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只是甘怀身躯依旧挺直,“臣这番话并不是无心之言,臣所言不过是表明心中困惑而已。
臣只想让君上给臣,给大秦一个解释,以免君上受小人蛊惑,做出一些无法挽回的事情。”
嗯,甘怀说这话的时候是对着蒙恬的。
很明显,甘怀口中的小人指的就是蒙恬他们。
蒙恬作为年轻人,一下子就被甘怀这个眼神激怒了,立马质问道,“甘内史这话是想说我等就是唆使君上挑战祖宗家法的小人?”
甘怀不害怕蒙恬,回的也很干脆,“没错。”
蒙恬怒极反笑,“谁人不知我祖父蒙骜攻打韩、赵,累官至“上卿”;父亲蒙武为秦将,目前正在清缴楚国残存势力,灭楚之战也有他的一份功劳。
你说我蒙家是小人,你怎么敢的!”
“君上当初进入平舆城没有做出这等事情,攻入寿春之后,你们蒙家到了,君上就准备挑战祖宗家法了,你这让我等在咸阳的臣子如何想?”
“你!”
甘怀没打算让蒙恬继续说下去。
“自周朝以来,爵位、财产的继承,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都遵循的是嫡长子继承制,为的就是维护住家宅的和谐,国家的稳定。
但是如今,君上收你等挑唆,公然挑战宗法制,废黜了嫡长子继承的规矩。
虽然目前君上这些措施只是在楚国的一部分贵族中实施,但是谁能保证在未来不会扩展到其他人身上?”
说着,甘怀侧身看向一直沉默的其他人,“各位真的能保证未来自家宅院一定和谐吗?
如果出现兄弟相争,轻则一死一伤,重则家族基业灰飞烟灭。
如此各位还觉得与自己无关吗?”
甘怀看着有些意动的其他人,继续说到,“当年幽王宠爱褒姒,废嫡立庶,周险些亡国的教训各位难道忘了,君上难道忘了吗?
臣担心今天君上不重视祖宗家法,未来便会在秦国未君上的选择上,发生废长立幼,废嫡立庶的事情,为大秦埋下祸根。
孝公变法道如今,大秦强盛了六代,君上真的忍心走上幽王老路,让六代人的付出付之东流吗?”
说着便跪了下来,重重的磕了一个头,“臣今天所言全是肺腑之感,冒死进谏也是一片忠心,天地可鉴。”
说是劝谏,其实已经在逼嬴政了,果然不出所料,嬴政成功变了脸色。
扶苏暗道不妙,立刻给甘怀求情,“父王……”
只可惜话还没说完,嬴政就挥手制止了。
嬴政目光如炬看着眼前这个不卑不亢的甘怀,良久笑了,没头没尾说了一句,“还真有三分甘茂的气魄。”
众人虽然不知道嬴政为什么说这样的话,但是他们知道一点,嬴政绝对没有消气,反而更生气了。
果不其然,嬴政环视了其他人,“你们也是这样想的?也觉得寡人违背国礼,得位不正,是幽王一般的君王,注定要毁了大秦?”
这话怎么接?他们只能跪着说不敢,不是,君上明鉴。
嬴政冷哼,“寡人所做还轮不到你们评判,既然你们觉得寡人愧对先祖,不如寡人现在送你们下去,去找大秦先祖告状,让他们惩罚寡人如何。”
跪着的大臣觉得自己真的很冤枉,他们什么话都没说呢,骂人的明明是甘怀,怎么君上还搞连坐?
哦,君上是孝公后人,那搞连坐就很正常了。
但是他们真的冤枉啊,百口莫辩的,他们一开始只以为甘怀是想阻止君上对官员进行考核,但是他们没想到甘怀这么头铁,他是指着嬴政鼻子骂啊。
现在他们脑子飞快运转,想着如何解释,嘴上倒是不停重复,“君上息怒。”
只有甘怀在一众或是冷眼旁观,或是请罪自辩中格外脱颖而出。
“古人云,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君上比之幽王远矣但也不能骄傲自满,为人臣子者自然是应该看到君王有不好的苗头就适时劝诫的。所以,臣无错。”
其他人都给他跪了,君上已经搞连坐了,除了那群本就支持君上的,其他人现在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所以就别无错了。
再说了,不就是换继承人的事情吗,甘怀有必要这样上纲上线吗,里面多的是可以操作的空间,制度不是死的,没必要一成不变。
李斯原本也是旁边的一员,主要不是他不想插一手,而是他实在看不懂甘怀想干什么,这人难道活够了?
但是接收到其他人请求的目光,琢磨了一下,决定先开口试探一下。
“甘内史或许初心是好的,但是你有所不知,你所言君上轻视嫡长子其实并非如此。
当初虽然君上换了贵族的继承人,但是也是给了新的继承人嫡子或者长子的身份的。所以这样看起来新继承人也是名正言顺的。
如果君上真的无视或者想废黜宗法制度,君上又何必兜这样大的圈子呢?”
甘怀看着李斯,不屑冷笑,“李廷尉这话说的自己相信吗?
这难道不是偷梁换柱的行为吗?
还是说在李廷尉眼中,张冠李戴,偷梁换柱的行为还值得提倡?
换一种说法,换一个头衔难道就不是动摇了吗?
在有心之人眼中不过是*自欺欺人的障眼法罢了。
甚至我不得不怀疑,给君上出这样偷梁换柱注意的人究竟包藏何种祸心,竟然想要玷污君上的品格,让君上在史书之上留下骂名。
臣是不是可以揣测,这样不分是非黑白的人妄图染指大秦的王位继承!”
甘怀说这话的时候,除了一直瞪着李斯,甚至故意多瞟了几眼王翦、王贲这父子俩。
行吧,优势明晃晃的暗示——故意带坏嬴政的就是王翦、李斯这些老匹夫。
甚至就是王家和李家联手想要押宝大秦继承人。
王翦被这样赤裸裸的明示气到差点晕厥,如今这些给自己泼脏水的人已经不装了吗,明目张胆的在本人面前上眼药了?
他们王家别说根本没想过押宝继承人的事情,就算是真的要押宝也是押的与他们有姻亲关系的扶苏。
而公子扶苏是君上长子,深受君上看重,他们是疯了才会多此一举吗?
但话又说回来,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惜王翦原先就担心嬴政会因为自己的战功而忌惮自己,让自己走上武安君的老路。
所以在这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的泼脏水中,还是忍不住自证清白。
甚至着急的都没有看一眼上首嬴政,自然也没有发现此刻嬴政放松看戏的表情。
“你这小人,不仅污蔑我,挑拨离间,而且质疑君上,侮辱君上,你甘家先祖在天有灵一定会为你们感到羞耻的。
老夫倒要看看,百年之后,你们还有什么脸面去见甘丞相!”
对于王翦的质问,甘怀丝毫没有任何愤怒的情绪,反而好心提醒道,“王将军为何这样激动,是因为我说中了吗?王家撺掇君上罔顾国法道义,实乃奸臣行径。”
甘怀这话更让王翦气得不轻了,就连其他的阻拦都没拦住王翦想暴打他的心。
“甘怀,别以为你先祖的甘茂老夫就动你不得,你甘家先祖为秦国贡献良多,说句厚脸皮的话,我王翦为大秦的付出也不差,你少在这里给我泼脏水。”
即便王贲眼疾手快拦住了自家老当益壮的父亲,但是混乱间王翦有几脚还是正正好踹到了甘怀身上。
甘怀依旧是坚定不动的样子,顶多拍了拍身上的脚印子。
看着眼前这群人吵哄哄的样子,嬴政按了按太阳穴,眼神安抚了一下担心的扶苏之后,开口道,“够了,给寡人安静。”
嬴政这话一出,动手的立刻停了下来。
嬴政看着甘怀,语气也没有之前的强硬了,一反常态的跟甘怀诉起了苦,就是想走投无路之人一样。
“甘爱卿有所不知,寡人苦啊,寡人这样做都是有不得已的苦衷的。”
还以为嬴政会继续发火的众人也傻了眼,君上这就不生气了?还是憋着大火准备一起烧?
嬴政没管这些人心里的想法,“爱卿不知,当初王翦将军势如破竹,攻入寿春城之后发现楚国治理非常松懈,加之当带着的人不够,即便有后来蒙恬的加入,也没办法完全治理好楚国。当时情况进退两难,寡人也没办法。”
甘怀听着嬴政的话,不觉得这是问题,“按照惯例,攻下城池之后当地治理可以让当地贵族豪强自便,君上为何不任用楚国原本官员,而且这与君上动摇祖宗家法有什么关系?”
嬴政为难的叹了口气,“爱卿以为寡人没有想过吗?
但凡这群楚国官员贵族有点用,寡人都愿意任用的,但是寡人不能,寡人不敢用他们啊。
爱卿可知为什么?”
甘怀摇摇头,而其他人也是一副不理解的表情,别管心中想的是什么,反正跟着其他人做表情就对了。
臣只想让君上给臣,给大秦一个解释,以免君上受小人蛊惑,做出一些无法挽回的事情。”
嗯,甘怀说这话的时候是对着蒙恬的。
很明显,甘怀口中的小人指的就是蒙恬他们。
蒙恬作为年轻人,一下子就被甘怀这个眼神激怒了,立马质问道,“甘内史这话是想说我等就是唆使君上挑战祖宗家法的小人?”
甘怀不害怕蒙恬,回的也很干脆,“没错。”
蒙恬怒极反笑,“谁人不知我祖父蒙骜攻打韩、赵,累官至“上卿”;父亲蒙武为秦将,目前正在清缴楚国残存势力,灭楚之战也有他的一份功劳。
你说我蒙家是小人,你怎么敢的!”
“君上当初进入平舆城没有做出这等事情,攻入寿春之后,你们蒙家到了,君上就准备挑战祖宗家法了,你这让我等在咸阳的臣子如何想?”
“你!”
甘怀没打算让蒙恬继续说下去。
“自周朝以来,爵位、财产的继承,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都遵循的是嫡长子继承制,为的就是维护住家宅的和谐,国家的稳定。
但是如今,君上收你等挑唆,公然挑战宗法制,废黜了嫡长子继承的规矩。
虽然目前君上这些措施只是在楚国的一部分贵族中实施,但是谁能保证在未来不会扩展到其他人身上?”
说着,甘怀侧身看向一直沉默的其他人,“各位真的能保证未来自家宅院一定和谐吗?
如果出现兄弟相争,轻则一死一伤,重则家族基业灰飞烟灭。
如此各位还觉得与自己无关吗?”
甘怀看着有些意动的其他人,继续说到,“当年幽王宠爱褒姒,废嫡立庶,周险些亡国的教训各位难道忘了,君上难道忘了吗?
臣担心今天君上不重视祖宗家法,未来便会在秦国未君上的选择上,发生废长立幼,废嫡立庶的事情,为大秦埋下祸根。
孝公变法道如今,大秦强盛了六代,君上真的忍心走上幽王老路,让六代人的付出付之东流吗?”
说着便跪了下来,重重的磕了一个头,“臣今天所言全是肺腑之感,冒死进谏也是一片忠心,天地可鉴。”
说是劝谏,其实已经在逼嬴政了,果然不出所料,嬴政成功变了脸色。
扶苏暗道不妙,立刻给甘怀求情,“父王……”
只可惜话还没说完,嬴政就挥手制止了。
嬴政目光如炬看着眼前这个不卑不亢的甘怀,良久笑了,没头没尾说了一句,“还真有三分甘茂的气魄。”
众人虽然不知道嬴政为什么说这样的话,但是他们知道一点,嬴政绝对没有消气,反而更生气了。
果不其然,嬴政环视了其他人,“你们也是这样想的?也觉得寡人违背国礼,得位不正,是幽王一般的君王,注定要毁了大秦?”
这话怎么接?他们只能跪着说不敢,不是,君上明鉴。
嬴政冷哼,“寡人所做还轮不到你们评判,既然你们觉得寡人愧对先祖,不如寡人现在送你们下去,去找大秦先祖告状,让他们惩罚寡人如何。”
跪着的大臣觉得自己真的很冤枉,他们什么话都没说呢,骂人的明明是甘怀,怎么君上还搞连坐?
哦,君上是孝公后人,那搞连坐就很正常了。
但是他们真的冤枉啊,百口莫辩的,他们一开始只以为甘怀是想阻止君上对官员进行考核,但是他们没想到甘怀这么头铁,他是指着嬴政鼻子骂啊。
现在他们脑子飞快运转,想着如何解释,嘴上倒是不停重复,“君上息怒。”
只有甘怀在一众或是冷眼旁观,或是请罪自辩中格外脱颖而出。
“古人云,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君上比之幽王远矣但也不能骄傲自满,为人臣子者自然是应该看到君王有不好的苗头就适时劝诫的。所以,臣无错。”
其他人都给他跪了,君上已经搞连坐了,除了那群本就支持君上的,其他人现在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所以就别无错了。
再说了,不就是换继承人的事情吗,甘怀有必要这样上纲上线吗,里面多的是可以操作的空间,制度不是死的,没必要一成不变。
李斯原本也是旁边的一员,主要不是他不想插一手,而是他实在看不懂甘怀想干什么,这人难道活够了?
但是接收到其他人请求的目光,琢磨了一下,决定先开口试探一下。
“甘内史或许初心是好的,但是你有所不知,你所言君上轻视嫡长子其实并非如此。
当初虽然君上换了贵族的继承人,但是也是给了新的继承人嫡子或者长子的身份的。所以这样看起来新继承人也是名正言顺的。
如果君上真的无视或者想废黜宗法制度,君上又何必兜这样大的圈子呢?”
甘怀看着李斯,不屑冷笑,“李廷尉这话说的自己相信吗?
这难道不是偷梁换柱的行为吗?
还是说在李廷尉眼中,张冠李戴,偷梁换柱的行为还值得提倡?
换一种说法,换一个头衔难道就不是动摇了吗?
在有心之人眼中不过是*自欺欺人的障眼法罢了。
甚至我不得不怀疑,给君上出这样偷梁换柱注意的人究竟包藏何种祸心,竟然想要玷污君上的品格,让君上在史书之上留下骂名。
臣是不是可以揣测,这样不分是非黑白的人妄图染指大秦的王位继承!”
甘怀说这话的时候,除了一直瞪着李斯,甚至故意多瞟了几眼王翦、王贲这父子俩。
行吧,优势明晃晃的暗示——故意带坏嬴政的就是王翦、李斯这些老匹夫。
甚至就是王家和李家联手想要押宝大秦继承人。
王翦被这样赤裸裸的明示气到差点晕厥,如今这些给自己泼脏水的人已经不装了吗,明目张胆的在本人面前上眼药了?
他们王家别说根本没想过押宝继承人的事情,就算是真的要押宝也是押的与他们有姻亲关系的扶苏。
而公子扶苏是君上长子,深受君上看重,他们是疯了才会多此一举吗?
但话又说回来,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惜王翦原先就担心嬴政会因为自己的战功而忌惮自己,让自己走上武安君的老路。
所以在这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的泼脏水中,还是忍不住自证清白。
甚至着急的都没有看一眼上首嬴政,自然也没有发现此刻嬴政放松看戏的表情。
“你这小人,不仅污蔑我,挑拨离间,而且质疑君上,侮辱君上,你甘家先祖在天有灵一定会为你们感到羞耻的。
老夫倒要看看,百年之后,你们还有什么脸面去见甘丞相!”
对于王翦的质问,甘怀丝毫没有任何愤怒的情绪,反而好心提醒道,“王将军为何这样激动,是因为我说中了吗?王家撺掇君上罔顾国法道义,实乃奸臣行径。”
甘怀这话更让王翦气得不轻了,就连其他的阻拦都没拦住王翦想暴打他的心。
“甘怀,别以为你先祖的甘茂老夫就动你不得,你甘家先祖为秦国贡献良多,说句厚脸皮的话,我王翦为大秦的付出也不差,你少在这里给我泼脏水。”
即便王贲眼疾手快拦住了自家老当益壮的父亲,但是混乱间王翦有几脚还是正正好踹到了甘怀身上。
甘怀依旧是坚定不动的样子,顶多拍了拍身上的脚印子。
看着眼前这群人吵哄哄的样子,嬴政按了按太阳穴,眼神安抚了一下担心的扶苏之后,开口道,“够了,给寡人安静。”
嬴政这话一出,动手的立刻停了下来。
嬴政看着甘怀,语气也没有之前的强硬了,一反常态的跟甘怀诉起了苦,就是想走投无路之人一样。
“甘爱卿有所不知,寡人苦啊,寡人这样做都是有不得已的苦衷的。”
还以为嬴政会继续发火的众人也傻了眼,君上这就不生气了?还是憋着大火准备一起烧?
嬴政没管这些人心里的想法,“爱卿不知,当初王翦将军势如破竹,攻入寿春城之后发现楚国治理非常松懈,加之当带着的人不够,即便有后来蒙恬的加入,也没办法完全治理好楚国。当时情况进退两难,寡人也没办法。”
甘怀听着嬴政的话,不觉得这是问题,“按照惯例,攻下城池之后当地治理可以让当地贵族豪强自便,君上为何不任用楚国原本官员,而且这与君上动摇祖宗家法有什么关系?”
嬴政为难的叹了口气,“爱卿以为寡人没有想过吗?
但凡这群楚国官员贵族有点用,寡人都愿意任用的,但是寡人不能,寡人不敢用他们啊。
爱卿可知为什么?”
甘怀摇摇头,而其他人也是一副不理解的表情,别管心中想的是什么,反正跟着其他人做表情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