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这事跟李庭脱不了关系,他想让他自寻死路。
可李庭又如何得知他今日谋逆,李恒想不通,也无需再想。
李庭冷声道:“太子殿下,你蓄意谋反,戕害陛下和手足,罪大恶极,还不速速伏法。”
语毕,一挥手,两个禁军的兵便要上前拿他,李恒大笑,斥道:“谁敢!陛下未废太子,本宫就还是太子!”
李庭横眉冷对,嗤道:“冥顽不灵。”
说罢便要亲自动手捉拿,不成想李恒先一步把手中的佩剑举上脖颈,死死贴住,惊得李岳川咳道:“恒儿!”
李庭蹙眉,心中惊涛骇浪,隐隐期待李恒真能自己动手,见李岳川的意思,像是舍不得杀他,可若当真留了他的性命,必定后患无穷。
李恒放肆笑道:“李庭,你以为东宫是什么好地方,那是红莲火海,无垠地狱,你今日进去了,来日的下场未必会比我好,哈哈哈哈。”
激烈的情绪让他眼眶猩红,挣扎中好似流下两行血泪,他又转头去李岳川,李岳川的泪也流了下来,真奇怪,李恒还从未见这位高高在上的帝王哭过。
“你可知罪?”李岳川颤声问道。
仿佛只要他认罪,就能有条生路。
可李恒偏不,他糊涂一生,从未像此刻这般清醒过,他抿着嘴,含泪抱怨:“父皇从来只知说我愚钝,可您又有多聪明,您自诩老谋深算,深谙皇家制衡之道,却让儿女自相残杀,今日种种,皆是您一手造成,我不是好儿子,您也不是好父亲,咱们父子俩,黄泉路上见吧!”
话音刚落,那柄宝剑便在李恒的脖颈上划出一道长长的血痕,甚至还没等旁人看清,鲜血就喷涌而出,李岳川的嘴角,眼皮上都是温热,他见过太多杀人的场面,可这一刻,他的心忽然空了一下。
宋世群一行人从外奔来,正好看见这一幕,他眼前一黑,痛呼道:“太子殿下!”
这一声如同杜鹃啼血,震得李岳川都喉咙发痒,咳了一声,鲜血便在他喉间涌出,无法断绝。
光禄三十六年,太子李恒谋反,兵败自尽,因犯恶逆大罪,不得葬入皇陵,只收了尸身,草草葬于皇陵对面的天台山。
一时间朝野动荡,群臣上书,号称“国不可一日无储君”,推介册立皇长子贤王为太子。
除此之外,此前从未被人提起过的礼王在太子谋逆一事中大放异彩,臣子评价他:临危不惧,视死如归,颇有李氏帝王遗风。
平日里虽爱玩乐,可从不出格,待人接物极有智慧,连东都霸王长乐公主都同他交好,其他人更是无法挑出他一句错处,又因他曾寄养在谢皇后名下,算起来也是当之无愧的嫡出皇子,未尝不可继承大统。
两派人各执一词,相继上表,李岳川病重难支,在病榻之上看了奏表,默了半日,晌午后,召见了同样告病在家的宋世群。
宋世群在太子伏法之后,暗中去了一趟刑部,找穆浩然叙述了他被太子绑架一事,记录在刑部的卷宗中,之后便一直称病不出。
二人皆是精神不济,对坐半晌,相顾无言。
最终,李岳川下旨,朝中事务由贤王李庭暂管,礼王辅之,没再提立太子之事。
李恒生母张皇后惊惧忧虑,一病不起,自请去朝梵寺静心修养,李婉随行照料。
马车之上,张皇后紧蹙眉心,闭目养神,李婉平日虽不喜欢他那个太子皇兄,此刻却也有些难受,凑到张皇后身边安慰道:“母后,皇兄愚蠢,母后不必为他自伤感怀,病了身子。”
张皇后按了按眉心,睁开眼时,神色看不出多少悲伤来,她没想到此前说的一句谋反竟让李恒听到心里去了,可若谋反,岂能如此漏洞百出。
她怨怼李恒的桀骜任性,愚蠢至极,可那孩子的性格生来如此,无法在皇家争斗中立足,她需要更好的筹码。
她抬手召过李婉,沉声道:“李庭不好对付,你皇兄自作聪明,愚不可及,自然不是他的对手,迟早要有这么一日,本宫无甚可伤感的。”
她的面色沉静如水,镇定的不像刚死了儿子,李婉忽然顿悟,道:“母后带儿臣去朝梵寺……是为了避祸?”
“李庭城府深沉,行事狠戾,未尝不想借此机会打压张氏,与其敌暗我明,倒不如先蛰伏,再筹谋。”
李婉蹙眉,李恒登基尚无她的翻身之日,若是李庭做了皇帝,她这个公主在夹缝之间更是无法喘息,她才不要做皇权争斗的傀儡,她要实打实的权利。
这样想着,眼中闪出厉色:“皇兄当不了太子,我却未必不能,纵然大渊此前并无公主入主东宫的先例,可有张氏和母后扶持,儿臣定能争上一争。”
张皇后轻抚她的头发:“可惜朝臣抱残守缺,天下迂腐不堪,李氏江山数百年,容不下女子当皇帝。”
李婉抿唇,眸光雪亮:“那还有四皇兄,若能助他登基,这天下便也有我的一半。”
张皇后微微一笑,将李婉拉过去依偎在一处,打开帷幔,望向烟水朦胧之处,看不透的远山。
第54章 表白我对你,并非没有情义
贤王暂理朝政,朝中乱了三五日,无奈只得屡屡召回告病中的宋世群进宫议事。
今日宋世群久久不归,宋疏遥和林韵已经打算进宫候着,刚要出门,就见一群人从府外进来,家中的仆役眼疾手快,纷纷凑上前去接应,喊道:“主君!主君!”
有人道:“快去请夫人!”
宋疏遥也赶紧去迎,凑上前冷不丁一看,只见一身官袍的谢字卿背着昏迷不醒的宋世群往里走,宋疏遥微微一怔,自上次他醉酒后两人不欢而散,已经有日子没见了。
谢字卿自然地对她点了下头,安慰道:“别急,我已让人进宫请太医了。”
“多谢,多谢侍郎大人,”宋疏遥同仆役一起将宋世群接过来,一群人哄哄嚷嚷往屋里跑,她忍不住抹了两滴泪,问道,“大人可知我父亲是怎么回事?”
谢字卿难得的温声细语:“今日六部长官进宫议事,议的时辰长了些,我见宋相国脸色不对,临走时还让太医看了看,说是五内郁结,是心病,让回家养着,方才送相国回府,刚下了马车宋相国便晕了过去,想必应是累着了。”
说话间,相国府上的医师先
到了,诊了脉,说是急火攻心,屏退众人,掏出银针下了几针。
宋疏遥在廊外坐着,不言不语,谢字卿也不走,站在她旁边待着,倒是很安静。
直到宫里的太医来了,说府上医师下针下的及时,此刻已无大碍,开了两张方子吩咐人抓药,好生调养便无事,宋疏遥这才放下心来,身上一松劲,便像片羽毛一样落在长廊的椅子上,神情恍惚了半晌。
宋世群的心病源于李恒之死,不怪他心中大怮,宋疏遥的心中也很难过。
李恒谋反那日,她见了他的死状,血流满地,死不瞑目,口中悲凄道与李岳川黄泉再相见,纵使她与太子不熟,也不禁潸然泪下。
他愚蠢,也做了许多坏事,可宋疏遥身为写传奇的作者,站在他的角度看故事,一个皇权争斗的牺牲品,的确是个可怜人。
正神游着,一方丝帕被递到眼前,拿着丝帕的那只手骨节分明,色白如玉,手背上却有一条醒目的褐色伤疤,她有条一样的伤口,只是疤痕格外淡些,已经快要看不清,此时微风一吹,那处竟有丝淡淡的疼。
宋疏遥不禁抬眸去看他,这种东西可不像谢字卿的随身之物。
谢字卿望着她,淡声道:“你眼角有泪。”
不知何时竟哭过了,经一提醒,宋疏遥才觉得眼角冰凉,脸颊有些发皱,见她不接,谢字卿上前一步,装腔作势道:“那我给你擦。”
屋里屋外都是人,宋疏遥腾地一下站起来,退了一步,接过手帕生硬地道了句“多谢”。
捏着那块丝绢,不等拭泪,恍然看见绢上面画着一枝透粉的桃花,旁侧还写着小字:纸上芳菲舒愧意,唯盼宽怀解恨生。
记忆如涓涓春水,在她心中流淌,她忽而想起去年,第一次去刑部道谢,飞雪时节,她赠了他一枝江南三月的春桃,还说了赠言:人间既染风霜色,且赠桃花寄春情。
后来贤王忽然驾到,那枝桃花便被谢字卿随手丢弃。
“此事我一直心中有愧,早该跟你说声抱歉,那枝桃花我后来找过,确实遗失了,只能画了这绢帕,聊表歉意。”谢字卿忽然开口,眼中有些闪烁,他显然不太擅长道歉。
“啊,这事,”宋疏遥抬起头,挂着泪珠的眼睛望着他,须臾,她轻声笑了笑,抬袖拭了下泪,毫不在意道,“你若不说我早就忘了,那枝桃花我后来也捡了回来,就在匣子里放着,大人不必放在心上。”
闻言,谢字卿眸光一暗,沉声道:“忘了?”
这件事她没记恨他,彼时二人刚刚见上第二面,谢字卿不承她的情也属正常,丢弃赠礼顶多算是脾气坏一些,委实算不上什么大错。
https:///yanqing/01_b/bjzf0.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可李庭又如何得知他今日谋逆,李恒想不通,也无需再想。
李庭冷声道:“太子殿下,你蓄意谋反,戕害陛下和手足,罪大恶极,还不速速伏法。”
语毕,一挥手,两个禁军的兵便要上前拿他,李恒大笑,斥道:“谁敢!陛下未废太子,本宫就还是太子!”
李庭横眉冷对,嗤道:“冥顽不灵。”
说罢便要亲自动手捉拿,不成想李恒先一步把手中的佩剑举上脖颈,死死贴住,惊得李岳川咳道:“恒儿!”
李庭蹙眉,心中惊涛骇浪,隐隐期待李恒真能自己动手,见李岳川的意思,像是舍不得杀他,可若当真留了他的性命,必定后患无穷。
李恒放肆笑道:“李庭,你以为东宫是什么好地方,那是红莲火海,无垠地狱,你今日进去了,来日的下场未必会比我好,哈哈哈哈。”
激烈的情绪让他眼眶猩红,挣扎中好似流下两行血泪,他又转头去李岳川,李岳川的泪也流了下来,真奇怪,李恒还从未见这位高高在上的帝王哭过。
“你可知罪?”李岳川颤声问道。
仿佛只要他认罪,就能有条生路。
可李恒偏不,他糊涂一生,从未像此刻这般清醒过,他抿着嘴,含泪抱怨:“父皇从来只知说我愚钝,可您又有多聪明,您自诩老谋深算,深谙皇家制衡之道,却让儿女自相残杀,今日种种,皆是您一手造成,我不是好儿子,您也不是好父亲,咱们父子俩,黄泉路上见吧!”
话音刚落,那柄宝剑便在李恒的脖颈上划出一道长长的血痕,甚至还没等旁人看清,鲜血就喷涌而出,李岳川的嘴角,眼皮上都是温热,他见过太多杀人的场面,可这一刻,他的心忽然空了一下。
宋世群一行人从外奔来,正好看见这一幕,他眼前一黑,痛呼道:“太子殿下!”
这一声如同杜鹃啼血,震得李岳川都喉咙发痒,咳了一声,鲜血便在他喉间涌出,无法断绝。
光禄三十六年,太子李恒谋反,兵败自尽,因犯恶逆大罪,不得葬入皇陵,只收了尸身,草草葬于皇陵对面的天台山。
一时间朝野动荡,群臣上书,号称“国不可一日无储君”,推介册立皇长子贤王为太子。
除此之外,此前从未被人提起过的礼王在太子谋逆一事中大放异彩,臣子评价他:临危不惧,视死如归,颇有李氏帝王遗风。
平日里虽爱玩乐,可从不出格,待人接物极有智慧,连东都霸王长乐公主都同他交好,其他人更是无法挑出他一句错处,又因他曾寄养在谢皇后名下,算起来也是当之无愧的嫡出皇子,未尝不可继承大统。
两派人各执一词,相继上表,李岳川病重难支,在病榻之上看了奏表,默了半日,晌午后,召见了同样告病在家的宋世群。
宋世群在太子伏法之后,暗中去了一趟刑部,找穆浩然叙述了他被太子绑架一事,记录在刑部的卷宗中,之后便一直称病不出。
二人皆是精神不济,对坐半晌,相顾无言。
最终,李岳川下旨,朝中事务由贤王李庭暂管,礼王辅之,没再提立太子之事。
李恒生母张皇后惊惧忧虑,一病不起,自请去朝梵寺静心修养,李婉随行照料。
马车之上,张皇后紧蹙眉心,闭目养神,李婉平日虽不喜欢他那个太子皇兄,此刻却也有些难受,凑到张皇后身边安慰道:“母后,皇兄愚蠢,母后不必为他自伤感怀,病了身子。”
张皇后按了按眉心,睁开眼时,神色看不出多少悲伤来,她没想到此前说的一句谋反竟让李恒听到心里去了,可若谋反,岂能如此漏洞百出。
她怨怼李恒的桀骜任性,愚蠢至极,可那孩子的性格生来如此,无法在皇家争斗中立足,她需要更好的筹码。
她抬手召过李婉,沉声道:“李庭不好对付,你皇兄自作聪明,愚不可及,自然不是他的对手,迟早要有这么一日,本宫无甚可伤感的。”
她的面色沉静如水,镇定的不像刚死了儿子,李婉忽然顿悟,道:“母后带儿臣去朝梵寺……是为了避祸?”
“李庭城府深沉,行事狠戾,未尝不想借此机会打压张氏,与其敌暗我明,倒不如先蛰伏,再筹谋。”
李婉蹙眉,李恒登基尚无她的翻身之日,若是李庭做了皇帝,她这个公主在夹缝之间更是无法喘息,她才不要做皇权争斗的傀儡,她要实打实的权利。
这样想着,眼中闪出厉色:“皇兄当不了太子,我却未必不能,纵然大渊此前并无公主入主东宫的先例,可有张氏和母后扶持,儿臣定能争上一争。”
张皇后轻抚她的头发:“可惜朝臣抱残守缺,天下迂腐不堪,李氏江山数百年,容不下女子当皇帝。”
李婉抿唇,眸光雪亮:“那还有四皇兄,若能助他登基,这天下便也有我的一半。”
张皇后微微一笑,将李婉拉过去依偎在一处,打开帷幔,望向烟水朦胧之处,看不透的远山。
第54章 表白我对你,并非没有情义
贤王暂理朝政,朝中乱了三五日,无奈只得屡屡召回告病中的宋世群进宫议事。
今日宋世群久久不归,宋疏遥和林韵已经打算进宫候着,刚要出门,就见一群人从府外进来,家中的仆役眼疾手快,纷纷凑上前去接应,喊道:“主君!主君!”
有人道:“快去请夫人!”
宋疏遥也赶紧去迎,凑上前冷不丁一看,只见一身官袍的谢字卿背着昏迷不醒的宋世群往里走,宋疏遥微微一怔,自上次他醉酒后两人不欢而散,已经有日子没见了。
谢字卿自然地对她点了下头,安慰道:“别急,我已让人进宫请太医了。”
“多谢,多谢侍郎大人,”宋疏遥同仆役一起将宋世群接过来,一群人哄哄嚷嚷往屋里跑,她忍不住抹了两滴泪,问道,“大人可知我父亲是怎么回事?”
谢字卿难得的温声细语:“今日六部长官进宫议事,议的时辰长了些,我见宋相国脸色不对,临走时还让太医看了看,说是五内郁结,是心病,让回家养着,方才送相国回府,刚下了马车宋相国便晕了过去,想必应是累着了。”
说话间,相国府上的医师先
到了,诊了脉,说是急火攻心,屏退众人,掏出银针下了几针。
宋疏遥在廊外坐着,不言不语,谢字卿也不走,站在她旁边待着,倒是很安静。
直到宫里的太医来了,说府上医师下针下的及时,此刻已无大碍,开了两张方子吩咐人抓药,好生调养便无事,宋疏遥这才放下心来,身上一松劲,便像片羽毛一样落在长廊的椅子上,神情恍惚了半晌。
宋世群的心病源于李恒之死,不怪他心中大怮,宋疏遥的心中也很难过。
李恒谋反那日,她见了他的死状,血流满地,死不瞑目,口中悲凄道与李岳川黄泉再相见,纵使她与太子不熟,也不禁潸然泪下。
他愚蠢,也做了许多坏事,可宋疏遥身为写传奇的作者,站在他的角度看故事,一个皇权争斗的牺牲品,的确是个可怜人。
正神游着,一方丝帕被递到眼前,拿着丝帕的那只手骨节分明,色白如玉,手背上却有一条醒目的褐色伤疤,她有条一样的伤口,只是疤痕格外淡些,已经快要看不清,此时微风一吹,那处竟有丝淡淡的疼。
宋疏遥不禁抬眸去看他,这种东西可不像谢字卿的随身之物。
谢字卿望着她,淡声道:“你眼角有泪。”
不知何时竟哭过了,经一提醒,宋疏遥才觉得眼角冰凉,脸颊有些发皱,见她不接,谢字卿上前一步,装腔作势道:“那我给你擦。”
屋里屋外都是人,宋疏遥腾地一下站起来,退了一步,接过手帕生硬地道了句“多谢”。
捏着那块丝绢,不等拭泪,恍然看见绢上面画着一枝透粉的桃花,旁侧还写着小字:纸上芳菲舒愧意,唯盼宽怀解恨生。
记忆如涓涓春水,在她心中流淌,她忽而想起去年,第一次去刑部道谢,飞雪时节,她赠了他一枝江南三月的春桃,还说了赠言:人间既染风霜色,且赠桃花寄春情。
后来贤王忽然驾到,那枝桃花便被谢字卿随手丢弃。
“此事我一直心中有愧,早该跟你说声抱歉,那枝桃花我后来找过,确实遗失了,只能画了这绢帕,聊表歉意。”谢字卿忽然开口,眼中有些闪烁,他显然不太擅长道歉。
“啊,这事,”宋疏遥抬起头,挂着泪珠的眼睛望着他,须臾,她轻声笑了笑,抬袖拭了下泪,毫不在意道,“你若不说我早就忘了,那枝桃花我后来也捡了回来,就在匣子里放着,大人不必放在心上。”
闻言,谢字卿眸光一暗,沉声道:“忘了?”
这件事她没记恨他,彼时二人刚刚见上第二面,谢字卿不承她的情也属正常,丢弃赠礼顶多算是脾气坏一些,委实算不上什么大错。
https:///yanqing/01_b/bjzf0.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