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罗 第54节
“我有极为重要的事要与王爷商议。”
尉戈一见她反射性脚底就想开溜。
“王爷,昆州大难将至。”姜湄声音扬高。
尉戈眯了一下眼,认真看了她一眼,姜湄平静如水。
终于忍不下去了,尉戈心头一松,将人领进议事厅,分宾主落座,又命人去唤舒仪。
姜湄道:“万分紧急之事,我想与王爷私下商议。”
“无妨,昆州之事无需避开舒仪。”
姜湄这段时间是领会过舒仪厉害的,眸光闪了闪,说道:“王爷容人之量叫人佩服。要是舒家是天下门阀之首,家中子弟都是英才,要非如此,怎能压倒天下门阀一头。不过嘛……”
她说了一半,欲言又止。
尉戈实在不适应她这种弯弯绕绕的说话方式,直接道:“姑娘有话直说。”
“那我就冒犯了,”姜湄道,“无人不知,舒阀是王佐门第,历来辅佐宗室,但是历经几代,家大业大,如果牵涉到家族利益,我怕舒家的人会首先考虑家族利益,难免有些顾此失彼呢。”
她态度谦卑,三言两语就挑拨了一下昆州王府与舒仪的关系。
尉戈郎朗笑了一声,“昆州王府之事姑娘都要忧心,真是胸怀天下,令人佩服。”
姜湄被他反讽了一下,脸色不变,慢悠悠饮了一口茶道:“小女子见识浅薄,叫王爷见笑了。”
此时下人领着舒仪进来。
尉戈道:“姜姑娘刚才对本王说昆州大难将至。”
舒仪入座,手指顺了一下腰间佩带,意态闲雅,“难从何来?”
姜湄见两人都是不放在心上的样子,咬了一下唇道,“刘阀矫旨之事都已经传遍天下,王爷一定有所耳闻,今上皇位由来不正,刘阀挟天子以令诸侯,任人唯亲,用不了几年,只怕朝廷都要跟着姓刘了……”
舒仪打断她,“等等,这和昆州有什么关系。”
姜湄一番慷慨陈词被她截断,心里多少有些不满,道:“刘阀气量狭小不能容人,王爷是佣兵的异姓王爷,迟早会成为刘阀眼中钉肉中刺,恨不能拔之而后快。”
舒仪道:“今上心意不可随意揣测。”
尉戈也跟着道:“君君臣臣,本王是臣子,陛下如果真要我交出兵权,我自当听从。”
姜湄面色一僵,很快就明白,自己这套虚词根本打动不了对方。她的手在袖子里微微一动,想了想道:“王爷,郑衍无德无能,窃据帝位,刘阀倒行逆施,咄咄逼人。明王殿下不忍江山陷入此等小人之手,欲举义事,望王爷能鼎力相助。事成之后,必有泼天的富贵相报。”
终于说到了正题。
尉戈一听,心中倒有些发乐,这些说辞与舒仪推测相差无几。
“明王欲反?”他佯作吃惊道。
“如何是反,”姜湄道,“是扭转乾坤,回归正统才是。”
古往今来,想要造反的人一般都不会说自己造反的,总要师出有名,套个正义的名号。
尉戈不同她争辩,摇头道:“今上没有对不起本王,本王决不能行大逆不道之事。”
“王爷迂腐,先帝并非传位给郑衍,他如何是今上。”
舒仪听她义正言辞,眨眨眼道:“那谁应该是今上?”
姜湄:“……”
她总不能说明王才是应该坐帝位的人,那不是明摆着要反了。
“舒姑娘那时候在京城,应该知道,废太子宫中作乱,先帝被气得一病不起,并没有明诏谁做天子。”
舒仪点头,“所以说明王打算去做天子了吗?”
姜湄点头不是摇头也不是,婉转道:“合该有德之人居之。”
“可惜我们没有慧眼,实在看不透天机,到底谁是有德之人。”
姜湄恨得牙痒,举事这种事一向是你知我知,但是不能明晃晃宣之于口,偏偏舒仪一副刨根问底的样子,明王做的是造反事,但要反两个字是万万不能出口的。
她不与舒仪继续纠缠,转而对着尉戈,“王爷,明王殿下举事也是无奈之举,明王是先帝之子,郑衍若是中兴之主也就算了,可他行事昏聩,又有刘氏蒙蔽圣听。明王殿下实在不忍先帝大好基业葬送刘氏之手。王爷深明大义,定能理解明王殿下的一片苦心。”
尉戈心中嗤之以鼻,脸上却是认真听的样子,一本正经道,“明王心系天下,本王心中敬佩至极。”
姜湄道:“那王爷可愿襄助?”
尉戈眉头拧紧,为难道:“王爷兵多将广,我这昆州小小一片地,所驻兵马剿匪还行,如果要出兵,那真是拖明王殿下的后腿,不妥不妥。”
“明王殿下麾下做主力,王爷的兵马只需在旁掠阵就行。”
尉戈道:“我也从未上过战场,就是掠阵都不会的。”
姜湄道:“何需殿下亲往,派一员大将领兵就行。”
尉戈还是不松口,“我府下蔺老将军已经年迈,长途行军已是不行,其余人等尚无领兵经验,实在是有有心无力,爱莫能助啊。”
姜湄费劲唇舌,依然打动不了尉戈和舒仪,且看两人态度,分明就是口头上什么都好,但是行动上半点都欠奉,她知道,没有实际利益,哪怕苏秦张仪附身,也别想说动两人。
其实明王打心眼里并不信任昆州王,昆州出不出兵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明王想要攻打京城,必先路过昆州。先昆州王的苍龙旗也是天下赫赫有名的劲旅,明王不想先和苍龙七打个你死我活,再面对朝廷大军。
刚才说了那么多,不过是为了最后这一步商议做铺垫。
“明王殿下素来待人宽厚,王爷实在不愿出兵,明王殿下也是能体谅的,只是大军开拔路过昆州,还望王爷不要阻拦。”
尉戈和舒仪对视一眼,心道,戏肉来了。
舒仪道:“王爷不可轻率答应。昆州去年刚遭水患,百姓刚安定不久,大军压境,只怕百姓不明所以,必然要乱。”
姜湄暗恨她又出来搅事,忙道:“大军绝不扰民。”
舒仪道:“明王殿下可带军从关陇绕行,何必一定要经昆州,莫非醉翁之意不在酒,行的是假途灭虢之计。”
姜湄闻言,气的双唇抖动,绕行,说的容易,矩州绕行关陇,至少要途径三个洲,没等到京城也被耗死了。
“舒仪,你!”姜湄没忍住,腾地从椅子上站起,转而对尉戈道,“王爷难道是听舒阀的?”
舒仪挑了挑眉。
尉戈摆了摆手,“姜姑娘稍安勿躁,舒仪的想法与本王相同。”
“为何?并不要王爷出兵,明王殿下也答应大军绝不扰民。”
尉戈目露精光,淡淡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将心比心,明王殿下可能容忍他人带兵直入矩州?”
姜湄哑然。身体一软,又坐回椅中,久久不语。
一番唇枪舌剑,尉戈也觉得有些耗神,客气道:“姜姑娘等养好病,本王还是派侍卫护送你回矩州吧。”说完他起身欲离开。
“慢着。”姜湄忽然又道,目光灼灼盯着上首,“王爷开条件吧,要如何才肯借道让明王殿下通过。”
尉戈停身,朝她露出一个大大的爽朗笑容。
姜湄从心底一阵发寒。
第85章
离开议事厅的时候,天色已晚,尉戈招呼姜湄一起留下吃饭,姜湄以身体不适推辞,回到暂住的小院,她狠狠灌了两杯白水,才缓过神来。丫鬟们看地傻眼,谁见过她这般不讲仪态的模样。
姜湄唤人拿来笔墨,也不用饭,着急写了一封信,几次抬笔都觉得艰难,只觉得心里的火一茬跟着一茬冒出来。斟酌半晌才落下纸笔,另派可靠人手传递出去。
丫鬟们见备好的饭菜都已经冷了,待要撤下重温,她一摆手作罢。贴身丫鬟忍不住问:“姑娘这是怎么了,置气也别伤着身体,一人计短两人计长,说出来让奴婢们分担一二吧。”姜湄啪的一下将笔丢在桌上,咬牙切齿道:“财狼虎豹!这昆州王府就没有一个好东西。”
丫鬟以为她又在舒仪那里吃了亏,可往常虽生气,也没有气到这个地步。便道:“可是那舒姑娘又使坏作弄您了?”
“别提她,”姜湄像被踩着尾巴的猫,顿时就炸了,“以往听说舒家人都是皮厚心黑,我还觉得夸大,眼下看来说的还轻了,这女人滑不溜丢,属泥鳅的,别说占她便宜了,就是不被她占便宜都是烧了高香了。还有那昆州王,来之前,王府先生说昆州王风流好色,是个醉死花丛的,对政事一窍不通,纯粹胡说八道。害我吃了那么大亏,还……”
丫鬟吓了一跳,“小姐被占便宜了。”
姜湄略有些心酸,心道真要想占便宜就好了,她咬了一下唇道:“比这更惨,他是想占殿下的便宜呢。”
丫鬟脸色都白了。门阀里培养出来的贴身丫鬟,一般都是闺阁小姐的左膀右臂,因此她对这次来昆州的任务也很清楚,只沉吟一想,道:“难道他对王爷提了什么要求?”
“战马。”姜湄瞳仁沉沉的,“只要上等战马,八千匹。”
房内寂静无声,丫鬟讶异地瞪大眼,满脸的不可置信。
姜湄心想刚才议事厅里她也是这般表情。
要钱要粮要官位,都在明王意料之中,唯独没有想到,昆州王要的是战马。
明王爱马,天下皆闻。他年幼时就混迹军中,据说为了练马术甚至还睡过马厩,后来养的一身本事令人惊叹,先帝赞他是皇家的万人敌。明王嗜马如痴,不少官员私下不送美人,只送骏马。可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明王畜养如此多的名马,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从中挑选良品,运往矩州配种,经过十来年的积蓄,终于养出一批上佳战马。
明王武勇,麾下骑兵更是骁勇。此次明王敢于举事,也是仗着手里的玄武旗是一支骑兵占半的精锐。长途奔袭,攻城掠寨都不在话下,可以说是当今天下战力最强的雄兵。
眼下昆州王却想分一杯羹,还是明王辛苦多年培育的战马。
八千匹,是足够养一只骑兵的数量。
想到这里,姜湄胸口憋闷,几乎说不出话来。昆州王不像是对藩王如此了解的人,舒仪,一定是她,也只有曾经负责先帝耳目的舒阀,才能将各路信息打听的这般详尽。
如果明王这次吃亏,就亏在了对昆州王的不熟悉和舒阀身上。
战马事关重大,姜湄做不了主,只能快马传讯到矩州。没一会儿,送信的下人回来说,王府的人见他要送信,笑眯眯的把活接了过去,还留下话说,王爷会用八百里快骑送信,保证明王早日收到。
姜湄气的一夜没睡好。
八百里快骑送信,仅两日就有了回信。姜湄拿着信笺再去寻尉戈,这次什么虚套话都不说,开门见山道:“五千匹,多的也没有了。”
舒仪坐在一旁道:“太少了,我们王爷可是担着掉脑袋的风险,五千匹如何够。”
姜湄翻了下白眼,“没了,只有五千匹。”
“小气,小气,”舒仪道,“干大事的人岂能这般吝啬。”
姜湄心头火起,想了想,又强忍住,想到明王嘱咐的事,脸上摆出十二分冷淡,“再多没了。”
任舒仪怎么说,她就两个字“没了”。
尉戈看着舒仪嬉皮笑脸的逼得姜湄没了往日的娇态,心头好笑,装作饮茶的样子看戏。
三两个交锋来回,舒仪测出,五千匹上等战马是明王能接受的底线,终于不再白费口舌。
于是尉戈出面,以勉为其难的姿态接受条件。
等三人把交接的细节也谈妥,尉戈感到心满意足,笑着问姜湄,“姜姑娘何时回矩州复命?”
姜湄对两人看看,与刚才面无表情截然不同,她露出一个柔媚至极的笑容,“小女子暂时不回矩州,等大军过路后再回矩州,这段时间还是要叨扰王府了。”
尉戈一见她反射性脚底就想开溜。
“王爷,昆州大难将至。”姜湄声音扬高。
尉戈眯了一下眼,认真看了她一眼,姜湄平静如水。
终于忍不下去了,尉戈心头一松,将人领进议事厅,分宾主落座,又命人去唤舒仪。
姜湄道:“万分紧急之事,我想与王爷私下商议。”
“无妨,昆州之事无需避开舒仪。”
姜湄这段时间是领会过舒仪厉害的,眸光闪了闪,说道:“王爷容人之量叫人佩服。要是舒家是天下门阀之首,家中子弟都是英才,要非如此,怎能压倒天下门阀一头。不过嘛……”
她说了一半,欲言又止。
尉戈实在不适应她这种弯弯绕绕的说话方式,直接道:“姑娘有话直说。”
“那我就冒犯了,”姜湄道,“无人不知,舒阀是王佐门第,历来辅佐宗室,但是历经几代,家大业大,如果牵涉到家族利益,我怕舒家的人会首先考虑家族利益,难免有些顾此失彼呢。”
她态度谦卑,三言两语就挑拨了一下昆州王府与舒仪的关系。
尉戈郎朗笑了一声,“昆州王府之事姑娘都要忧心,真是胸怀天下,令人佩服。”
姜湄被他反讽了一下,脸色不变,慢悠悠饮了一口茶道:“小女子见识浅薄,叫王爷见笑了。”
此时下人领着舒仪进来。
尉戈道:“姜姑娘刚才对本王说昆州大难将至。”
舒仪入座,手指顺了一下腰间佩带,意态闲雅,“难从何来?”
姜湄见两人都是不放在心上的样子,咬了一下唇道,“刘阀矫旨之事都已经传遍天下,王爷一定有所耳闻,今上皇位由来不正,刘阀挟天子以令诸侯,任人唯亲,用不了几年,只怕朝廷都要跟着姓刘了……”
舒仪打断她,“等等,这和昆州有什么关系。”
姜湄一番慷慨陈词被她截断,心里多少有些不满,道:“刘阀气量狭小不能容人,王爷是佣兵的异姓王爷,迟早会成为刘阀眼中钉肉中刺,恨不能拔之而后快。”
舒仪道:“今上心意不可随意揣测。”
尉戈也跟着道:“君君臣臣,本王是臣子,陛下如果真要我交出兵权,我自当听从。”
姜湄面色一僵,很快就明白,自己这套虚词根本打动不了对方。她的手在袖子里微微一动,想了想道:“王爷,郑衍无德无能,窃据帝位,刘阀倒行逆施,咄咄逼人。明王殿下不忍江山陷入此等小人之手,欲举义事,望王爷能鼎力相助。事成之后,必有泼天的富贵相报。”
终于说到了正题。
尉戈一听,心中倒有些发乐,这些说辞与舒仪推测相差无几。
“明王欲反?”他佯作吃惊道。
“如何是反,”姜湄道,“是扭转乾坤,回归正统才是。”
古往今来,想要造反的人一般都不会说自己造反的,总要师出有名,套个正义的名号。
尉戈不同她争辩,摇头道:“今上没有对不起本王,本王决不能行大逆不道之事。”
“王爷迂腐,先帝并非传位给郑衍,他如何是今上。”
舒仪听她义正言辞,眨眨眼道:“那谁应该是今上?”
姜湄:“……”
她总不能说明王才是应该坐帝位的人,那不是明摆着要反了。
“舒姑娘那时候在京城,应该知道,废太子宫中作乱,先帝被气得一病不起,并没有明诏谁做天子。”
舒仪点头,“所以说明王打算去做天子了吗?”
姜湄点头不是摇头也不是,婉转道:“合该有德之人居之。”
“可惜我们没有慧眼,实在看不透天机,到底谁是有德之人。”
姜湄恨得牙痒,举事这种事一向是你知我知,但是不能明晃晃宣之于口,偏偏舒仪一副刨根问底的样子,明王做的是造反事,但要反两个字是万万不能出口的。
她不与舒仪继续纠缠,转而对着尉戈,“王爷,明王殿下举事也是无奈之举,明王是先帝之子,郑衍若是中兴之主也就算了,可他行事昏聩,又有刘氏蒙蔽圣听。明王殿下实在不忍先帝大好基业葬送刘氏之手。王爷深明大义,定能理解明王殿下的一片苦心。”
尉戈心中嗤之以鼻,脸上却是认真听的样子,一本正经道,“明王心系天下,本王心中敬佩至极。”
姜湄道:“那王爷可愿襄助?”
尉戈眉头拧紧,为难道:“王爷兵多将广,我这昆州小小一片地,所驻兵马剿匪还行,如果要出兵,那真是拖明王殿下的后腿,不妥不妥。”
“明王殿下麾下做主力,王爷的兵马只需在旁掠阵就行。”
尉戈道:“我也从未上过战场,就是掠阵都不会的。”
姜湄道:“何需殿下亲往,派一员大将领兵就行。”
尉戈还是不松口,“我府下蔺老将军已经年迈,长途行军已是不行,其余人等尚无领兵经验,实在是有有心无力,爱莫能助啊。”
姜湄费劲唇舌,依然打动不了尉戈和舒仪,且看两人态度,分明就是口头上什么都好,但是行动上半点都欠奉,她知道,没有实际利益,哪怕苏秦张仪附身,也别想说动两人。
其实明王打心眼里并不信任昆州王,昆州出不出兵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明王想要攻打京城,必先路过昆州。先昆州王的苍龙旗也是天下赫赫有名的劲旅,明王不想先和苍龙七打个你死我活,再面对朝廷大军。
刚才说了那么多,不过是为了最后这一步商议做铺垫。
“明王殿下素来待人宽厚,王爷实在不愿出兵,明王殿下也是能体谅的,只是大军开拔路过昆州,还望王爷不要阻拦。”
尉戈和舒仪对视一眼,心道,戏肉来了。
舒仪道:“王爷不可轻率答应。昆州去年刚遭水患,百姓刚安定不久,大军压境,只怕百姓不明所以,必然要乱。”
姜湄暗恨她又出来搅事,忙道:“大军绝不扰民。”
舒仪道:“明王殿下可带军从关陇绕行,何必一定要经昆州,莫非醉翁之意不在酒,行的是假途灭虢之计。”
姜湄闻言,气的双唇抖动,绕行,说的容易,矩州绕行关陇,至少要途径三个洲,没等到京城也被耗死了。
“舒仪,你!”姜湄没忍住,腾地从椅子上站起,转而对尉戈道,“王爷难道是听舒阀的?”
舒仪挑了挑眉。
尉戈摆了摆手,“姜姑娘稍安勿躁,舒仪的想法与本王相同。”
“为何?并不要王爷出兵,明王殿下也答应大军绝不扰民。”
尉戈目露精光,淡淡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将心比心,明王殿下可能容忍他人带兵直入矩州?”
姜湄哑然。身体一软,又坐回椅中,久久不语。
一番唇枪舌剑,尉戈也觉得有些耗神,客气道:“姜姑娘等养好病,本王还是派侍卫护送你回矩州吧。”说完他起身欲离开。
“慢着。”姜湄忽然又道,目光灼灼盯着上首,“王爷开条件吧,要如何才肯借道让明王殿下通过。”
尉戈停身,朝她露出一个大大的爽朗笑容。
姜湄从心底一阵发寒。
第85章
离开议事厅的时候,天色已晚,尉戈招呼姜湄一起留下吃饭,姜湄以身体不适推辞,回到暂住的小院,她狠狠灌了两杯白水,才缓过神来。丫鬟们看地傻眼,谁见过她这般不讲仪态的模样。
姜湄唤人拿来笔墨,也不用饭,着急写了一封信,几次抬笔都觉得艰难,只觉得心里的火一茬跟着一茬冒出来。斟酌半晌才落下纸笔,另派可靠人手传递出去。
丫鬟们见备好的饭菜都已经冷了,待要撤下重温,她一摆手作罢。贴身丫鬟忍不住问:“姑娘这是怎么了,置气也别伤着身体,一人计短两人计长,说出来让奴婢们分担一二吧。”姜湄啪的一下将笔丢在桌上,咬牙切齿道:“财狼虎豹!这昆州王府就没有一个好东西。”
丫鬟以为她又在舒仪那里吃了亏,可往常虽生气,也没有气到这个地步。便道:“可是那舒姑娘又使坏作弄您了?”
“别提她,”姜湄像被踩着尾巴的猫,顿时就炸了,“以往听说舒家人都是皮厚心黑,我还觉得夸大,眼下看来说的还轻了,这女人滑不溜丢,属泥鳅的,别说占她便宜了,就是不被她占便宜都是烧了高香了。还有那昆州王,来之前,王府先生说昆州王风流好色,是个醉死花丛的,对政事一窍不通,纯粹胡说八道。害我吃了那么大亏,还……”
丫鬟吓了一跳,“小姐被占便宜了。”
姜湄略有些心酸,心道真要想占便宜就好了,她咬了一下唇道:“比这更惨,他是想占殿下的便宜呢。”
丫鬟脸色都白了。门阀里培养出来的贴身丫鬟,一般都是闺阁小姐的左膀右臂,因此她对这次来昆州的任务也很清楚,只沉吟一想,道:“难道他对王爷提了什么要求?”
“战马。”姜湄瞳仁沉沉的,“只要上等战马,八千匹。”
房内寂静无声,丫鬟讶异地瞪大眼,满脸的不可置信。
姜湄心想刚才议事厅里她也是这般表情。
要钱要粮要官位,都在明王意料之中,唯独没有想到,昆州王要的是战马。
明王爱马,天下皆闻。他年幼时就混迹军中,据说为了练马术甚至还睡过马厩,后来养的一身本事令人惊叹,先帝赞他是皇家的万人敌。明王嗜马如痴,不少官员私下不送美人,只送骏马。可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明王畜养如此多的名马,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从中挑选良品,运往矩州配种,经过十来年的积蓄,终于养出一批上佳战马。
明王武勇,麾下骑兵更是骁勇。此次明王敢于举事,也是仗着手里的玄武旗是一支骑兵占半的精锐。长途奔袭,攻城掠寨都不在话下,可以说是当今天下战力最强的雄兵。
眼下昆州王却想分一杯羹,还是明王辛苦多年培育的战马。
八千匹,是足够养一只骑兵的数量。
想到这里,姜湄胸口憋闷,几乎说不出话来。昆州王不像是对藩王如此了解的人,舒仪,一定是她,也只有曾经负责先帝耳目的舒阀,才能将各路信息打听的这般详尽。
如果明王这次吃亏,就亏在了对昆州王的不熟悉和舒阀身上。
战马事关重大,姜湄做不了主,只能快马传讯到矩州。没一会儿,送信的下人回来说,王府的人见他要送信,笑眯眯的把活接了过去,还留下话说,王爷会用八百里快骑送信,保证明王早日收到。
姜湄气的一夜没睡好。
八百里快骑送信,仅两日就有了回信。姜湄拿着信笺再去寻尉戈,这次什么虚套话都不说,开门见山道:“五千匹,多的也没有了。”
舒仪坐在一旁道:“太少了,我们王爷可是担着掉脑袋的风险,五千匹如何够。”
姜湄翻了下白眼,“没了,只有五千匹。”
“小气,小气,”舒仪道,“干大事的人岂能这般吝啬。”
姜湄心头火起,想了想,又强忍住,想到明王嘱咐的事,脸上摆出十二分冷淡,“再多没了。”
任舒仪怎么说,她就两个字“没了”。
尉戈看着舒仪嬉皮笑脸的逼得姜湄没了往日的娇态,心头好笑,装作饮茶的样子看戏。
三两个交锋来回,舒仪测出,五千匹上等战马是明王能接受的底线,终于不再白费口舌。
于是尉戈出面,以勉为其难的姿态接受条件。
等三人把交接的细节也谈妥,尉戈感到心满意足,笑着问姜湄,“姜姑娘何时回矩州复命?”
姜湄对两人看看,与刚才面无表情截然不同,她露出一个柔媚至极的笑容,“小女子暂时不回矩州,等大军过路后再回矩州,这段时间还是要叨扰王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