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阮蓁瞥他一眼,“是有这回事,然后呢,你想说什么?”
  见女子态度淡然,谢卿山倒也心下稍松,但楚洵这厮可不好对付,于是他道:“趁着他还未到,我陪你和钰儿去明州城躲一躲吧,他这个人你还不清楚,只要知道你还活着,一定会想尽一切法子把你抢回去,到时候你又怎么办?”
  阮蓁轻笑出声:“我看你是被他欺负傻了,这里是大梁,不是他北魏,若是我堂堂一国公主,能够被他随意掳走,我看我爹这个皇帝也不必当了。”
  谢卿山仍旧担心,“但让他知道你还活着,终究是一个麻烦,你何不避一避风头呢?”
  阮蓁却摇了摇头,“躲得了一时,躲得了一世吗?我总不能为了他,连我的公主都不做了,如今小钰儿也是上了玉蝶的宗室郡王,我们的身份是瞒不住的,既如此,我又何必要多此一举?”
  “该来的始终是要来,躲是躲不掉的。”
  谢卿山还待再说,阮蓁却是先发制人,“你把你爹安置去了江州?你娘和你养父可有怨言?”
  “你都知道了?”
  阮蓁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你还当我是那个任由你和楚洵欺负的弱女子?我如今手上的亲卫军可都有一千人。”
  “今时不同往日了,谢三哥,你不要想有事瞒着我。”
  谢卿山羞愧地低下头,“对不起,蓁蓁,我没想过瞒你,只是他毕竟是我爹,他对我比我娘对我还好,我实在没法子眼睁睁看着他去死。而他又是你的仇人,我不想要你为难,这才瞒着你去救了他。”
  “你若是一定要追究,能不能父债子偿?他毕竟年纪大了。”
  阮蓁噗嗤一笑,“行了,谢三哥,我不吓唬你了。你这事儿,不仅我知道,连我父皇也是知道的。既然他没有拆穿你,想来是默认了你的行动。”
  谢卿山瞪大了双眸,“可是为什么?分明我爹曾经对皇上……”
  阮蓁道:“你以为我爹,当年失事落到那等境地,为何还有许多属下愿意为他卖命?”见谢卿山依旧疑惑,便也不打哑谜,“我爹这个人,虽有许多不足,但却有一样好,他待人还算是宽厚仁善,他大约是念在兄弟情分上,这才默认你将你爹送去江州。”
  “既然皇上知道了我的身份,那往后我还能再见……还能再见小钰儿吗?”
  阮蓁嘲讽地瞥他一眼,“我说不让见,你就不见了吗?”
  这是她能说了算的吗?
  谢卿山偏开头,暗自得意一笑,等转过身来时,那笑意却又压下去了,“既然你不愿意离开金陵,那楚洵来的这段时日,为了避免麻烦,你最好少出门。”
  阮蓁头痛扶额,“知道了,知道了,你就快些走吧。”
  她不耐烦了。谢卿山落寞起身,但下一刻又抖擞了精神,只因他要离去之时,女子又朝他勾了勾手,“你走之前,去清波院看一看小钰儿,他前儿个还念叨你。”
  “好。”谢卿山咧嘴一笑,信步离开了。
  谢卿山走后,阮蓁陷入了沉思。谢卿山没有说错,原本她是该避讳着楚洵,然而楚洵来金陵,却并非想象中那样简单。
  此次会谈,表面上是划分两国边界,但阮蓁却听她爹说过,这不过是为楚洵设的鸿门宴罢了,一则为报楚洵欺负她的大仇,一则便是为了江山社稷。
  楚洵一死,北魏必生乱,而大梁则可趁机多拿下几座城池,等他们缓过劲儿来时,却已为时已晚。
  但以阮蓁对楚洵的了解,这人绝不会坐以待毙,说不准早就预判了她爹的预判,只怕已布下天罗地网,只等着她爹上勾。
  论阴谋诡计,谁能玩得过他呢。
  所以她不能走,非但不能走,必要时候还得帮他爹一把,但又不能要楚洵的命,毕竟是小钰儿他爹。
  说不得,阮蓁还是有些了解楚洵的。
  同一片夜空下,金陵城外潘家里客栈,天字一号房内,从前的国公府侍卫头子,如今叱咤一方的骁骑将军裴阆,正在部署此次的行动。
  “听闻成安帝,就一个独子,只要我们把这个孩子杀了。”
  楚洵原本闭目养神
  ,闻言却是睁开了眼。
  昌平见之,重重咳嗽两声,裴阆这才换了个说法,“也不必杀了,只把他藏起来,对,藏起来便是。”
  他怎么险些忘了,这成安帝有一个女儿,正是自家主子多年也无法忘怀的心上人。
  见楚洵又闭上了眼,裴阆这才松了一口气,又继续道:“如此一来,成安帝后继无人,他这个年岁只怕难再有子嗣,一个无子的皇帝,那些大臣谁会服他?到时候宗室就会群起而争之,等他们打得差不多了,咱们再坐收渔翁之利。”
  另一个谋士道:“可是据探子刚从金陵传出来的消息,这成安帝虽只有一子,但却还有一个外孙,跟着其母住在公主府,那外孙姓陆,显然是当做孙子来养的,所以你的法子只怕未必管用。除非把这两个孩子一块儿掳了,只是要同时掳两个孩子,又谈何容易?”
  裴阆也是看过那信件的,闻言不屑地一笑,“不就是玉华公主那个孩子吗?那个孩子听闻才四岁,要掳走一个四岁的孩子还不容易?一块糖就哄走了。反倒是如今的太子,已然是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若是个能干的,像是咱们主子小的时候,那可不好对付。”
  “四岁的孩子?”
  高坐在罗汉榻上的男子,再一次睁开眼,他的发色由一开始的银白,经过几年的调养,渐渐变成如今的银灰,眸光也在几年的厮杀中越发地凌厉,只这般淡淡扫了一眼,便叫裴阆有些哆嗦,“是,是四岁。”
  第82章
  “那个孩子,若是还活着,也该是这个年岁吧?”男子说这话时,声音沉闷,就仿若有东西压在心口。
  “年岁倒是差不多,可是主子爷,表小姐早就没了啊,还是你亲自给她收的尸,难道这些你都忘了?”
  “而今你回金陵,不也正是为表小姐迁坟?”
  “这玉华公主想来应该是陆姜。”
  起初,成安帝邀请北魏来金陵洽谈边界事宜,主子爷是没打算亲临的,是见日子恰逢清明,想着回来祭奠一二,顺道把表小姐的坟茔迁往丹阳,这才决定来金陵。当时事态紧急,把表小姐葬在金陵实属无奈,如今抽出身来,自然是要将她迁往丹阳的祖坟,按照主子爷的话说,表小姐生是楚家的人,死也是楚家的鬼。
  楚洵闭了闭眼,沉声道:“迁坟的日子都定了吗?”
  “定好了,就在三日后。”
  “好,到时候你随我回丹阳,金陵的事便交给裴阆,其他都好说,但莫要伤了成安帝及其家人。”
  “那都是她的至亲。”
  原本,朝臣是一力主张南下硬攻,趁着大梁虚弱,赶紧一举拿下,好全了北魏一统中原的宏愿,不将遗憾留给下一辈。
  然主子爷却是一力压下了所有声音,主张兵不见刃的迂回法子,说是北魏久经战乱,也需修生养息,切莫因为急功好利,而坏了如今的大好根基。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不过是他的场面话罢了。
  楚家军这几年,在楚洵的率领下,犹如天兵降临,所到之处无往不利,直接荡平整个辽国,收回近百年来被蚕食的几座城池不说,还拿下他们的都城大定以及水草丰沛的科索沃草原,将辽国赶到了极北苦寒之地。与此同时,也缴获辽国皇室几百年来沉积的金银财物,大为地充盈了国库。
  而成安帝打下来的大梁却是一个空壳子,大梁的底早就给永业帝败光,这几年大梁又民不聊生,生灵涂炭,却是再也经不起任何的战乱。
  可以说,北魏若是挥师南下,甚至无需楚洵亲自督军,攻下大梁亦如探囊取物一般简单,不消一年,中原便要再现千年前大一统的盛世荣华。
  没有一个男子能拒绝这样的诱惑。
  但主子爷却坚持先放大梁一马,从长计议,如此苦心孤诣能是为了什么?
  自然是为了表小姐,不想正面攻击她的父亲。
  可以想见,即便成安帝最终败了,结局也不会太坏,便是看在表小姐的份上,该有的封赏也不会少。
  但很显然,成安帝却是恨毒了主子爷,根据他们的探子来报,成安帝打算在接风宴上就动手,要致主子爷于死地。不过,昌平也能理解,人家好好的闺女,在你手上落了个一尸两命,心里自然是恨的。
  为了躲避成安帝的眼线,楚洵没有随使者团入城,而是和昌平一起走的地道。
  也是这个时候,昌平才知道,原来金陵城下有一条密道直通秦淮河的中和桥。回到金陵后,主仆两人首先回了一趟楚宅。
  昌平原本以为,如今的楚宅,定然是满目的萧瑟。人走茶凉,自古以来皆是这般,更何况楚家还当了反贼,尽管这反贼几乎是历史上唯一没有被口诛笔伐的反贼,但反了就是反了。但让人意外的是,整个楚宅虽然见不着人,但一切却井然有序,干净整洁,林子里的苗木花卉看得出还有人在定期修剪,曲桥上、游廊下、鹅卵小道上甚至没有一片残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