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果然不出所料,李斯还真的是始皇帝的心腹能臣啊。
就是赵子瑜觉得这个行为有点不妥,“姑姑拜托大父去找李斯走后门的吗?是不是对其他人不太公平啊。”
公子高不理解赵子瑜有时候奇奇怪怪的公平感是从哪里来的。
“你姑姑找高人指点可不需要父亲出手,而是李斯的好儿子李由眼巴巴的送过来的。”
原来是李由,赵子瑜也就明白了。
“你怎么不好奇李由为什么对阴嫚这么好?”
赵子瑜看了一眼阴嫚,凑到公子高耳边,用更小声的声音回答道,“李由可能马上要成为我姑父了。”
公子高听到赵子瑜的话,脱口而出道,“这事儿你怎么也知道了。”
“阿母说的啊。”赵子瑜理所当然。
这时阴嫚从书中抬起了头,对着说悄悄话,一副做贼样子的两个人,阴恻恻的说道,“你们俩在说什么呢?”
赵子瑜的第六感告诉她,此时不能说实话。
“我在问仲父,为什么这次君上这么快就同意了在咸阳城内开展官员考核的建议。”
公子高点头如捣蒜。
阴嫚有点怀疑,“真的?我怎么感觉你们在背后议论我呢?”
公子高先发制人,大声反驳,“怎么可能,你怎么这样想你兄长。
我是在跟小鱼儿描述当日朝堂上惊心动魄的场面。
话说在咱们父亲凯旋回来的第一天就被君上召见了,说是安排了宴会庆祝。
一番觥筹交错之后,宴会进入了中场,也是最热闹的时候,此时各种假模假样的寒暄也已经结束了,所以咱们父亲起身准备谈正事了。
只看见父亲站起了身,周围就安静了起来。
父亲冷漠的眼神扫视一周之后,淡淡开口道,‘臣在楚国所作所为虽然早就以文书的形式告知君上,但是臣认为有些事情还是由臣亲自说一遍更好。’
于是咱们父亲就绘声绘色的开始讲述我们在楚国做的事情,结束之后,父亲立刻趁热打铁建议道,‘所以,为了秦国国祚绵延,臣认为需要对秦国官员进行一次摸底考核。
考察一下大家的工作能力,是不是能够胜任,以免出现德不配问,能不配位的情况发生。
同时,为了弥补大秦官员储备不足的尴尬,补上可能出现的人才缺口,臣建议此次考核放开对平民和女子的限制,让他们一同参与进来。’
父亲说这话的时候身板挺直,仿佛无所畏惧一般,整个人十分高大巍峨。”
阴嫚对公子高口中的“父亲绘声绘色的讲述”非常持怀疑态度。
但是公子高表示,讲故事带一点夸张成分怎么了?这很正常!
“你继续。”
“父亲这话一出,不用想就知道朝中会有多少人反对,但是不要紧,君上很明显心动了。
只是碍于当时很多人阻拦,现场也不是说政事的好地方,所以就把这次的问题放到了第二天的大朝会上。”
第106章
听着公子高绘声绘色(添油加醋)的讲述,赵子瑜艰难的从中还原出事实的真相。
嬴政刚回宫后立马借着宴会的名义召开了小朝会,结束小朝会之后并没有多做休息就打算第二天召开大朝会。
扶苏知道嬴政这一路舟车劳顿,精神多少有些不济,于是劝阻了一句,“父亲,儿臣这段时间处理的政务已经放在您桌案上了。
楚王以及楚国王室、贵族也已经关押在一处宫殿内了,暂时翻不出什么风浪。
项家投诚送过来的孩子暂时安排在宗正处,也跟着其他弟弟一起学习。
事情并没有十万火急,父亲劳累,为什么不多休息几天,没必要如此马不停蹄。”
扶苏这话说的有理,但是嬴政不听。
“你处理的政务我已经看到了,不算多,朕今晚多花点时间就能看完,不耽误,就当休息放松了。”
扶苏还想说一些让嬴政注意身体的话,熬夜对身体不好之类的。
但是嬴政表示,“楚王和那群楚国王室贵族不是重点,朕急着召开朝会的目的你难道不明白?”
扶苏当然明白,趁着目前群臣对官员考核还没有做出具体的反对措施,嬴政打算先下手为强。
当然嬴政也没有一定要所有人都赞同自己,如果做不到说服所有人,大不了强行推行,他要结果,不看重过程。
但扶苏还是担心连轴转会透支嬴政的身体。
“朕的身体朕自己知道,扶苏你不必再说了。”
不过,嬴政表面上说的是自己身体没事,精力充沛很亢奋,但有时候不经意也会感觉到力不从心,果然不如二十多的时候了。
要不是小鱼儿经常在他面前说徐福那些方士炼的丹药都是剧毒,不仅不能延年益寿、长生不老,反而容易让人没命,他早就吃丹药了。
不过,徐福肉体凡胎的,练不出仙丹,不知道小鱼儿的神仙师傅有没有呢。
嬴政摇了摇头,暂时打消了这种念头。
扶苏见嬴政孤意已决,也只能咽下劝谏的话,起身离开的时候模模糊糊听到了嬴政让身边宫人去把李斯请过来。
扶苏心想,李廷尉成为父王心腹也不容易。
第二天,大朝会如期而至。
巍峨的宫殿之内,嬴政端坐在玄色龙椅之上,一句“平身”让其他人结束了跪拜之礼,跪坐在两旁。
嬴政用手摩挲着身上佩戴的玄鸟玉佩,眼神扫过群臣,最后目光停留在了李斯身上。
不过只停留了一瞬就离开了。
“今日朝会,各位爱卿有什么大事需要禀告的?”
群臣早就知道今天的朝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但是让他们支持官员考核他们是不愿意的,让他们明着违背嬴政的意思他们也是不愿意的。
所以一个个装起了鹌鹑,一时间大殿内落针可闻。
李斯微不可查的环顾了一下四周,沉默是他们的态度。
见没有人出声,李斯知道今天有事他和君上表演的时候了,果然自己深受君恩,他一定要把君上开设考核制度和放开女子做官这件事推行下去。
于是,嬴政最强冲锋手李斯抚了抚衣袖,做好十足准备的他起身说自己有话要说。
但是“启禀君上”四个字还没有说完就被另外一道声音打断了。
“君上,臣有话要说。”
声音是从李斯身后传来的,所以为了弄清楚是谁,压抑住不悦的情绪,他转头看去,发现打断他的居然是甘怀。
甘怀这个人平时在朝堂上的存在感不是很高,能力在一群臣子之中也不是很出众。所以一直担任的都是内史的职务,就是辅助丞相处理一些行政事务而已。
这个职位在九卿之下,与他先祖的荣耀比起来,不算高。
是的,他有一个好的先祖。
他先祖是平定蜀乱、攻占宜阳、辅助魏章略定汉中地,为秦国一统打下坚实基础的甘茂。
甘茂是秦武王时期的左丞相,要知道当时的右丞相是樗里疾,而樗里疾是秦国宗室。
所以,对于甘茂这样一个楚国人,在秦国朝堂能够跻身丞相宝座,他个人的能力自然不容小觑。
就连曾经的纵横家苏代都曾赞扬过这人是非同寻常的优秀。
正因为甘茂对秦国的付出,即便后来甘茂弃秦奔齐,甘茂后人在秦国被重用的不计其数。
只可惜到了如今,甘茂的后人成才的寥寥无几,得到重用的更是少之又少,俨然已经被边缘化了。
所以在看到甘怀出面打断他的话的时候,李斯虽然不理解,但是退了一步,想看看这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嬴政看着甘怀,看不出其他情绪。只说了一句,“甘爱卿请说。”
得了嬴政的命令,甘茂走上前去,先是行了一礼,接着问了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臣听闻君上攻入寿春城之后,颁布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有一条就是换了屈景昭以及其他贵族的既定的继承人。”
虽然甘怀这话一出口就有点质问的意思,但是嬴政此时非常好脾气的承认了。
“既然君上已经承认了,那臣是不是能认为您这是打算动摇宗法制的核心呢?”
甘怀这话扣的帽子太大了点,不仅是嬴政,就连其他看戏都觉得甘怀是不是受了刺激疯了,不然做不出这样指着君上鼻子骂的事情。
说人家动摇宗法制的核心跟骂人得位不正有什么区别。
没看见君上的脸已经铁青了吗?
“甘怀,你这话是你自己一个人的意思,还是其他人也是这样认为的?”
帝王一怒的威压还是很足的,大臣们也不装死了,一个个跪下跟甘怀撇清关系。
“君上英明,臣等绝无这样的意思。”
“君上息怒,这或许是甘内史一时口无遮拦的无心之失。”
……
有的打圆场,有的让甘怀澄清。
就是赵子瑜觉得这个行为有点不妥,“姑姑拜托大父去找李斯走后门的吗?是不是对其他人不太公平啊。”
公子高不理解赵子瑜有时候奇奇怪怪的公平感是从哪里来的。
“你姑姑找高人指点可不需要父亲出手,而是李斯的好儿子李由眼巴巴的送过来的。”
原来是李由,赵子瑜也就明白了。
“你怎么不好奇李由为什么对阴嫚这么好?”
赵子瑜看了一眼阴嫚,凑到公子高耳边,用更小声的声音回答道,“李由可能马上要成为我姑父了。”
公子高听到赵子瑜的话,脱口而出道,“这事儿你怎么也知道了。”
“阿母说的啊。”赵子瑜理所当然。
这时阴嫚从书中抬起了头,对着说悄悄话,一副做贼样子的两个人,阴恻恻的说道,“你们俩在说什么呢?”
赵子瑜的第六感告诉她,此时不能说实话。
“我在问仲父,为什么这次君上这么快就同意了在咸阳城内开展官员考核的建议。”
公子高点头如捣蒜。
阴嫚有点怀疑,“真的?我怎么感觉你们在背后议论我呢?”
公子高先发制人,大声反驳,“怎么可能,你怎么这样想你兄长。
我是在跟小鱼儿描述当日朝堂上惊心动魄的场面。
话说在咱们父亲凯旋回来的第一天就被君上召见了,说是安排了宴会庆祝。
一番觥筹交错之后,宴会进入了中场,也是最热闹的时候,此时各种假模假样的寒暄也已经结束了,所以咱们父亲起身准备谈正事了。
只看见父亲站起了身,周围就安静了起来。
父亲冷漠的眼神扫视一周之后,淡淡开口道,‘臣在楚国所作所为虽然早就以文书的形式告知君上,但是臣认为有些事情还是由臣亲自说一遍更好。’
于是咱们父亲就绘声绘色的开始讲述我们在楚国做的事情,结束之后,父亲立刻趁热打铁建议道,‘所以,为了秦国国祚绵延,臣认为需要对秦国官员进行一次摸底考核。
考察一下大家的工作能力,是不是能够胜任,以免出现德不配问,能不配位的情况发生。
同时,为了弥补大秦官员储备不足的尴尬,补上可能出现的人才缺口,臣建议此次考核放开对平民和女子的限制,让他们一同参与进来。’
父亲说这话的时候身板挺直,仿佛无所畏惧一般,整个人十分高大巍峨。”
阴嫚对公子高口中的“父亲绘声绘色的讲述”非常持怀疑态度。
但是公子高表示,讲故事带一点夸张成分怎么了?这很正常!
“你继续。”
“父亲这话一出,不用想就知道朝中会有多少人反对,但是不要紧,君上很明显心动了。
只是碍于当时很多人阻拦,现场也不是说政事的好地方,所以就把这次的问题放到了第二天的大朝会上。”
第106章
听着公子高绘声绘色(添油加醋)的讲述,赵子瑜艰难的从中还原出事实的真相。
嬴政刚回宫后立马借着宴会的名义召开了小朝会,结束小朝会之后并没有多做休息就打算第二天召开大朝会。
扶苏知道嬴政这一路舟车劳顿,精神多少有些不济,于是劝阻了一句,“父亲,儿臣这段时间处理的政务已经放在您桌案上了。
楚王以及楚国王室、贵族也已经关押在一处宫殿内了,暂时翻不出什么风浪。
项家投诚送过来的孩子暂时安排在宗正处,也跟着其他弟弟一起学习。
事情并没有十万火急,父亲劳累,为什么不多休息几天,没必要如此马不停蹄。”
扶苏这话说的有理,但是嬴政不听。
“你处理的政务我已经看到了,不算多,朕今晚多花点时间就能看完,不耽误,就当休息放松了。”
扶苏还想说一些让嬴政注意身体的话,熬夜对身体不好之类的。
但是嬴政表示,“楚王和那群楚国王室贵族不是重点,朕急着召开朝会的目的你难道不明白?”
扶苏当然明白,趁着目前群臣对官员考核还没有做出具体的反对措施,嬴政打算先下手为强。
当然嬴政也没有一定要所有人都赞同自己,如果做不到说服所有人,大不了强行推行,他要结果,不看重过程。
但扶苏还是担心连轴转会透支嬴政的身体。
“朕的身体朕自己知道,扶苏你不必再说了。”
不过,嬴政表面上说的是自己身体没事,精力充沛很亢奋,但有时候不经意也会感觉到力不从心,果然不如二十多的时候了。
要不是小鱼儿经常在他面前说徐福那些方士炼的丹药都是剧毒,不仅不能延年益寿、长生不老,反而容易让人没命,他早就吃丹药了。
不过,徐福肉体凡胎的,练不出仙丹,不知道小鱼儿的神仙师傅有没有呢。
嬴政摇了摇头,暂时打消了这种念头。
扶苏见嬴政孤意已决,也只能咽下劝谏的话,起身离开的时候模模糊糊听到了嬴政让身边宫人去把李斯请过来。
扶苏心想,李廷尉成为父王心腹也不容易。
第二天,大朝会如期而至。
巍峨的宫殿之内,嬴政端坐在玄色龙椅之上,一句“平身”让其他人结束了跪拜之礼,跪坐在两旁。
嬴政用手摩挲着身上佩戴的玄鸟玉佩,眼神扫过群臣,最后目光停留在了李斯身上。
不过只停留了一瞬就离开了。
“今日朝会,各位爱卿有什么大事需要禀告的?”
群臣早就知道今天的朝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但是让他们支持官员考核他们是不愿意的,让他们明着违背嬴政的意思他们也是不愿意的。
所以一个个装起了鹌鹑,一时间大殿内落针可闻。
李斯微不可查的环顾了一下四周,沉默是他们的态度。
见没有人出声,李斯知道今天有事他和君上表演的时候了,果然自己深受君恩,他一定要把君上开设考核制度和放开女子做官这件事推行下去。
于是,嬴政最强冲锋手李斯抚了抚衣袖,做好十足准备的他起身说自己有话要说。
但是“启禀君上”四个字还没有说完就被另外一道声音打断了。
“君上,臣有话要说。”
声音是从李斯身后传来的,所以为了弄清楚是谁,压抑住不悦的情绪,他转头看去,发现打断他的居然是甘怀。
甘怀这个人平时在朝堂上的存在感不是很高,能力在一群臣子之中也不是很出众。所以一直担任的都是内史的职务,就是辅助丞相处理一些行政事务而已。
这个职位在九卿之下,与他先祖的荣耀比起来,不算高。
是的,他有一个好的先祖。
他先祖是平定蜀乱、攻占宜阳、辅助魏章略定汉中地,为秦国一统打下坚实基础的甘茂。
甘茂是秦武王时期的左丞相,要知道当时的右丞相是樗里疾,而樗里疾是秦国宗室。
所以,对于甘茂这样一个楚国人,在秦国朝堂能够跻身丞相宝座,他个人的能力自然不容小觑。
就连曾经的纵横家苏代都曾赞扬过这人是非同寻常的优秀。
正因为甘茂对秦国的付出,即便后来甘茂弃秦奔齐,甘茂后人在秦国被重用的不计其数。
只可惜到了如今,甘茂的后人成才的寥寥无几,得到重用的更是少之又少,俨然已经被边缘化了。
所以在看到甘怀出面打断他的话的时候,李斯虽然不理解,但是退了一步,想看看这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嬴政看着甘怀,看不出其他情绪。只说了一句,“甘爱卿请说。”
得了嬴政的命令,甘茂走上前去,先是行了一礼,接着问了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臣听闻君上攻入寿春城之后,颁布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有一条就是换了屈景昭以及其他贵族的既定的继承人。”
虽然甘怀这话一出口就有点质问的意思,但是嬴政此时非常好脾气的承认了。
“既然君上已经承认了,那臣是不是能认为您这是打算动摇宗法制的核心呢?”
甘怀这话扣的帽子太大了点,不仅是嬴政,就连其他看戏都觉得甘怀是不是受了刺激疯了,不然做不出这样指着君上鼻子骂的事情。
说人家动摇宗法制的核心跟骂人得位不正有什么区别。
没看见君上的脸已经铁青了吗?
“甘怀,你这话是你自己一个人的意思,还是其他人也是这样认为的?”
帝王一怒的威压还是很足的,大臣们也不装死了,一个个跪下跟甘怀撇清关系。
“君上英明,臣等绝无这样的意思。”
“君上息怒,这或许是甘内史一时口无遮拦的无心之失。”
……
有的打圆场,有的让甘怀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