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回吧,今日天热,他肯定又不想吃药。”
  南坊夜凉,邱茗这几天没和夏衍碰面,行书院太多事务等他处理,继俊阳侯与小可汗叛乱之后,边境渐稳,皇帝的心思放回了朝上,三省六部的人还没查出结果,他正在思考从哪下手。
  能私联外敌的大臣肯定掌握兵部的动向,理论上可从兵部查起,但兵部实际不掌权,徒有虚名,真正决断在皇帝手上,所以除了兵部,其余五部都有可能。
  烛光微弱,桌前人随意披了轻薄的衣衫,卷案铺开,手指轻点桌面,规律的叩击声幽幽回荡在屋中,常安一刻钟前送来的药已经放凉了。
  户部掌管钱粮税收,北地三州数十县城因戎狄入侵有损,今年税收肯定不足,私通异族无益,礼部多与门阀子弟有接触,想动摇赵氏江山的心思不大,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费尽心思打上京的主意。
  那么剩下只有……
  忽然大门敞开,刮入强风打断他的思绪。
  “朝中的老鼠,想揪出来得格外费心思,熬夜伤身,行书院没人带头便无从查起,您说是吧,副史大人。”
  夏衍一眼看出对方心思,瞅了眼桌上的药碗,喊小孩去热一遍。
  “半夜造访的人,居然有空同我谈论作息,”邱茗笑了笑,指了一旁,“酒在床底下,你点的,负责喝干净。”
  “那点存货,不够小爷三天的量。”
  夏衍翻出酒坛倒了一杯,翘腿坐回床榻,所有动作轻车熟路,邱茗瞥见没吭声,以茶代酒,他们回京后经常在夜里对坐陪伴。
  “和太子殿下聊什么了?”
  “什么都没聊,殿下骂了我一通,说私自离京尽给他找麻烦,”夏衍故意拿起酒杯往嗓子眼倒,呛了口,“这酒放了多久?味道都变了。”
  “半月前买的,不是你舌头坏了,就是作坊的伙计骗我。”邱茗看着对方手酒杯,三巡过后液面没下去,合起卷案。
  见人收书的架势,忙放酒杯,“想睡了?等会儿,先把药吃了。”
  “夏衍,你。”
  邱茗抬眸,深色的瞳孔中倒出倩影,觉察出少将军的欲盖弥彰,刚想开口询问,夏衍酒杯一磕,率先点了他手边的卷案。
  “朝廷内奸查的如何?看副史大人的样子,心里已有推断。”
  “在下见识浅薄,不如夏将军洞悉明快,”邱茗不想放弃,沉声说,“你有事瞒我。”
  “你也有事瞒我。”夏衍随便抽了本奏章翻看,又拿过吏部名册,畅然一笑。
  “不妨多让。”
  “我瞒你什么了,”邱茗撑着桌案探近身,“想踩到狐狸尾巴,在朝官员不管死活,过往生平都要查,大理寺那一套,你不清楚吗?”
  “颜子桓肯拿给你,我自然不说什么,不过私联戎狄之人,从进五年的动向便可推测一二,大人专调十几年前的旧档,当真只想揪出大宋内奸?”
  手指相搭,对弈二人不语,平静的外表遮不住逐渐加速的脉搏,一把抚按脖颈拉下,贴近耳侧。
  “月落,你在查令尊旧事。”
  心跳声愈发清晰,攀上顶峰后逐渐平缓,邱茗深吸一口气,重新坐下,无论他多不想开口,一丝一毫的动作都逃不过对方的眼睛。
  无法反驳,夏衍是对的。
  “我爹的亲卫叛逃,周成余说淮州刺史参与其中,但没了下文,正好王泯提醒我了,如果朝中官员和他一身在异族的人有联系,可能有人推波助澜。”
  “竹石查出,化名王泯的叛将在淮州首府逗留过一段时日,和你猜得一样,十二年间官员调动,秧州沛王造反惩了一批逆党,同样赏了一批功臣,不出意外,这人肯定早来了神都。”
  “敢动上京的内奸,在朝中说话分量不轻,江州当年的始作俑者,在我们审周成余的时候提前下手,说明同样登了明殿,而且职位不低。”
  两人想法不谋而合,对视一眼,目光聚焦在旧册泛黄的纸张,中间用正楷赫然写了两个大字——
  六部。
  想查高官,只有从这里下手。心中一块石头落地,有人一起承担罪孽,邱茗感觉轻松不少。
  “这人十二年前放火烧案牍库,不仅为了掩饰我爹的冤情,还想隐瞒自己的身份,但官员出身记载不止一处,即使没了皇帝提拔名单,从吏部名册也能查。”
  邱茗平平的语调突然停顿,如果内奸与他的仇人都是三省六部的高官,扳倒他们势必引起满朝堂风雨,到时候皇帝的势力、太子的势力还有反赵逆党,不管哪方得势,一方崩盘,制衡的局面打破,又将是一场血腥清扫。
  然而,夏衍就这样听着他的讲述,喝了酒,不说话。
  “你,为什么不阻止我?”邱茗很不安,“我要杀的人是大宋命官,不怕我把朝廷搅得不得安宁?万一太子受牵连,你做了那么多岂非前功尽弃。”
  隔着桌案,夏衍顺了他的头发,细长的发丝勾勒脸庞的轮廓,笑了笑,“那是你的选择,我要做的,就是在悬崖边上,把你拉回来。”
  我拉着你,所以,不用怕。
  “去做吧,搅他个天翻地覆。”
  从未劝他放弃复仇,高尚者可以宽容抚平哀伤,可他偏不,他要拿被判者的血告慰江州冤魂。眼前人吻了他的额头,邱茗又闻到了令人安心的气味。
  他回抱了对方,能听见炽热胸膛中砰砰的心跳,贪婪地吸了一口,轻言问。
  “夏衍,你到底怎么了。”
  酒入愁肠尝不出味道,喉咙发涩,夏衍无奈扯出苦笑。
  “没事,过段时间就好了。”
  “真的吗。”
  “我何时骗过你,小爷是带刀的,大风大浪见得多。”
  是吗?
  邱茗很少见过夏衍失意的模样,笑得有些颓废。印象中,这人天塌下来都能顶,刀子捅得再深都能嬉笑一剑回敬。细细想来,夏衍确实照顾他很多,但与之对应,他很少窥见对方存在的情绪。
  烛火攒动,夏衍摇酒杯自己在兖北的丰功伟绩。
  “你醉了。”
  “我没醉,”积极自证的人贼心不死,“那时小可汗骑兵营压阵五十里,我当时琢磨,能冲过去就冲,冲不过去就算了,你猜这么着,竹石那家伙算准了时辰打黑火,我还想,要是没那些花把式,赢一次该有多痛快。”
  “夏衍。”
  邱茗走到面前,轻柔地打断了他自说自话的故事,将人抱在怀中,安抚背脊,顺过一次又一次。就像夏衍从不过问他的心事一样,尽管猜了大半,但他依旧不会戳对方的痛处。
  “没事的,难过就说出来,我听着。”
  千辛万苦修建的壁垒就这样嘭一声悄然打破,夏衍用尽力气回抱衣衫单薄的人,他的念想,他放不下的牵挂。
  碎了一地的心,不堪回首的恩人,他想恨却恨不起来,于是寻了无数条理由无力地搪塞,一遍遍不停告诉自己。
  他是雁军,他是守国门的人,他不能存私心。
  可是,肉体凡胎,谁不想父母双全、兄弟环绕,谁不想推开门后有人等他回家,而不是一片黑暗中,冰冷的桌椅陈设,一声呼喊得不到任何回应。
  死在边关的,是他父亲,是他夏家历经几代组建的军队,燕山一役后,帅府人去楼空,曾令敌人闻风丧胆的雁军落为一抔土,一尘烟,风沙散尽后,只剩他一人。
  夏衍慕然开口,声音沙哑。
  “月落,你想你爹吗……”
  “想,每时每刻都想,”邱茗蹭了他的头发,很痒,“下雪的时候会想,下雨的时候也会想,没完没了,想得我自己都累了,可是见不到。”
  “见不到……清明亡魂从未托梦,我总想,如果他再看看我,哪怕一眼,一眼也好……我长大什么样子,我打仗什么样子,他会开心吗,还是会揍我一顿,月落,我都快记不清了……每次到兖州,我总觉得他们还在,可我找不到,一块骨头都找不到……”
  “他在,”手指揉过耳钉,“只要你想他,他就在。”
  一色月下,极力掩藏的心事倾泻而出,腥辣的酒味再也压制不住。梦里父亲留给他的只有背影,烟灰刺痛双眼,夏衍抱紧对方寻求慰藉。
  “月落,我想我爹了……”
  无言的夜里,黑暗中两颗靠近的心都明白,一夜过后,将面对怎样纷乱惊险的路途。
  然而,事实的发展比想象的更让人措手不及。
  第97章
  仙乐坊笙歌漫漫, 戴面纱的女子樱唇开合,一曲歌谣随纤纤玉指波动琴弦,半靠榻上的人左拥右抱, 酒一洒, 高声拍手叫绝。
  不料歌声终了,扶琴者按弦起身, 向另外两位姑娘点头示意, 眼见三人要离他而去, 齐禾映摸不着头脑,忙上前追问:“何时着急离开?几日未见,三娘莫不是有什么心事?”
  为首的女子发边金簪晃荡闪动, 轻笑道:“齐公子许久未造访,想不到竟如此心细, 不过近日暑气重略有困乏,有什么好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