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换心手术?”桑适南轻声重复,“家里人很爱他吧。”
“嗯。”阿坤点头,“家里几乎把所有的钱都砸在他身上了。”
桑适南突然看他:“你跟他什么关系,你们是一家人?”
阿坤有一瞬间沉默,随即摇头:“算不上……就是一起长大的。”
唐贯因渐渐稳定下来,他抬起眼,向桑适南道谢:“我家里是做度假区旅游的,到时候请奚老师和警察叔叔一起,去我那儿做客。”
叔叔?
桑适南的表情瞬间僵住。
“噗——”奚也再也忍不住,低头笑出声。
****
经沉抱青分析指导后,江州大学爆炸案进展飞速。法医提取了死者体内的化学成分,鉴定结果连同金属碎片上的指纹信息一起,送到了东阳分局。
“怎么会是甲基苯.丙胺!?”桑适南刚走进会议室,就听见分局局长刘正清那激动得几乎走调的声音。
桑适南一愣。
甲基苯.丙胺,属于一种化学合成的中枢神经兴奋剂,俗称“冰.毒”,是合成类毒品里最臭名昭著的一类。
“怎么了刘局?死者生前吸食过冰.毒?”桑适南拿起桌上的鉴定报告。
“比冰.毒严重十倍!”刘正清用手指狠狠敲击桌面,“死者体内的成分极有可能属于甲基苯.丙胺类毒品中的最新衍生物——‘巴别塔’!”
“什么!?”
桑适南险些没抓稳鉴定报告,面色陡然一沉。
巴别塔,一种近三年才在境外黑市现身的新型毒品,以其包装纸上印着的螺旋形高塔命名。
此前从未在国内出现过,据说是目前市面上纯度最高的一款尖货。国际上对巴别塔毒品谈虎色变,不仅因其纯度远超传统毒品,更因几乎无人真正见过实物,掌握的信息极度有限。
至于价格,更是超乎想象的昂贵,甚至有价无市,流通渠道极度神秘。这种新型毒品的源头目前暂时没有确切信息,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它最初出自棉滇。
技术室主任方成站起身,针对鉴定报告进行解释:“我们对样本做了质谱分析,确认这是一种前所未见的合成物,其结构与传闻中的‘巴别塔’高度吻合。为了进一步确认,我们分离了其中的掺杂剂……结果是,几乎没有杂质!”
“纯度高到几近百分之百?”桑适南脸色凝重,“死者尸检情况呢?确认吸食方式了吗?”
“是静脉注射。”方成回答,“我们在死者颈侧发现了注射针眼。这是让毒品进入血液系统最快的方式。换句话说,高纯度毒品加上静脉注射,足以在极短时间内让死者丧失行动力。就算没有被炸弹炸死,也会因甲基苯.丙胺中毒死亡。”
“所以……”桑适南沉声总结,“死者被注射了疑似巴别塔的高纯度新型毒品,而后在意识极度不清的情况下,坐上那辆迈巴赫。在发动车辆往前开出三米后,最终引爆了炸弹?”
刘正清看向他:“桑适南,你有什么想法?直接说出来。”
“刘局,我是这么想的。一个人在通过静脉注射吸食高纯度毒品后,很难再继续行动。我认为,现场可能不止死者一人,有人给死者注射了毒品、将他抬上车、帮他拧下车钥匙引爆炸弹,这样,就可以伪造出死者是被炸死的假象。而且车上炸弹的吨量有限,即便现场有人与爆炸中心仅隔三米,也能全身而退,不被波及。”
整个会议室空气瞬间凝固。
刘正清沉吟半晌,点了点头,转头问:“死者身份确认了吗?”
相关警员立马递来一份资料:“已经确认了,刘局。死者是外籍人士,来自棉滇,名字叫……梭钦。”
一张阴鸷的面孔浮现在投影上,他肤色略黑,瞎了一只右眼,眼眶处横亘着一道狰狞的伤疤,空洞而可怖。
而那唯一尚存的左眼,则幽幽地透过屏幕,凝视会议室内众人。作者有话说:----------------------桑适南家亲戚对奚也接受良好是有原因的,包括桑适南本人对奚也的态度也并不像奚也以为的那样嫌弃,也有奚也不知情的其他原因。不是表面那样对烈士的死一点在意都没有,不是这样没心没肺的。虽然不太应该对故事人物的感情态度进行单独解释,但因为这个题材比较敏感,怕有的读者膈应误会,所以提前说明一下。
ps:这本讲的不是传统缉毒故事,巴别塔只是一个小阻碍,在前期就会解决掉。
第14章 三年前绑架真相
会议结束,桑适南夹着工作笔记走出门。
走廊尽头,陆骁正靠墙等他。
“什么事?”桑适南脚步一顿。
“总局那边,把唐宴会所案子的嫌疑人画像复原出来了。”陆骁手里拿着一沓资料,给他塞过来。
桑适南脸色一变:“我看看。”
纸页上,一张冷硬的面孔跃然眼前:男子戴着墨镜,下半张脸线条阴鸷凌厉,皮肉紧贴着筋骨。
“有了这画像就好办。”陆骁在一旁开口,“要不要我吩咐下去,照着这张脸,展开地毯式搜查?”
“……不用找了。”桑适南长长吐出一口气,“他现在就躺在法医的实验室。”
“什么?”陆骁愣住。
桑适南将画像合上,递回给他,抬手揉了揉眉心。
所以,唐宴会所的爆炸.装置,出自梭钦之手;而现在,他却成了江州大学爆炸案的遇害者。
两桩案子,表面上毫无关联,却除了梭钦之外,都绕不开一个人。
奚也。
两次他都在现场,都与他有关。
他到底……与这一切是什么关系?
【车是我开来的,借的我朋友的车。是的,我朋友叫任风和。】
奚也正接受笔录询问,旁边一名懂手语的女警替他做实时翻译。
【我和死者并不认识,也不知道车里装了炸弹。爆炸发生时,我正跟你们局的桑支队在一起。要不是他……现在躺在法医面前的就是我。】
【你问车钥匙?车钥匙……可能是被我掉在路上,然后被死者还是凶手捡到了吧。其实今天是我第一天上班,比较匆忙,我连钱包都差点丢了。】
负责询问的警察点点头,将笔录递给他:“这是你刚才说的内容,确认无误就在这儿签字。”
【谢谢警察同志。】奚也神情痛心,【麻烦你们一定要将凶手绳之以法,我好好的一辆迈巴赫,就这么没了。】
桑适南站在楼上,将奚也这边的情况尽收眼底。
“怎么又是他?”陆骁忍不住插话,“我说什么来着师父?我就知道这小子是警局常客,这不才几天时间,又来了。”
奚也做完笔录,出了分局大门,坐上一辆宾利扬长而去。
“靠,这小子!前两天不还是开保时捷么,这么快就换车了?”陆骁一脸痛心疾首,“我是真忍不住想仇富了。”
哪止啊……
桑适南在心中感慨。
要不是条件不允许,他都怀疑奚也半天就能换一辆车。
一整个月都不重样。
“别仇了。”他合上笔记本,拍了下陆骁后脑勺,“走,去会议室开会。聂总今天要亲自过来指导工作。”
会议室内,聂毅平端坐首位,环顾众人后开口:“各位,今天我要谈的,主要是江州大学爆炸案一事。你们应该都知道,死者体内提取到了一种纯度极高的新型毒品残留。它在暗网中的名字,叫作‘巴别塔’。”
大屏幕上出现一张包装图:一座螺旋状的土黄高塔,耸立在灰色背景上。
聂毅平缓缓道来:“巴别塔,出自西方的创世神话故事。讲的是在大洪水后,人类原本说着同一种语言、有着相同的口音。他们聚集到一起,想要共同建造一座通天高塔,挑战上帝权威。上帝却担心,若是让这群人类建成高塔,那么今后人类将无所不能。于是,上帝想了一个办法,让人类彼此之间语言不通,这样,他们就无法进行沟通,更加不能建成这座名叫‘巴别塔’的通天高塔。”
会议室落针可闻。
“毒贩借用这个典故,给他们的新型毒品贴上口号——‘只要能建起一座巴别塔,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而毒贩所要建立的“巴别塔”,正是一条覆盖全球的贩毒网络。他们真正想做的,正是打通全世界的毒品销售渠道。”
聂毅平停顿片刻,目光锐利:“各位,我必须坦言,现在的形势非常严峻,巴别塔出现在江州的时间,比我们预想的要早太多太多。可以说是,打了我们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我能想到最坏的情况是,它已经出现在了毒品流通渠道的最后一个环节,甚至有可能,已经通过零星贩毒抵达了消费者层。这意味着,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从生产层到批发层再到分销层的整个毒品贩运网络,已经初步成熟。而我们……却几乎一无所知!”
“所以,为了更好地开展后面的工作,我有必要把一些重要的信息,同步分享给分局的各位同志。关于巴别塔新型毒品的源头,我认为,最早要从三年前的‘4·15缉毒行动’说起。”
“嗯。”阿坤点头,“家里几乎把所有的钱都砸在他身上了。”
桑适南突然看他:“你跟他什么关系,你们是一家人?”
阿坤有一瞬间沉默,随即摇头:“算不上……就是一起长大的。”
唐贯因渐渐稳定下来,他抬起眼,向桑适南道谢:“我家里是做度假区旅游的,到时候请奚老师和警察叔叔一起,去我那儿做客。”
叔叔?
桑适南的表情瞬间僵住。
“噗——”奚也再也忍不住,低头笑出声。
****
经沉抱青分析指导后,江州大学爆炸案进展飞速。法医提取了死者体内的化学成分,鉴定结果连同金属碎片上的指纹信息一起,送到了东阳分局。
“怎么会是甲基苯.丙胺!?”桑适南刚走进会议室,就听见分局局长刘正清那激动得几乎走调的声音。
桑适南一愣。
甲基苯.丙胺,属于一种化学合成的中枢神经兴奋剂,俗称“冰.毒”,是合成类毒品里最臭名昭著的一类。
“怎么了刘局?死者生前吸食过冰.毒?”桑适南拿起桌上的鉴定报告。
“比冰.毒严重十倍!”刘正清用手指狠狠敲击桌面,“死者体内的成分极有可能属于甲基苯.丙胺类毒品中的最新衍生物——‘巴别塔’!”
“什么!?”
桑适南险些没抓稳鉴定报告,面色陡然一沉。
巴别塔,一种近三年才在境外黑市现身的新型毒品,以其包装纸上印着的螺旋形高塔命名。
此前从未在国内出现过,据说是目前市面上纯度最高的一款尖货。国际上对巴别塔毒品谈虎色变,不仅因其纯度远超传统毒品,更因几乎无人真正见过实物,掌握的信息极度有限。
至于价格,更是超乎想象的昂贵,甚至有价无市,流通渠道极度神秘。这种新型毒品的源头目前暂时没有确切信息,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它最初出自棉滇。
技术室主任方成站起身,针对鉴定报告进行解释:“我们对样本做了质谱分析,确认这是一种前所未见的合成物,其结构与传闻中的‘巴别塔’高度吻合。为了进一步确认,我们分离了其中的掺杂剂……结果是,几乎没有杂质!”
“纯度高到几近百分之百?”桑适南脸色凝重,“死者尸检情况呢?确认吸食方式了吗?”
“是静脉注射。”方成回答,“我们在死者颈侧发现了注射针眼。这是让毒品进入血液系统最快的方式。换句话说,高纯度毒品加上静脉注射,足以在极短时间内让死者丧失行动力。就算没有被炸弹炸死,也会因甲基苯.丙胺中毒死亡。”
“所以……”桑适南沉声总结,“死者被注射了疑似巴别塔的高纯度新型毒品,而后在意识极度不清的情况下,坐上那辆迈巴赫。在发动车辆往前开出三米后,最终引爆了炸弹?”
刘正清看向他:“桑适南,你有什么想法?直接说出来。”
“刘局,我是这么想的。一个人在通过静脉注射吸食高纯度毒品后,很难再继续行动。我认为,现场可能不止死者一人,有人给死者注射了毒品、将他抬上车、帮他拧下车钥匙引爆炸弹,这样,就可以伪造出死者是被炸死的假象。而且车上炸弹的吨量有限,即便现场有人与爆炸中心仅隔三米,也能全身而退,不被波及。”
整个会议室空气瞬间凝固。
刘正清沉吟半晌,点了点头,转头问:“死者身份确认了吗?”
相关警员立马递来一份资料:“已经确认了,刘局。死者是外籍人士,来自棉滇,名字叫……梭钦。”
一张阴鸷的面孔浮现在投影上,他肤色略黑,瞎了一只右眼,眼眶处横亘着一道狰狞的伤疤,空洞而可怖。
而那唯一尚存的左眼,则幽幽地透过屏幕,凝视会议室内众人。作者有话说:----------------------桑适南家亲戚对奚也接受良好是有原因的,包括桑适南本人对奚也的态度也并不像奚也以为的那样嫌弃,也有奚也不知情的其他原因。不是表面那样对烈士的死一点在意都没有,不是这样没心没肺的。虽然不太应该对故事人物的感情态度进行单独解释,但因为这个题材比较敏感,怕有的读者膈应误会,所以提前说明一下。
ps:这本讲的不是传统缉毒故事,巴别塔只是一个小阻碍,在前期就会解决掉。
第14章 三年前绑架真相
会议结束,桑适南夹着工作笔记走出门。
走廊尽头,陆骁正靠墙等他。
“什么事?”桑适南脚步一顿。
“总局那边,把唐宴会所案子的嫌疑人画像复原出来了。”陆骁手里拿着一沓资料,给他塞过来。
桑适南脸色一变:“我看看。”
纸页上,一张冷硬的面孔跃然眼前:男子戴着墨镜,下半张脸线条阴鸷凌厉,皮肉紧贴着筋骨。
“有了这画像就好办。”陆骁在一旁开口,“要不要我吩咐下去,照着这张脸,展开地毯式搜查?”
“……不用找了。”桑适南长长吐出一口气,“他现在就躺在法医的实验室。”
“什么?”陆骁愣住。
桑适南将画像合上,递回给他,抬手揉了揉眉心。
所以,唐宴会所的爆炸.装置,出自梭钦之手;而现在,他却成了江州大学爆炸案的遇害者。
两桩案子,表面上毫无关联,却除了梭钦之外,都绕不开一个人。
奚也。
两次他都在现场,都与他有关。
他到底……与这一切是什么关系?
【车是我开来的,借的我朋友的车。是的,我朋友叫任风和。】
奚也正接受笔录询问,旁边一名懂手语的女警替他做实时翻译。
【我和死者并不认识,也不知道车里装了炸弹。爆炸发生时,我正跟你们局的桑支队在一起。要不是他……现在躺在法医面前的就是我。】
【你问车钥匙?车钥匙……可能是被我掉在路上,然后被死者还是凶手捡到了吧。其实今天是我第一天上班,比较匆忙,我连钱包都差点丢了。】
负责询问的警察点点头,将笔录递给他:“这是你刚才说的内容,确认无误就在这儿签字。”
【谢谢警察同志。】奚也神情痛心,【麻烦你们一定要将凶手绳之以法,我好好的一辆迈巴赫,就这么没了。】
桑适南站在楼上,将奚也这边的情况尽收眼底。
“怎么又是他?”陆骁忍不住插话,“我说什么来着师父?我就知道这小子是警局常客,这不才几天时间,又来了。”
奚也做完笔录,出了分局大门,坐上一辆宾利扬长而去。
“靠,这小子!前两天不还是开保时捷么,这么快就换车了?”陆骁一脸痛心疾首,“我是真忍不住想仇富了。”
哪止啊……
桑适南在心中感慨。
要不是条件不允许,他都怀疑奚也半天就能换一辆车。
一整个月都不重样。
“别仇了。”他合上笔记本,拍了下陆骁后脑勺,“走,去会议室开会。聂总今天要亲自过来指导工作。”
会议室内,聂毅平端坐首位,环顾众人后开口:“各位,今天我要谈的,主要是江州大学爆炸案一事。你们应该都知道,死者体内提取到了一种纯度极高的新型毒品残留。它在暗网中的名字,叫作‘巴别塔’。”
大屏幕上出现一张包装图:一座螺旋状的土黄高塔,耸立在灰色背景上。
聂毅平缓缓道来:“巴别塔,出自西方的创世神话故事。讲的是在大洪水后,人类原本说着同一种语言、有着相同的口音。他们聚集到一起,想要共同建造一座通天高塔,挑战上帝权威。上帝却担心,若是让这群人类建成高塔,那么今后人类将无所不能。于是,上帝想了一个办法,让人类彼此之间语言不通,这样,他们就无法进行沟通,更加不能建成这座名叫‘巴别塔’的通天高塔。”
会议室落针可闻。
“毒贩借用这个典故,给他们的新型毒品贴上口号——‘只要能建起一座巴别塔,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而毒贩所要建立的“巴别塔”,正是一条覆盖全球的贩毒网络。他们真正想做的,正是打通全世界的毒品销售渠道。”
聂毅平停顿片刻,目光锐利:“各位,我必须坦言,现在的形势非常严峻,巴别塔出现在江州的时间,比我们预想的要早太多太多。可以说是,打了我们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我能想到最坏的情况是,它已经出现在了毒品流通渠道的最后一个环节,甚至有可能,已经通过零星贩毒抵达了消费者层。这意味着,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从生产层到批发层再到分销层的整个毒品贩运网络,已经初步成熟。而我们……却几乎一无所知!”
“所以,为了更好地开展后面的工作,我有必要把一些重要的信息,同步分享给分局的各位同志。关于巴别塔新型毒品的源头,我认为,最早要从三年前的‘4·15缉毒行动’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