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楚流烟望着她的背影,气得直跺脚:“阿姊!你瞧她这模样,这还没攀上圣上呢,就敢这般目中无人,这要是将来真诞下皇子了,还不将你我都踩在脚下!”
  楚云筠方才那话当她听不明白么?
  分明便是暗指她再如何得势,将来都要帮着楚云筠的儿子,平白替她人做嫁衣!
  仪贵嫔却是眨了眨眸子,缓缓笑道:“瞧你,都说了你这性子太过急躁,忘了本宫方才说的话么?”
  “她便是再嚣张,也嚣张不了几日了。”
  说罢,仪贵嫔笑意更深:“待会儿本宫送她去慈宁宫,你且在昭月宫好生歇着吧。”
  **
  傍晚时分,楚云筠的东西收拾了满满一车。
  仪贵嫔亲自拉着人上了辇车,稳稳朝慈宁宫而去。
  不知道的,真当这二人是一母同胞的好姊妹呢。
  辇车上,楚云筠面上含笑,只觉仪贵嫔这是在朝自个儿示弱,心中爽快极了。
  从小到大,她都知晓楚家除了太后姑母以外,顶顶体面的便是宫中的仪妃娘娘,如今,自己竟也有将其踩在脚下的一天。
  察觉到楚云筠的视线,仪贵嫔心中冷哼一声,并不将她放在眼中。
  待辇车在慈宁宫停稳后,仪贵嫔才提着百蝶穿花的裙裾下了车,回身等着楚云筠。
  楚云筠倒也会看眼神,一到慈宁宫,全然不见在昭月宫时倨傲嚣张的样子,眉目收敛,脚步轻巧,瞧着乖顺极了。
  仪贵嫔淡淡瞥她一眼,拉着人进了慈宁宫。
  太后早已端坐在主位上候着了,天气转凉,殿内早早便烧起了银炭,甫一进来竟还觉有些热。
  见二人进来,太后目光在楚云筠身上轻轻一扫,和蔼道:“快坐下歇歇,这般大的风,真是为难你们了。”
  楚云筠抿唇一笑,朝着太后福了一礼:“云筠给姑母请安。”
  一旁的仪贵嫔也难得有了好脸色,温声道:“妾见过太后娘娘。”
  太后点了点头,道:“都起来吧。”
  仪贵嫔抬眸笑道:“妾想着云筠到底初来乍到,不识宫中的路,便亲自将她送了过来,姑母可不要觉得我多事才好。”
  闻言,太后面色缓和几分,目光落在仪贵嫔温柔的面上,忽然道:“你如今这般,倒是叫哀家想起你初入宫那几年模样了,那时候...你总也爱笑。”
  仪贵嫔垂眸,轻轻一笑,旋即正视太后道:“回去这些日子里,臣妾思来想去,倒也想开了些。楚家本是一体,五妹妹好,自然便是我好。”
  太后听罢,目光在仪贵嫔身上瞧了许久,才道:“你能这般想,自是最好的,都是血脉相通的姐妹,哀家也只盼着你们相亲相敬。”
  “是。”仪贵嫔笑得眉眼弯弯,语气坦然。
  一旁的楚云筠也不甘示弱,当即甜甜道:“云筠谨遵姑母教诲。”
  二人这般作态,总算叫太后心中松快了些。
  她就怕仪贵嫔钻牛角尖,非要同楚云筠过不去。
  这些日子她也看明白了,楚云筠小聪明不缺,大智慧却是没有,真要跟仪贵嫔斗起来,只怕只有吃亏的份儿。
  如今仪贵嫔肯忍下楚云筠,自然是再好不过。
  她手一挥,正要吩咐仪贵嫔退下,却见她忽然面露难色,抿唇道:“妾...还有一事不解,想请姑母解惑。”
  太后蹙眉,扬了扬下颌,示意仪贵嫔继续说。
  仪贵嫔意有所指地瞥了眼一旁的楚云筠和宫人们,有些为难道:“这事儿...与那药...”
  话未说完,便被太后冷声打断:“你随哀家进来。”
  “茱萸,你先带云筠去侧殿安顿。”
  上方,二人转过屏风径直去了内室,这边,楚云筠站在原处,有些暗恨仪贵嫔排挤自己,竟然有事背着自己说。
  她到底多了个心眼,一边跟着茱萸往外走,一边好奇道:“茱萸姑姑,你说阿姊和姑母,是去说什么事儿啊?”
  茱萸脚步一顿,含笑转过头,对楚云筠道:“五娘子,在这宫中,您要学会的第一件事,便是不该问的不问。”
  楚云筠这些日子被捧惯了,还是头一回碰着这么大个钉子,当即脸色一僵,很快笑开道:“多谢姑姑提点。”
  说罢,她微微垂下眸子,抬脚跟着茱萸去了侧殿。
  **
  内室中,常年萦绕着一股淡淡的檀香。
  太后礼佛,因此慈宁宫燃的最多的便是檀香。
  仪贵嫔一身烟紫色宫裙,悄然跟着太后踏入内室之中,待太后在一旁的沉香软榻上坐下,仪贵嫔才微微福了身。
  “说罢,你方才那话是什么意思?”太后目光锐利。
  仪贵嫔刻意做出一副百思不得其解的模样,拧眉道:“姑母可还记得,侄女曾说过,给蕴玉那贱人用过那药?”
  太后蹙眉。
  仪贵嫔继续道:“前些日子,侄女觉得此人不除,定成心腹大患,便吩咐人将她的解药停了,如今早已过了一月的功夫。”
  “原以为她定会毒发身亡,可不曾想,她竟像个没事儿人一般,侄女实在想不通这是为什么,特来求教姑母。”
  太后眼中微光一闪,神色立时凝了几分,语气沉了下来:“你问这做什么?”
  当年之事于太后而言仿若禁令,半点也听不得。
  仪贵嫔连忙道:“姑母莫怪,侄女实在是不知如何是好,才会斗胆一问,侄女担心,若是她身上的毒被查出...”
  闻言,太后这才轻声一叹,抿唇道:“这药...当初哀家也是因缘际会才得来的。”
  她侧首,正视仪贵嫔,道:“至于旁的,你就不要再多问了。”
  说完,太后伸手端过一旁桌案上的茶盏,垂眸轻抿了几口。
  “这...”仪贵嫔进一步试探道:“当年姑母...可遇着这般情形了?”
  话音未落,便听得茶盏重重砸在桌案上的声音,太后当即沉声道:“不该你问的事儿,就别问!”
  仪贵嫔连忙低下头,认错道:“姑母教训的是,是侄女莽撞了,只是...”
  她抬眸,泪眼盈盈:“侄女这些年来,一心一意记着自己是楚家人,为了楚家,侄女忍受失子之痛多年,为了楚家,侄女对云筠更是一忍再忍,从未争过一句话,难道此般种种,都不能叫姑母相信侄女么?”
  仪贵嫔有些自嘲地笑了笑。
  太后看着她的神色,眉头微蹙。
  室中沉静了一瞬,只有檀香袅袅,终是太后叹了口气。
  “你自小是哀家看着长大的孩子,哀家怎会不记得你这番苦心?”她的语调终于缓了下来,伸手拍了拍仪贵嫔的手背,语重心长:“只是有些事,你知道得越多,对你我都不好”
  仪贵嫔柔声应下,眼眶泛红:“姑母若不放心,侄女再不提也就是了。”
  “这药,确是前朝遗方,名唤‘缄脉’,得之不易。哀家当年偶得一些,却也不敢
  轻易试之。”她顿了顿:“是容修仪命大,还是这药年久失效,谁也说不准。”
  仪贵嫔神色一凝,缓缓道:“这等神药,竟在姑母手中,可见天意也护佑姑母。”
  太后闻言,眉目舒展许多,随即笑道:“什么护佑,不过是运气罢了。”
  话落,她又道:“先后与先帝情深,但最终坐稳凤位、享尽富贵的,却是哀家,这便是命数。”
  “是啊。”仪贵嫔眼底一转,顺势道:“整个楚家,都是仰赖姑母庇护,方得今日局面。”
  太后闻言心中微舒,缓缓开口:“你以为哀家让你忍着云筠,是因为喜欢她么?”
  仪贵嫔一怔。
  太后目光一敛,沉沉道:“等她能替楚家诞下皇子,届时如何,还不是由咱们说了算?”
  此言一出,仪贵嫔眸光一闪,忽然面露愧疚,伏于太后膝前道:“姑母竟是这般深谋远虑,侄女...侄女先前一时糊涂,误会了姑母,险些伤了姑母的一片苦心。”
  太后拍了拍她的肩膀,目光沉静:“所以哀家一直告诉你,要你沉得住性子,你以为,当初先后真就那般巧,死在了先帝登位大典的前夕?”
  第116章 祸事仪贵嫔心中轰然一震……
  仪贵嫔心中轰然一震,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她猛地抬眸,落入眼中的依旧是太后那张端庄慈和的面容。
  “姑母的意思是...”仪贵嫔干涩开口,嗓音中带着一丝颤意。
  太后不动声色地瞥了她一眼,语气淡然道:“先帝继位在即,哀家实在等不了了,不得不送她一程。”
  她抬手拨了拨腕上的银镯,那是太后尚在闺中时,她母亲特意吩咐人给她做的。
  说是拿去佛前开了光,定能保她一世顺遂。
  眼下那银镯边缀着的银铃早已落了几颗,却依旧日日被太后戴在腕上。
  摩挲了半晌,太后才悠然道:“说来也是她实在不懂事儿,若她早早便去了,也能少受不少苦楚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