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大漠作战多靠经验,你久居京城难免被戎狄算计。”
  “是。”夏衍应下,手指揉搓茶杯,平静地端详眼前人。
  十八年前,战火灼烧兖北,成堆的尸体发出刺鼻的气味,皮肤刺痛,蒸热的空气让他难以呼吸。年仅五岁的夏衍茫然地望向天边,血一般的艳红,不知过了多久,身披铠甲的年轻人,戴了单边眼镜,披带霞光,缓缓向他走来。
  烈火熄灭,梁王在尸山血海中发现幼小的他,伸出手,接他回家。
  光阴荏苒,记忆中少年郎的英姿容貌已经褪去,眉眼间满是愁容与疲惫。
  这些年,尽管无权势,但太子对他的关心不减,被困东宫后几次想接近太子都被回绝,甚至得知他下狱后遣人询问情况。
  可惜,权利斗争消磨之后,再无年少的心气。
  “哥,兖州,你也很多年没回去过了吧?”
  “是啊,婉今回来没少炫耀,”太子叹道,“当年我随兄长到令尊营中,你那时还没满月,令尊要求严格,我和兄长可没占到便宜,偷懒半刻都不行,有次和他们溜出去吃酒,被你爹连夜抓回去,十几个人,除了我和魏幽都被罚了个遍。”
  “兖州酒酿名扬天下,总惹人多喝几杯,我爹认为贪杯影响军纪,只允许少尝。”夏衍回忆起葡萄酒的滋味,很苦。
  “阿衍,”太子郑重唤人,“你此仗救国于危难,母亲忌于你的身份未给予过多奖赏,你随我多年,当哥的不能亏待你,东宫卫率统领空缺,我身边也无可信之人,羽林军不能困你一辈子,阿衍,你来我宫中可好?”
  “护国职责所在,殿下谈何谢语,宫里我自在惯了,你赏我一官半职,做来有什么趣?”说话人站起身跪下,“本将无能,不能担此重任,殿下如今在朝有号召力更胜从前,多是有才干之人,就别惦记我了,免得落人口舌。”
  “阿衍,你雁军身份众所周知,想一时平复是做不到的,何必在意他人言语?”
  夏衍不答,含下眼。
  “殿下很怀念雁军?”
  “我,”太子欲言又止,强忍下激动的情绪,窥视四周无外人,掩面坦言,“怎不怀念,军中尽是重情重义之人,不像宫内斗得你死我活,兖州停留不过数月,你爹,十八骑的兄弟,那么多人,我怎不想他们?”
  “何时会想?”
  太子一愣,不明白对方的意思。
  夏衍站起身,此时此刻无君臣高低,救命之恩,养育之德,面前这人只是他的兄长。
  “是殿下回京之时,还是殿下,决定放弃他们之时。”
  风停了。
  亭下三人相对而视,李阗英低下头,默默后退了好几步,夏衍跪在那儿静静等候回应。
  没有愤怒,没有怨恨,相反,很平静。他背负关外数千亡魂,向曾经的知情者要个说法。寒夜雪下,燕山烈火烧了三日,生灵涂炭,眼前的人,是不是真的对他爹,对雁云边军,见死不救。
  太子错愕地盯着他,嘴唇发抖,“我没想放弃他们,先帝突然离世,京城巨变,我远在外地,不能轻易出兵,阿衍,你信我,若我在场,不会让雁军成为如今这个结局……”
  很多话,夏衍听不进了,仅数秒的沉默做实了他的疑问。
  现在这人,不是魏亓,也不是梁王。
  是能继承国本的太子殿下。
  他无比恭敬地抱拳欠身,轻声打断。
  “殿下。”
  短短两声,听得太子心底猛坠。
  回不去了,所有人,都回不去了。
  “谢你不离不弃待我多年,我没有家,你自身难保也想护我,这份恩情我会还。”
  “阿衍,别这样……”太子的心在痛,“宫内我没有可深交的人,只有你和婉今,如果连你们也不信我,我在深宫里该怎么办!”
  “哥,您是储君,”夏衍笑着,有些悲凉,“今后只要您需要,我依然会帮你,只要东宫不宁一日,我便守你一分,直到登基即位。”
  “之后呢?阿衍,你没有亲人了,你拒了婉今的婚约,无家室无仕途,之后你该怎么办,你能怎么办!”
  孑然一身,未必是件坏事。
  “若殿下记先父一丝旧念,便请殿下准我离宫,天大地大,自有生路,”他缓步退下,笑道,“殿下,正因为信你才出此狂言,我从小任性了那么多次,你就容了最后一次吧。”
  说罢头也不回离开,太子怔在原地,直到一旁的太监咳了一嗓子才回过神。
  “他还是知道了……”太子按额头喃喃,“阗英,本王又做了件错事……你说,如果我早一点赶到,他们是不是还有救?夏帅是不是。”
  “殿下有什么过错?”低眼顺眉的太监重新添上茶水,猝然截断话,“殿下不过想求一线生机,当时的情况,若出兵惊扰兵部,才是真正的不值。”
  “不值?兄长,兄长就为了那分不值舍命在江州!”
  钻心的悔恨后,剩下的只有愤怒。瞥见此状的太监沉默不作声。
  靖安二年的雪很大,先帝病危,刚走出兖州的他听闻后方戎狄突袭,以他们手握的军队尚可一战,
  但魏亓怕了,他眼睁睁看着母亲垂帘听政,干涉朝局,自己有异动肯定会被母亲忌惮。和他一并回京的魏幽不顾身边人劝阻,执意回去支援,然而还是晚了一步。
  雁军以自身为铁盾守在雁门关前,直面异族的弯刀,最终被彻底击碎,先帝曾引以为傲的边军就这样分崩离析,而后不出所料,私自动兵的太子魏幽遭天后冷落,很快被发配至秧州,没有允许不得回宫。
  “夏衍……那孩子肯定恨死我了,我记得和兄长误入大漠被戎狄围攻,夏帅只身前来相救,我不该待他儿子这样,可是阗英,我没有办法……要想在皇帝身边生存,我必须这么做……”
  “殿下,您的茶凉了,马上皇帝派您前往苍山封禅,得时刻注意身子,”太监躬身回应,从小作魏亓的侍从,同样看着王府中领回的男孩长大,男孩闹过,吵过,小时候翻墙揭瓦很让他们这些下人头疼。
  到底养出来的感情,李阗英刻意顿了顿,笑说,“夏将军不会恨您的,若他真恨您,怎会当面询问,强留的人不留也罢,殿下不如随他的意吧。”
  亭外,候着主子的容风早等不及了,见人安然无恙出来,松了口气快步跟上。
  “公子,您没事吧?”
  第96章
  “就那样, 晒死老子了。”
  夏衍没有任何表情。他只是听到了一个猜疑很久的真相,真相揭开的瞬间,空荡的心满是疲惫与麻木。
  “听东宫下人说, 副史大人之前求太子殿下出兵兖州被拒了回去, 李公公遣人照看了几日,那段时间天冷, 不知病了没有。”
  “东宫立场确实不便卷入战事, 他有他的理由, ”一提到邱茗,夏衍的心头被掐了一下,难怪兖北见到时气喘发作成那样, 比起愤怒,更多的是心疼, “他近日身子如何?”
  “谷雨后天气转暖,副史大人应该没事了, 常安很上心。”
  “晚上我去看他,兖州带回的药剩多少,都给他拿去, 宋子期不在, 很多事要小孩看着,还有,他簪子坏了, 找了几个工匠不会修,说是南方旧款不多见, 改日去问金玉阁的人。”
  “是。”容风依旧不放心,脚步不自觉加快。
  “公子,太子殿下说了什么吗?雁军覆灭真和殿下有关?”
  “……”
  “公子!”
  容风一个健步横过, 剑柄捏得直响。被堵住去路的人笑得无奈,宫内层层赤色砖墙像极了铺开的血渍,不忍直视。
  “容风,你对我爹,还有多少印象。”
  少年微怔,放了剑,别去脸不想回答。
  “雁云十八骑中你年龄最小,应该对他没什么记忆。”
  “若无夏帅,我早死在狼窝里了,”容风脸庞露出一抹难过,咬牙道,“兖州的一切我都记得,只是想不到,贵为一国储君,居然为苟且偷生弃夏帅、弃我雁军不顾,公子,这样的人,您为何不恨他。”
  “容风,宫内慎言。”
  夏衍抬手遮住阳光,所有的一切晃得睁不开眼,“我不恨他,也不会原谅他,杀我爹的是戎狄,家国祸端,怎能全归到一人身上。”
  “可如果梁王肯与沛王一同支援,我们也不会被困数日到走投无路。”
  “但若他选择出兵,便不会有我们今日活在宫里。”
  夏衍掐了手指,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先帝的军队不可能长久。手握刀剑的士兵往往从始至终只效忠一人,天后继位,无太子多年庇护,他们终究面对死亡的结局。
  这是个无解的命题。
  救他性命、养他长大,十几年多少存了情感,他不轻易妥协,奈何世事无常,守太子登基,成为他仅能兑现的承诺。
  逝者已逝,将门厚土,护边境乃雁军职责,然而,若有机会,他依旧放不下身死的众人,夏衍感觉好累,不想纠结这件事了,摆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