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我去过一趟仓库。”
“请问您从仓库回来以后有没有再见到梅森先生。”
“这我没留意,那个钟点太忙啦。”
“也就是说,您没有亲眼看到他离开酒吧的对吗。”
“对,可以这么说。”
“您没亲眼看见,所以也无法确定他是不是独自离开的对吧。”
“我想是的。”
“谢谢,没有别的问题。”
让·梅森的主治医师上庭,控方首先问道:
“请向法庭介绍您的工作。”
“寻常的外科医生,曼哈顿蒂斯医院。”
“请您大致描述梅森先生后续的病情。”
“他感染一种极其罕见的杆状革兰氏阴性菌,术后菌群失调,致使体内还感染多种真菌,这是急性肾脏衰竭、肌肉溶解坏死及脑部损伤的症状接踵而至的根本原因。”
“请问以您本人的专业经验、梅森先生感染的起因会是什么。”
“这种菌群通常仅限动物间的传播,可能发生在送往急诊室前。”
“换言之他是在车上受重伤等待救援期间感染的吗——”
诺曼站起身道:“反对,主观臆测。”
“反对有效。” 法官看了眼执行长。
“我换个说法,您在报告上写该病菌与免疫系统息息相关,您是否认为让·梅森恶化的病因可能是由于他正处于严重的伤势、抵抗病菌的免疫功能变弱?”
“也许是,有这样的可能。”
“谢谢。”
“医生,该病菌十分罕见不是吗?” 轮到辩方问询时诺曼说。
“是十分罕见……相当于百万分之一的几率。”
“那么,它与病人的外伤之间有没有什么必要的关联呢?”
“恐怕没有必要关联。我先前讲过,它只在动物中常见,通过人的呼吸道传播,但极大部分人不会病危致死。”
“请以您专业的角度,医生,同样一场撞车事故,您觉得我当事人与梅森伤情天壤之别的缘由是什么?”
“这很难说,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弗利小姐的状况的确像奇迹。”
到法证科的证人上庭进行交叉问话、形势显然是倾向于对埃尔弗里德有利的,鉴于没有证据表明她当时是想把人撞死的车速和驾驶手法。然而分别传唤克莱尔和瑞斯上庭的事态不太好看,执行长咄咄逼人的盘问使她们忿忿不平。
“……我说了我不认识他。”
“瑞斯小姐,有证人目击你两个月前仍有跟你的老朋友帕莱见面,他是介绍过‘生意’给你一整年的人——”
“反对,这跟本案无关。” 诺曼又打断道。
“法官大人,帕莱和被害让·梅森交往密切,我认为问题的深入有助于检测证词的可靠性。”
“行吧,检察官,但是你不能再兜太多圈子。瑞斯小姐,请回答问题。”
“我早没干那一行了,帕莱找我是为了借钱,而且,他在街上混这么多年认识的人多的是,我认识他,不代表我认识他的朋友。” 所幸瑞斯坚守着立场,“我敢肯定那个让·梅森有往我的酒里下东西,我可见过这些事。”
远不及朋友的淡定悠闲,克莱尔瞪着执行长的样子像是要把他生吞。
“……那时我是在游戏房。” 默默憋下恼火,克莱尔如实作答:“发觉瑞斯不见了我马上跑出门,在停车场刚好见到梅森关上货箱门,弗利小姐说了好几句叫他下车,大家可以既往不咎。”
“你没想过返回酒吧求助吗。”
“我当时很惊慌好吗、等我反应过来他已经把车开走了,我才想到要找电话亭。” 她脸色坦然扯谎道,总不能对这群麻瓜说实话自己是个德鲁伊。
“有没有除你们三个以外的别人可以作证,克莱尔小姐。”
“你明知道没可能还有别人在现场——” 她不由大声道。
“请只回答有或没有。”
“……没有。”
控方不止怎么说服了法官准许污点证人帕莱上庭。一个拉丁裔青年吊儿郎当地坐上证人席。
“帕莱先生,请问您何时与被害让·梅森结识的。”
“两年前。”
“请问被害是否知道你干的营生。”
“哦当然,整条街上认识我的都知道。” 他蛮不在乎的口气令陪审团无不露出鄙夷的神色。
“请问被害生前有没有‘光顾’过你的生意?”
“没有。他找我大多是为了喝一杯。偶尔,磕点什么……”
“你是否见过他对你团队里的某个女孩,产生强烈的兴趣。”
“怎么会,有的话我早就趁机敲他几笔了。” 帕莱轻蔑地笑了笑。
诺曼则只问了一个问题:“帕莱先生,请问您是不是跟控方达成协议、若出庭作证控方可以减轻你组织卖/淫活动的刑罚。只用回答是与不是,谢谢。”
“是。”
“谢谢,没有其他要问。”
休庭前埃尔弗里德是最后一个走上问询席位的,法庭人员让她将手按在圣经上宣誓:
“请举起您的手发誓您在本庭只讲真实,全部真实,仅有真实。”
“我发誓。”
“埃尔·弗利小姐,据我所知你是伦敦人吧。”
“是。”
“你今年几岁?”
“差三个月满二十岁。”
“你来纽约是为了?”
“旅游。”
“请问案发你所驾驶的车是本人的吗。”
“不是。它是我教父朋友的车。”
“当晚为什么你要去库瑞酒吧,请描述从酒吧到停车场的整个过程。”
“我想释放释放压力,进酒吧找角落待了一阵。” 埃尔弗里德不露声色地答道:“然后我看见有个中年男人架着昏迷不醒少女的肩膀偷偷摸摸离开,我追了上去。”
“为什么你第一时间没想到报警?”
“我怕等我找到电话亭人已经走了,酒吧很吵,他的车没有车牌号,我别无选择。”
“你选择开车撞停他。”
“我没有要伤害他的意思,看我受的伤就知道,我不想造成恐怖的事故,我只想逼停那台货车。” 埃尔毫不退让:“他的体格甚至是我的两倍,我为什么要故意伤害一个实则更威胁到我生命安全的人?”
“你是否真的不认识瑞斯小姐。”
“我不认识她。”
执行长无话可说,对诺曼撂下一句:“你的证人。”
身为同一阵线,诺曼的问题主要打感情牌,围绕博取陪审团的同情:
“弗利小姐,你为什么要为了陌生女孩冒险。”
“我觉得这是举手之劳,不是冒险。” 埃尔说出唯一完全属实的回答,“最初我只想用语言劝服。”
“而为什么会演变到暴力事件?”
“他说他不害怕我,因为我不是警察。” 她的面无表情带着不具破绽的反省:“我原想用双方不至于狼狈的方式缓解冲突,但估算错了实际,失去对驾驶的掌控。”
“请问当得知梅森先生逝世时,你的心情如何。”
“……惊恐。悔意。” 她暗暗调整了呼吸,“忏悔我冲动的暴力行为,不过,干涉这件事不是我的错误,我只是用错了方法。”
中途休庭,第三天下午再继续流程。
回公诉办公室商讨和整理材料,诺曼大大方方地夸奖了一番她在法庭临危不乱的表现。
突然响起电话铃声,助手接过听了半句朝诺曼使了使眼色,他立即亲自听完电话,挂断后喜不自胜地通知道:
“我们赢定了!我在警局的线人跟我说检察官吩咐警探们弄一张搜查令去翻梅森的公寓,想办法找证据好让他们撤销动议!哈,不坚定的诉讼立场,致命一击,他们自己都觉得起诉你很荒唐呢!我这就打电话请求到法官耳房商议叫其中一位警探作证……这绝对能在圣诞节前结束,你可以安心回伦敦和家人团聚了。”
这一刻,莫名地再做不到装作无所谓、她感到灰沉沉的阴郁正往内心聚落,如闷在死水之中:
“……律师,现在能够告诉我,你搬走伦敦的原因了么。”
虽不清楚她追问的理由,弗郎西斯科·诺曼也以包容小年轻的心态诚实回道:“不是跟你说了是我妻子的要求嘛,别看我这副雷厉风行的模样,我可不敢违背她的意见,最重要的是……”
“是什么。” 埃尔弗里德看着他,收在口袋的手捏得骨节生疼。
“……焦虑症,她出于愧疚得了慢性焦虑。” 诺曼心烦地叹了叹气,掩饰不了懊悔地娓娓道来:“都怪我贪图名利揽的一桩命案,我为和受害者同归于尽的嫌疑犯辩护,她总考虑他人感受,于是被内疚折磨得很不安。”
“那你自己的想法呢?”
“我?说真话,我自认没太多道德底线,我的工作就是将人的行径仅鉴定入法律的边缘,当律师前我的经历像普通工薪阶层出身,糟糕的爸妈,天花板漏水的出租屋,法学院不公平的竞争,早班车能把人挤扁的伦敦地铁,办公室来来去去到我手上的案子都烂得离谱,我怨恨又嫉妒……我基本属于个小人。但是,我妻子,她是我所知道的、全世界最美好的人,在她身边我感觉她的善良总在挽救我,是她让我获得我从来不敢想象的快乐和幸福,别说为她放弃刚起步的职业生涯,放弃一切都行。”
“请问您从仓库回来以后有没有再见到梅森先生。”
“这我没留意,那个钟点太忙啦。”
“也就是说,您没有亲眼看到他离开酒吧的对吗。”
“对,可以这么说。”
“您没亲眼看见,所以也无法确定他是不是独自离开的对吧。”
“我想是的。”
“谢谢,没有别的问题。”
让·梅森的主治医师上庭,控方首先问道:
“请向法庭介绍您的工作。”
“寻常的外科医生,曼哈顿蒂斯医院。”
“请您大致描述梅森先生后续的病情。”
“他感染一种极其罕见的杆状革兰氏阴性菌,术后菌群失调,致使体内还感染多种真菌,这是急性肾脏衰竭、肌肉溶解坏死及脑部损伤的症状接踵而至的根本原因。”
“请问以您本人的专业经验、梅森先生感染的起因会是什么。”
“这种菌群通常仅限动物间的传播,可能发生在送往急诊室前。”
“换言之他是在车上受重伤等待救援期间感染的吗——”
诺曼站起身道:“反对,主观臆测。”
“反对有效。” 法官看了眼执行长。
“我换个说法,您在报告上写该病菌与免疫系统息息相关,您是否认为让·梅森恶化的病因可能是由于他正处于严重的伤势、抵抗病菌的免疫功能变弱?”
“也许是,有这样的可能。”
“谢谢。”
“医生,该病菌十分罕见不是吗?” 轮到辩方问询时诺曼说。
“是十分罕见……相当于百万分之一的几率。”
“那么,它与病人的外伤之间有没有什么必要的关联呢?”
“恐怕没有必要关联。我先前讲过,它只在动物中常见,通过人的呼吸道传播,但极大部分人不会病危致死。”
“请以您专业的角度,医生,同样一场撞车事故,您觉得我当事人与梅森伤情天壤之别的缘由是什么?”
“这很难说,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弗利小姐的状况的确像奇迹。”
到法证科的证人上庭进行交叉问话、形势显然是倾向于对埃尔弗里德有利的,鉴于没有证据表明她当时是想把人撞死的车速和驾驶手法。然而分别传唤克莱尔和瑞斯上庭的事态不太好看,执行长咄咄逼人的盘问使她们忿忿不平。
“……我说了我不认识他。”
“瑞斯小姐,有证人目击你两个月前仍有跟你的老朋友帕莱见面,他是介绍过‘生意’给你一整年的人——”
“反对,这跟本案无关。” 诺曼又打断道。
“法官大人,帕莱和被害让·梅森交往密切,我认为问题的深入有助于检测证词的可靠性。”
“行吧,检察官,但是你不能再兜太多圈子。瑞斯小姐,请回答问题。”
“我早没干那一行了,帕莱找我是为了借钱,而且,他在街上混这么多年认识的人多的是,我认识他,不代表我认识他的朋友。” 所幸瑞斯坚守着立场,“我敢肯定那个让·梅森有往我的酒里下东西,我可见过这些事。”
远不及朋友的淡定悠闲,克莱尔瞪着执行长的样子像是要把他生吞。
“……那时我是在游戏房。” 默默憋下恼火,克莱尔如实作答:“发觉瑞斯不见了我马上跑出门,在停车场刚好见到梅森关上货箱门,弗利小姐说了好几句叫他下车,大家可以既往不咎。”
“你没想过返回酒吧求助吗。”
“我当时很惊慌好吗、等我反应过来他已经把车开走了,我才想到要找电话亭。” 她脸色坦然扯谎道,总不能对这群麻瓜说实话自己是个德鲁伊。
“有没有除你们三个以外的别人可以作证,克莱尔小姐。”
“你明知道没可能还有别人在现场——” 她不由大声道。
“请只回答有或没有。”
“……没有。”
控方不止怎么说服了法官准许污点证人帕莱上庭。一个拉丁裔青年吊儿郎当地坐上证人席。
“帕莱先生,请问您何时与被害让·梅森结识的。”
“两年前。”
“请问被害是否知道你干的营生。”
“哦当然,整条街上认识我的都知道。” 他蛮不在乎的口气令陪审团无不露出鄙夷的神色。
“请问被害生前有没有‘光顾’过你的生意?”
“没有。他找我大多是为了喝一杯。偶尔,磕点什么……”
“你是否见过他对你团队里的某个女孩,产生强烈的兴趣。”
“怎么会,有的话我早就趁机敲他几笔了。” 帕莱轻蔑地笑了笑。
诺曼则只问了一个问题:“帕莱先生,请问您是不是跟控方达成协议、若出庭作证控方可以减轻你组织卖/淫活动的刑罚。只用回答是与不是,谢谢。”
“是。”
“谢谢,没有其他要问。”
休庭前埃尔弗里德是最后一个走上问询席位的,法庭人员让她将手按在圣经上宣誓:
“请举起您的手发誓您在本庭只讲真实,全部真实,仅有真实。”
“我发誓。”
“埃尔·弗利小姐,据我所知你是伦敦人吧。”
“是。”
“你今年几岁?”
“差三个月满二十岁。”
“你来纽约是为了?”
“旅游。”
“请问案发你所驾驶的车是本人的吗。”
“不是。它是我教父朋友的车。”
“当晚为什么你要去库瑞酒吧,请描述从酒吧到停车场的整个过程。”
“我想释放释放压力,进酒吧找角落待了一阵。” 埃尔弗里德不露声色地答道:“然后我看见有个中年男人架着昏迷不醒少女的肩膀偷偷摸摸离开,我追了上去。”
“为什么你第一时间没想到报警?”
“我怕等我找到电话亭人已经走了,酒吧很吵,他的车没有车牌号,我别无选择。”
“你选择开车撞停他。”
“我没有要伤害他的意思,看我受的伤就知道,我不想造成恐怖的事故,我只想逼停那台货车。” 埃尔毫不退让:“他的体格甚至是我的两倍,我为什么要故意伤害一个实则更威胁到我生命安全的人?”
“你是否真的不认识瑞斯小姐。”
“我不认识她。”
执行长无话可说,对诺曼撂下一句:“你的证人。”
身为同一阵线,诺曼的问题主要打感情牌,围绕博取陪审团的同情:
“弗利小姐,你为什么要为了陌生女孩冒险。”
“我觉得这是举手之劳,不是冒险。” 埃尔说出唯一完全属实的回答,“最初我只想用语言劝服。”
“而为什么会演变到暴力事件?”
“他说他不害怕我,因为我不是警察。” 她的面无表情带着不具破绽的反省:“我原想用双方不至于狼狈的方式缓解冲突,但估算错了实际,失去对驾驶的掌控。”
“请问当得知梅森先生逝世时,你的心情如何。”
“……惊恐。悔意。” 她暗暗调整了呼吸,“忏悔我冲动的暴力行为,不过,干涉这件事不是我的错误,我只是用错了方法。”
中途休庭,第三天下午再继续流程。
回公诉办公室商讨和整理材料,诺曼大大方方地夸奖了一番她在法庭临危不乱的表现。
突然响起电话铃声,助手接过听了半句朝诺曼使了使眼色,他立即亲自听完电话,挂断后喜不自胜地通知道:
“我们赢定了!我在警局的线人跟我说检察官吩咐警探们弄一张搜查令去翻梅森的公寓,想办法找证据好让他们撤销动议!哈,不坚定的诉讼立场,致命一击,他们自己都觉得起诉你很荒唐呢!我这就打电话请求到法官耳房商议叫其中一位警探作证……这绝对能在圣诞节前结束,你可以安心回伦敦和家人团聚了。”
这一刻,莫名地再做不到装作无所谓、她感到灰沉沉的阴郁正往内心聚落,如闷在死水之中:
“……律师,现在能够告诉我,你搬走伦敦的原因了么。”
虽不清楚她追问的理由,弗郎西斯科·诺曼也以包容小年轻的心态诚实回道:“不是跟你说了是我妻子的要求嘛,别看我这副雷厉风行的模样,我可不敢违背她的意见,最重要的是……”
“是什么。” 埃尔弗里德看着他,收在口袋的手捏得骨节生疼。
“……焦虑症,她出于愧疚得了慢性焦虑。” 诺曼心烦地叹了叹气,掩饰不了懊悔地娓娓道来:“都怪我贪图名利揽的一桩命案,我为和受害者同归于尽的嫌疑犯辩护,她总考虑他人感受,于是被内疚折磨得很不安。”
“那你自己的想法呢?”
“我?说真话,我自认没太多道德底线,我的工作就是将人的行径仅鉴定入法律的边缘,当律师前我的经历像普通工薪阶层出身,糟糕的爸妈,天花板漏水的出租屋,法学院不公平的竞争,早班车能把人挤扁的伦敦地铁,办公室来来去去到我手上的案子都烂得离谱,我怨恨又嫉妒……我基本属于个小人。但是,我妻子,她是我所知道的、全世界最美好的人,在她身边我感觉她的善良总在挽救我,是她让我获得我从来不敢想象的快乐和幸福,别说为她放弃刚起步的职业生涯,放弃一切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