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亚洲有密大的校友吗?”达米安提醒道。
“好主意!我这就联系学校。”奥德莉之前没想到这一点,因为她潜意识里把自己当成身在国外的局外人,却忽略了校友网络的存在。“你要是发现了什么新线索,随时联系我。”
“等一下。”在奥德莉准备挂断电话前,达米安突然出声阻止了她,叮嘱道:“注意安全。”
“放心吧。这次我可是和家人朋友一起来旅行,不会冒险的。”
早饭后,奥德莉和哈利前往警局,彼得和格温则陪着家长们出去闲逛。有哈利在,奥德莉的父母很放心,什么也没问。
“你看起来过于靠谱稳重了。”奥德莉吐槽哈利。“我爸妈居然一点都不担心我们是去做坏事。”
“因为从来都是彼得无条件地帮你掩护,我是劝阻你不要胡来的那个。”哈利得意地说。
“你是假装劝阻我的那个,实际上真要做什么恶作剧的时候,你比我还积极。”奥德莉毫不客气地戳穿。
哈利的嘴角翘了翘,算是默认了奥德莉的说法。
离开警局后,奥德莉靠在后座上查看邮箱。皮斯利教授已经回复,说他联络了当地的一位校友,询问奥德莉晚上是否有空和对方一起吃个饭,并附上了校友的联系方式。
奥德莉当然是立刻答应下来,然后告诉哈利:“晚上我约了人一起吃饭。”
哈利一脸诧异:“达米安还专程飞过来陪你吃饭?他知道我们很快就回美国了吧?”
“你在说什么啊!”奥德莉因为哈利的脑洞而目瞪口呆。
“我随口猜的,”哈利耸耸肩,“毕竟你连旅游的时候都会跟他视频聊天。”
“我是有正事找他!又不是没事找他聊天。”奥德莉赶紧辩解。“我今晚约的人是密大校友!陈女士是新加坡人,二十多年前毕业的,在外游历几年后,决定回来继承家业。”
哈利神情严肃起来:“你临时约了人,不会是为了打听那枚玉佩的事吧?已经有一个人因此而死了,我不希望你被牵扯进去,更不希望你主动参与。”
“不会的,我真的没有打算掺和进去。”奥德莉连忙解释,“你看,玉佩我已经交给警方了。”
她努力让语气听起来轻松一点:“我只是有点担心这件事还有后续,所以才想请陈女士帮忙留意。”
哈利皱着眉头沉默片刻,依旧不太放心地看着奥德莉。最后他叹了口气,说:“有任何情况,第一时间告诉我。听到了吗?钱不是问题。”
“如果真有情况,恐怕也不是钱能解决的问题。”奥德莉小声嘀咕。
哈利听得一清二楚,露出更担忧的神色,伸手按了按奥德莉的肩膀,说:“向我保证,你不会乱来。”
“我保证。”奥德莉认真地说。
车里的气氛有些凝重。哈利清了清嗓子,努力把话题引向轻松的方向:“所以你和达米安……在离开哥谭之后,还继续保持联系?”
“对啊。他又不是哥谭专属npc,离开特定地点之后,我就联系不上他了。”奥德莉半开玩笑地说。
“我以为一直是他主动联系你。”哈利说。
奥德莉愣了一下,诧异地说:“我还以为你觉得他人不错呢。”
“我对他的了解极其有限,不足以做出评价。”哈利有点冷淡地说。“不过他父亲是著名的花花公子,养子养女多得连小报记者都数不过来。”
哈利的这种评价代表了外界对布鲁斯韦恩的普遍看法,奥德莉对此无话可说,只能装傻,反问道:“韦恩先生是什么样的行事风格,和达米安有什么关系?”
“你说呢?”哈利盯着奥德莉,不允许她明知故问。
奥德莉不甘示弱地反驳道:“可你之前明知道我和他一起玩,也没有什么意见呀。”
哈利叹了口气,摸了摸奥德莉的头,语气软了些:“你在哥谭实习,和当地朋友一起玩很正常。但我很惊讶你们仍然有联系。不要傻乎乎的。”
奥德莉很想为达米安再辩解几句,但思来想去,最终只是弱弱地说:“我才不傻。而且我*的警惕心很强的。”
“你对我确实是。”哈利想起过去,笑了笑。
奥德莉和彼得在五岁时认识。那时彼得的父母刚刚遭遇事故,他被梅姨和本叔领养,从此与奥德莉成了邻居和同学。他们在同一所小学读书,彼得性格温和腼腆,奥德莉则更活泼强势。
六年级时,两人一同升入初中。彼得和哈利熟络起来,奥德莉则和格温成了朋友,四人渐渐组成了一个亲密的小团体。起初,奥德莉对哈利抱有些许警惕,觉得这个总是穿得一丝不苟、说话带着几分高傲的男孩会把彼得当成跟班使唤。但随着相处的时间增加,她发现哈利虽然全身上下散发着霸道总裁的气质,但在关键时刻却总是会照顾他们,很多事想得比他们更周到。
而且,从始至终,哈利对奥德莉都十分包容。他察觉到了她最初的排斥,却从未与她针锋相对,更没有试图强行融入。渐渐地,奥德莉收起了戒心,习惯了他的存在,也悄然接受了他的偏爱,尽管起初她觉得这份好意来得莫名其妙。
哈利的思绪从回忆中飘回现实,目光落在正透过车窗好奇张望的奥德莉身上。他了解她——那个六年级时连他都提防了好几个月的奥德莉,绝不可能在短短两个月里就和达米安熟络到这种程度。
哈利越想越觉得不对劲,把这件事列入了自己的重点关注事项。当然,是悄悄地关注,免得惹恼奥德莉。
第85章
帕特丽夏陈年近半百,看起来却像刚刚步入盛年。她的年轻感并非来自医美或妆容,而是一种从内而外散发出的活力。
她的披肩长发自然垂落,柔顺如丝。修长的颈项上戴着一串光泽极美的珍珠项链,每一颗珍珠都圆润饱满,显然价值非凡。
“皮斯利教授对你赞誉有加。”帕特丽夏热情地说。“我也跟着他实习过,那时他刚在密大任教,已经是一位很资深的探险家了。”
奥德莉又听帕特丽夏讲了一些她的冒险故事,越发觉得对方是很潇洒不羁的性格,忍不住好奇地问:“您现在是退休状态吗?会不会怀念以前的生活?”
帕特丽夏爽朗地笑起来,连眼角的细纹都散发着魅力:“我只是想趁父母还在的时候多陪陪他们。至于退休,调查员哪有真正退休的?在听到使命或好奇心的召唤时,我们总是会毫不犹豫地再次出发。”
奥德莉会心一笑,又听见帕特丽夏继续说:“东南亚有许多古老的遗迹和流传至今的传说。在纯粹的西方文化视角下,由于对当地文化缺乏理解,很多人是无法真正读懂它们的。就像当年英国人在埃及的考古——他们固然学识渊博,却总是忍不住用自己的框架去解读异域文明。现在对我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希望能更深入地了解东南亚的无形之术,以及它背后的文化与思维方式。”
“您说得很有道理,我也注意到东南亚历史悠久,文化多元且深厚,却经常被西方的研究者忽略。他们往往只是在某个故事中对其一笔带过,或者将研究重点放在殖民者留下的影响上,而忽视了本地人的信仰、仪式和传统。”奥德莉认同道。
帕特丽夏说:“没错,这些珍贵的资料如果失传就太可惜了。我想写一本书,系统地将它们记录下来。”
奥德莉立刻说:“我很期待拜读。”
两人相谈甚欢,直到餐后水果被端上来,帕特丽夏才想起去问奥德莉联络她的原因。
奥德莉把已知的信息告诉了帕特丽夏,没想到后者并不惊讶,而是说:“其实我家里也传下过一枚玉佩,上面的数字为五。你的猜测没错,这是一个很古老的传闻,据说集齐五枚玉佩便可以打开被封印的地点。”
“那您知道是哪里吗?”奥德莉激动地问。
“马鲁古群岛。”帕特丽夏说,毫不意外地看见奥德莉的眼神中露出茫然,耐心地为奥德莉介绍起历史。
马鲁古群岛位于印度尼西亚东部海域,因盛产丁香、肉豆蔻和豆蔻等珍贵香料被誉为“香料群岛”。数百年来,它是连接东西方贸易的重要枢纽,吸引了无数航海者与殖民者的目光。
十六世纪,葡萄牙人最早抵达并试图掌控群岛,但随后的一个多世纪中,西班牙、英国与荷兰加入了激烈的争夺。最终荷兰胜出,将马鲁古群岛纳入其东印度公司体系,并实施严酷的殖民统治。
群岛由上千座大小岛屿组成,地理环境复杂而分散。在殖民者到来之前,岛上居住着以美拉尼西亚人为主的土著居民。他们拥有深厚而多样的文化传统,信仰体系融合了原始泛灵信仰、海洋崇拜与祖灵祭祀。
然而,殖民者为美拉尼西亚人带来了毁灭性的冲击。由于战争、疾病与强制劳役,美拉尼西亚人的数量急剧减少。到了荷属东印度时期,大批马来西亚移民迁入群岛,伊/斯/兰教随之传播开来,随后又有基督教传教士到来。土著居民的信仰逐渐退居边缘,许多古老的仪式与语言在历史的洪流中被湮没。
“好主意!我这就联系学校。”奥德莉之前没想到这一点,因为她潜意识里把自己当成身在国外的局外人,却忽略了校友网络的存在。“你要是发现了什么新线索,随时联系我。”
“等一下。”在奥德莉准备挂断电话前,达米安突然出声阻止了她,叮嘱道:“注意安全。”
“放心吧。这次我可是和家人朋友一起来旅行,不会冒险的。”
早饭后,奥德莉和哈利前往警局,彼得和格温则陪着家长们出去闲逛。有哈利在,奥德莉的父母很放心,什么也没问。
“你看起来过于靠谱稳重了。”奥德莉吐槽哈利。“我爸妈居然一点都不担心我们是去做坏事。”
“因为从来都是彼得无条件地帮你掩护,我是劝阻你不要胡来的那个。”哈利得意地说。
“你是假装劝阻我的那个,实际上真要做什么恶作剧的时候,你比我还积极。”奥德莉毫不客气地戳穿。
哈利的嘴角翘了翘,算是默认了奥德莉的说法。
离开警局后,奥德莉靠在后座上查看邮箱。皮斯利教授已经回复,说他联络了当地的一位校友,询问奥德莉晚上是否有空和对方一起吃个饭,并附上了校友的联系方式。
奥德莉当然是立刻答应下来,然后告诉哈利:“晚上我约了人一起吃饭。”
哈利一脸诧异:“达米安还专程飞过来陪你吃饭?他知道我们很快就回美国了吧?”
“你在说什么啊!”奥德莉因为哈利的脑洞而目瞪口呆。
“我随口猜的,”哈利耸耸肩,“毕竟你连旅游的时候都会跟他视频聊天。”
“我是有正事找他!又不是没事找他聊天。”奥德莉赶紧辩解。“我今晚约的人是密大校友!陈女士是新加坡人,二十多年前毕业的,在外游历几年后,决定回来继承家业。”
哈利神情严肃起来:“你临时约了人,不会是为了打听那枚玉佩的事吧?已经有一个人因此而死了,我不希望你被牵扯进去,更不希望你主动参与。”
“不会的,我真的没有打算掺和进去。”奥德莉连忙解释,“你看,玉佩我已经交给警方了。”
她努力让语气听起来轻松一点:“我只是有点担心这件事还有后续,所以才想请陈女士帮忙留意。”
哈利皱着眉头沉默片刻,依旧不太放心地看着奥德莉。最后他叹了口气,说:“有任何情况,第一时间告诉我。听到了吗?钱不是问题。”
“如果真有情况,恐怕也不是钱能解决的问题。”奥德莉小声嘀咕。
哈利听得一清二楚,露出更担忧的神色,伸手按了按奥德莉的肩膀,说:“向我保证,你不会乱来。”
“我保证。”奥德莉认真地说。
车里的气氛有些凝重。哈利清了清嗓子,努力把话题引向轻松的方向:“所以你和达米安……在离开哥谭之后,还继续保持联系?”
“对啊。他又不是哥谭专属npc,离开特定地点之后,我就联系不上他了。”奥德莉半开玩笑地说。
“我以为一直是他主动联系你。”哈利说。
奥德莉愣了一下,诧异地说:“我还以为你觉得他人不错呢。”
“我对他的了解极其有限,不足以做出评价。”哈利有点冷淡地说。“不过他父亲是著名的花花公子,养子养女多得连小报记者都数不过来。”
哈利的这种评价代表了外界对布鲁斯韦恩的普遍看法,奥德莉对此无话可说,只能装傻,反问道:“韦恩先生是什么样的行事风格,和达米安有什么关系?”
“你说呢?”哈利盯着奥德莉,不允许她明知故问。
奥德莉不甘示弱地反驳道:“可你之前明知道我和他一起玩,也没有什么意见呀。”
哈利叹了口气,摸了摸奥德莉的头,语气软了些:“你在哥谭实习,和当地朋友一起玩很正常。但我很惊讶你们仍然有联系。不要傻乎乎的。”
奥德莉很想为达米安再辩解几句,但思来想去,最终只是弱弱地说:“我才不傻。而且我*的警惕心很强的。”
“你对我确实是。”哈利想起过去,笑了笑。
奥德莉和彼得在五岁时认识。那时彼得的父母刚刚遭遇事故,他被梅姨和本叔领养,从此与奥德莉成了邻居和同学。他们在同一所小学读书,彼得性格温和腼腆,奥德莉则更活泼强势。
六年级时,两人一同升入初中。彼得和哈利熟络起来,奥德莉则和格温成了朋友,四人渐渐组成了一个亲密的小团体。起初,奥德莉对哈利抱有些许警惕,觉得这个总是穿得一丝不苟、说话带着几分高傲的男孩会把彼得当成跟班使唤。但随着相处的时间增加,她发现哈利虽然全身上下散发着霸道总裁的气质,但在关键时刻却总是会照顾他们,很多事想得比他们更周到。
而且,从始至终,哈利对奥德莉都十分包容。他察觉到了她最初的排斥,却从未与她针锋相对,更没有试图强行融入。渐渐地,奥德莉收起了戒心,习惯了他的存在,也悄然接受了他的偏爱,尽管起初她觉得这份好意来得莫名其妙。
哈利的思绪从回忆中飘回现实,目光落在正透过车窗好奇张望的奥德莉身上。他了解她——那个六年级时连他都提防了好几个月的奥德莉,绝不可能在短短两个月里就和达米安熟络到这种程度。
哈利越想越觉得不对劲,把这件事列入了自己的重点关注事项。当然,是悄悄地关注,免得惹恼奥德莉。
第85章
帕特丽夏陈年近半百,看起来却像刚刚步入盛年。她的年轻感并非来自医美或妆容,而是一种从内而外散发出的活力。
她的披肩长发自然垂落,柔顺如丝。修长的颈项上戴着一串光泽极美的珍珠项链,每一颗珍珠都圆润饱满,显然价值非凡。
“皮斯利教授对你赞誉有加。”帕特丽夏热情地说。“我也跟着他实习过,那时他刚在密大任教,已经是一位很资深的探险家了。”
奥德莉又听帕特丽夏讲了一些她的冒险故事,越发觉得对方是很潇洒不羁的性格,忍不住好奇地问:“您现在是退休状态吗?会不会怀念以前的生活?”
帕特丽夏爽朗地笑起来,连眼角的细纹都散发着魅力:“我只是想趁父母还在的时候多陪陪他们。至于退休,调查员哪有真正退休的?在听到使命或好奇心的召唤时,我们总是会毫不犹豫地再次出发。”
奥德莉会心一笑,又听见帕特丽夏继续说:“东南亚有许多古老的遗迹和流传至今的传说。在纯粹的西方文化视角下,由于对当地文化缺乏理解,很多人是无法真正读懂它们的。就像当年英国人在埃及的考古——他们固然学识渊博,却总是忍不住用自己的框架去解读异域文明。现在对我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希望能更深入地了解东南亚的无形之术,以及它背后的文化与思维方式。”
“您说得很有道理,我也注意到东南亚历史悠久,文化多元且深厚,却经常被西方的研究者忽略。他们往往只是在某个故事中对其一笔带过,或者将研究重点放在殖民者留下的影响上,而忽视了本地人的信仰、仪式和传统。”奥德莉认同道。
帕特丽夏说:“没错,这些珍贵的资料如果失传就太可惜了。我想写一本书,系统地将它们记录下来。”
奥德莉立刻说:“我很期待拜读。”
两人相谈甚欢,直到餐后水果被端上来,帕特丽夏才想起去问奥德莉联络她的原因。
奥德莉把已知的信息告诉了帕特丽夏,没想到后者并不惊讶,而是说:“其实我家里也传下过一枚玉佩,上面的数字为五。你的猜测没错,这是一个很古老的传闻,据说集齐五枚玉佩便可以打开被封印的地点。”
“那您知道是哪里吗?”奥德莉激动地问。
“马鲁古群岛。”帕特丽夏说,毫不意外地看见奥德莉的眼神中露出茫然,耐心地为奥德莉介绍起历史。
马鲁古群岛位于印度尼西亚东部海域,因盛产丁香、肉豆蔻和豆蔻等珍贵香料被誉为“香料群岛”。数百年来,它是连接东西方贸易的重要枢纽,吸引了无数航海者与殖民者的目光。
十六世纪,葡萄牙人最早抵达并试图掌控群岛,但随后的一个多世纪中,西班牙、英国与荷兰加入了激烈的争夺。最终荷兰胜出,将马鲁古群岛纳入其东印度公司体系,并实施严酷的殖民统治。
群岛由上千座大小岛屿组成,地理环境复杂而分散。在殖民者到来之前,岛上居住着以美拉尼西亚人为主的土著居民。他们拥有深厚而多样的文化传统,信仰体系融合了原始泛灵信仰、海洋崇拜与祖灵祭祀。
然而,殖民者为美拉尼西亚人带来了毁灭性的冲击。由于战争、疾病与强制劳役,美拉尼西亚人的数量急剧减少。到了荷属东印度时期,大批马来西亚移民迁入群岛,伊/斯/兰教随之传播开来,随后又有基督教传教士到来。土著居民的信仰逐渐退居边缘,许多古老的仪式与语言在历史的洪流中被湮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