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熊瑶舔着指尖的糕粉,忽然想起上周祖母瞒着熊少卿,偷偷教她调香的事。
翡翠盘里的梅花糕冒着热气,叶瑾瑜替她擦去嘴角的碎屑,银护甲划过她脸颊时带着凉意:“你母亲们年轻时啊,在舒国宫墙下偷摘过我的桂花。”
两日后的清晨,熊瑶在御书房发现了柳寒月留的字条,绢帕上除了行程安排,还画着个歪歪扭扭的笑脸。
她摸着字条上残留的玉树琼花香,忽然听见窗外传来熟悉的马蹄声。
“祖母,”她捧着叶瑾瑜新做的莲蓉饼,望着殿外渐远的车驾,“她们真能好好歇着吗?”
叶瑾瑜替她理正衣冠,掌心的温度透过绣纹传来:“等你当了女皇就知道,能并肩看场荷花的日子,比万里江山更难得。”
阳光漫过殿阶,将祖孙俩的影子投在金砖上,熊瑶忽然明白,母亲们的出游不仅是放松,更是在用行动告诉她:治国者亦需知风月,方能懂人间烟火。
而她手中的莲蓉饼,和御案上的策论一样,都是大盛未来的滋味。
垛口的青砖被春阳晒得发烫,熊少卿的指尖蹭过柳寒月袖口的缠枝莲纹,远处绸缎庄的幌子正被风卷成好看的弧度。
她望着朱雀大街上穿梭的货郎担,忽然想起那些年战乱时,这里还随处可见流民啃食树皮的景象。
“茶肆的幡子换了新绸。”她偏头时,鬓边玉簪扫过柳寒月发顶,“上个月报上来的商税,比去年同期涨了两成。”
柳寒月的手覆上她握着城砖的手背,看向水面浮着新抽的柳芽,正像极了她们在舒国宫宴上,熊少卿发间插着的那枝。
风掀起熊少卿的龙纹披风,露出内衬柳寒月亲手绣的并蒂莲。
她们脚下的都城正随着更鼓的节奏苏醒,早点摊的蒸笼气、书生的晨读声、士兵操练的号角,织成比任何奏折都鲜活的图景。
“江南的茶商该到了。”熊少卿忽然转身,替柳寒月拢好被风吹乱的鬓发,指尖划过她耳坠时听见细碎的响,“这次出游,带你去看江南的千帆。”
柳寒月的眼睛亮起来,像落满了春星。此刻宫墙外的杏花开得正好,某户人家的窗棂间飘出童谣,唱的正是她们推行的均田令。
熊少卿的笑声撞在城墙上,惊起檐角的铜铃。她望着柳寒月发间新换的茉莉簪,忽然觉得这将近二十年的血雨腥风、案牍劳形,都抵不过此刻掌心的温度。
芙蕖,那位忠心耿耿的暗卫统领,依旧默默地跟随在她们身后。她的身影轻盈而坚定,随时准备为她的主子们挡下一切危险。
她的目光始终警惕地扫视着四周,即便是在这看似平静的城墙上,她也没有丝毫松懈。
柳寒月回头望向芙蕖,眼中闪过一丝不忍。这么多年来,芙蕖一直生活在黑暗之中,像影子一样守护着她们的安全。
她的忠诚和付出,柳寒月一直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如今,天下安定,柳寒月觉得是时候让芙蕖也享受一下阳光下的生活。
柳寒月的月白披风突然拂过芙蕖的手背,惊得她下意识退后半步。
“歇一歇吧。”
芙蕖的脊背瞬间绷直,城砖在靴底发出细微的摩擦声。记忆里那些蛰伏在屋顶的雨夜、藏在斗笠下的黎明,此刻都化作柳寒月腕间玉镯的清响。
“暗卫营新招了三百人。”她盯着熊少卿披风上晃动的龙纹,“但卑职的眼睛,比他们所有人加起来都准。”
熊少卿忽然转身,狼毫般的目光扫过芙蕖紧绷的下颌:“城西新设的巡检司缺个统领。”
她将半块桃花酥塞进柳寒月手里:“明面上的差事,也得有人盯着。”
芙蕖的睫毛剧烈颤动了一下。远处传来货郎的吆喝声,糖画摊的转盘吱呀作响,这些鲜活的声响像把钝刀,割开她习以为常的黑暗。
柳寒月突然握住她握剑的手,掌心的温度传来:“去看看真正的春天吧,芙蕖。”
风卷起芙蕖的束发带,露出耳后经年累月被面罩勒出的痕迹。她望着柳寒月发间晃动的珍珠步摇,想起当年柳寒月搭救她的场景。
“卑职领命。”她单膝跪地,听见软剑入鞘的轻鸣。这声音,终于不用再藏在阴影里了。
柳寒月替她理正衣领,指尖划过新换的明卫腰牌:“下月带你去看琼花。”
芙蕖望着主子们并肩走向马车的背影,忽然觉得城墙上的阳光有些发烫。她转身,腰间的银哨在风中轻响,惊起檐角两只沉睡的麻雀。
“去买些糖画吧。”柳寒月突然掀开车帘,指向不远处的摊位。芙蕖望着主子们并肩走向摊车的背影,发现熊少卿的龙纹披风下,竟露出柳寒月亲手绣的并蒂莲内衬。
阳光穿过花瓣间隙,在她们交叠的影子上筛出光斑,像极了御书房里那幅未完成的《江山并蒂图》。
熊少卿拿着只糖画凤凰回来,芙蕖正盯着自己落在地上的影子。那影子不再是过去那般紧绷如弓,而是随着春风轻轻晃动。
“给。”熊少卿将支糖画蝴蝶塞进她手里,糖丝在阳光下泛着琥珀色的光,“尝尝。”
芙蕖的指尖触到糖画的凉意,忽然想起十二岁那年,柳寒月塞给她的半块桂花糕。她小心翼翼地咬下翅膀尖,甜味在舌尖炸开的瞬间,听见柳寒月轻笑:“看,芙蕖笑了。”
三人同行,踏上前往前虞国天虞都的旅程。
马车缓缓驶过繁花似锦的道路,车轮碾过青石板,发出轻微的“咯吱”声。
道路两旁,桃花、梨花竞相绽放,花瓣随风飘落。
熊少卿掀开车帘,目光透过层层叠叠的花影,望向远方。
第136章 天虞古都忆芳华,江南采莲看琼花
熊少卿的指尖叩在斑驳的城砖上,青苔从砖缝里探出头,沾了她满手绿意。远处天虞塔的铜铃突然轻响,惊得柳寒月发间的茉莉簪子跟着晃了晃。
“当年爬塔摔断过腿。”她摩挲着塔身凹陷的刻痕,那里还留着少年时用匕首刻的熊字,“从第七层往下看,能望见整条朱雀大街。”
柳寒月仰头望着塔顶褪色的飞檐,春日的阳光正顺着塔刹的鎏金纹路流淌。
马车碾过青石板的声响里,她听见芙蕖的软剑穗子扫过墙角野蔷薇的簌簌声,那抹玄色身影已经学会放慢脚步,不再像从前那样贴着阴影游走。
“糖画摊还在。”熊少卿突然拽住她手腕拐进巷子,龙纹披风扫过酒旗时带起一阵醇香。老艺人转盘上的生肖图案早已斑驳,却仍转出熟悉的吱呀声。
“要凤凰还是龙?”她偏头时,耳坠在阳光下划出银弧。
柳寒月看着糖丝在铁板上凝成并蒂莲的形状,忽然想起御书房里那幅未完成的画。熊少卿接过糖画时,指尖沾了点融化的糖,她下意识要舔,却被柳寒月笑着拍开:“脏。”
话音未落,自己倒先咬了口递过去。
城隍庙前的戏台还在唱曲儿,锣鼓声惊起檐角的鸽子。熊少卿买了两串糖葫芦,山楂裹着琥珀色的糖壳,在阳光下亮得晃眼。
“从前用这个骗堂姐替我写功课。”她咬下山楂时,牙齿撞出清脆的响,“她总说我像糖葫芦,外面硬,里头……”话没说完,就被柳寒月用帕子擦去嘴角的糖渣。
芙蕖立在三丈外的槐树下,目光却不再时刻警惕四周。她望着主子们并肩挤在豆腐脑摊前的背影,看着熊少卿把嫩滑的豆腐脑吹凉递过去,忽然想起暗卫营的规矩。
杀手不能有软肋。可此刻落在柳寒月肩头的那片梨花,和熊少卿藏在披风下交握的手,分明比任何暗器都柔软,也比任何铠甲都坚固。
暮色漫上天虞塔,柳寒月的鞋底已经沾了槐花的香气。熊少卿摸着城墙根下新长的野薄荷,忽然轻笑:“当年被罚跪,就是闻着这个味道熬过来的。”
她转头看向柳寒月,眼中的光比塔顶的鎏金更亮:“不过现在……”话没说完,就被柳寒月塞了块刚买的桂花糕。
晚风卷起满城花香,芙蕖望着两人渐行渐远的身影,第一次觉得,暗处未必比明处更安全。
至少此刻熊少卿藏在披风下的手,握着的不再是冰冷的虎符,而是比任何珍宝都温热的温度。
接下来的日子里,熊少卿和柳寒月领略了更多的风景。
熊少卿的龙纹靴底碾碎最后一级石阶,碎石混着春日的草屑簌簌滚落。她撑着膝盖喘息,山风突然掀起她的披风,露出内衬柳寒月亲手绣的并蒂莲。
那针脚细密得像极了天虞塔檐角垂落的铜铃穗子。
远处的天虞塔正被夕阳镀上金边,第七层塔窗里漏出的光,恰好照亮她少年时用匕首刻下的熊字,字迹边缘已被风雨磨得圆钝。
“慢点爬,当心碎石。”柳寒月展开云锦披风追上来,月白裙角扫过崖边野杜鹃,惊起两只停在花瓣上的粉蝶。
她替熊少卿系紧披风,指尖蹭过她后颈未束好的碎发,忽然轻笑:“当年爬塔摔断腿,也是这么莽撞?”
翡翠盘里的梅花糕冒着热气,叶瑾瑜替她擦去嘴角的碎屑,银护甲划过她脸颊时带着凉意:“你母亲们年轻时啊,在舒国宫墙下偷摘过我的桂花。”
两日后的清晨,熊瑶在御书房发现了柳寒月留的字条,绢帕上除了行程安排,还画着个歪歪扭扭的笑脸。
她摸着字条上残留的玉树琼花香,忽然听见窗外传来熟悉的马蹄声。
“祖母,”她捧着叶瑾瑜新做的莲蓉饼,望着殿外渐远的车驾,“她们真能好好歇着吗?”
叶瑾瑜替她理正衣冠,掌心的温度透过绣纹传来:“等你当了女皇就知道,能并肩看场荷花的日子,比万里江山更难得。”
阳光漫过殿阶,将祖孙俩的影子投在金砖上,熊瑶忽然明白,母亲们的出游不仅是放松,更是在用行动告诉她:治国者亦需知风月,方能懂人间烟火。
而她手中的莲蓉饼,和御案上的策论一样,都是大盛未来的滋味。
垛口的青砖被春阳晒得发烫,熊少卿的指尖蹭过柳寒月袖口的缠枝莲纹,远处绸缎庄的幌子正被风卷成好看的弧度。
她望着朱雀大街上穿梭的货郎担,忽然想起那些年战乱时,这里还随处可见流民啃食树皮的景象。
“茶肆的幡子换了新绸。”她偏头时,鬓边玉簪扫过柳寒月发顶,“上个月报上来的商税,比去年同期涨了两成。”
柳寒月的手覆上她握着城砖的手背,看向水面浮着新抽的柳芽,正像极了她们在舒国宫宴上,熊少卿发间插着的那枝。
风掀起熊少卿的龙纹披风,露出内衬柳寒月亲手绣的并蒂莲。
她们脚下的都城正随着更鼓的节奏苏醒,早点摊的蒸笼气、书生的晨读声、士兵操练的号角,织成比任何奏折都鲜活的图景。
“江南的茶商该到了。”熊少卿忽然转身,替柳寒月拢好被风吹乱的鬓发,指尖划过她耳坠时听见细碎的响,“这次出游,带你去看江南的千帆。”
柳寒月的眼睛亮起来,像落满了春星。此刻宫墙外的杏花开得正好,某户人家的窗棂间飘出童谣,唱的正是她们推行的均田令。
熊少卿的笑声撞在城墙上,惊起檐角的铜铃。她望着柳寒月发间新换的茉莉簪,忽然觉得这将近二十年的血雨腥风、案牍劳形,都抵不过此刻掌心的温度。
芙蕖,那位忠心耿耿的暗卫统领,依旧默默地跟随在她们身后。她的身影轻盈而坚定,随时准备为她的主子们挡下一切危险。
她的目光始终警惕地扫视着四周,即便是在这看似平静的城墙上,她也没有丝毫松懈。
柳寒月回头望向芙蕖,眼中闪过一丝不忍。这么多年来,芙蕖一直生活在黑暗之中,像影子一样守护着她们的安全。
她的忠诚和付出,柳寒月一直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如今,天下安定,柳寒月觉得是时候让芙蕖也享受一下阳光下的生活。
柳寒月的月白披风突然拂过芙蕖的手背,惊得她下意识退后半步。
“歇一歇吧。”
芙蕖的脊背瞬间绷直,城砖在靴底发出细微的摩擦声。记忆里那些蛰伏在屋顶的雨夜、藏在斗笠下的黎明,此刻都化作柳寒月腕间玉镯的清响。
“暗卫营新招了三百人。”她盯着熊少卿披风上晃动的龙纹,“但卑职的眼睛,比他们所有人加起来都准。”
熊少卿忽然转身,狼毫般的目光扫过芙蕖紧绷的下颌:“城西新设的巡检司缺个统领。”
她将半块桃花酥塞进柳寒月手里:“明面上的差事,也得有人盯着。”
芙蕖的睫毛剧烈颤动了一下。远处传来货郎的吆喝声,糖画摊的转盘吱呀作响,这些鲜活的声响像把钝刀,割开她习以为常的黑暗。
柳寒月突然握住她握剑的手,掌心的温度传来:“去看看真正的春天吧,芙蕖。”
风卷起芙蕖的束发带,露出耳后经年累月被面罩勒出的痕迹。她望着柳寒月发间晃动的珍珠步摇,想起当年柳寒月搭救她的场景。
“卑职领命。”她单膝跪地,听见软剑入鞘的轻鸣。这声音,终于不用再藏在阴影里了。
柳寒月替她理正衣领,指尖划过新换的明卫腰牌:“下月带你去看琼花。”
芙蕖望着主子们并肩走向马车的背影,忽然觉得城墙上的阳光有些发烫。她转身,腰间的银哨在风中轻响,惊起檐角两只沉睡的麻雀。
“去买些糖画吧。”柳寒月突然掀开车帘,指向不远处的摊位。芙蕖望着主子们并肩走向摊车的背影,发现熊少卿的龙纹披风下,竟露出柳寒月亲手绣的并蒂莲内衬。
阳光穿过花瓣间隙,在她们交叠的影子上筛出光斑,像极了御书房里那幅未完成的《江山并蒂图》。
熊少卿拿着只糖画凤凰回来,芙蕖正盯着自己落在地上的影子。那影子不再是过去那般紧绷如弓,而是随着春风轻轻晃动。
“给。”熊少卿将支糖画蝴蝶塞进她手里,糖丝在阳光下泛着琥珀色的光,“尝尝。”
芙蕖的指尖触到糖画的凉意,忽然想起十二岁那年,柳寒月塞给她的半块桂花糕。她小心翼翼地咬下翅膀尖,甜味在舌尖炸开的瞬间,听见柳寒月轻笑:“看,芙蕖笑了。”
三人同行,踏上前往前虞国天虞都的旅程。
马车缓缓驶过繁花似锦的道路,车轮碾过青石板,发出轻微的“咯吱”声。
道路两旁,桃花、梨花竞相绽放,花瓣随风飘落。
熊少卿掀开车帘,目光透过层层叠叠的花影,望向远方。
第136章 天虞古都忆芳华,江南采莲看琼花
熊少卿的指尖叩在斑驳的城砖上,青苔从砖缝里探出头,沾了她满手绿意。远处天虞塔的铜铃突然轻响,惊得柳寒月发间的茉莉簪子跟着晃了晃。
“当年爬塔摔断过腿。”她摩挲着塔身凹陷的刻痕,那里还留着少年时用匕首刻的熊字,“从第七层往下看,能望见整条朱雀大街。”
柳寒月仰头望着塔顶褪色的飞檐,春日的阳光正顺着塔刹的鎏金纹路流淌。
马车碾过青石板的声响里,她听见芙蕖的软剑穗子扫过墙角野蔷薇的簌簌声,那抹玄色身影已经学会放慢脚步,不再像从前那样贴着阴影游走。
“糖画摊还在。”熊少卿突然拽住她手腕拐进巷子,龙纹披风扫过酒旗时带起一阵醇香。老艺人转盘上的生肖图案早已斑驳,却仍转出熟悉的吱呀声。
“要凤凰还是龙?”她偏头时,耳坠在阳光下划出银弧。
柳寒月看着糖丝在铁板上凝成并蒂莲的形状,忽然想起御书房里那幅未完成的画。熊少卿接过糖画时,指尖沾了点融化的糖,她下意识要舔,却被柳寒月笑着拍开:“脏。”
话音未落,自己倒先咬了口递过去。
城隍庙前的戏台还在唱曲儿,锣鼓声惊起檐角的鸽子。熊少卿买了两串糖葫芦,山楂裹着琥珀色的糖壳,在阳光下亮得晃眼。
“从前用这个骗堂姐替我写功课。”她咬下山楂时,牙齿撞出清脆的响,“她总说我像糖葫芦,外面硬,里头……”话没说完,就被柳寒月用帕子擦去嘴角的糖渣。
芙蕖立在三丈外的槐树下,目光却不再时刻警惕四周。她望着主子们并肩挤在豆腐脑摊前的背影,看着熊少卿把嫩滑的豆腐脑吹凉递过去,忽然想起暗卫营的规矩。
杀手不能有软肋。可此刻落在柳寒月肩头的那片梨花,和熊少卿藏在披风下交握的手,分明比任何暗器都柔软,也比任何铠甲都坚固。
暮色漫上天虞塔,柳寒月的鞋底已经沾了槐花的香气。熊少卿摸着城墙根下新长的野薄荷,忽然轻笑:“当年被罚跪,就是闻着这个味道熬过来的。”
她转头看向柳寒月,眼中的光比塔顶的鎏金更亮:“不过现在……”话没说完,就被柳寒月塞了块刚买的桂花糕。
晚风卷起满城花香,芙蕖望着两人渐行渐远的身影,第一次觉得,暗处未必比明处更安全。
至少此刻熊少卿藏在披风下的手,握着的不再是冰冷的虎符,而是比任何珍宝都温热的温度。
接下来的日子里,熊少卿和柳寒月领略了更多的风景。
熊少卿的龙纹靴底碾碎最后一级石阶,碎石混着春日的草屑簌簌滚落。她撑着膝盖喘息,山风突然掀起她的披风,露出内衬柳寒月亲手绣的并蒂莲。
那针脚细密得像极了天虞塔檐角垂落的铜铃穗子。
远处的天虞塔正被夕阳镀上金边,第七层塔窗里漏出的光,恰好照亮她少年时用匕首刻下的熊字,字迹边缘已被风雨磨得圆钝。
“慢点爬,当心碎石。”柳寒月展开云锦披风追上来,月白裙角扫过崖边野杜鹃,惊起两只停在花瓣上的粉蝶。
她替熊少卿系紧披风,指尖蹭过她后颈未束好的碎发,忽然轻笑:“当年爬塔摔断腿,也是这么莽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