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提到鹏城,苏清苒的确是有一肚子的主意。
  只恨自己现在不在当地,而且怀着孕不能过去。
  更何况他们在沪城的生意也不错,不可能丢了一个西瓜再去捡另外一个西瓜。
  贪多嚼不烂。
  但是,黄志强和他们不一样,他本身就是鹏城本地人,人脉关系网很厉害。
  他干了十几年的生意,家里的存款肯定是比他们两个要多的多。
  有了人脉和资金,其他的都是其次。
  不会干、没干过,这都没关系,只要肯花钱找会干的人就行了。
  再说这个时候,有几个什么都懂的?不都是瞎闯闯出来的吗?
  为了促进鹏城的发展,上面已经放宽了政策。
  从原本的统包模式,改成了工程招标制。
  允许私人企业参与到鹏城的建设当中来。
  这里面可以考虑的项目就很多了。
  往大的说,修路、盖厂房、盖住宅、下水道铺设、村民的拆迁安置房等等都需要单位去承接。
  往中了说,这些工程都需要材料,水泥、钢材、木材等等,鹏城又不产这些,就是有,量也是肯定不够的,大部分都要从羊城周边的地方拉过去。
  往小了说,再不济开个小饭店去工地上卖盒饭,也不至于赚不到钱。
  所以说,现在的鹏城真的到处都是挣钱的机会。
  黄志强听得心花怒放。
  “弟妹,不如咱们仨合伙干怎么样?”
  “合伙?”
  “是啊,你看,我不缺钱也不缺人脉,就是缺这个脑子。
  你来做军师,在沪城坐镇,顾老弟管运输,什么材料哪里便宜他比我清楚,还能负责把东西从外地弄到鹏城来。
  我呢,我就在鹏城听你们指挥,你们说干啥就干啥。”
  苏清苒的确心动了。
  自己在鹏城肯定是没精力,但是如果是合伙就不一样了。
  “黄大哥,你要是不嫌弃,我们俩当然是愿意一块干的。
  不过大头肯定还在你这边,我们只是协助,不如这样,你先在鹏城考察考察,先看看有什么适合的项目。
  等商议好了,咱们再谈合作的事,我现在对注册公司还是有点经验的,到时候可以帮着先把公司给注册出来。”
  黄志强忙不迭地答应下来,决定先去考察一圈再说。
  挂完电话,这才发现,刚才竟然聊了快半个小时。
  84年的长途电话还是要分距离远近来计算电话费的。
  鹏城到沪城有一千多公里。
  计价是按照最高的13级来算,一分钟要1.2元。
  这半个多小时,花了他将近四十块钱,是普通人大半个月的工资。
  不过,他是真的一点也不觉得心疼。
  这通电话直接拨开了他眼前的迷雾,让他一下子找到了人生前进的方向。
  挂完苏清苒的电话后,黄志强便立马停掉了手上的倒卖生意。
  同时开始在特区内到处转悠考察了起来。
  苏清苒说得没错,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鹏城人,家就住在特区,这就是得天独厚的优势。
  起码一道铁丝网和一张边防证,就把大多数的人都拦在了特区的外面。
  黄志强骑着摩托车,很快把特区所有的工地转了一个遍。
  以前,他也是每天都骑着摩托车路过这些工地,但是看什么都是一团乱糟糟。
  现在思想改变了以后,再看这些工地,感觉到处都是来钱的生意。
  他朋友多,又舍得花钱。
  很快就弄明白了这承包工程里面的弯弯绕绕。
  一块地确定开发之后,大的工程肯定是承包给国营企业的。
  总的承包权在国营企业那,但是他们也不是万能的,下面拆分出来的大大小小的工程,也有不少是分给下面集体企业或者是小型的施工队,让他们负责其中一部分的施工。
  黄志强觉得,从一个小型的施工队开始干起就很好。
  等积累了经验,以后再慢慢扩大规模。
  一番比较和权衡,最终决定还是从村里拆迁的安置房开始着手入门。
  安置房和那些高楼大厦不同,技术含量没有那么高。
  黄志强把自己的想法和村长说了一下,村长也很是赞成。
  黄志强是自己人,而且安置房他也是要自己住的。
  让他来承包建设,用料安全等方面肯定会上心。
  而且由村里出面要求,承包公司应该会优先考虑。
  但是村长也有自己的条件,“咱们村现在还有不少的赋闲的壮劳力,不少人都在别的工地上打零工,盖房子的经验是有的。
  如果你真的承包下来,能不能想办法把这些人给召集回来。
  给自己盖房子,肯定要比给外面人盖要好。”
  黄志强正有此意,一个好汉还有三个帮呢,没有人,他一个人也组不成施工队啊。
  但是这人选,他是要好好筛选一下的。
  不可能全看在一个村的面子上,就什么人都往施工队里拉。
  尤其是村里那几个偷懒耍奸,平时爱喝个小酒钓个鱼的人,肯定是不可能要的。
  和村长商量完之后,黄志强又马不停蹄地打开打听组建施工队的细节。
  确保方方面面考虑得差不多了,这才又给顾逍和苏清苒打了个电话。
  ‘汇报’了下自己近期做的规划。
  两人都很意外,没想到黄志强会在这么短时间内准备这么多。
  行动力这么强的人,干什么干不成呢?
  “弟妹,上次你说的那个注册公司,你先帮着准备下材料,缺什么和我说。
  我准备趁着这几天,先亲自去别的工地上打几天零工,好好学学经验。
  还有,总承包建筑公司那边,我也托村长再活动了,哪怕能拿下其中一小部分的施工也是好的。
  不为挣钱,主要就是先练练手。”
  黄志强干劲十足。
  已经有些后世‘包工头’的那份派头。
  苏清苒和顾逍也不再犹豫,两人爽快答应了黄志强入伙的提议。
  只不过,两人能出力的地方确实不多,只占三成。
  黄志强一个人占七成,而且不要两人提供资金,钱和人两个方面他全包了。
  第478章 遇三人乞讨
  到了六月底,沪城的梅雨季终于过去。
  天气一下子晴热起来。
  黄志强又打了个电话,告诉了两人一个喜讯,说是已经成功拿下了罗田村安置房的施工承包。
  “顾老弟,你看看你那边能不能尽早过来一趟?我有好多事还想和你商量呢。
  而且后期不少材料都要抓紧时间运过来了。”
  苏清苒也觉得顾逍应该过去一趟。
  毕竟他们夫妻俩可是拿了黄志强三成的利润,不过去帮忙,实在是说不通。
  她知道顾逍是不放心她。
  怀孕这几个月,她的状态其实一直都很不错,也没感觉到什么吃力。
  只是这段时间天气太热,加上肚子渐渐大了起来,行动有些不方便而已。
  除此之外,她并不觉得自己还时时刻刻要人保护着。
  外面不少孕妇都是在工作岗位上坚持到进产房的最后一刻。
  她也不是什么娇气的人。
  “医生都说了,预产期要八月中,你只要七月底能赶回来就行了。”
  顾逍只得答应,“我带着郭四海一块去,等弄得差不多了,我就提前赶回来,让他在那帮着照应几天。”
  最近刚好是运输的淡季,留张兵和赵军多辛苦辛苦跑车。
  林向南正好留在沪城,平时还能抽空骑摩托接送下苏清苒上下班。
  再顺便物色下合适的人,行的话再把车队规模扩充一下。
  顾逍把自己能想到的都安排好了。
  家里有爹娘两人帮着照应。
  单位里有顾晓蕾和林小梅。
  来回的路上有林向南,如果他有事走不开,那就打出租车过去。
  反正公司到单位也不算远,再贵也能打得起。
  要不是因为天气热,苏清苒觉得她都可以走路过去,正好就当锻炼锻炼身体了。
  安顿好家里,顾逍便带着郭四海一块去了鹏城。
  他走之后,苏清苒也开始张罗起暑假补习班。
  去年,她们承办的成人外语补习班火爆了一阵子。
  不少人都在下班后过来上他们的课。
  周末的公园英语角,也十分地成功,甚至还上了沪城的报纸和电视。
  还有不少人都纷纷问她们能不能办一个小孩子的外语学习班。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高考也恢复了正常,家长们也都开始重视教育。
  学外语,也应该从娃娃开始抓起。
  苏清苒考虑了一下,准备趁着暑假在少年宫开一个为期一个月的外语启蒙班。
  专门招收没有任何外语经验的孩子们,从入门级的外语开始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