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罗 第58节
郑泰摆手道:“你今夜酒饮多了,又受了伤,本王就不追究你失言之罪。”
明明是谋逆的大罪,在德王嘴里就是失言,众人还有谁不明白。于是你一言我一语,都劝德王起兵举事。
赶上了……呼……
第90章
一众武将原就喝的面皮红涨又经历一场殿内刺杀,心情激荡,不管不顾地对着端坐主位的德王进言。德王脸有难色,呵斥了几句,也没能制止群情激愤。几个文士倒是冷静许多,有居前位的站出来道:“王爷,我有一句谏言当说。”
那文士的作为紧邻郑穆,舒仪先前就见他目光转来,郑穆几不可见地点头,他立刻就站起身来,出声要为德王解决眼前左右为难的困境。
德王颔首,道:“但说无妨。”
文士面含微笑,对着德王也对着武将道:“诸位心情我很能体会,但是王爷是正统天潢贵胄,有先帝遗诏,又不是泥腿子,殿前怎能鼓动说反,这种大逆不道的话千万不可再提,让天下人笑话。”
武将们吹胡子瞪眼还没有反驳,他一摆手制止众人,继续说道:“天子身边奸佞围绕,当逐君侧之恶人。”最后一句他说的高声,几乎是喊了出来,说完立刻伏跪在地,对着德王大声道,“王爷不可再犹豫,应当机立断。”
众武将见这一幕一怔,还未反应过来。
文士们却马上跟着他喊出“当逐君侧之恶人”,还有几个衣饰华丽的官宦子弟,都跟着跪倒,片刻殿内已跪了一片。
舒仪微微眯起眼,面无表情地坐在郑穆身侧,心道,好一个“清君侧”,光这个口号,就比刚才武将叫嚣高明了不知多少,也比明王举事棋高一着。
原就传言德王有先帝正统遗诏,但是现在要举兵,谋士们给的借口,却不是夺回帝位,维护遗诏正统,而是“当逐君侧之恶人”,简而言之就是“清君侧”,这个口号仿佛不针对皇帝,只是要清除皇帝身边的奸佞。可史上哪有清君侧后不夺大权的。
武将们这时才反应过来,心底都是嘀咕,不就是换了个说法造反嘛,这群读书多了心眼多的数不清的家伙。
听到清君侧的口号,德王神情为止一松,比刚才满耳听见“反了”好了不知多少。他沉吟片刻,抬头示意众人先起身,但是跪在殿内的重臣却坚定,为首的文士道“等殿下决断”。
德王又想了一会儿,抬眼朝郑穆看来,“皇叔。”
郑穆淡淡一笑道:“殿下,如奸臣难制,把持朝政,当清君侧。”
德王长吁一口气,手重重摆在案上,道:“刘阀倒行逆施,当以兵伐之。”
殿中一片喜悦,众人口称“英明”,由此,“诛刘阀,清君侧”的基调被定下。
众臣起身后议论纷纷,不分文武,开始讨论后续讨(tao)伐起兵事宜,没一会儿工夫,就有不少臣子定出章程。
舒仪在一旁观察众人神情,有些人分明已经早有腹稿,显然对此事早有预料,大部分却是现在才参与到其中,都是双眼发光,也有极小一部分的人目光闪烁犹疑,但是此时却不敢开口提出来。讨(tao)伐一事万一成功了,在座的都是从龙之臣,失败了,却是谋反罪臣,两种结果天壤之别,也不怪有些人心存疑虑。
打铁趁热,众臣正是兴起,索性撤了酒席,正经开始讨论起兵细节。
舒仪此时不能再留在席上。郑穆召来侍女送她出殿,嘱咐道:“今日你受了惊吓,先回府休息。”舒仪跟着侍女往外走,回头望了一眼,大殿缓缓大门关闭,在深沉的夜色中犹如藏着另一个世界。她心里清楚,当这道殿门重新打开,袁州的兵马立刻就会剑指京城,让天下为之震荡。
————————
领路的侍女将她送到宫门外,又有人前来交接,却不是送她来的那批人。舒仪问:“你们是谁?去哪里?”她虽然知道郑穆不会害她,但这样身不由己的滋味却极不好受。
下人恭恭敬敬道:“姑娘,去安阳郡王府。”
马车行了没一会儿就停下,显然郡王府离德王府邸并不远。早有几个下人等在角门处,接了舒仪进府。此时已是深夜,夜如墨色,府中点了一路的灯火,借着光亮,舒仪打量了两眼环境,山水花木,廊桥如蛇,庭深院大,看格局比京城的郡王府还要大些。
下人将她送到一处庭院后就退下,换了几个丫鬟婆子来伺候。她们显然事先得了吩咐,对舒仪周到妥帖,样样事物都备好了,没一会儿就梳洗完毕。此时院外有人通报。
为首两个丫鬟有些为难,舒仪暼到她们的神色,原不想理会,可两人互使眼色实在太过明显。她问:“怎么了?”
丫鬟听她开口问,松了口气,赶紧答道:“是沈琳姑娘,想求见姑娘。”
舒仪抬了抬眉梢,“这么晚了?”
丫鬟道:“自从听说姑娘要入府,沈琳姑娘从下午就等着,一直没睡呢。”
舒仪自小长于门阀之中,哪有不懂的道理,短短两句,就听出些门道。沈琳在府中地位有些蹊跷,不是正经主人,哪有主人这样候着的道理,也不是寻常客人,如果是一般的客人,丫鬟不会这般神色。
她打了个哈欠,意兴阑珊:“让她先去歇着,真有事也等明天再来。”
丫鬟看她全然不放在心上的样子,暗自心底惊奇,如实去告诉院子外等的人。
沈琳从下午就开始等着,直到半夜才听说把人接来,赶紧又赶来,在院外站了半晌,谁知里面的人并不见她。听到丫鬟回绝的话,她如同被羞辱了一般,脸皮发烫,身体有些僵硬。丫鬟搀扶她离开,走在漆黑的小径上,只提了一盏灯笼,沈琳怔愣出神,脚下一扳险些摔倒。丫鬟扶住她,忍不住抱怨道:“好大的架子。别人不知道的还要以为是高门巨阀的千金呢。”
沈琳咬了咬唇,摇头道:“正是门阀的千金。”
丫鬟微微一惊,随即又嘴硬道:“姑娘你也是沈阀的千金,再贵还能贵过你。”
沈琳知道的信息却比丫鬟多,脸上露出愁容,“你知道什么,别再多话了,我们在这里身份尴尬,多说多错,你可千万别给我招祸。”
丫鬟心道,你就是这样畏畏缩缩的性子,才被沈阀这样轻易送出来了,心里这样想,嘴里却答应了一声。主仆两人提着一盏微灯,慢慢消失在浓黑夜色中。
很抱歉昨天卡文了,明天照常更新
第91章
虽是陌生地方,房内摆设却极合舒仪心意,没有不适感,被褥松软,一夜好眠,第二天醒来已有些晚了。丫鬟们服侍她梳洗,绾好发,领着她出了院子,来到郑穆的居处。原来她住的地方紧邻主院。
卧房门敞着,次间摆着一张小桌,上面已经摆放着两碟小菜和热汤。舒仪刚坐下,郑穆就从院外走来,穿着一身铁锈色武士服,袖口紧束,透着强干凌厉威势,一面走一面对身后的小厮道:“刚才那几个功夫还算硬朗,送去王府。”小厮点头,抬起头,看见舒仪坐在桌旁,晨曦透入屋中,罩着她纤细淡薄如一道虚影。
郑穆目光转来。
舒仪有些不自在,不自禁撇开眼神。
郑穆大步迈进次间,往她对面一坐。不用吩咐,下人们马上就把早饭端来,几样素点和粥面。丫鬟为盛了大半碗粥给舒仪,她慢慢喝着,不时看郑穆一眼,似乎有话要说,却又耐着性子忍着。
郑穆也在打量她,见她喝两口粥停一下,欲言又止,再喝两口,如此反复,心里不觉有些好笑,夹了一块糕点放到她的碗里,“好好吃饭,等会再说话。”
舒仪低低应了一声。
房内伺候的小厮和丫鬟暗暗吃惊,在他们眼里,安阳郡王威严端凝,虽不是随意发脾气的主,却也绝不平易近人。如此温言细语显然很稀罕。
院外走来一个丫鬟,站在门外,对着舒仪身边的丫鬟使眼色。
舒仪吃着糕点并未看到,丫鬟脸上露出些难色。
郑穆瞧见了,皱眉,“什么事?”
院外丫鬟回禀,“刚才沈琳姑娘到院子里,要见姑娘。”
大多下人连舒仪姓氏都还不知道,只能以姑娘称呼。
舒仪放下筷子,饶有兴趣地抬起头,先看了一眼郑穆,只见他面无表情,只眉头微蹙,似乎有些不耐。
“让她回去。”郑穆干净利落道。
丫鬟马上转身去复命。
舒仪扫了一圈周围的下人,似笑非笑道,“这沈姑娘可真是实诚人,晚上见我不成,一早又来了。”
郑穆眉头拢起又舒展开,“不相干的人,随你见不见。”
他身后的小厮忍不住看一眼舒仪,心道这是哪来的神佛,让郡王这样纵容。
舒仪放下吃了一半的糕点,端起碗喝了两口热汤,才又道:“姓沈,不会是隆洲来的吧?”
隆洲沈阀,富甲天下。
郑穆点了点头。
“沈阀动作可真快,王妃还没有送来,打前哨的就来了。”舒仪眨了一下眼,心底有些微的不舒服。沈阀千金沈玉被宁妃选为德王侧妃,算算日子,还没有进王府,没想到沈阀先给郑穆这里也送了人来。这是门阀中常用的手段,只是现在让她有些气不顺。
郑穆笑道:“怎么?这糕是酸的?”
舒仪一窘,随即若无其事,“哪里,听说沈家多出美人,郡王好福气。”
郑穆唇角微微勾,“我这眼盲刚恢复,能有个知心人就够了,不辨美丑。”
舒仪不妨他说的如此直白,只觉得他目光灼灼看来,意有所指,一时局促,脸皮也跟着泛红。
郑穆见她脸颊粉腻,一点朱唇,略有羞涩的模样,心也跟着酥软几分,想要摸摸她的脸蛋,见身边丫鬟小厮都在才没有动手。等两人用完饭,丫鬟奉上茶,他屏退下人,两人独处,他微微含笑道:“听说你路上把人折腾的不轻。”
“杨臣和你告状了?”
“就许你欺负人,还不让人说两句?”
舒仪瞥了瞥嘴,“他一路让人看着我,还不让人说话了不成。再说这实惠的都他得了,怎么变成我欺负他了。”
这事情缘由郑穆心中一清二楚,听她这样说,伸手把她拉到身前,“杨家兄弟一文一武,互补互成,知道厉害了?”
舒仪道:“您教出来的,当然没有差的。”
郑穆听她口气,轻轻掐了她脸蛋一把,“知道厉害就好,以后行事别小看了天下人,要吃亏的。”
点点头,舒仪见他心情极好,便问:“我什么时候可以走?”
郑穆一抬眉,神色不变,“这么急着回去?”目光在她脸上打了个转,似乎有些探究。
舒仪和他目光对视,乌黑的瞳仁里倒映着他的身影。
“我这无故就失踪了,什么交代都没有,只怕要闹出事来。”
郑穆容色平淡,“闹事?你说的是昆州王?”
舒仪心底微微一惊,不知他怎么做出这样的判断。照理说,明王才应该是首先该注意的对象。她心念一转,道:“明王无故弄丢了一万多批上等战马,我在牧场抓内奸失踪了,让家里和我姐姐知道了,一定会向明王质问。原本要交给昆州的战马也没有着落,昆州王那里也不好交代。明王只怕现在正头大呢。这还不算闹出事来?”
她语气轻松,轻描淡写地说着一桩影响局势的大事。郑穆笑了笑,将人揽到身前,摸了摸她的头发。两人之间蓦然如此贴近,舒仪心跳加快,有些不适地动了动身体,羞涩地躲避他的动作。郑穆神色温和,动作却强硬,半揽着她的动作纹丝不动,慢慢开口说道:“此次不过打了明王一个措手不及,他很快就会反应过来。要说昆州那边的五千批战马,再要明王拿一份也还是有的。这些年他可养了不少好马。”
舒仪听他对明王养马一事如此了解,心想不知道安插了多少眼线在矩洲,心中为明王叹息一声。
郑穆道:“明王的骑兵战力非凡,真让他一鼓作气打到京城说不定还真能成事,折损点他的战马,也好让朝廷多与他周旋些日子。明王看似武勇过人,其实在他们兄弟几个里,心眼一点不比别人少。他事先联系昆州,想不费一兵一卒越过一洲之地,这招甚是高明。听说为了打动昆州王,他连妻族嫡亲的姐妹都用上了?”
舒仪忍不住道:“袁州对天下发生的事都了如指掌,真是了不起。”
“你当只有舒阀耳目遍天下,”郑穆对她不满的语气不以为许,又道,“可再多耳目,也总有事弄不明白。”
他目光幽深,看着她沉默了一瞬,舒仪面露疑惑。
郑穆道:“昆州王的性情,与之前的情报完全不符。”
舒仪心头一震。
第92章
郑穆何等样人,她身体只有瞬间紧绷的异样,被他立刻捕捉到了。
“看来你很清楚缘由。”他淡淡道。
明明是谋逆的大罪,在德王嘴里就是失言,众人还有谁不明白。于是你一言我一语,都劝德王起兵举事。
赶上了……呼……
第90章
一众武将原就喝的面皮红涨又经历一场殿内刺杀,心情激荡,不管不顾地对着端坐主位的德王进言。德王脸有难色,呵斥了几句,也没能制止群情激愤。几个文士倒是冷静许多,有居前位的站出来道:“王爷,我有一句谏言当说。”
那文士的作为紧邻郑穆,舒仪先前就见他目光转来,郑穆几不可见地点头,他立刻就站起身来,出声要为德王解决眼前左右为难的困境。
德王颔首,道:“但说无妨。”
文士面含微笑,对着德王也对着武将道:“诸位心情我很能体会,但是王爷是正统天潢贵胄,有先帝遗诏,又不是泥腿子,殿前怎能鼓动说反,这种大逆不道的话千万不可再提,让天下人笑话。”
武将们吹胡子瞪眼还没有反驳,他一摆手制止众人,继续说道:“天子身边奸佞围绕,当逐君侧之恶人。”最后一句他说的高声,几乎是喊了出来,说完立刻伏跪在地,对着德王大声道,“王爷不可再犹豫,应当机立断。”
众武将见这一幕一怔,还未反应过来。
文士们却马上跟着他喊出“当逐君侧之恶人”,还有几个衣饰华丽的官宦子弟,都跟着跪倒,片刻殿内已跪了一片。
舒仪微微眯起眼,面无表情地坐在郑穆身侧,心道,好一个“清君侧”,光这个口号,就比刚才武将叫嚣高明了不知多少,也比明王举事棋高一着。
原就传言德王有先帝正统遗诏,但是现在要举兵,谋士们给的借口,却不是夺回帝位,维护遗诏正统,而是“当逐君侧之恶人”,简而言之就是“清君侧”,这个口号仿佛不针对皇帝,只是要清除皇帝身边的奸佞。可史上哪有清君侧后不夺大权的。
武将们这时才反应过来,心底都是嘀咕,不就是换了个说法造反嘛,这群读书多了心眼多的数不清的家伙。
听到清君侧的口号,德王神情为止一松,比刚才满耳听见“反了”好了不知多少。他沉吟片刻,抬头示意众人先起身,但是跪在殿内的重臣却坚定,为首的文士道“等殿下决断”。
德王又想了一会儿,抬眼朝郑穆看来,“皇叔。”
郑穆淡淡一笑道:“殿下,如奸臣难制,把持朝政,当清君侧。”
德王长吁一口气,手重重摆在案上,道:“刘阀倒行逆施,当以兵伐之。”
殿中一片喜悦,众人口称“英明”,由此,“诛刘阀,清君侧”的基调被定下。
众臣起身后议论纷纷,不分文武,开始讨论后续讨(tao)伐起兵事宜,没一会儿工夫,就有不少臣子定出章程。
舒仪在一旁观察众人神情,有些人分明已经早有腹稿,显然对此事早有预料,大部分却是现在才参与到其中,都是双眼发光,也有极小一部分的人目光闪烁犹疑,但是此时却不敢开口提出来。讨(tao)伐一事万一成功了,在座的都是从龙之臣,失败了,却是谋反罪臣,两种结果天壤之别,也不怪有些人心存疑虑。
打铁趁热,众臣正是兴起,索性撤了酒席,正经开始讨论起兵细节。
舒仪此时不能再留在席上。郑穆召来侍女送她出殿,嘱咐道:“今日你受了惊吓,先回府休息。”舒仪跟着侍女往外走,回头望了一眼,大殿缓缓大门关闭,在深沉的夜色中犹如藏着另一个世界。她心里清楚,当这道殿门重新打开,袁州的兵马立刻就会剑指京城,让天下为之震荡。
————————
领路的侍女将她送到宫门外,又有人前来交接,却不是送她来的那批人。舒仪问:“你们是谁?去哪里?”她虽然知道郑穆不会害她,但这样身不由己的滋味却极不好受。
下人恭恭敬敬道:“姑娘,去安阳郡王府。”
马车行了没一会儿就停下,显然郡王府离德王府邸并不远。早有几个下人等在角门处,接了舒仪进府。此时已是深夜,夜如墨色,府中点了一路的灯火,借着光亮,舒仪打量了两眼环境,山水花木,廊桥如蛇,庭深院大,看格局比京城的郡王府还要大些。
下人将她送到一处庭院后就退下,换了几个丫鬟婆子来伺候。她们显然事先得了吩咐,对舒仪周到妥帖,样样事物都备好了,没一会儿就梳洗完毕。此时院外有人通报。
为首两个丫鬟有些为难,舒仪暼到她们的神色,原不想理会,可两人互使眼色实在太过明显。她问:“怎么了?”
丫鬟听她开口问,松了口气,赶紧答道:“是沈琳姑娘,想求见姑娘。”
舒仪抬了抬眉梢,“这么晚了?”
丫鬟道:“自从听说姑娘要入府,沈琳姑娘从下午就等着,一直没睡呢。”
舒仪自小长于门阀之中,哪有不懂的道理,短短两句,就听出些门道。沈琳在府中地位有些蹊跷,不是正经主人,哪有主人这样候着的道理,也不是寻常客人,如果是一般的客人,丫鬟不会这般神色。
她打了个哈欠,意兴阑珊:“让她先去歇着,真有事也等明天再来。”
丫鬟看她全然不放在心上的样子,暗自心底惊奇,如实去告诉院子外等的人。
沈琳从下午就开始等着,直到半夜才听说把人接来,赶紧又赶来,在院外站了半晌,谁知里面的人并不见她。听到丫鬟回绝的话,她如同被羞辱了一般,脸皮发烫,身体有些僵硬。丫鬟搀扶她离开,走在漆黑的小径上,只提了一盏灯笼,沈琳怔愣出神,脚下一扳险些摔倒。丫鬟扶住她,忍不住抱怨道:“好大的架子。别人不知道的还要以为是高门巨阀的千金呢。”
沈琳咬了咬唇,摇头道:“正是门阀的千金。”
丫鬟微微一惊,随即又嘴硬道:“姑娘你也是沈阀的千金,再贵还能贵过你。”
沈琳知道的信息却比丫鬟多,脸上露出愁容,“你知道什么,别再多话了,我们在这里身份尴尬,多说多错,你可千万别给我招祸。”
丫鬟心道,你就是这样畏畏缩缩的性子,才被沈阀这样轻易送出来了,心里这样想,嘴里却答应了一声。主仆两人提着一盏微灯,慢慢消失在浓黑夜色中。
很抱歉昨天卡文了,明天照常更新
第91章
虽是陌生地方,房内摆设却极合舒仪心意,没有不适感,被褥松软,一夜好眠,第二天醒来已有些晚了。丫鬟们服侍她梳洗,绾好发,领着她出了院子,来到郑穆的居处。原来她住的地方紧邻主院。
卧房门敞着,次间摆着一张小桌,上面已经摆放着两碟小菜和热汤。舒仪刚坐下,郑穆就从院外走来,穿着一身铁锈色武士服,袖口紧束,透着强干凌厉威势,一面走一面对身后的小厮道:“刚才那几个功夫还算硬朗,送去王府。”小厮点头,抬起头,看见舒仪坐在桌旁,晨曦透入屋中,罩着她纤细淡薄如一道虚影。
郑穆目光转来。
舒仪有些不自在,不自禁撇开眼神。
郑穆大步迈进次间,往她对面一坐。不用吩咐,下人们马上就把早饭端来,几样素点和粥面。丫鬟为盛了大半碗粥给舒仪,她慢慢喝着,不时看郑穆一眼,似乎有话要说,却又耐着性子忍着。
郑穆也在打量她,见她喝两口粥停一下,欲言又止,再喝两口,如此反复,心里不觉有些好笑,夹了一块糕点放到她的碗里,“好好吃饭,等会再说话。”
舒仪低低应了一声。
房内伺候的小厮和丫鬟暗暗吃惊,在他们眼里,安阳郡王威严端凝,虽不是随意发脾气的主,却也绝不平易近人。如此温言细语显然很稀罕。
院外走来一个丫鬟,站在门外,对着舒仪身边的丫鬟使眼色。
舒仪吃着糕点并未看到,丫鬟脸上露出些难色。
郑穆瞧见了,皱眉,“什么事?”
院外丫鬟回禀,“刚才沈琳姑娘到院子里,要见姑娘。”
大多下人连舒仪姓氏都还不知道,只能以姑娘称呼。
舒仪放下筷子,饶有兴趣地抬起头,先看了一眼郑穆,只见他面无表情,只眉头微蹙,似乎有些不耐。
“让她回去。”郑穆干净利落道。
丫鬟马上转身去复命。
舒仪扫了一圈周围的下人,似笑非笑道,“这沈姑娘可真是实诚人,晚上见我不成,一早又来了。”
郑穆眉头拢起又舒展开,“不相干的人,随你见不见。”
他身后的小厮忍不住看一眼舒仪,心道这是哪来的神佛,让郡王这样纵容。
舒仪放下吃了一半的糕点,端起碗喝了两口热汤,才又道:“姓沈,不会是隆洲来的吧?”
隆洲沈阀,富甲天下。
郑穆点了点头。
“沈阀动作可真快,王妃还没有送来,打前哨的就来了。”舒仪眨了一下眼,心底有些微的不舒服。沈阀千金沈玉被宁妃选为德王侧妃,算算日子,还没有进王府,没想到沈阀先给郑穆这里也送了人来。这是门阀中常用的手段,只是现在让她有些气不顺。
郑穆笑道:“怎么?这糕是酸的?”
舒仪一窘,随即若无其事,“哪里,听说沈家多出美人,郡王好福气。”
郑穆唇角微微勾,“我这眼盲刚恢复,能有个知心人就够了,不辨美丑。”
舒仪不妨他说的如此直白,只觉得他目光灼灼看来,意有所指,一时局促,脸皮也跟着泛红。
郑穆见她脸颊粉腻,一点朱唇,略有羞涩的模样,心也跟着酥软几分,想要摸摸她的脸蛋,见身边丫鬟小厮都在才没有动手。等两人用完饭,丫鬟奉上茶,他屏退下人,两人独处,他微微含笑道:“听说你路上把人折腾的不轻。”
“杨臣和你告状了?”
“就许你欺负人,还不让人说两句?”
舒仪瞥了瞥嘴,“他一路让人看着我,还不让人说话了不成。再说这实惠的都他得了,怎么变成我欺负他了。”
这事情缘由郑穆心中一清二楚,听她这样说,伸手把她拉到身前,“杨家兄弟一文一武,互补互成,知道厉害了?”
舒仪道:“您教出来的,当然没有差的。”
郑穆听她口气,轻轻掐了她脸蛋一把,“知道厉害就好,以后行事别小看了天下人,要吃亏的。”
点点头,舒仪见他心情极好,便问:“我什么时候可以走?”
郑穆一抬眉,神色不变,“这么急着回去?”目光在她脸上打了个转,似乎有些探究。
舒仪和他目光对视,乌黑的瞳仁里倒映着他的身影。
“我这无故就失踪了,什么交代都没有,只怕要闹出事来。”
郑穆容色平淡,“闹事?你说的是昆州王?”
舒仪心底微微一惊,不知他怎么做出这样的判断。照理说,明王才应该是首先该注意的对象。她心念一转,道:“明王无故弄丢了一万多批上等战马,我在牧场抓内奸失踪了,让家里和我姐姐知道了,一定会向明王质问。原本要交给昆州的战马也没有着落,昆州王那里也不好交代。明王只怕现在正头大呢。这还不算闹出事来?”
她语气轻松,轻描淡写地说着一桩影响局势的大事。郑穆笑了笑,将人揽到身前,摸了摸她的头发。两人之间蓦然如此贴近,舒仪心跳加快,有些不适地动了动身体,羞涩地躲避他的动作。郑穆神色温和,动作却强硬,半揽着她的动作纹丝不动,慢慢开口说道:“此次不过打了明王一个措手不及,他很快就会反应过来。要说昆州那边的五千批战马,再要明王拿一份也还是有的。这些年他可养了不少好马。”
舒仪听他对明王养马一事如此了解,心想不知道安插了多少眼线在矩洲,心中为明王叹息一声。
郑穆道:“明王的骑兵战力非凡,真让他一鼓作气打到京城说不定还真能成事,折损点他的战马,也好让朝廷多与他周旋些日子。明王看似武勇过人,其实在他们兄弟几个里,心眼一点不比别人少。他事先联系昆州,想不费一兵一卒越过一洲之地,这招甚是高明。听说为了打动昆州王,他连妻族嫡亲的姐妹都用上了?”
舒仪忍不住道:“袁州对天下发生的事都了如指掌,真是了不起。”
“你当只有舒阀耳目遍天下,”郑穆对她不满的语气不以为许,又道,“可再多耳目,也总有事弄不明白。”
他目光幽深,看着她沉默了一瞬,舒仪面露疑惑。
郑穆道:“昆州王的性情,与之前的情报完全不符。”
舒仪心头一震。
第92章
郑穆何等样人,她身体只有瞬间紧绷的异样,被他立刻捕捉到了。
“看来你很清楚缘由。”他淡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