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在下便是陆娘子您口中的景右党人,当今大宋参知政事穆同知之女,穆宜华。”
穆宜华笑容和煦,没有半分气愤:“方才听见陆娘子在问,为何景右党人之后也能去金明池赴宴。宜华这便来答。皇后娘娘邀请的是京中官宦闺眷,于理,只要是家中有男子做官的,那家的女眷便可在娘娘邀请之列。且这名单是娘娘亲点,内务府审查、制柬,过了礼部的。金明池一应设施也都是走了礼部、户部和工部的。官家也知晓此事,甚至赐了高丽日本等国进贡的器物、食物来为娘娘助兴。这宴会,是官家过目过的。若是陆娘子还心有疑虑,不如等一会儿到了金明池,再亲自向皇后娘娘发问?毕竟……您祖上可是立功受爵的韩国公啊。”
陆昭瓷在家中骄纵惯了,韩国公只顾自己快活,根本不管束她。家中人人怕她惧她让着她,她也学惯了一口刻薄利嘴,对付柔弱顺从的人手到擒来。但穆宜华这话绵里藏针,句句藏锋,陆昭瓷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回,又听穆宜华道:“陆娘子想来也是重视这上巳宴的,眼见着天晚,还是不要在这里耗费时辰了吧。”
陆昭瓷心里憋了一口闷气,无法对穆宜华撒出来,转身就对车夫吼道:“车子修好了没有!”
车夫连连点头哈腰:“修好了修好了!姑娘请。”
陆昭瓷狠狠地瞪了一眼穆宜华,转身走进马车:“我们走!”
陆秀紧跟其后,却在钻进马车的那一瞬间,侧目细细瞧了一眼穆宜华,随后又掩眸进车。
陆家马车渐远,虞家丫鬟连忙抹干净眼泪上前道谢:“多谢穆娘子相助。这陆娘子实在跋扈,奴婢根本招架不住。”
“你们家娘子呢,如何了?”
丫鬟转身掀开帘子探身进去说了几句话,她回头示意穆宜华进去。
穆宜华钻进马车,只见一个杏眼圆脸的姑娘,额上磕起一个红肿大包,眼中满是惊恐与委屈。她贴在马车角落,微微抬眸瞧了一眼穆宜华,紧抿着双唇不说话。
第12章
穆宜华让自家车夫帮着一起将虞家的马车修好。她没有回到自家的马车上,而是陪着虞倩倩。
他们在路上耽搁了太久,金明池又远在郊外,车夫甩着马鞭,一路疾走。
穆宜华朝着虞倩倩挪过去几分,将丫鬟方才从药铺买来的药递上,微微一笑:“虞娘子先把药敷好吧。”
虞倩倩抹去眼泪,身子朝穆宜华凑过去。穆宜华将清凉的药膏涂抹在她凸起的肿包上,虞倩倩倒抽一口冷气。
穆宜华见她如此,不禁说道:“这陆娘子也真是无法无天,将人撞成这般,好歹也要道个歉。”
虞倩倩摇摇头,轻声细语:“我们也有错的,若是能让她一让,也不至于如此。还害得穆娘子您也迟到。”
“我们来得及。”穆宜华收起药膏,“还有,这事你不必自责。御街不得纵马,马车都得沿着车轨走。我看那情景,分明就是他们越轨而行这才撞了你们的。不是你的错,你就别往自己身上揽。”
虞倩倩听穆宜华一番话,心中阴霾渐渐散去,破涕为笑,向她点头道谢。
“只是我如今这个样子,怕是到了宴会,也是给我们虞家丢脸。我阿娘又要怪我了……”
穆宜华看她额上的肿包确实显眼,又瞧了瞧她发上的首饰,便从自己的鬓间摘下一朵象生桃花簪别在虞倩倩发间遮掩那处伤口。
穆宜华看着点点头:“好看,正适合你。”
虞倩倩有些受宠若惊,连忙要将花拿下来还给穆宜华:“穆娘子这使不得,您这头面是一套的。”
“戴着吧。”穆宜华拢下她的手,宽慰道。
马车终于停在了金明池前,一小内侍在苑外焦急踱步,见着他们二人连忙迎上前:“是虞娘子和穆娘子吗?哎哟,二人娘子终于到了,快请快请,皇后娘娘已从中宫出发,马上就要到了!”
穆虞二人自知来迟,跟着小内侍几乎是小跑着到了向瑶台。
今日日头高升灿烂,白墙旁绿叶新裁,繁花含苞,唯有几株桃夭开得浓烈,红得俏丽。
穆宜华踩着石子路走在抽芽新树的光影之下,拿着绘花绢扇遮挡阳光。绕过拱形苑门,她眼前好似忽现桂宫兰亭——暗香浮动,银囊腾烟;绿云珠钗,华光荧荧;白雪作肤,朱砂点唇;杨柳作腰,芙蓉为面。
那是一幅怎样的图景呢?饶是善画如穆宜华,也难在一瞬间就构想出这番美景,唯有梦里睡里得了天机才能幻想出来。似乎是整个大宋姣好的女子都聚集在了这里,今日并不是金明流觞会,而是瑶池月下逢。
“阿兆,阿兆,你可算来了,我等你好久!”宁之南一看见她便飞奔而来,绮罗衫裙,髻上的钗环摇摇坠坠,闪着晶莹的亮光。
真是难得看见她这般打扮。
“这位娘子是?”宁之南看向穆宜华身边。
“这位是朝请大夫虞大人的女儿虞倩倩。倩倩,这位是殿前副都指挥使宁大人的女儿宁之南。”
二人互相见礼,宁之南招呼她们落座。因宴会还未开始,娘子们都三五成群,聊天散步,吃酒吃食,好不热闹。
“你们二人怎么一起来的?”宁之南问道。
虞倩倩笑说:“路上遇到一些难处,穆娘子心善,替我解了围,我们便一道了。”
宁之南点点头,看向穆宜华:“像是我们阿兆会做的事。”
虞倩倩看二人亲昵,问道:“你们……是表姐妹?”
宁之南惊奇:“非也,为何这么觉得?”
虞倩倩有些不好意思:“见二人娘子亲近,像是血亲,但又不同姓,所以才问的。”
“我们俩不是血亲胜似血亲。我与阿兆都没有亲生姊妹,因父母们是好友,我们从小玩在一处,所以像亲姐妹。”
虞倩倩听罢,有些艳羡地点点头:“原是如此,倒真是让人羡慕。”
“虞娘子也定有交好的闺密吧,哪用得着羡慕我们。”穆宜华说道。
虞倩倩眼神暗了下去,只是浅笑没有再说话。
小丫鬟们忽然上前,对她们说皇后娘娘要到了,让她们随自己落座。
因穆宜华父亲的品阶在三人中是最高的,是以被安排在了高台侧边,与高台上的皇后、贵妃、帝姬郡主县主们的坐席紧紧相邻。
她左右看了看,同平章事与副枢密使家的娘子都到了,可坐在自己对面的,那个属于辛谯女儿辛秉逸的位置却还空着。
穆宜华很想知道她为什么没来,却硬是憋住了,倒是坐在旁边同平章事家的李娘子来问她:“穆娘子知道辛娘子为何没来吗?”
穆宜华笑着摇了摇头:“不知,应当是会来的吧。不然也不会安置她的位子了。”
二人这说着,只听司礼内侍尖声一喊:“皇后娘娘、恪贵妃、安柔帝姬到——”
众闺眷纷纷从席间起身走到案前屈膝跪地告礼。
皇后娘娘环视一周,虚虚抬手:“都起来吧。”
“谢娘娘。”婉转如莺啼。
众人起身落座,这才看见恪贵妃后头还跟着一个人。
凤眼细眉,高鼻薄唇,优柔华贵,不怒自威,一身殷红小金花褙子称着月牙白里衣,梳着双蟠髻,以十二颗圆润南珠点缀发缘,红绦系在髻底,白玉篦子掩鬓,眼角、眉心、面靥点着晶莹半珠,似泣非泣,面光莹莹,一身红衣白珠,衬得女子珠光宝气、玲珑典雅。
穆宜华几乎是在一瞬间便猜到了这女子的来历——
辛谯嫡女,辛秉逸。
世人提起辛家,总是津津乐道其与皇家斩不断乱如麻的亲戚关系——辛谯乃大长帝姬之子,是今上表兄;辛谯胞妹辛诗,又在宫中做着受宠的恪贵妃。而辛谯自己,则尚康王爷之女衮国郡主赵适,亦是今上的堂妹,自己的表妹。这用街头勾栏瓦肆的玩笑讲,那就是“爹亲娘亲,都不如表兄弟亲;姑好舅好,都不如妹妹最好。”
如今这一代的辛家也是厉害,大郎君辛妙言早早进入国子监读书,十九便成了进士,入仕户部,弱冠之年又娶了太子少师之女为妻,节节攀高。二娘子辛秉逸为人们称颂才貌双全,三郎君辛妙轩年且十岁,便是出口成章,口若悬河。
辛家之气派,今日一见,名不虚传。
辛秉逸正要离开恪贵妃落座,便听恪贵妃笑说道:“臣妾求娘娘一个恩典,可否让善君替清河坐我旁侧?清河从小身子不好,这样的场合也难以露面,臣妾见娘娘带着安柔,心中分外羡慕。今日,可否就让臣妾的侄女代替臣妾的女儿陪伴臣妾呢?”
皇后娘娘笑着瞧了她一眼,示意内侍:“就按照贵妃说得办吧。”
辛秉逸的位置被挪到了台上的左侧。他们各自落座,皇后娘娘一挥袖:“今日三月三,上巳节,从修禊事也,拂除杂秽,以清身心,以正德行。本宫今日邀你们前来,便是要你们作为大宋女子之典范,效古人高风亮节,展女子德容行言。今日有歌舞宴饮,戏曲□□,捶丸斗草。晌午时分移步水汀,品曲水流觞宴,共庆佳事,不必拘束。”
穆宜华笑容和煦,没有半分气愤:“方才听见陆娘子在问,为何景右党人之后也能去金明池赴宴。宜华这便来答。皇后娘娘邀请的是京中官宦闺眷,于理,只要是家中有男子做官的,那家的女眷便可在娘娘邀请之列。且这名单是娘娘亲点,内务府审查、制柬,过了礼部的。金明池一应设施也都是走了礼部、户部和工部的。官家也知晓此事,甚至赐了高丽日本等国进贡的器物、食物来为娘娘助兴。这宴会,是官家过目过的。若是陆娘子还心有疑虑,不如等一会儿到了金明池,再亲自向皇后娘娘发问?毕竟……您祖上可是立功受爵的韩国公啊。”
陆昭瓷在家中骄纵惯了,韩国公只顾自己快活,根本不管束她。家中人人怕她惧她让着她,她也学惯了一口刻薄利嘴,对付柔弱顺从的人手到擒来。但穆宜华这话绵里藏针,句句藏锋,陆昭瓷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回,又听穆宜华道:“陆娘子想来也是重视这上巳宴的,眼见着天晚,还是不要在这里耗费时辰了吧。”
陆昭瓷心里憋了一口闷气,无法对穆宜华撒出来,转身就对车夫吼道:“车子修好了没有!”
车夫连连点头哈腰:“修好了修好了!姑娘请。”
陆昭瓷狠狠地瞪了一眼穆宜华,转身走进马车:“我们走!”
陆秀紧跟其后,却在钻进马车的那一瞬间,侧目细细瞧了一眼穆宜华,随后又掩眸进车。
陆家马车渐远,虞家丫鬟连忙抹干净眼泪上前道谢:“多谢穆娘子相助。这陆娘子实在跋扈,奴婢根本招架不住。”
“你们家娘子呢,如何了?”
丫鬟转身掀开帘子探身进去说了几句话,她回头示意穆宜华进去。
穆宜华钻进马车,只见一个杏眼圆脸的姑娘,额上磕起一个红肿大包,眼中满是惊恐与委屈。她贴在马车角落,微微抬眸瞧了一眼穆宜华,紧抿着双唇不说话。
第12章
穆宜华让自家车夫帮着一起将虞家的马车修好。她没有回到自家的马车上,而是陪着虞倩倩。
他们在路上耽搁了太久,金明池又远在郊外,车夫甩着马鞭,一路疾走。
穆宜华朝着虞倩倩挪过去几分,将丫鬟方才从药铺买来的药递上,微微一笑:“虞娘子先把药敷好吧。”
虞倩倩抹去眼泪,身子朝穆宜华凑过去。穆宜华将清凉的药膏涂抹在她凸起的肿包上,虞倩倩倒抽一口冷气。
穆宜华见她如此,不禁说道:“这陆娘子也真是无法无天,将人撞成这般,好歹也要道个歉。”
虞倩倩摇摇头,轻声细语:“我们也有错的,若是能让她一让,也不至于如此。还害得穆娘子您也迟到。”
“我们来得及。”穆宜华收起药膏,“还有,这事你不必自责。御街不得纵马,马车都得沿着车轨走。我看那情景,分明就是他们越轨而行这才撞了你们的。不是你的错,你就别往自己身上揽。”
虞倩倩听穆宜华一番话,心中阴霾渐渐散去,破涕为笑,向她点头道谢。
“只是我如今这个样子,怕是到了宴会,也是给我们虞家丢脸。我阿娘又要怪我了……”
穆宜华看她额上的肿包确实显眼,又瞧了瞧她发上的首饰,便从自己的鬓间摘下一朵象生桃花簪别在虞倩倩发间遮掩那处伤口。
穆宜华看着点点头:“好看,正适合你。”
虞倩倩有些受宠若惊,连忙要将花拿下来还给穆宜华:“穆娘子这使不得,您这头面是一套的。”
“戴着吧。”穆宜华拢下她的手,宽慰道。
马车终于停在了金明池前,一小内侍在苑外焦急踱步,见着他们二人连忙迎上前:“是虞娘子和穆娘子吗?哎哟,二人娘子终于到了,快请快请,皇后娘娘已从中宫出发,马上就要到了!”
穆虞二人自知来迟,跟着小内侍几乎是小跑着到了向瑶台。
今日日头高升灿烂,白墙旁绿叶新裁,繁花含苞,唯有几株桃夭开得浓烈,红得俏丽。
穆宜华踩着石子路走在抽芽新树的光影之下,拿着绘花绢扇遮挡阳光。绕过拱形苑门,她眼前好似忽现桂宫兰亭——暗香浮动,银囊腾烟;绿云珠钗,华光荧荧;白雪作肤,朱砂点唇;杨柳作腰,芙蓉为面。
那是一幅怎样的图景呢?饶是善画如穆宜华,也难在一瞬间就构想出这番美景,唯有梦里睡里得了天机才能幻想出来。似乎是整个大宋姣好的女子都聚集在了这里,今日并不是金明流觞会,而是瑶池月下逢。
“阿兆,阿兆,你可算来了,我等你好久!”宁之南一看见她便飞奔而来,绮罗衫裙,髻上的钗环摇摇坠坠,闪着晶莹的亮光。
真是难得看见她这般打扮。
“这位娘子是?”宁之南看向穆宜华身边。
“这位是朝请大夫虞大人的女儿虞倩倩。倩倩,这位是殿前副都指挥使宁大人的女儿宁之南。”
二人互相见礼,宁之南招呼她们落座。因宴会还未开始,娘子们都三五成群,聊天散步,吃酒吃食,好不热闹。
“你们二人怎么一起来的?”宁之南问道。
虞倩倩笑说:“路上遇到一些难处,穆娘子心善,替我解了围,我们便一道了。”
宁之南点点头,看向穆宜华:“像是我们阿兆会做的事。”
虞倩倩看二人亲昵,问道:“你们……是表姐妹?”
宁之南惊奇:“非也,为何这么觉得?”
虞倩倩有些不好意思:“见二人娘子亲近,像是血亲,但又不同姓,所以才问的。”
“我们俩不是血亲胜似血亲。我与阿兆都没有亲生姊妹,因父母们是好友,我们从小玩在一处,所以像亲姐妹。”
虞倩倩听罢,有些艳羡地点点头:“原是如此,倒真是让人羡慕。”
“虞娘子也定有交好的闺密吧,哪用得着羡慕我们。”穆宜华说道。
虞倩倩眼神暗了下去,只是浅笑没有再说话。
小丫鬟们忽然上前,对她们说皇后娘娘要到了,让她们随自己落座。
因穆宜华父亲的品阶在三人中是最高的,是以被安排在了高台侧边,与高台上的皇后、贵妃、帝姬郡主县主们的坐席紧紧相邻。
她左右看了看,同平章事与副枢密使家的娘子都到了,可坐在自己对面的,那个属于辛谯女儿辛秉逸的位置却还空着。
穆宜华很想知道她为什么没来,却硬是憋住了,倒是坐在旁边同平章事家的李娘子来问她:“穆娘子知道辛娘子为何没来吗?”
穆宜华笑着摇了摇头:“不知,应当是会来的吧。不然也不会安置她的位子了。”
二人这说着,只听司礼内侍尖声一喊:“皇后娘娘、恪贵妃、安柔帝姬到——”
众闺眷纷纷从席间起身走到案前屈膝跪地告礼。
皇后娘娘环视一周,虚虚抬手:“都起来吧。”
“谢娘娘。”婉转如莺啼。
众人起身落座,这才看见恪贵妃后头还跟着一个人。
凤眼细眉,高鼻薄唇,优柔华贵,不怒自威,一身殷红小金花褙子称着月牙白里衣,梳着双蟠髻,以十二颗圆润南珠点缀发缘,红绦系在髻底,白玉篦子掩鬓,眼角、眉心、面靥点着晶莹半珠,似泣非泣,面光莹莹,一身红衣白珠,衬得女子珠光宝气、玲珑典雅。
穆宜华几乎是在一瞬间便猜到了这女子的来历——
辛谯嫡女,辛秉逸。
世人提起辛家,总是津津乐道其与皇家斩不断乱如麻的亲戚关系——辛谯乃大长帝姬之子,是今上表兄;辛谯胞妹辛诗,又在宫中做着受宠的恪贵妃。而辛谯自己,则尚康王爷之女衮国郡主赵适,亦是今上的堂妹,自己的表妹。这用街头勾栏瓦肆的玩笑讲,那就是“爹亲娘亲,都不如表兄弟亲;姑好舅好,都不如妹妹最好。”
如今这一代的辛家也是厉害,大郎君辛妙言早早进入国子监读书,十九便成了进士,入仕户部,弱冠之年又娶了太子少师之女为妻,节节攀高。二娘子辛秉逸为人们称颂才貌双全,三郎君辛妙轩年且十岁,便是出口成章,口若悬河。
辛家之气派,今日一见,名不虚传。
辛秉逸正要离开恪贵妃落座,便听恪贵妃笑说道:“臣妾求娘娘一个恩典,可否让善君替清河坐我旁侧?清河从小身子不好,这样的场合也难以露面,臣妾见娘娘带着安柔,心中分外羡慕。今日,可否就让臣妾的侄女代替臣妾的女儿陪伴臣妾呢?”
皇后娘娘笑着瞧了她一眼,示意内侍:“就按照贵妃说得办吧。”
辛秉逸的位置被挪到了台上的左侧。他们各自落座,皇后娘娘一挥袖:“今日三月三,上巳节,从修禊事也,拂除杂秽,以清身心,以正德行。本宫今日邀你们前来,便是要你们作为大宋女子之典范,效古人高风亮节,展女子德容行言。今日有歌舞宴饮,戏曲□□,捶丸斗草。晌午时分移步水汀,品曲水流觞宴,共庆佳事,不必拘束。”