。
……争取。
他该怎么争取呢。
九岁那年,他尝试向柳教授争取过一次,随即被送到老家。
或许人都有伤痕,吃到教训便反射性逃避。
陈言没有说话,眼皮虚搭着,看起来格外疲惫。
整个人阴沉沉、雾蒙蒙,同寝一年多,无良第一次见他这样。
“你们……是不是以前就认识?”
“明野说你喜欢一个女生很多年。”
事后回想,打序幕起,整条故事线的脉络无比清晰。
陈言则不擅长倾诉,除去少年时代接受心理帮助。
偏偏乔鸢不要他了,第二次被丢弃的消沉感始终无法消除,身体深处隐藏的毁灭欲更难以平息。
多种情绪交杂绞喉,一切犹如漫长的幻觉,睁开眼,有人把空气都带走了。
于是他开始头疼,眼疼,手指也疼。
表象极力平静,精神紧绷着,仿佛再被轻拨一下就要断开的线。
他不可以放任自己下坠,释放出来能好一些。
心理辅导师常那样说。
“我七岁那年,保姆请假,弟弟突然发烧。”
他微抿下唇,休止片刻,道:
“我妈任大学教授,平时比较忙,让我找体温计量一下。37.5c,处于低烧范围。”
当时,刘教授在加班,无暇赶回,便叮嘱大儿子陪弟弟在家等,或者先联系爸爸。
半小时后,弟弟说难受,哭得厉害,陈言打不通电话,带他去诊所。
诊所离小区近,那会儿有流感,人多,好在医生认识兄弟俩,先给陈光开了两瓶药水,安排打点滴。
点滴打到一半,弟弟想上厕所,陈言陪他去,特意把塑料瓶捏得很高。
弟弟说他像大老鹰,一直笑。
他给弟弟系完裤袋,也想上厕所,就把吊瓶挂回铁架上,拜托隔壁老爷爷照看一下弟弟。也找医生说了,可当他从洗手间出来时,弟弟已然不见。
“那时的诊所没装监控,我爸请长假,我妈辞职,他们到处打探消息去外地找了很多年,直到我姥姥查出肿瘤晚期才肯回来。我继续住在爷爷奶奶家。”
“高中毕业的暑假,我认识乔鸢。她是一个,打字很快、很聪明,喜欢一次性发好十几条信息轰炸别人的小孩。”
“那时候她才十五岁。”
今天上了什么课,有什么作业,截止周末必须完成哪些任务。
乔一元有能力将自己梳理得井井条条,她非常了解,自己想要什么、讨厌什么,什么时候为什么而高兴,什么时候又为什么而痛苦。
只是偶尔,十分偶尔的间隙,她会被浓烈的情绪所裹挟,失控地颤抖。
毕竟年纪不大。
她需要一双眼睛,想要一个监督者,当陈言回应要求时,就像,巨大的锯齿绿叶下,一只生物缓缓伸出触角,碰到另一只生物的触角,而后缠卷到一起。
所有互动仅限网络,从那以后,他倾听她的抱怨,为她整理学科资料,替她调整饮食作息,提供适时的奖励与斥责。
那样安静,长久,却隐秘。
假设领养一个青春期小孩,手把手将她带大,差不多即是如此感受。
“我了解她,她喜欢吃什么、做什么,觉得哪种牌子的字笔最好用,最想要的奖励和惩罚是什么。一定比她父母了解,或许比她的姐姐更清楚。但最开始,我不是好人。”
“只是想借她赎罪。”
“家里有很多弟弟妹妹,他们的脸、他们的声音太明确,我说服不了自己,才会回复乔鸢。她少了一份关心,我多了一份关心,把我的给她,我们都能圆满。”
“那时我是那样想的。”
“——但是。”长期付出时间和精力比直接掏钱难多了。无良问,“不累么?”
“累啊。”
陈言忽地笑了。
阴郁粘稠的东西一下子消散小半。
他低下眼去,少掉抑扬顿挫的语调渐渐软化:“专业课、课外比赛、管理论坛、帮其他走失小孩的亲属拉网订车。有的乡村、山区条件太差,可能当地警方都使不上力,而找孩子和买孩子的两个群体天然敌对。”
“所以一两个外地人不敢去,一车外乡人未必就能完好出来,得再花时间找本地人,收买他打听消息,说服他做中间人,想办法带家长去见一见孩子,再保证安全离开。”
“以前群没满,最多的时候,一天能进二十多人。每一个都着急,每一个都可怜,都要给我打电话,想确定我手里有什么消息,有没有跟他们家人有关的信息。”
“乔鸢年纪小,表面上比他们好应对,实际是感官特别纤细敏感、需求高的类型。尤其父母无意间的一句话、一个眼神都能让她记好几天。”
“没有人教她怎样去排解,她也不相信别人,就会来找我。”
“周一找,周日也找,白天晚上,有时凌晨失眠坐起来,密密麻麻的消息字太多了,一条接着一条,把手机卡住。”
“不过也只有她。”
“会问我今天过得怎么样,天气好不好。”
“她妈妈种的月季花开了,我这边晚上睡觉会不会听到蛙叫?”
“热播的电视剧剧情好蠢,人物好烂,要我给她推荐几部值得看的励志电影。又问今晚的月亮怎么样,是不是上弦月?”
“最开始我经常没法回答她,好比再老练的成年人都对付不了小孩子突然冒出来的十万为什么。她倒不会不高兴,是我,我耗费太久才发现自己的视线好像出了一些问题。”
“器官没有问题,可说不清理由,生活中有太多普通存在的东西,我看不见。”
“——噔噔。”
敲门声响。
“打扰一下,你们的雪梨百合羹。”服务员端来鲜美的热汤。
对话由此中断几分钟。
那么,这段关系是什么时候断开的呢?
陈言偏头望向窗外。
美食街人声鼎沸,各处烟火浓郁,招牌挤挤挨挨。
光束打落屏风上,金丝线转绣进玻璃窗里。
高中毕业,乔鸢询问他所生活的城市在哪。
他回答:南港。
她提出见面,他婉拒一次,两次,谎称自己年纪很大,已经结婚了。
“后来她打视频,被我堂弟误接。堂弟那会儿发胖,爱吃炸肉,脸上痘痘多。她挂断就下线了,再也没有理我消息。”
“可能生气我骗她。”
“也可能比起说谎,更不能接受我长得丑。”
说到底,他对他们的纠葛一知半解,充其量在故事里扮演无关紧要的炮灰甲。结局究竟怎样,跟他有什么关系?
然而,就算他也能真切地感受到。
比起明野那小子,师哥显然更体贴、周到,更加中情于莉莉。
多讽刺啊,去岁今日,明野满口莉莉、莉莉,非她不行的样子,如今沦为丑角。
爱情究竟是什么呢?一刹那的心动又算什么,终究拦不住明野的变化。
素来冷心冷情的师哥反而违背道德,沉溺其中。
手作羊挂在包袋上晃荡,使无良忽然明确一点。
或许,明野、陈言的心皆不重要。棋盘上真正的主角另有其人,名叫乔鸢。
五指拧转把手,他停住动作。
“听说前两天,一个叫尤心艺的女生时常来男生宿舍底下。明野脚踩两条船的事已经传开了,学校里不少人议论。”
“他目前不知情,早晚得承受。”
“至于师哥你。”
“去年12月29日,就是明野生日当天,我去过纺织大学。”
“第一次警告明野,他收手了,很快再犯。我不懂你们在玩什么,没法手撕兄弟,没立场质问你,想来想去,干脆找乔同学,起码她有权力知道真相。”
“那天我走得急,不小心把我妹做的小羊落下了。”
“那天晚上,通过林同学的手,东西又回到我手上。我琢磨了很久,最后觉得,可能乔同学也不傻,早就发现你俩的小把戏,只是出于一些原因没说破。”
既然如此,外人更不必掺和。
“可能她比较偏向你。”
“可能她正在考虑该怎么料理你们两个,我不知道。”
“总之事情演变成这样,我觉得你们最伤害的人是她,她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说实话,她想接受谁,谁就是真的男朋友。她不想原谅谁,谁就得做那个渣男。”
“这次你俩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该说的话说完了。
究其原因,为什么要说这些,恐怕无良自己都摸不明白。
三方的博弈,他徘徊周转,似乎每条边都站了,似乎每个人都没沾。
就当跟大学时代告别。
“实在不行,你争取一下。”说着,他转头,原打算借陈言望一望自己即将画上句号的大
学生身份,谁知鬼使神差又坐下来。
……争取。
他该怎么争取呢。
九岁那年,他尝试向柳教授争取过一次,随即被送到老家。
或许人都有伤痕,吃到教训便反射性逃避。
陈言没有说话,眼皮虚搭着,看起来格外疲惫。
整个人阴沉沉、雾蒙蒙,同寝一年多,无良第一次见他这样。
“你们……是不是以前就认识?”
“明野说你喜欢一个女生很多年。”
事后回想,打序幕起,整条故事线的脉络无比清晰。
陈言则不擅长倾诉,除去少年时代接受心理帮助。
偏偏乔鸢不要他了,第二次被丢弃的消沉感始终无法消除,身体深处隐藏的毁灭欲更难以平息。
多种情绪交杂绞喉,一切犹如漫长的幻觉,睁开眼,有人把空气都带走了。
于是他开始头疼,眼疼,手指也疼。
表象极力平静,精神紧绷着,仿佛再被轻拨一下就要断开的线。
他不可以放任自己下坠,释放出来能好一些。
心理辅导师常那样说。
“我七岁那年,保姆请假,弟弟突然发烧。”
他微抿下唇,休止片刻,道:
“我妈任大学教授,平时比较忙,让我找体温计量一下。37.5c,处于低烧范围。”
当时,刘教授在加班,无暇赶回,便叮嘱大儿子陪弟弟在家等,或者先联系爸爸。
半小时后,弟弟说难受,哭得厉害,陈言打不通电话,带他去诊所。
诊所离小区近,那会儿有流感,人多,好在医生认识兄弟俩,先给陈光开了两瓶药水,安排打点滴。
点滴打到一半,弟弟想上厕所,陈言陪他去,特意把塑料瓶捏得很高。
弟弟说他像大老鹰,一直笑。
他给弟弟系完裤袋,也想上厕所,就把吊瓶挂回铁架上,拜托隔壁老爷爷照看一下弟弟。也找医生说了,可当他从洗手间出来时,弟弟已然不见。
“那时的诊所没装监控,我爸请长假,我妈辞职,他们到处打探消息去外地找了很多年,直到我姥姥查出肿瘤晚期才肯回来。我继续住在爷爷奶奶家。”
“高中毕业的暑假,我认识乔鸢。她是一个,打字很快、很聪明,喜欢一次性发好十几条信息轰炸别人的小孩。”
“那时候她才十五岁。”
今天上了什么课,有什么作业,截止周末必须完成哪些任务。
乔一元有能力将自己梳理得井井条条,她非常了解,自己想要什么、讨厌什么,什么时候为什么而高兴,什么时候又为什么而痛苦。
只是偶尔,十分偶尔的间隙,她会被浓烈的情绪所裹挟,失控地颤抖。
毕竟年纪不大。
她需要一双眼睛,想要一个监督者,当陈言回应要求时,就像,巨大的锯齿绿叶下,一只生物缓缓伸出触角,碰到另一只生物的触角,而后缠卷到一起。
所有互动仅限网络,从那以后,他倾听她的抱怨,为她整理学科资料,替她调整饮食作息,提供适时的奖励与斥责。
那样安静,长久,却隐秘。
假设领养一个青春期小孩,手把手将她带大,差不多即是如此感受。
“我了解她,她喜欢吃什么、做什么,觉得哪种牌子的字笔最好用,最想要的奖励和惩罚是什么。一定比她父母了解,或许比她的姐姐更清楚。但最开始,我不是好人。”
“只是想借她赎罪。”
“家里有很多弟弟妹妹,他们的脸、他们的声音太明确,我说服不了自己,才会回复乔鸢。她少了一份关心,我多了一份关心,把我的给她,我们都能圆满。”
“那时我是那样想的。”
“——但是。”长期付出时间和精力比直接掏钱难多了。无良问,“不累么?”
“累啊。”
陈言忽地笑了。
阴郁粘稠的东西一下子消散小半。
他低下眼去,少掉抑扬顿挫的语调渐渐软化:“专业课、课外比赛、管理论坛、帮其他走失小孩的亲属拉网订车。有的乡村、山区条件太差,可能当地警方都使不上力,而找孩子和买孩子的两个群体天然敌对。”
“所以一两个外地人不敢去,一车外乡人未必就能完好出来,得再花时间找本地人,收买他打听消息,说服他做中间人,想办法带家长去见一见孩子,再保证安全离开。”
“以前群没满,最多的时候,一天能进二十多人。每一个都着急,每一个都可怜,都要给我打电话,想确定我手里有什么消息,有没有跟他们家人有关的信息。”
“乔鸢年纪小,表面上比他们好应对,实际是感官特别纤细敏感、需求高的类型。尤其父母无意间的一句话、一个眼神都能让她记好几天。”
“没有人教她怎样去排解,她也不相信别人,就会来找我。”
“周一找,周日也找,白天晚上,有时凌晨失眠坐起来,密密麻麻的消息字太多了,一条接着一条,把手机卡住。”
“不过也只有她。”
“会问我今天过得怎么样,天气好不好。”
“她妈妈种的月季花开了,我这边晚上睡觉会不会听到蛙叫?”
“热播的电视剧剧情好蠢,人物好烂,要我给她推荐几部值得看的励志电影。又问今晚的月亮怎么样,是不是上弦月?”
“最开始我经常没法回答她,好比再老练的成年人都对付不了小孩子突然冒出来的十万为什么。她倒不会不高兴,是我,我耗费太久才发现自己的视线好像出了一些问题。”
“器官没有问题,可说不清理由,生活中有太多普通存在的东西,我看不见。”
“——噔噔。”
敲门声响。
“打扰一下,你们的雪梨百合羹。”服务员端来鲜美的热汤。
对话由此中断几分钟。
那么,这段关系是什么时候断开的呢?
陈言偏头望向窗外。
美食街人声鼎沸,各处烟火浓郁,招牌挤挤挨挨。
光束打落屏风上,金丝线转绣进玻璃窗里。
高中毕业,乔鸢询问他所生活的城市在哪。
他回答:南港。
她提出见面,他婉拒一次,两次,谎称自己年纪很大,已经结婚了。
“后来她打视频,被我堂弟误接。堂弟那会儿发胖,爱吃炸肉,脸上痘痘多。她挂断就下线了,再也没有理我消息。”
“可能生气我骗她。”
“也可能比起说谎,更不能接受我长得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